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红旗漫卷:画桥革命根据地斗争风云录
11345800000007

第7章 追记杨家暴动

杨厚成

余江画桥藤林杨家村地处怀玉山余脉,余江、万年、贵溪与弋阳四县交界处,这里森林茂密,群山连绵,山势险峻,远离县城,以前交通不畅,但该村十九世纪初曾出过三个举人,有着浓郁的文化气息,也孕育了少数有钱的大财主,该村85%以上土地和山林被大小财主占有,方圆百里之内都有杨家村财主的田地山林,而绝大多数村民却过着牛马不如,苦不堪言的悲惨生活,随着弋横暴动一声枪响,苦难深重的杨家百姓也觉悟了起来。1928年7月,受方志敏派遣,黄道深入贵(溪)、余(江)、万(年)三县边境地区,秘密开展革命宣传鼓动工作,发展秘密党员和革命积极分子,建立游击武装。杨金阁、杨金快、杨子汉、杨子珠、杨子云、杨吉太、杨拨元、杨碧元、杨范太、杨家梁、杨日照、杨昔巷、杨好元、杨新传、杨昔登、杨港太等一批贫苦农民踊跃参加革命团,不久又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杨家村党支部,杨金阁任党支部书记,并在杨家及附近的汤家、枫林、枫山、胡家等村开展了“上名字”运动,组织农民革命团,发展秘密党员,建立党的武装。杨家当时只有70来户人家,“上名字”的就有60多人。1929年8月中旬,张焕登受方志敏、邵式平、黄道派遣,秘密来到杨家,与村党支部杨金阁等一班人召开秘密会议,研究抓土豪劣绅举行暴动等问题,因走漏消息,国民党靖卫团、挨户团前来镇压,因掩护张焕登而来不转移的杨金阁等不幸被捕,在大桥惨遭杀害。其他已公开身份的共产党员和农民革命团的骨干分子陆续转移到贵溪苏区。杨金快、杨拨元等人先后参加了方志敏等举办的暴动训练班,学习了弋、横暴动经验,学会了开展革命工作和领导斗争的方式方法。训练班结束后,杨金快等人随李咸清一道被派回余江,在新成立的中共余江县委领导导下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29年9月4日,按照方志敏的统一部署,杨金快等再次组织杨家秋收农民暴动,活捉“靖匪”队首领杨士鹏等土劣。接着,国民党余江县长彭克勤带领靖卫团和挨户团,随国民党戴岳旅一部大举清剿暴动区域,杨家及附近的枫山、枫林、胡家等暴动村庄的农民与敌人进行了殊死搏斗,终因武器落后,寡不敌众,杨家被敌占领。1929年11月,方志敏亲临余江锦北山区指导工作,并秘密来到杨家村检查指导再次暴动准备工作情况,整顿了党组织,训练了游击队,部署了下步工作。1929年12月下旬,在方志敏的亲自指导及中共余江县委的直接领导下,画桥山区再次暴发了以抗租、抗债、抗苛捐杂税为主要内容的年关暴动,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此时出击余江北部山区,狠狠地打击了靖卫团和挨户团、杨家广大贫雇农纷纷拿起梭标、大刀及锄头、扁担,围攻靖卫队和土豪劣绅,处决了土豪劣绅杨士鹏等人,其他中小财主纷纷逃亡,暴动群众焚烧了地主豪绅的田契、借据、帐薄、典押,从此,田租不交,旧债不还,奴隶作了主人,大长了穷人的志气,广大穷苦百姓纷纷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庆暴动胜利。随即在藤林杨家成立了中共余江县第一区委员会和第一区苏维埃政府,李咸清和陈庭耀分别担任书记和主席。

1930年春,蒋、阎、冯军阀混战暴发,信江地区反动力量比较薄弱,中共余江县委抓住时机,派出干部前往赤白交界地区,领导青黄不接时期的农民革命斗争,他们领导农民革命团,开展以禁米谷出村,分粮钱度荒为内容的青黄不接斗争。4月上旬,大桥、鹅门、灌田洪家等村农民纷纷举行暴动,打败反动武装,活捉土豪劣绅,声势浩大,威震县城。余江锦北的贫苦农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秋收、年关和青黄不接三个时期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革命暴动的胜利,创造了大块苏区。1930年5月上旬,由黄灿、罗运来主持,在画桥杨家祠堂召开了100余人参加的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方志敏、黄道亲临会议指导并分别作了报告,由黄道宣布余江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产生了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会委员,饶茂林当选主席,隶属信江(赣东北)苏维埃政府。下辖一、二、三区和余万区四个区苏维埃政府,辖区包括现在的高公寨林场、画桥镇的全部及黄庄乡、原石港乡的大部分以及万年县的苏桥、山家寨、挡下三乡及青云镇的部分村庄,地域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口22000余人;游击面积31平方公里,人口6000余人。县委县苏将地主杨金辉的一栋十拼屋作为办公驻地,房屋面积约180m,另有约1000m的庭院,另外隔壁一栋杨顺宗的房子作为余江县第一区委员会、第一区苏维埃政府及少共县委办公用房。房屋背后依山脚建造了地下档案室和地下印刷厂。另外将一栋有千年历史的杨氏宗祠作为大会堂。办公驻地背后和正前方各有一座炮台,作了望之用,敌军进犯苏区,炮台发现后立即将旗杆放到,军民立即上山藏起来,实行坚壁清野。

1932年10月,在杨氏宗祠还召开了第三次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到位代表160余人,邵式平、方志纯在会上作了报告。杨家百姓在方志敏、黄道、邵式平、方志纯等革命领袖的培养教育和人格力量感召下,在中共余江县委的领导下,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物质、精神上等各个方面全力支持革命,杨家村为革命英勇牺牲及被错杀的共产党员和普通群众达100余人,1934年11月苏区彻底沦陷后,大部分房屋被毁,幸存的人大多流离失所,遭受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双倍痛苦。在杨家暴动胜利80周年和县苏维埃政府成立79周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为革命捐躯的杨家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