书城科普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11363200000028

第28章 珍爱它们,你可以做什么呢?(1)

一、拒用珍贵野生动物制品

珍贵动物,是指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稀有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其不仅包括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对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的珍贵野生动物,亦包括品种数量稀少、濒临绝迹的濒危野生动物。所谓珍贵野生动物制品,是指对捕获或得到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通过某种加工手段而获得的成品和半成品,如珍贵动物皮、毛、骨等制成品。

1988年l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9条规定:“国家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物。”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并由林业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共计258种国家重点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猕猴、文昌鱼、白唇鹿、扬子鳄、丹顶鹤、天鹅、野骆驼等。

从法律层面来说,保护珍贵野生动物在国家的法律条规中已有明文规定,这不仅意味着保护珍贵野生动物是刻不容缓的,更意味着保护珍贵野生动物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身为大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我们在享有自然给予的丰富原料的同时,也应当担负起保护自然的责任。因此,每个有责任心的人都没有理由致自然界的珍贵野生动物于不顾,都没有任何理由像一个局外人一样,肆无忌惮地占有、享用珍贵的野生动物制品。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网络贸易的快速普及,野生动物制品开始被不法分子搬上“网店”。网络交易的隐蔽性、匿名性和不易规范性,以及托运行业的监管不到位等诸多因素,让网络中的野生动物贸易被公认为是交易濒危野生动物的最佳途径之一。

在网上野生动物制品交易中,盘羊头、黄羊头、北山羊头、羚羊角、象牙、虎骨等制品成为收藏品;熊胆制品、虎骨酒、麝香等被作为保健品和滋补品;活体野生动物被作为宠物、食品及用品;玳瑁制品、各种野生动物的牙齿被做成流行首饰。

在网上交易中,以角雕、西牛角、西角、非洲牛角代称犀牛角及其制品,以牙雕、牙材等词汇称呼象牙及其制品,用海金、有机海洋宝石等代替玳瑁……这些掩饰背后,是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贸易。珍贵的野生动物被剔骨去肉、精雕细刻身上的“零件”无一幸免地被大肆出售。

2008年,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在为期3个月的检测期内,全球11个国家的183个在线交易网站上共有7122件非法野生动物制野生动物制品交易的频繁。

许多野生动物遭到人们的商业性开发,由于被认为“皮可穿、羽可用、肉可食、器官可入药……”便被肆意捕杀,导致部分野生动物灭绝,如北美野牛、旅鸽等。据统计,全球野生动物年非法贸易额达100亿美元,与贩毒、军火并称为三大罪恶。海狗因人类进补之需而血溅北极,藏羚羊因西方贵妇人戴“沙图什”披肩炫耀之需而暴尸高原。为向日韩出口熊胆粉,近万头熊被囚入死牢,割开腹部抽取胆汁;为取犀角使犀牛遭受“灭顶之灾”;为穿裘皮,虎、豹、貂都犯了“美丽的错误”……

为养宠物、为表演取乐、为医药实验……无数生灵都被列为“合理开发利用”的对象……对地球生态平衡起至关重要作用的野生动物都成了人们待价而沽、肆意开发的商品。每一个珍贵野生动物制品的背后都有一幕血淋淋的悲剧,也许野生动物制品的使用者不曾亲手屠杀过动物,但如果购买了野生动物制品,就变成了间接的屠杀者。

身份的高贵是由内而发的,身披珍贵野生动物制品,非但不能彰最高贵的身份,还会让人们的身体间接沾上动物的鲜血;身体的健康靠的是科学的锻炼和合理的营养,食饮珍贵野生动物保健品或滋补品,也许会适得其反,剥夺了珍贵野生动物的生存权利换来的却是不甚理想的效果,这不应该是一个热爱生命的人所追求的生活,更不是一个新时尚生活的追求者所应追求的。作为2l世纪的时尚人士,作为新时尚生活的追求者,我们应杜绝使用野生动物制品,这不是一句两句口号,也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它需要的是所有人的努力。

二、拒食野生动物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野味成了宾馆饭店招徕生意的招牌,蛇、鹿肉,甚至蝗虫、甲壳虫等都成了尝鲜人口中的佳肴。食用野生动物的人大多固执地认为,野生动物对人体具有独特的滋补和食疗作用。但科学研究证明,野生动物的营养元素与家畜家禽并没有区别。有关专家也提醒,乱吃野生动物对人体的健康不利,野生动物体内含有各种病毒,还携带各种寄生虫,吃野生动物会得出血热、鹦鹉热、兔热病等疾病,这些病因少见,对人体危害很大。

灵长类动物、啮齿类动物、兔形目动物、有蹄类动物、鸟类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的共患性疾病有100多种,如炭疽、B病毒、狂犬病、结核、鼠疫、甲肝等。我国主要猴类猕猴有10%~60%携带B病毒。它把人挠一下,甚至吐上一口唾沫,都可能使人感染此类病毒,而生吃猴脑者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人一旦染上,眼、口处溃烂,流黄脓,严重的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图片161)

饭店餐桌上的美味大多没有经过卫生检疫就进入灶房,染疫的野生动物对人体构成了极大地危害。野生动物带有各种病菌和寄生虫往往寄生在动物的内脏、血液乃至肌肉中,有些即使在高温下也不能被杀死或清除。因此,食客们在大饱口福时,很可能被感染上疾病。

在众多的野味中,人们食用蛇较多。但是,即使动物园中的蛇,患病率也很高,癌症、肝炎等几乎什么病都有,寄生虫更多。人们常喝蛇血和蛇胆酒,而蛇体毒很多,神经毒会导致四肢麻痹,血液毒能使人出血不止,但人们对此了解甚少,还一味地认为蛇血和蛇胆酒具有很高的药养价值。

甲鱼有一种别的动物身上没有的寄生虫——水蛭。这种寄生虫将卵产在甲鱼体内,如果生食甲鱼血、胆汁很容易连同这些虫卵带进体内,造成中毒或严重贫血。

专家的研究证实,由于环境污染,许多野生动物深受其害。有些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作用在野生动物身上累积增加,人食用这种野生动物无疑会对自身健康形成危害。另外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广泛而复杂,许多动物体内存在着内源性毒性物质,不经检验肓目食用也会对人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

野生动物是生物链中重要的一环,不能无节制地捕杀。即使捕杀不受国家保护的动物,也要办理相应的手续,通过卫生检疫后方可食用。(图片162)

2003年流行的SARS病毒,目前医学科学家高度怀疑为吃野生动物所致。许多野生动物是自然疫源地中病原体的巨大“天然储藏库”。历史上重大的人类疾病和畜禽疾病大多来源于野生动物,如人类的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来自灵长类;感染牲畜的亨德拉病毒、尼巴病毒来自于狐蝠;疯牛病、口蹄疫等也与野生动物有关;鼠疫、出血热、钩端螺旋体、森林脑炎等50多种疾病来自于鼠类。一幕幕人间灾祸,告诉我们食用野生动物不仅是野生动物的灾难,更是人类自身的灾难。人们在随意猎杀、食用野生动物的同时,也为自己埋下了灾难的伏笔。作为追求新时尚生活的人,一定要认识到使用野生动物的危害,不要一味吃奇吃鲜,甚至把吃野生动物当成身份的象征。为了保护生态,也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要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三、不制作、不购买动植物标本

标本采集制作是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认识生物、鉴别物种的手段,在生物学的研究、教学中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生境完好、少数研究者只为研究目的采集标本时,采集标本对认识自然有益,也构不成对自然的破坏。

现今,自然平衡相当脆弱,大自然成了需要人类保护的对象,在随意采集标本,自然界难以承受。我国是北半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由于人口持续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等原因,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一些野生动植物因生存环境恶化,数量锐减甚至濒临灭绝。在这种自然环境状况下,再随意采集标本,不仅对野生动植物是一种威胁,对自然生态环境也会造成破坏。

近年,许多学生在野外实习时随意大量捕鸟、扣蝶、拔草、采花……对研究对象构成了破坏。另外,一些商人以赚钱为目的,希望每个学校都建标本室,以做其标本生意。把活的野生动植物弄成死的,使无价之宝变成有价之货,这对野生动物来说也是一种灾难。

对于21世纪的人们来说,追求绿色生活是一种新时尚,鉴于动物资源的日益缺乏,我们应该认识到标本制作仅仅是认识自然的一种手段,而非日的。既然来到野外,就应当就地识别或拍照,看标本远不如看活体效果好。另外,想观摩动植物标本,一些大博物馆、动物园有制作现成的标本,且都栩栩如生。

现代人装饰家庭时,不少人都喜欢在家里装饰野生动物的标本。动物标本的传统制作方法是要用砒霜的。制作时,首先要在皮张内部涂抹砒霜防腐,之后还要定期用防腐药熏蒸,否则标本就会变形。因为砒霜本身就是挥发性药物,也许短时间不会有什么感觉,但时间一长,就会散发出难闻得气味。这些气味如果被人体过多地吸入,就会产生各种不良反应,严重者会罹患其他疾病。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标本仍采用传统方法制作,所以非常不适合家庭摆放。

作为追求时尚生活的一族,追求房屋装饰的时尚无可厚非,但装饰得再华丽再时尚的房屋也是为了住得舒服,也得为了自身的健康考虑,所以还是远离动物标本这种慢性的毒药为妙。想要装饰房屋,做房屋装饰的时尚一族,可以选用市场上即环保又美观的装饰品进行装饰。

四、不买珍稀木材家具

现今,社会上形成一种盲目攀比、追求奢华的消费风气。“物以稀为贵”的思想使人们舍得花高价购买和使用珍贵木材制成的家具。然而这种畸形的消费观念正对大自然造成严重的破坏。

以红木为例,红木是热带雨林出产的珍贵木材,价格年年攀升。据调查,过去一两元一双的红木筷子现在卖到上百元;10年前几百元就可买到的红木家具,现在几万元也难觅。甚至上百万元的红木家具照样有人购买。

在我国,红木是严禁砍伐的,现在的红木家具都是进口的。然而任何地域的热带硬木的砍伐都会破坏热带雨。一万年前,地球上约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约62亿公顷,二如今只剩下28亿公顷了。全球的热带雨林正在以每年17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用不了多少年,世界的热带雨林资源就会被全部破坏。雨林是地球之肺,失去了肺的地球后果将会不堪设想。珍贵木材取自珍稀树种,而珍稀树种是不可复生的自然遗产。保护雨林、保护珍稀树种需从拒绝消费珍贵木材制品做起。

提起圣诞节,人们就会联想到圣诞老人、雪橇、装在袜筒里的礼物,当然还有圣诞树一般是用枞树做的。以前在西方,人们在圣诞节来临之前到山里或原野上砍下一根根枞树的主干,然后扛回家,插在屋里或院里,用这主干和它的枝杈做“树”,并在“树”上挂些装饰物,比如扎些彩带,挂些铃铛或彩灯,把它布置得五彩斑斓。而这棵“树”实际上是棵死树。也有人直接用刨下来的整棵树做圣诞树,但是节日一过,圣诞树照样被一起一旁,成了烧火之柴或垃圾。近年来,圣诞节也在我国悄然兴起,这本无可厚非。令人遗憾的是,有人总觉得过圣诞节不砍棵树不过瘾,找不到枞树就砍棵别的,人的节日变成树的死期。即便是人工制作的假树也是先浪费资源再污染环境。

我国属于森林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森林对于人类至关重要,主要表现在森林提供了供人和动物呼吸的氧气,吸收工业和生活排放的二氧化碳;森林调节地表径流,涵养水源,避免水土流失;森林减低风速、吸附尘埃,吸收硫化物等有毒气体;城市绿化带消纳噪音,降低噪声污染;森林是地球上生命最为活跃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地区。然而,森林正在迅速消失。如果失去森林,地球生态系统就会崩溃,人类就将无法生存。

如果失去森林,人类面临的是崩溃的生态系统,那么人还有什么资格去追求时尚生活呢?一个真正追求时尚生活的人不会去毁掉自己生存的底线,因此作为21世纪追求新时尚生活的人,所选择的是追求绿色生活,而这种绿色生活应该在人们的生活中真实地体现出来。森林因其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毫无疑问是人们所要保护的对象。对于一个追求绿色生活的人来说,这种保护森林的使命渗透在生活中就是要拒绝消费木材类用品,尤其是珍贵木材类用品。

五、使用再生纸

再生纸,顾名思义,就是以废纸做原料,将其打碎、去色制浆后再通过高科技手段,经过多种复杂工序加工生产出来的纸张。它的颜色比普通纸暗一些,其白度在82~85之间(正是用眼最佳亮度)。再生纸原料的80%来源于回收的废纸,因而被誉为低能耗、轻污染的环保型用纸。

城市废纸多种多样,厂家回收后,将它们分为60多类,以不同类别的废纸为原料再制成不同的再生复印纸、再生包装纸等。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挂面板纸、卫生纸等低级纸张;另一类是书报杂志、复印纸、打印纸、明信片和练习本等用纸。许多国家已经生产和使用这两类纸张。其中,生产再生复印纸的原料就是办公用纸、胶版书刊纸以及装订用纸等几类原本纸质就相对较好的城市废纸,其生产过程要经过筛选、除尘、过滤、净化等10多道工序,工艺复杂,科技含量很高。

使用再生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1.保护环境。森林可以为人类提供氧气、吸收二氧化碳、防止气候变化、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维持生态平衡等。现在,地球上平均每年有4000平方千米的森林消失。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世界平均值的1/4。据统计,我国森林在10年间锐减了23%,可伐蓄积量减少了50%。云南西双版纳的天然森林,自50年代以来,每年以约1.6万公顷的“进度”消失,当时55%的原始森林覆盖面积现已减少了1/2。根据造纸专家和环保专家提供的资料表明:一吨废纸可生产品质良好的再生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立方米(相当于26棵3~4年的树木),按北京某造纸厂生产2万吨办公用再生纸计算,一年可节省木材6.6万立方米,相当于保护52万棵大树,或者增加5200亩森林。如果把今天世界上所用办公纸张的一半加以回收利用,就能满足新纸需求量的75%,相当于800万公顷森林可以免遭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