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1349500000050

第50章 蒙山茶话

爱品茗饮茶的人,都知道“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一说。蒙山,又名蒙顶山。在四川省名山县境内,海拔一千四百五十米。曲曲弯弯的小道旁,茶树郁郁葱葱,宛如绿色地毯。山林中,中外名人题写的石碑,比比皆是,组成了茶文化碑林长廊。

蒙山有五大名茶:蒙顶黄芽、蒙顶甘露、蒙顶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历史上都属贡茶。这些茶主要以采摘细嫩、芽叶完整、多茸毛、加工工艺独特为特色,要经过炒、揉、洪、整形等十一道传统手工操作工序精制而成。茶叶外形秀丽,紧卷多毫,色泽翠绿,鲜嫩油润,别具特色;开汤后,滋味甘鲜,醇厚香绵,耐冲泡。建国后,在50年代末期就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基地之一。

当地人介绍,蒙山茶好,不仅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而且现在还有了新的发展,更主要是蒙山的天然条件好,蒙山山高,空气清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终年云雾笼罩达二百多天之久。春季开始,蒙山烟雨蒙蒙,阳光散射;再加之土地肥沃,酸度宜茶,所以这里的茶特别好。

据《茶谱》记载,蒙山茶功效显著:“服一两能祛宿病,二两眼前无疾,三两固以换骨,四两即为地仙。”相传古代有一个和尚,久患重病,药石无效。一天,一个老翁告诉他,春分前后,雷声初发时,采摘蒙山中顶茶,以本地水煎服,能治宿疾。如每年服用,永无疾病。老和尚依言而行,宿疾果然痊愈,而且体健不衰,眉发绀绿,好像年轻了二十岁。于是后人都说蒙顶茶有返老还童的功用。

蒙山茶在当地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青衣江河神的女儿“雅鱼仙姑”采了七颗野生茶种来到人间,与本地青年农民吴里真相爱。她见蒙山气候干燥,不宜种茶,便取下头上的白头巾在空中左右舞动,天空顿时布满了云雾,整个蒙山被云雾笼罩着,茶树受到雨露的滋润长得十分茂盛。当地百姓用它泡水解渴,有病治病,无病延寿,强身健体,返老还童。

有关文献记载,从唐朝开始,每年清明时节,茶树刚刚发芽,县官就选良辰吉日,穿上朝服,率领僚属和全县七十二座寺院的和尚上山朝拜“仙茶”(皇茶园中的茶),然后开始采摘。采摘时先由三天前就巳净过身的采茶僧在上清峰下的“皇茶园”中采摘仙茶三百六十芽,送交制茶僧负责炒制。炒制时寺僧盘坐诵经,制茶僧在特制的新釜中翻炒,用炭火焙干,贮入两银瓶,成为“正贡茶”,这是专贡皇帝祭天地祖宗用的。另外在上清峰、菱角峰、玉女峰、甘露峰、灵泉峰五峰中采摘“凡种”(普通茶),制成“颗子茶”二十斤,装入十八锡瓶,称“陪贡茶”,供皇帝和大臣们饮用。制作完后,县官命人将制好的贡茶全部装人木箱,再用皇缣丹印封之。“贡茶”送京进贡。每经过的州县,都要由该州县派人谨慎护送。随着时代的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些年来,蒙山茶区的茶叶发展迅速,可采面积达4.3万亩,产量逐年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