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老子与世界
11351900000075

第75章 道家思想复兴的世界意义

1.萌生了科学人文主义新的科学世界观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唯科学论的严重异化,导致科学技术广泛用于军事化的发展和人类私欲的膨胀,对人类生存形成双刃剑的惨重代价,使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唯科学论受到质疑,所引发的科学人文主义矫正唯科学论的严重异化给人类生存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华传统文化儒道互补促生的新科学世界观,也是道家思想复兴的世界意义的重要体现之一。日本著名物理学家汤川秀树说:早在两千多年以前老子就已经预见到了今天人类文明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缺陷,以惊人的洞察力看透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命运。并且一针见血地提醒人们: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造福于人类。“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道德经》第64章)。道家思想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代表了人心的渴望。从整顿科学技术的发展回到对自然界的深思,渴望理智的宁静和人类发展的最终利益,仍然是今天科学世界观非常重要的理智因素。对于消除未知事物的恐怖,为研究未知事物并且最终控制已知和未知事物铺平了道路。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认真考察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说:中国道家的养生炼丹术,促进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世界领先的,中国人最先发明了冶炼铸铁技术,磁性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对科学技术知识的积累远胜于西方。李约瑟所发现的是中国人都忘记的历史,他认为丝绸之路所传播的不只是丝绸、陶瓷和茶叶,还有科学技术。李约瑟一口气列举了26项,除了众所周知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四大发明以外,还包括被我们忽略的水车、石碾、水力冶金鼓风机、活塞风箱、缧丝机、独轮车等多项技术的发明创造。而在同一时期,由西方向东方传播的重要技术,李约瑟只提到了螺丝钉、曲轴、发条装置和液体压力筒四项。

从公元一世纪到十八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是一直沿着丝绸之路从东方向西方传播。李约瑟甚至说: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这样一条由东方向西方传播科学技术和中华文化之路,有可能也就没有后来的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甚至包括工业革命的及时发生和发展。过去把中国看作一个农业文明占统治的国家,并断定中国是一个对世界科学技术没有作出任何贡献的国家的概念是错误的,是对世界的误导。

儒道互补的科学人文世界观能对过去作出正确的解释,对现在作出合理的判断,对未来作出科学的展望。

2.道家广博的自然主义知识,是当今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邃智慧资源

(1)“天人合一”的万物一体论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老子、庄子的宇宙观和思维方式。道家思想认为人是自然界化育恩养的万物之一,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25章)。人者万物之灵,即要驾驭自然,又要师法自然。万物一体论的生态智慧告诉人们,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致力于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社会。

(2)顺应自然的生态智慧

《周易传》有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明确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是由人来协调的。这就要求人类不仅要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且要驾驭自然规律,即强调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又要注重顺应自然,协调自然,树立“制天命而用之”的自然观……闪耀着超越时代的生态意志和智慧。

(3)生而不有的为民智慧

老子认为只有高尚的道德,才能保证世间万物的持续平衡发展,告诉人们对自然界的索取要适度,促使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又可再生,即“道生之,德育之”的实际运用。又要贯彻“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合和共济,和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3.“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天道自然的共富智慧

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能在国际上赢得今天这样的重要地位,靠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引领中国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康庄大道。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日,改革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是永无止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建成。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进入深水区的攻坚阶段,告诉我们改革需要下决心,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难,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并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否则,中国有可能陷入不进则退的中等收入的陷阱。所谓摸着石头过河,就是要摸透规律,解放思想,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是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色的改革方法。

老子认为:“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不余。孰能损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道德经》第77章)。所谓“圣人”是指能够按照人类社会公平正义的自然客观规律治理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境界。

4.“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的制约智慧

老子早在二千多年以前就有先见之说:“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已久。”(《道德经》第58章)其根本原因是:“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第46章)拜金、拜物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是通往毁灭之路。党的十八大提出务实而且开放的三个倡导,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民众个体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准则。

笔者认为,实现上述三个倡导的关键,是要建立和落实有力地制约机制。否则实现三个倡导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收效甚微。建立和落实制约机制的重点:严厉打击贪腐和认真落实法治。关于制止贪腐的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老虎苍蝇一齐打”的正确号召和坚定的决心。社会公众对此作出了正确的评价说,苍蝇(指中国的低层腐败官员)的危害,在于直接面向基层、面向人民群众的不良作风和滥用公权在群众中造成的极坏影响,直接损坏了党和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但是,掩护苍蝇的正是老虎,如果不以老虎为打击目标,就不可能消除所有的苍蝇。同时笔者认为:要用法治的思想方式反腐败,在老虎苍蝇一齐打的同时,要认真落实法治,特别是对执法部门对执法犯法和为制假贩假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行为而收受贿赂打开绿灯者一定要严打,直至不惜开杀戒;要在各行各业的全民中贯彻“二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指导思想,否则会造成空谈敬业、诚信、友善,而没有灵魂,只有在各行各业树立“二为”的指导思想,才会将有关方面的要求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