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1349500000054

第54章 追寻文君当炉处

邛崃,是四川省一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县城的名字。卓文君乃西汉一位奇女子。可是你若说起邛崃,也许知者不多,但提到卓文君,就有说不尽的故事了。

昔日我在成都先后遇到过两位邛崃人,当我问其中一位:“府上什么地方?”他答:“邛崃,卓文君的老家。”另一位则索性自我介绍:“我是卓文君的同乡,邛崃人。”何以会如此回答?邛崃的名字不如卓文君大名响亮也。而卓文君,正是“文君当垆,相如涤器”这一千古佳话的女主人公。

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客居临邛(即今邛崃)时,城中首富卓王孙之女文君新寡。一天,卓王孙盛宴招待县令王吉及司马相如。酒酣耳热之后,相如抚绿绮琴,奏《凤求凰》曲。文君闻琴心动,不顾封建礼教,寅夜私奔相如,二人遂结永好。为了生活,二人又冲破世俗观念,在临邛城内开一酒店,由文君当垆卖酒,相如跑堂涤器。蜀中咸闻其事,传为佳话。

为使人们不忘这一对敢于冲破封建枷锁的夫妻,他们当年的酒肆故址还依稀可寻,并已建成一座古色古香的园林“文君井”。

园林里的“琴台”建筑还保持着汉代的风格,三面临水,芰荷飘香;台后有千竿修竹,如一座绿屏风,环境极为幽静。相如当年获得文君这一知音之后,爱情上的满足助长了文思的泉涌。继脍炙人口的《子虚赋》之后,他又写下了《凌云赋》和《上林赋》。这些名作中凝结着相如的心血,当然也有文君的功劳。

琴台对面即文君井,并形如大瓮:口小肚大、水质清冽。

井壁为黑色黏土嵌以陶片,纯为西汉所遗古井。清代一位诗人来到这里后吟诗一首:

窈窕当炉只为贫,香泉酿出瓮头春。王孙悔后如填去,千古谁传卖酒人?

幸运的是,不但文君井没有被卓王孙和后人填掉,以文君井水酿造的美酒也一代一代地传下来。如唐代的“临邛酒”,明清两代的“卓女烧春”,民国时期的“邛州茅台”,目前的“文君酒”,一直盛名不衰,为一方佳酿。宋代词人陆游入川后,曾游临邛,多次登临琴台,并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落魄西川泥酒杯,酒酣几度上琴台。青鞋自笑无羁束,又向文君井畔来。

南宋距西汉约一千二百年,放翁若是早生一千二百年的话,一定天天是文君酒店的座上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