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卦山
11345000000019

第19章 卦山庙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朵

卦山庙会是以民间信仰为主要内容的民间群众性活动和民间文化活动,香客们祭祀佛道儒和民间俗神,祈福禳灾、求子嗣、祛病痛、问功名及郊游远足。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六日,一年一度,千年不衰。保留了文峪河中上游流域民间以佛教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民间文化,唐代,佛教达到了全盛时期,宗教活动名目繁多,如圣诞庆典、坛醮斋戒、讲经说法、水陆道场等。华严宗创立虽晚,但因有武则天、唐德宗的偏爱,实施多项举措,一是寺庙的修建,二是争取信徒,招徕群众,使其发扬光大。为此,在其宗教仪式上均增加了媚众的娱乐内容,如舞蹈、戏剧、出巡等。这样,不仅善男信女们趋之若鹜,乐此不疲,而且许多凡夫俗子亦多愿意随喜添趣。为了争取群众,佛教常常用走出寺庙的方式扩大影响。“行像”,是把神佛塑像装上“抬阁”,在城乡巡行的一种宗教仪式,所以又称“行城”“巡城”等。出行时的队伍中以避邪的狮子为前导,宝盖幡幢等随后,音乐百戏,诸般杂耍,热闹非凡。唐宋以后庙会的迎神、出巡大都是这一时期形象活动的沿袭和发展。元、明、清直至民国,行像之风又有发展,逐渐转化为民间求雨的内容,出巡的也不仅是佛像,又增加了河神、龙王、狐突、关公等形象。除了行像,还举办道场,进行一些法事或佛事活动,坐等信徒俗众前往斋戒听讲,顶礼膜拜。

宗教意识在庙会文化中反映最为集中,因之形成庙会文化的精神内核。庙会文化中的民间音乐、戏剧、舞蹈、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的展示,赢来了社会群众,使宗教得以传播。而宗教文化所强调的“教义”,即佛教故事理论又通过庙会文化为载体,进行传承发展。常年奔波在社会生活的环境中,通过一年一度的卦山庙会环境,通过体验大自然的险和美来洗涤心灵的污秽,化解心中的烦恼。我们在“七情六欲”的环境中纠缠久了,偶尔去宗教寺庙“超凡脱俗”的氛围中“出世”一趟,往往也是吸引人们外出旅游的动力之一。

以唐代接二连三的佛教华严道场活动为基础,卦山庙会产生时间大致在唐贞元(785—804年)年间。已知在明代中叶又有扩展,增入了“昭济圣母庙”的内容,这又与明代交城县毛皮工商业发达有很大关系。它包容了宗教信仰习俗、祭祀节庆习俗、郊游远足习俗、生殖崇拜习俗、文化娱乐习俗、饮食风味习俗,无须谁来组织和安排,真正约定俗成,五花八门而尽善尽美,是地方优良传统、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荟萃与浓缩。

卦山庙会是地方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载体,历史悠久。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卦山庙会的一些传统形式已渐消失,如庙会玩具“小扳磨”“小瓦盆”现已停产;圣母庙“偷娃娃”习俗中的泥塑阿福式的娃娃形象已被核桃红枣代替;“还花花”已被三尺红布代替,“莲花大供”面塑已被新式糕点代替等。

天宁寺的宗教活动与属于民间信仰的报赛酬神活动相结合,其活动逐渐转移到了佛寺环境中进行。五月初六日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来助兴。有人认为,卦山庙会的真正定型、完善是在明清时代。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明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五花八门的文化娱乐活动。于是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郊游远足内容。与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不同,卦山庙会除了文娱活动、饮食小吃、旅游纪念品之类的商业内容外,完全没有集市贸易百货布匹、土产日杂之类销售,体现了传统文化庙会的特色。

卦山庙会,起源于唐代佛教华严宗道场,作为一种地方社会风俗的形成,有其深远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与佛教寺院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伴随着社会经济与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的。庙会文化以庙会为依托,以庙会为载体,并作为庙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手段、存在形式而世代延续、传承和发展着。庙会其实就是一个大舞台,是传统、历史、民间、民俗文化的一个剪影,也是展现老百姓生活风貌的一个窗口,还是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缩影。

庙会是盛行于我国民间的一种宗教祭祀仪式,是一种宗教观念在广大群众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很久以来,庙会只在拥有庙宇的地方举办。这样,庙会便总是与风景名胜联系在一起。而游览名胜也自然而然成了人们逛庙会的目的之一。庙会之所以能够获得众多人们的热衷、向往和喜爱以至于趋之若鹜,这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因素。当然,庙会之所以引人入胜,其原因还远远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庙会中融入了很多民间、民俗艺术和技艺。这些民间艺术、民间技艺能够使倍感生活紧张、艰辛的人们得到一次放松和缓冲。在这里,那些喜爱民间艺术的人能够得到愉悦;那些乐于购物的人们能够得到意外的惊喜;孩子喜爱的,老人热衷的,女人心仪的,男人酷爱的,大抵都能在庙会上得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