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别让它们离开我们
11363200000018

第18章 你需要知道它们对人类究竟有多么重要!(4)

由此可见,植被不仅对人类环境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而且对人类的环境污染也有较大的净化能力;特别是对气候条件较差的地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城市,开展绿化造林,扩展绿地面积,将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程。

八、美化人类生活的使者——观赏植物

凡栽培或保留于公园、庭院、路旁、室内等处,用于美化环境、供人观赏的植物都统称为观赏植物,通常包括观赏树木、观赏花卉和草坪植物三大类。园林绿化观赏植物为人类的身心健康,提供了良好的生活和娱乐环境,对人类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陶治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素有爱花、赏花的天性,历代文人墨客都对我国的名花、秀木挥毫泼墨,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的诗篇和不朽的画卷。我国对观赏植物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被赞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几千年来培育了许多名贵的观赏花卉和树木,使华夏大地香飘四季、万紫千红。(图片114)

除了赏花、赞花外,我国人民还将花与节气相联系,形成了始梅花,终楝花的二十四番花信风。特别是在江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名花种类繁多,一年四季月月有花盛开,选其各月代表者,还构成了十二月花令,“正月梅花凌寒开,二月杏花满枝头,三月桃花花烂漫,四月蔷薇满篱架,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荷花畔暑风,七月凤仙展奇葩,八月木犀香满院,九月菊花傲霜开,十月芙蓉孤自芳,十一月水仙凌波开,十二月蜡梅报春来”。一在我国民间谚语中也记录了花的物候知识,如“惊蛰之日桃始花”等。此外,各地群众还把花的物候用于预报农时,将观花与农业耕作活动相联系,运用起来及时准确。如在四川就有“菊花开遍山,豆麦赶快点”,在华北有“枣芽发,种棉花”等。

我国的名花种类繁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被誉为七大名花的牡丹、梅花、月季、山茶、杜鹃、腊梅、菊花、兰花、水仙、荷花等。

花中之王牡丹国色天香,自古以来一直是吉祥、富贵、幸福、美好的象征。牡丹原产我国秦岭一带,早在1600多年前就已开始栽培观赏,到了唐代已是誉满九州的名贵花卉,大诗人李白曾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的赞美诗句。北宋时期,在洛阳种牡丹、赏牡丹蔚然成风;形成了“洛阳牡丹甲天下”,“春城无处不飞花”的景象。现在,牡丹共有300多个品种,以山东菏泽、河南洛阳、安徽亳县和北京等地栽培的品种较多。

梅花是春的使者,“一朵勿先报,百花皆后香;欲传春消息,不怕雪里藏”。梅花以那种凌霜傲雪、刚健挺拔的性格,而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与兰、菊和竹同称为“四君子”。我国植梅历史悠久,现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诗经》中就有《标有梅》篇,隋唐之时咏梅之风极盛,到了宋代更是历史上植梅的鼎盛时期。现在梅花有4大类、230多个品种,以成都、杭州、武汉等地为栽培中心。

荷花,又叫莲花,花大而艳丽清香,自古以来极受人喜爱,常以“出污泥而不染,来赞美其崇高。荷花早在周代开始栽种,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有食用和观赏两大类。在观赏类中的并蒂莲、四面莲等品种最为珍贵,并蒂莲一直被作为爱情和美满婚姻的象征。荷花在我国栽培范围极广,全国各省区几乎均有分布,济南就以“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荷花和泉水而闻名于世;湖南曾广植荷花而被称为“秋风万里芙蓉国”。

菊花,也叫秋菊,原多为黄色,因此又叫黄花。在唐代开始有白菊,宋代出现紫菊。现在的菊花已有单色、混色等多种花色,形成复杂多样的品种、变型。菊花素有“菊残犹有傲霜枝”的倔强性格,以及非到“点苍苔白露冷”的时候,决不开花的“无畏”品质,被誉为“花中英雄”。但随着栽培和育种工作的发展,目前菊花已进入长期开放的花卉之列,在人们尽情观赏了秋菊佳色之后,还可在春节、端阳、国庆等节日上观赏到各色各样的名菊佳品。

水仙清秀淡雅,娟丽多姿,历来都是诗人、画家的笔下主题。“得水能仙与天奇,寒香寂寞动冰肌”,“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稳,背人羞态云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等诗句把水仙描化成高雅清逸、秀丽芬芳、超凡脱俗的“凌波仙子”。水仙原产我国浙闽沿海沼泽地带,现福建漳州、上海崇明、浙江舟山等地都有栽培。

腊梅是与梅花亲缘关系相差较大的植物种类,但可与梅花一样凌霜傲雪,在寒冬腊月,迎风怒放,不过其花期较梅花早些。当傲雪的菊花早已枯萎,秀丽的梅花尚未吐蕊之时,腊梅便冒寒开放,枝头缀满黄花,散发出幽雅的芳香。可谓“花处见晴雪,花里闻香风”。我国栽培腊梅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了,现在北京以南各地园林和庭园中均有广泛种植,以河南鄢陵最为着名。

这些名贵花卉种类,不仅对我国园林观赏绿化、美化和香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有些种类或品种还传到国外,如梅花、月季、山茶、腊梅、菊花等,成为世界性园林观赏的重点花卉种类。此外,我国还有200多种较为重要的露地栽培花卉和温室栽培花卉。在野生植物类群中也有数量庞大的、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种类。

除了观赏花卉外,我国还有600多种较为重要的观赏树木,其中比较着名的就有银杏、水杉、雪松、金钱松、侧柏、园柏等,特别是雪松和金钱松,园林观赏价值极高,与南洋杉、日本金松和美国巨杉(世界爷)并称为世界5大庭园观赏树种。

银杏和水杉都是我国古老珍稀的孑遗树种,银杏在我国有3000多年栽培历史,广植于寺庙殿前,且寿命极长,现在国内各地千年以上的古树数量极多,并多繁盛生长、结实。水杉虽然被发现得较晚,但由于其姿态优美、叶色秀丽,加上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等特点,现已被广泛引种到世界各地,用于庭园观赏。

侧柏和桧柏都是我国应用最普遍的园林树木,自古以来即多栽植于庭园、寺庙和陵墓等处,是我国名山大川常见的古树之一,如陕西黄陵轩辕庙的八景之一“轩辕柏”,山东泰山岱庙的“汉柏”,苏州冯异祠的“清、奇、古、怪”四株古桧和山东泰安孔庙的古桧等,都是千年以上的侧柏或桧柏古树。

草坪也是园林观赏绿化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现在,人们还经常用“绿草茵茵,芳草萋萋”来形容和赞颂草地的美景。中国的园林造景一向重视利用草坪,特别是在帝王将相的亭台楼阁修建上,几乎“亭亭有花,阁阁有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草坪已从名门贵族的庭园之中,逐步进入公园、游乐场、运动场等公共绿地之内,成为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标志之一。

总之,现代社会的观赏植物已成为美化人类生存空间的使者,不仅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绿化、美化起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方面也有重要的价值。

九、维护人类身体建康的基础——天然药物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维护人类健康的药物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加。在人类对合成药物的毒、副作用有了充分认识和“回归大自然”思潮的影响下,对取自动、植物的天然药物将会更加青睐,并将由此进一步推动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工作。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都经历过天然药物利用阶段,并由此总结出传统的药物学知识。中国是传统医药发展最早和保存最好的国家,自有文字以来,就有药物学方面的知识记载,而《本草纲目》更是我国医药学知识的宝库。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我国的传统医药学逐步趋向于形成完整的应用体系,是当前世界上起源最早、发展最完善、保存最好的民族传统医药学宝库,并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除了传统的中医药外,其他少数民族如藏、蒙、维、傣等民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也都积累了自己特有的药物种类和用药习惯,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医药学知识。此外,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和民族,如埃及、印度、希腊、古罗马、阿拉伯等,也都有较完善的传统医药学知识和较悠久的天然药物开发利用历史。

从中药材品种的来源上看,主要由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类构成。据我国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目前全国中药资源12807种,其中植物类药物11146种,占87.03%;动物类药物1581种,占12.34%;矿物类药物80种,占0.63%。由此可见,我国的天然药物资源十分丰富,可利用的种类已达万种以上。

从传统中药的应用上看,我国的传统药物可分为解表、泻下、清热、化湿、利水渗湿、祛风湿、温里、安神、平肝熄风、理气、理血、补益、消导、止咳化痰、收敛、驱虫等不同类型。并且在具体应用上,还需要在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各种药物配合使用,以充分发挥不同药物的药性和功效,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我国的中药资源不仅种类繁多,应用范围较广,而且贮量也较大。据统计,我国的野生药用动、植物总贮量可达数百亿公斤,年收购量达7亿公斤(包括家植和家养品种)。贮量之大,利用量之多可谓世界之首。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药材占有量仅在0.6公斤左右,又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

这一状况导致了某些药材品种的紧缺,已开始严重影响中药方剂和成药制品的质量和疗效。此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世界各国人民对天然药物的逐步信赖,使天然药物(包括保健类药物)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因此,在我国天然药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开发利用与保护更新并举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