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11336600000080

第80章 外国文学典故(1)

许多人说典故是中国人的东西,因为中国历史悠久,有故才有典。其实不然,西方在短短几百年的时间里,无论是经济、政治、制度都有着惊人的跨越,经历过沧海桑田的变迁,典与故自然就增多,就好像有内涵的美女总比花瓶来得吃香。本篇着重介绍欧美的一些典故,也会提到一些俄国的典故。

关闭在马尔姆赛的大酒桶里

出自莎士比亚剧作《理查三世》。格罗斯特在成为理查三世之前早就觊觎王位。他的大哥爱德华当上英王,三哥克莱伦斯排在他的前面,这个外貌丑陋、内心奸诈狠毒之徒,在爱德华身染重病时,散播流言,说名字“G”开头的王位继承者要弑君篡位,克莱伦斯公爵被盛怒的爱德华关进了伦敦塔中,格罗斯特马上指使两个刺客去伦敦塔行刺,当一名凶手刺了克莱伦斯几刀后,另一个凶手说道:“假如这几刀还不能结束他的性命,就把他丢进里边的马尔姆赛的大酒桶里去。”后来此语就成为“把人弄死”的诙谐说法。

犹大的亲吻

犹大是《圣经》中基督耶稣的亲信子弟门徒之一。耶稣传布新道虽然受到了百姓的拥护,却引起犹太教长老司祭们的仇恨。他们收买犹大,要他帮助辨认出耶稣。他们到客马尼园抓耶稣时,犹大假装请安,拥抱和亲吻耶稣。耶稣随即被捕,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人们用“犹大的亲吻”比喻可耻的叛卖行为。

许普诺斯

许普诺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睡眠之神,夜神的儿子,死神塔纳托斯的兄弟。他的形象是一个身生双翼的少年。他的标志是一朵罂粟花和一只不大的角。有时奥林匹亚山众神都会在他的法力下入睡。在西方语言中,由“睡神”派生出“催眠”一词。

海妖之歌

海妖之歌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在一个岛上住着一些以美妙歌声迷人害人的海妖,名叫塞王。后来,奥德赛路经该岛,事先得到瑟西女仙的警告,用蜡封住同伴们的耳朵,又把自己绑在桅杆上,同伴们奋力划桨,终于战胜了迷人的歌声。此语用来比喻那种骗人的甜言蜜语。

进来的人们,把一切希望抛弃吧

出自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地狱篇》。诗人描绘了地狱门口的凄惨情景。地狱的门上写着:“你们走进这里的,把一切希望抛在后面吧!”后此语用来比喻绝望无助的境地。

阿基里斯之踵

阿基里斯之踵指希腊神话英雄阿基里斯唯一能被刺伤的地方。他出生后,母亲海洋女神西蒂斯握着他的脚跟在冥河里浸泡,因此他全身除脚跟外其他地方都刀枪不入。此语用来比喻易受伤害的地方或致命弱点。

一粒麦子

源于耶稣殉难前对百姓的最后一次讲话。耶稣说:“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丧失生命。这世上憎恨自己生命的,反倒要保守自己的生命到永生。”耶稣以此暗示自己将为信仰而献身,但他的死将促使更多人对上帝的信仰,而他本人也能“保守生命到永生”。在文学作品中常以此比喻以一己之命换取多数人觉悟的献身精神。

丹德诺的羊群

丹德诺是法国作家拉伯雷的长篇小说《巨人传》中的一个商人。小说描写主人公庞大固埃和他的好朋友巴汝奇,为了寻找一只神瓶,航船出发到印度和中国之间的一个地方去。第五天,他们在海上遇到一艘商船,巴汝奇与商人丹德诺因事发生争执,待纠纷平息后,巴汝奇一心报复商人。他向丹德诺买了一头羊,丹德诺先是不肯,后来同意了。巴汝奇强行牵走羊群中的头羊,并将头羊硬推入海中,其他羊见头羊入海,便纷纷跳下海,急得丹德诺与看羊人也跟着跳下海……“丹德诺的羊群”一语,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泛指“一群盲从者”。

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长子权

《旧约·创世纪》:以撒有一对儿子,长子叫以扫,次子叫雅各。一天雅各在家里给自己煮红豆汤,以扫从野外打猎回来,又饥又渴,见到雅各的红豆汤,就向他索求。雅各就提出要以扫的长子名分作为交换,以扫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当以扫津津有味地吃喝时,根本没想到丧失长子权的后果。后人就以此语比喻因小失大,见利忘义,贪图眼前小利。

忘忧果

忘忧果出自荷马史诗《奥德赛》。奥德赛的船队返乡途中,船被风雨吹到一处海边。同伴们吃了当地特产忘忧果之后,竟然忘记了家乡和亲人,忘记了自己上岸的目的,也忘记了回船上去。后比喻身居异乡,乐不思归。

华尔街的“民意”

华尔街是美国纽约的一条街。19世纪,这里就是贸易中心和贩卖黑奴的市场,“二战”后,这里成了美国重要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便是美国垄断资本的代名词,华尔街的“民意”即指美国垄断资本家的意愿。

皮格马利翁

皮格马利翁是希腊神话中的塞浦路斯国王。他憎恨女性,决定永不结婚。他用神奇的技艺雕刻了一座美丽的象牙女像,并爱上了她。他像对待自己的妻子那样抚爱她,装扮她,并向神乞求让她成为自己的妻子。爱神阿芙洛狄忒被他打动,赐予雕像生命,并让他们结为夫妻。皮格马利翁效应后来被用在教育心理学上,也称期待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比喻教师对学生的期待不同,对他们施加的方法不同,学生受到的影响也不一样。

柏拉图式恋爱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弟子,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在对话体著作《会饮篇》中,阐述了自己对爱情的看法:爱神是人与神之间的中介,他用神秘的激情控制着世界,使人以一种不可遏止的欲望去追求永恒的美。这个追求是一个逐渐上升的认识过程。爱的最低级的形式是热恋中的情人“专注于对方美的形体”,渴望与对方肉体的结合,爱的较高形式则是从沉湎于美的形体升华到爱恋形体所表现出来的美,爱的最高形式是沉思的美,即不带感性形体的美。他由此提出了将真、善、美合为最高理想的看法。后来,人们把男女之间那种与性无涉的、理想化的相互爱慕情谊,称为柏拉图式恋爱,现代语也叫精神恋爱。

许奎厄亚

许奎厄亚是希腊神话中的健康女神,医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女儿。她的形象是一个穿紧身长衣,头戴冠饰的年轻女人,正在用碗喂蛇。在现代,碗里装一条蛇是医学的标志,在西方语言中,由她的名字派生出“卫生”一词。

种风者收获风暴

《旧约·何西阿书》:以色列先知何西阿看到国内的民众崇拜牛犊,而放弃了对上帝耶和华的信念,就指责他们,说他们必将自食其果。他们所种的是风,所收获的将是风暴。比喻作恶者必将自食其果。

认识自己

出自希腊神话。奥维德的《爱经》里有这样的话:“阿波罗说:快把你的弟子领到我的殿里来罢,他们可以在那儿念那全世界闻名的铭文:凡人,认识你自己。”古希腊人认为“认识自己”才能富于智慧,得福免祸。

一仆二主

“一仆二主”源于意大利启蒙时期喜剧作家卡尔洛·哥尔多尼的同名剧作。剧中主人公特鲁法尔金诺是个贫穷的农民,他在一家旅店当仆人,为了多挣钱,先后受雇于女扮男装、出外寻找未婚夫的彼阿特里切·拉斯波尼和她的未婚夫弗里林多·阿列图依,同时为两个主人服务。他凭借机智灵活和随机应变的才能,不仅没有泄露一身侍二主的秘密,还多次捉弄了这对夫妇,同时赢得了与女仆斯密拉金娜的爱情。由于这部作品,“一仆二主”成为一个成语,用以比喻心怀二志,耍双面手腕的人物。

喝了忘川的水

忘川是希腊神话中阴间的一条河流。人死后亡灵堕入阴间,只要喝了这河里的水,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故称为忘川。比喻遗忘了不该遗忘的事情。

家可爱,家最好

出自《伊索寓言》。宙斯结婚,邀请动物都来参加。唯独乌龟未来。宙斯问他为何不来赴宴。乌龟说:“家可爱,家最好。”宙斯很生气,就罚他驮着自己的家行走。指许多人宁愿在家简朴度日,也不愿做客过豪华的生活。

武装到牙齿

从前,南美沿海地区,特别是北海岸地区海盗横行。这些海盗凶狠异常,除了两手持武器外,嘴上还咬着一把刀。由此有了这个典故。后形容全副武装的人或武装到极限的国家。

安菲阿拉俄斯

安菲阿拉俄斯是希腊神话之中的阿尔戈斯国王,著名的预言家,与厄里费勒结婚,立誓一切都听从于她。后来厄里费勒被波吕尼刻斯赠送的项链所买通,虽然明知丈夫会在攻打忒拜的战争中丧命,却仍然强迫他参加这次远征。安菲阿拉俄斯迫于誓言,不得不去,攻打忒拜失败后,他在逃跑时被大地吞没。后来,安菲阿拉俄斯被用来比喻被妻子出卖的人。

缪斯

缪斯是希腊神话中九位文艺和科学女神的通称。她们均为主神和记忆女神之女,都在奥林匹斯山的庇厄里亚出生和居住。她们以音乐和诗歌之神阿波罗为首领,分别掌管着历史、悲剧、喜剧、抒情诗、舞蹈、史诗、爱情诗、颂歌和天文。因为她们常去的帕耳那索斯山有可以给人带来灵感的卡斯他利阿神泉,所以古希腊的诗人、歌手都向缪斯呼告,祈求灵感。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缪斯”来比喻文学、写作和灵感等。

西西弗斯

西西弗斯受到众神的惩罚,众神让他永不停息地推着一块沉重的巨石上山。当西西弗斯将巨石推至山顶时,石头便会不可阻挡地滚下山去。西西弗斯便这样周而复始地推石头上山。

美狄亚

美狄亚是希腊神话中科尔喀斯国王的女儿,她帮助爱人伊阿宋取得了金羊毛。当她跟随伊阿宋从亚尔古船上逃走时,看见父亲追来,便把兄弟的身体砍成碎块,抛入海中。父亲忙于收尸,没有追上他们。几年后,伊阿宋变了心,娶了新妻。美狄亚叫儿子将一件遍染磷火性毒药的新衣送给伊阿宋的新妻,新妻着衣,即被烧死。美狄亚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孩子,带着他们的尸体到了雅典。雅典国王给了她一个避难所。后用美狄亚喻指阴险、毒辣的女人。

一粒火星燃起大火

此句出自俄国诗人亚·伊奥陀耶夫斯基的诗篇。1900年列宁创办第一份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即取亚·伊奥陀耶夫斯基诗句“星星之火即将成为熊熊的烈焰”之意。随着《火星报》在国内外的巨大影响,亚·伊奥陀耶夫斯基的这行诗句得到广泛的传播,而成为一句形象鲜明、含义深刻、脍炙人口的经典,常用来形容小事发展成大事的意思。与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豌豆公主

豌豆公主出自丹麦安徒生的同名童话。一个公主能觉出在20层垫子和20层鸭绒被下放的一粒豌豆。讽刺那些娇嫩无比、弱不禁风的小姐。

一个人和他的影子

出自《克雷洛夫寓言》。一个异想天开的人想追上自己的影子,他刚迈开步伐,影子就蹿到前边去了,他快走,影子也快,他跑,影子也跑,他停止不走了,影子也在后面跟着。后以一个人和他的影子比喻形影不离的人或事物,或者摆脱不开的烦恼和思绪。

超人

出自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认为“超人”是代表统治阶层的理想化的无所不能的全才人物。他说:“一个人是可以使千万年的历史生色的——也就是说,一个充实的、雄厚的、伟大的、完全的人要胜过无数残缺不全、鸡毛蒜皮的人。”比喻那些凌驾于一切之上的、自命不凡的利己主义者。也指能力卓异、超越常人的人。或因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炼,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的人。

哈洛尔德式的冷漠

出自英国诗人拜伦的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恰尔德·哈洛尔德是一个具有自由民主思想的英国贵族阶级的叛逆者,他厌恶过去,不满现实,却又没有勇气去斗争,他的心始终是冷冰的。比喻知识分子对腐败的社会现实既不愿调和又不屑抗争的冷漠态度。

鲁滨孙和星期五

“鲁滨孙”和“星期五”都是英国作家笛福的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人物。鲁滨孙乘船去非洲时在海上遇到风暴,漂流到一个孤岛上,为了活下去,他顽强地与大自然抗争,在孤岛上整整生活了28年,并养成了一种对任何事情都不失望的精神。他在孤岛上的第25个年头的一个星期五,还在海里救起了一个“野人”,并为其取名“星期五”。三年后,两人逃离孤岛。鲁滨孙回到英国并成为巨富。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用“鲁滨孙和星期五”这一典故来批评那些企图脱离社会、脱离人民的幻想。

客里空

“客里空”是前苏联作家柯涅楚克的名剧《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的形象。客里空以无中生有、瞎编硬造为能事。他不调查了解,坐在指挥部拟稿。他根据听来的消息,即前线总指挥的儿子阵亡,就编造了总指挥的儿子在牺牲前如何发誓、总指挥听说儿子牺牲后如何痛哭流涕等情节。于是,“客里空”就成了新闻写作中弄虚作假、无中生有、凭空捏造的专用词。人们把那些歪曲事实的报道称为“客里空”。

斯芬克斯之谜

斯芬克斯是希腊神话中以隐谜害人的怪物。他对俄底浦斯的提问是:有一种生物,早晨用四只脚走路,当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这是什么?俄底浦斯回答是“人”,他猜中了,斯芬克斯羞愧地跳下悬崖摔死了。比喻复杂、神秘、难于了解的问题。

奥吉亚斯的牛圈

出自希腊神话。奥吉亚斯是海神的儿子,他养了无数的牛,粪秽堆积如山。比喻累积成堆或肮脏腐败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历史活动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

此句出自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文学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评论文章。涅瓦大街是彼得堡的一条笔直的主要街道,以平坦、宽阔、清洁著称。这句话的意思是进行革命斗争,并不像是行走在涅瓦大街上那样惬意,而是非常艰巨复杂,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的。

黑马

“黑马”源于赛马场的俚语,指外表并不起眼、赛马时出人意料地夺魁的马匹,并非指马的毛色。1860年当时既无名气又无资历的亚伯拉罕·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因而曾被人们称为“黑马式的总统”。比喻实力或价值难以预测的人或物。

鳄鱼的眼泪

在西方传说中,鳄鱼非常阴险狡猾,当它诱捕到猎物时,一边贪婪地吞噬,一边假惺惺地流泪。喻指虚假的眼泪、伪装的同情。后引申为一面伤害别人,一面装出悲天悯人姿态的阴险狡诈之徒。

达摩克利斯之剑

出自希腊历史传说。达摩克利斯是公元前4世纪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的宠臣。迪奥尼修斯感到自己的地位不可靠,有一次他请达摩克利斯到一间富丽堂皇的房间里,在座位上方用马鬃悬挂着一把宝剑。达摩克利斯看到自己头上的剑随时都可能掉下来,心情紧张,如坐针毡。比喻随时可能发生的某种危险。

潘多拉的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