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1349500000026

第26章 姑苏陆稿荐腊味

北京的八面槽有家“浦五房”,专卖南味肉食,上海人趋之若鹜。而居京的苏州人多感到那里的货色不足味儿,总忘不了姑苏的陆稿荐。

过去,苏州人每逢农历四月十四日,都要到阊门下塘虹桥西首的吕祖庙(俗称神仙庙)去看庙会。全城男女老少纷至沓来,庙内庙外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听说,这一天吕神仙要化身挤在人群中“与民同乐”。苏州人称之为“轧神仙”,谁能碰到仙人就要交好运。传说某年“轧神仙”的头天晚上,一个背条破草荐,捧两只叠在一起的瓦钵的乞丐,走进东中市崇真宫桥的一户人家求宿,户主是个卖熟肉的,姓陆,他为人心肠好,便让乞丐在他家灶门前歇了一晚。次日天未破晓,乞丐即不辞而别,却留下了那条铺在地上的破草荐。不久,伙计来生火煮肉时,便随手扯了一块草荐塞进灶膛,不料一阵异香散发出来。陆老板联想起乞丐用两个相叠的瓦钵为枕(叠口为吕),认定是吕神仙来指点他。于是将没烧完的草荐收藏起来,每次烧肉时,只取用一根放进灶内,于是煮的肉味道独特,声誉鹊起。这就是陆稿荐得名的由来,信不信由你。

苏州之有陆稿荐,确实是早在康熙二年(1663),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每想到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我就琢磨陆稿荐是怎样为“人堂”里的人制造口福的。原来这家老字号选购的猪,多以湖猪和常州洛猪为主,鸭子则都是从鸭行中选购四至五斤重的娄门大麻鸭。他们的厨艺代代相传,迭有改进,制作酱鸭、酱肉、酱汁肉等配料方法,除选用一般辅料外,还配用丁香、砂仁、新会橙、茴香、桂皮等上等原料,精工细作。酱肉皮薄而呈麦黄色,膘白不膩,精肉细致,食之满口香酥。酱鸭亦肥嫩可口,色、香、味俱佳。“酒闷汁肉”(俗称酱汁肉)是陆稿荐又一传统名牌产品,它是用肥瘦均匀的条肉,切成小方块,加砂糖、香料等精制而成,其色红似樱桃,其味甜而不腻,入口而化。立夏后,气候转热,新鹅即将上市,陆稿荐便应时推出糟鹅、糟肉等品种。糟货的特点是乳白色,糟味香,爽口鲜美,清淡宜人。夏末秋初,新鸭开始上市,新卤鸭也开始应市。冬季是腌制各种生酱品的最佳季节。陆稿荐腌制的酱条肉、生酱鸭,便于携带,宜赠外地亲友,故销量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