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11336600000007

第7章 工具书、文体、术语、并称(6)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主要以描写民间疾苦,体察社会现实为主。强调在创作过程中,笔随意驱,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代表作品有《超然台赋》、《答张文潜书》等。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晁补之的诗篇主要以古体、七律为主。诗风多为韩愈、欧阳修的风骨。辞格清秀俊逸,更倾向于散文化。现存作品《鸡肋集》七十集,其中散文杂著四十七卷,诗赋二十三卷。代表作品有《摸鱼儿·东皋寓居》、《照碧堂记》等。

元曲四大家

元代杂剧作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被后人誉为“元曲四大家”。由于四人的创作分别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各流派的创作成就,因此得以“元曲四大家”的美誉。

关汉卿(约1220─1300年),号已斋、已斋叟,解州人。元代时期著名的杂剧作家。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之一,位列“元曲四大家”之首。他的杂剧内容带有强烈的现实性,再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底层人民最真实的生活。通过自己所创作的人物作品,热情地讴歌了人民群众不屈的斗争精神。代表作品有《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等。

白朴(1226—?年),字仁甫,原名恒,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元朝时期著名的杂剧家、文学家。白朴的创作题材多来自历史传说,多以才人韵事为主。他的作品辞藻优美秀丽,意境绵长深切,在文学史与戏曲史上均占有主要的地位。主要作品有《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等。

马致远(1250—1321年),号东篱,元大都人。元朝时期著名戏曲作家与散曲家,素有“曲状元”的美誉。由他创作的杂剧类型多达15种。其中,以《汉宫秋》最具代表性。马致远的作品,善于把朴实自然的语句熔炼得极具表现张力,其语言风格以清新秀丽而著称。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人。元朝时期著名的杂剧家与散曲家。他所创作的杂剧类型多达18种。其中以《倩女离魂》最具代表性。郑光祖的杂剧作品大多以描写男女情感为主,颂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元诗四大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被誉为“元诗四大家”。由于四人当时都是馆阁文臣,因常写朝廷典册与达官显贵的碑版,故而享有一定盛名。

虞集(1272—1348年),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学者、诗人。他是元诗四大家中最为优秀的诗人,以创作格律诗而著称。他所创作的诗篇格律严谨统一,意境绵长而浑厚。代表作品有《挽文山丞相》、《风入松》等。

杨载(1271—1323年),字仲弘,浦城人。元代中期著名的诗人、诗论家、古文家。他的诗作含蓄而内敛,老练且不陈腐,富有一定的意境深度。代表作品有《题文丞相书梅堂》、《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诗法家数》等。

范梈(1272—1330年),字亨父,一名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元朝时期的官员、诗人。范梈的散文习承秦汉时期的作品风格。诗歌偏好歌行古体,效仿颜谢(颜延之、谢灵运)之风。现存作品文集《范德机诗》、《木天禁语》。代表作品有《苍山感秋》、《看东亭新笋》等。

揭傒斯(1274—1344年),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人。元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揭傒斯的作品严整简洁,诗歌大多以清婉丽密著称。其中,有很多的诗篇是以描写民间百姓生活为主。代表作品有《秋雁》、《渔父》、《高邮城》等。

晚清四大小说家

李宝嘉、刘鹗、曾朴与吴沃尧被称为“晚清四大小说家”。

李宝嘉(1867—1906年),字伯元,别署南亭亭长,江苏武进人。清末小说家,谴责小说的代表人物。曾先后创办《指南报》、《游戏报》、《绣像小说》等刊物杂志。李宝嘉所创作的小说,主要是以披露揭示晚清时期政治官场上昏庸腐败的社会现象为主。代表作品有《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等。

刘鹗,原名刘孟鹏,字铁云,清代江苏丹徒人。精通医学、数学、理学等学术领域。其代表作《老残游记》,以老残在山东一带的见闻视角,揭露痛斥了清末腐朽的制度及对人民的压榨欺凌。

曾朴(1872—1935年),字孟朴,江苏常熟人。近代著名小说家,笔名东亚病夫。代表作品有《孽海花》。《孽海花》一书是晚清小说中极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吴沃尧(1866—1910年),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广东南海人。清末著名的小说家,谴责小说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披露了清末政治下,黑暗悲惨的民间疾苦生活。

北宋五子

北宋五子主要包括邵雍、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五人。其中,以邵雍为五子之首。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又称安乐先生、百源先生,谥康节,后世称邵康节。北宋五子之一,北宋理学家。他拥有自己完整、独特的宇宙观,对阴阳消长、天地运化的规律非常熟悉。著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观物内外篇》、《渔樵问对》等。

周敦颐(1017—1073年),字茂叔,号濂溪,宋营道楼田堡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作为理学学派的鼻祖,周敦颐的理学思想在我国哲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宋史·道学传》中,将他所创立的理学学派,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

程颢(1032—1085年),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宋朝时期著名的教育家与理学家。被赐封为“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三十八位。 与其弟程颢,被后世称为“二程”。在对于哲学的探讨中,建立了以天理为基础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除合著书籍外,程颢还另外著有作品《周易传》。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洛阳伊川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与理学家。与其兄程颢一起共同创立了“洛学”,为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颐主张教育应以德育为重,强调自身的修养。并提倡读书应学会思考等思想理念。其著作被后人收录为《程颐文集》、《易传》与《经说》、《河南二程全书》之中。

张载(1020—1077年),字子厚,大梁人,学者称横渠先生。北宋时期的大儒,著名的哲学家与理学家。张载是程颐与程颢的表叔,是理学支脉关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赐封为“先贤”,奉祀孔庙西庑中第三十八位。著有作品《崇文集》十卷(已佚),《横渠易说》、《经学理窟》、《张子语录》、《正蒙》等学术典籍。

竹溪六逸

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白移家至东鲁,与山东名士孔裴政、韩准、陶沔、巢文、张叔明在州的徂徕山竹溪地区隐居。他们寄情于山水林间,巧辩玄宗之妙,远离尘世的纷杂喧嚣。后人称其为竹溪六逸。

苏门六学士

苏门六学士指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李骞、陈师道六人。

秦观(1049—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扬州高邮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词人。代表作品有《减字木兰花》、《鹊桥仙》等。

黄庭坚(1045—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人。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山谷词》、《清河书画舫》等。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宋代著名的诗人。代表作品有《超然台赋》、《答张文潜书》等。

晁补之(1053—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现存作品《鸡肋集》七十集,其中散文杂著四十七卷,诗赋二十三卷。代表作品有《摸鱼儿·东皋寓居》、《照碧堂记》等。

李骞(1059—1109年),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人。其诗歌题材多以山水与羁旅为主,作品风格雄健而奇丽,尤以七古与七绝最佳。著有作品集《济南集》二十卷,现已失传。现存的八卷是出自《永乐大典》。

陈师道(1053—1101年),字履常、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人。北宋时期的诗人。陈师道作诗初学黄庭坚,后承袭杜甫的诗风。其作诗的态度极其严肃,后自成一家。著有作品集《后山集》十六卷、《后山谈丛》六卷、《长短句》二卷、《后山诗话》一卷等。代表作有《春怀示邻里》、《示三子》等。

前七子

前七子主要由何景明、李梦阳、王九思、徐祯卿、王廷相、康海、边贡七人组成,是明朝弘治(1488—1855年)、正德(1806—1521年)年间的文学流派。其中,以何景明与李梦阳为主要代表。以拯救萎靡不振的诗风为己任,倡导“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诗文改革主张。主要代表作品有李梦阳的《梅山先生墓志铭》、《禹庙碑》等。为区别于嘉靖年间的王世贞等七人,被后人称为“前七子”。

后七子

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进士出身的李攀龙与王世贞结交,相互讨论文学。二人决定重揭“前七子”的复古旗帜。通过两年时间的不断努力,逐步吸收了徐中行、梁有誉、宗臣等进士。一行五人结成诗社,后得名“五子”之称。待加入吴国伦、谢榛两人之后,正式结为七子。为与前人相区别,被后人称为“后七子”。他们主张学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理论,以汉魏、盛唐时期的诗作为楷模。声势较“前七子”而言,更为浩大。他们提倡复古拟古,重视格律格调,讲究音韵尺法,将明代文学复古风潮推向新的高峰。代表作品有《初春元美席上赠谢茂秦得关字》、《暮秋感怀》等。

竹林七贤

魏晋时期,文人嵇康、阮籍、向秀、刘伶、山涛、阮咸及王戎七人的并称。其中,以嵇康的文学成就最高。

嵇康(223—262年或224—263年),字叔夜,今安徽临涣人。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与音乐家。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竹林七贤者中的领袖人物。嵇康擅长音律,其作品《长侧》、《短侧》、《长清》、《短清》,被后世人称为“嵇氏四弄”。其代表作品《广陵散》更是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在文学方面,主要以诗歌与散文为主。现存诗文50余首,其中半数为四言律诗。主要收录于《隋书·经籍志》中。

阮籍(210—263年),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阮籍主要崇奉老庄之学,在政治上采取谨慎避祸的处世态度。他的诗文多运用象征、寄托等写作手法,以景寄情,借古讽今。其中以作品《咏怀》八十二首最为著名。明朝时期,张溥曾编辑《阮步兵集》,后收录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向秀(约227—272年),字子期,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南)人。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向秀所著一书、一论、一赋三种作品,均为问鼎之作:其《庄子注》开创玄学注《庄》新思路,后人难望其项背;《难养生论》匠心独运,与嵇康难分高下:《思旧赋》更是堪称绝唱,魏晋时期无赋可与之比肩。

刘伶,字伯伦,西晋沛国人。平生爱好畅饮,曾做文章《酒德颂》,主张宣扬老庄的思想及纵酒放诞的情趣。

山涛(205—283年),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人。曾著有文集十卷,现已亡佚。现存作品大多收录于辑本中。

阮咸,字仲容,陈留尉氏人,与阮籍被后人并称为“大小阮”。阮咸精通音律,代表作品有《三峡流泉》一曲。由于存世的事迹甚少,大多见于《世说新语》、《晋书》一类的文集中。

王戎(234—305年),字濬冲,琅琊临沂人。他是竹林七贤中年龄最小的一位,以简短精辟的品评与鉴识著称于世。

建安七子

建安年间(196—220年),孔融、阮瑀、刘桢、应玚、陈琳、王粲与徐干七位文学家的并称。他们是除“三曹”以外,建安时期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在诗、赋、散文等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孔融(153—208年),字文举,孔子的第二十代世孙,鲁国曲阜人。建安七子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学识文采出众。现存作品主要以诗歌与散文为主,文辞以秀美华丽而著称。代表作品有《与曹操论禁酒书》、《荐祢衡表》等。

阮瑀 (?—212年),字元瑜,陈留尉氏人。师承蔡邕,被其称为奇才。所作章表书记最为出色。代表作品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文集著作被明人收录在《阮元瑜集》。

刘桢(? —217年),字公干,东平人。刘桢擅长诗歌的创作,尤以五言律诗为佳。现存诗篇十五首,诗词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代表作品有《赠从弟》三首。

应玚(? —217年),字德琏,东汉南顿县人。应玚以赋文而著称,传世赋文多达数十篇。代表作品有《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等。

陈琳(?—217年),字孔璋,广陵射阳人。其代表作品《为袁绍檄豫州文》,文中尽数曹操的罪状,极具感染煽动力。

王粲(177—217年),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其文学成就在七子中位于前列。代表作品《登楼赋》与《七哀诗》,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精神。

徐干(171—217年),字伟长,北海郡(今山东昌乐附近)人。代表作品有《中论》、《室思》等。

竟陵八友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文人萧衍、萧琛、谢朓、范云、沈约、陆倕、王融、任昉八人组成的文学群体。他们相互唱和,自成一格。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永明体。永明体的作家将对偶与声律方面的知识,逐步运用到诗歌的创作上。所做诗篇注重平仄的协调,音韵的和谐。其辞藻华美秀丽,对仗整齐工整,为日后的格律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永明体是古体诗到格律诗的过渡,故又被后人称为新体诗。

唐宋八大家

唐宋时期八位散文大家的并称。八家分别为唐朝时期的韩愈与柳宗元,宋朝时期的苏洵、苏轼、苏辙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谥号文公,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论著。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世称柳河东,祖籍河东。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与哲学家。主要作品有《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等。

苏洵(1009—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有文集《嘉祐集》流传于世。代表作品有《六国论》、《颜书四十韵》等。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眉州眉山人,被世人称为苏东坡。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散文家、诗人与书画家。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念奴娇》等。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眉州眉山人。与其父苏洵、兄苏轼齐名。苏辙的作品深受父兄的影响,内容主要以儒学为主。代表作品有《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墨竹赋》、《秋稼》等。

欧阳修(1007—1073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吉安永丰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诗人。著有作品《欧阳修全集》,代表作有《紫石屏歌》、《凌溪大石》等。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其为王荆公,北宋临川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被无产阶级领袖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的散文大多是书、表、记、序等体裁的论说文,主要以阐述政治见解与主张为主。其文风雄奇伟健,奇崛峭拔,对时政或社会问题,观点鲜明,分析深刻。代表作品有《上仁皇帝言事书》、《书刺客传后》等。著有文集著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流传于世。

曾巩(1019—1083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人,后居临川。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文学家。与曾纮、曾纡、曾肇、曾敦、曾布、曾协被后人并称为“南丰七曾”。曾巩对于文学的主张更接近于欧阳修,更侧重于先道而后文。他的文章纯朴而自然,纵横开阖颇有韩愈之风。代表作品有《回傅权书》、《战国策目录序》等。现存文集著作《元丰类稿》五十卷。

九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