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美食老滋味
11349500000120

第120章 喝了蜜啦——大柿子

常常想起词曲大家顾羡季先生。顾先生讲话极为风趣,善于辞令。他爱听戏,也爱谈戏,讲课时常爱用戏来打比喻,常说:“我就爱听余叔岩的戏,又沙哑,又流利,听了真痛快,像六月里吃冰镇沙瓤大西瓜,又像数九天吃冰冻柿子一样,真痛快呀―啊!”说完了,还做个表情“啊”一声,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想起来,这已是四十年前的往事了,顾羡季夫子作古也有二十多年了,但这旧事还历历如昨。沙瓤大西瓜南北各地都有,并不算出奇,而这三九天的冻柿子,却实在值得怀念,也只有北京三九天的冻柿子才值得词人的如此称赞。

北京是一个出产柿子的地方,西北山一带,漫山遍野到处都有柿子树。《光绪顺天府志》记云:“柿为赤果实,大者霜后熟,形圆微扁,中有拗,形如盖,可去皮晒干为饼,出精液,白如霜,名柿霜,味甘,食之能消痰。”柿子的种类很多,如硬柿、盖柿、火柿、青柿、方柿等等,全国各地都有出产。其中北京出产的最多的是盖柿,就是所说的“中有拗,形如盖”的;其次出产一些小火柿,俗名“牛眼睛柿”。北京西山一带出产柿子的山村,也晒柿饼,但不多,因为离城近,大部分都运到城里来卖了。柿饼是河南、陕西一带的特产。“柿霜糖”是柿子的精华,晒柿饼时的重要副产品,性极凉,是治小孩口疮、咽喉炎等症的特效药,吃也很好吃,又甜又凉,入口即化,这也是河南的名产。在北京吃柿子,最好是冬季数九天吃冻柿子。北京冬天室中生火炉,天气越冷,炉子弄得越旺,也越干燥,人们反而想吃水分多的、凉阴阴的东西。把冻得像个冰坨子的大盖柿买来,洗干净,等到大家饭后围炉聊天的时候,把这冻柿子放在一盆冷水中拔一拔,等到全部变软之后,就可吃了。这时柿子的内部组织,经过一冻一融,已经全部变成流体,用嘴向柿子皮上轻轻一吸,便可把冰凉的柿子汁吸到口中,那真是又凉又甜,远胜吃雪糕。难怪北京卖柿子的都吆喝:“喝了蜜啦——大柿子!”

从“京华感旧录”到“神州轶闻录”

——记周简段先生

人年纪一大起来,往往容易念旧。著名文史作家周简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

周简段是个“老北京”,早年在北京读书、工作、生活,后来还与张恨水一起办过报纸,常常逛天桥,游故宫,访名胜,对北京的名人轶事、名胜古迹、文物珍宝、文史掌故、艺苑趣闻以及民情风俗都了如指掌。1976年以后,周先生到香港去继承遗产,便在那里定居了。从1980年起,他在香港《华侨日报》副刊开辟“京华感旧录”专栏,每日一篇,千字左右,一直继续到1992年该报易主改版。一个专栏能维持十多年时间,这在中外新闻史上实属罕见。

周先生早年交游广阔,亲身经历许多事情,定居香港后,愈发怀念故都北京。其专栏文字,主要以描写故都风物、追忆故人往事、细说从前为主题,每一篇都与自己生活游历相关,行文朴实无华,所历所感,娓娓道来,深受读者喜爱。常有读者和报刊赞誉其“知识渊博,文笔优美,是写北京的权威”,“以古都北京为经,短小精练的文字为纬,系统地缕述京华旧曰,细说当年,一使昔日事像重现读者眼前,又具探源究始之功,兼且披露不少鲜为人知的重要史事,对保存历史文化贡献殊大。”香港《大公报》则评其文“备觉亲切,似与周氏把臂邀游,细诉从前,令人低徊不已”。

三四十年代著名女明星夏霞女士在读了他写的《夏霞演〈人之初〉》之后,给他写了一封上千字热情洋溢的信,对文中提到她结婚四十周年的纪念照非常感动。信中说:“由于这段旧闻,把我的思潮又带回四十年前的上海去了。”信中她还详细回顾了40年代演《赛金花》和《人之初》话剧的具体情况。最后她感慨地写道:“人年纪大起来,总喜欢怀旧、回忆,如果能找个对象谈谈往事,温温旧梦,实在是人生一大乐事。”此外,他的不少文章,被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以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报纸转载,在全球华人中影响很大。

周简段先生的专栏文章,1986年曾由香港南粤出版社出版,书名《京华感旧录》,由溥杰题签,梁漱溟作序,分《艺文篇》、《风土篇》、《人情篇》、《掌故篇》和《名胜篇》五册,附历史照片多帧,印刷精美,弥足珍贵。书中文章短小精练,兴味盎然,于茶余饭后,披阅一番,实是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该书是香港十大畅销书之一,周简段由此一跃成为香港著名的文史作家。

此后,周先生越写思路越宽,以周续端、周彬、司马庵等笔名,分别在香港《大公报》、台湾《世界论坛报》开设过“九州逸趣”“神州感旧”等专栏,取材已不限于京城一隅,而是遍及神州大地。内容也不再是单纯的感旧,而是忆旧述新,加以现实的见闻和感受,使台、港、澳和海外读者更感亲切。

1992年,在出书困难的情况下,北京的华文出版社慨然答应出版周先生十几年的专栏文章,周先生嘱我选编。精选之后,分成六辑,定名为《神州轶闻录》,冰心先生百忙中写了总序,而其中的《名人篇》由萧乾先生写序,《文化篇》由季羨林先生写序,《名胜篇》由侯仁之先生写序,《民俗篇》由胡絜青先生写序,《美食篇》由于若木先生写序,丛书名由启功先生题签。

《神州轶闻录》所选文章都很短,内容几乎都是身边瑣事,细碎平淡,小到不能再小,但却寓意深远。季羡林先生在《文化篇》序中说:“哲学家们常说:于一滴水中见大海,于一粒沙中见宇宙。难道在我们这些小的文章中不能见到大的文化吗?所有这一些戏曲、文玩、店堂逸事等等,又哪一个与文化无关呢?只不过在这里谈文化,不是峨冠博带,威仪俨然,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涉笔成趣,理路天成,于瑣细中见精神,微末处见全面,让你读了以后,如食橄榄,回味无穷,陶冶性灵,增长见识。”

书出版后,周简段先生接到大量读者来信,有鼓励,有赞扬,但更多的是反映这些书已经买不到。之后的十多年间,我又收集到周先生的不少文字和散轶文章,现将其所有文章再次精选和分类,分两辑出版。第一辑出版,计有《梨园往事》、《老城游》、《老俗事》、《老滋味》、《画坛旧事》等五册;第二辑五册也将其后陆续出版。现在这个版本是周先生专栏文集的最新、最完整、最具权威的一套丛书。

冯大彪

2008年元月于三缘斋

2008年元月于三缘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