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超级口才训练1
11336600000064

第64章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名单及作品(4)

老舍(1899—1966年),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荣获“人民艺术家”的称号。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月牙儿》、《赶集》、《樱海集》、《东海巴山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剧本《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诺贝尔奖,经过层层筛选,老舍于5月底进入了由5人组成的“决选名单”(即“短名单”),而且老舍在这5人之中排名第一。但是由于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所以老舍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

9.5读者心中威望最高的20位诺贝尔奖得主

泰戈尔泰戈尔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在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他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泰戈尔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

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有广泛国际影响的作家,也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一生为争取人类自由、民主与光明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的小说特点,常常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他同时也是传记文学的创始人。

叶芝

叶芝是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他通常也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用英文写作的诗人之一。然而,不同于大多数现代主义诗人在自由体诗领域不断作出尝试,叶芝是传统诗歌形式的大师。

萧伯纳

萧伯纳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他的戏剧最突出的特点是紧密结合现实政治斗争,敢于触及资本主义社会最本质的问题,把剥削阶级的丑恶嘴脸暴露在公众面前。在艺术手法上,他善于通过人物对话和思想感情的交锋来表现性格冲突和主要思想。萧伯纳的戏剧性语言尖锐泼辣,充满机智,妙语警句脱口而出。

托马斯·曼

托马斯·曼在50多年的创作中,始终怀着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心,持守着进步的人道主义思想。在创作上,他把继承欧洲古典作家的优良传统、探索新的艺术手法与表现时代精神融为一体。有评论家指出,托马斯·曼的影响“不在于传习而是对立”,由于无人可以跟他平起平坐,所以只能是反对他。

蒲宁

蒲宁是一位诗人、译诗家、短篇小说家、长篇小说家和抒情哲理游记圣手,他的作品的范围无论从形式和内容来说都非常广泛。从来没有一个俄罗斯作家像他这样心怀世界。他在他所涉足的所有体裁中都留下了优秀的作品。1909年皇家科学院选举他为荣誉院士时,评价他是俄罗斯在世作家中首屈一指的散文大师以及19世纪伟大俄语小说家唯一的真正继承人。

黑塞

黑塞是一位漂泊、孤独、隐逸的诗人。他的诗有很多充满了浪漫气息,深受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的影响,以至于后来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的一个骑士”。他热爱大自然,厌倦都市文明,作品多采用象征手法,文笔优美细腻;由于受精神分析学派的影响,他的作品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探索,无畏而诚实地剖析内心,因此他的小说具有心理的深度。

艾略特

艾略特自称在宗教上是英国天主教徒, 政治上是保皇派,文学上是古典主义者。他的诗受法国象征派诗歌、文艺复兴运动后期英国剧作家和立学派诗歌的影响,形象具体准确,思想和感情融合,用联想和暗示为联系,反映了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怀疑和幻灭的情绪, 到了30至40年代又有向宗教中求解脱的情绪。 其代表作长诗《荒原》表达了西方一代人精神上的幻灭,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文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福克纳

福克纳笔下的剧情浸染着人物的复杂心理变化,细腻的感情描写穿插其中。他的作品最大的外在特点是绵延婉转及结构极为繁复的长句子和反复斟酌推敲后选取的精巧词汇。一般认为他是20世纪30年代唯一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与欧洲文学试验者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等人遥相呼应,大量运用意识流、多角度叙述和陈述中时间推移等富有创新性的文学手法。

罗素

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之一。一生中完成了40余部著作,涉及哲学、数学、科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历史、宗教及政治等各个领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近代的哲学家是没有人能和罗素匹敌的。罗素的文风清澈、优美而流畅。卡尔·波普尔曾说,每个哲学家要像罗素一样清晰地写他的著作。

海明威

海明威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样升起》,作品表现战后青年的幻灭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他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加缪

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他的“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蕴涵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他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评论家认为加缪的作品体现了适应工业时代要求的新人道主义精神。萨特说他在一个把现实主义当作金牛膜拜的时代里,肯定了精神世界的存在。

帕斯捷尔纳克

帕斯捷尔纳克的诗歌主题一般为歌颂友谊和爱情,赞美格鲁吉亚的美丽风光,风格简朴清新。1934年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上,布哈林称他为“我们当代诗歌界的巨匠”。他的代表作《日瓦戈医生》虽受苏联当局意识形态的排挤,但这部叙写历史和人性的作品使得帕斯捷尔纳克登上了苏联乃至世界文坛。

萨特

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集哲学家、小说家、戏剧家、政治活动家于一身,被人们称为“20世纪人类的良心”。他把深刻的哲理带进了小说和戏剧创作,其创作的目的在于构筑非现实的理想境界,完成对现实的超越,从而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在艺术技巧上,萨特喜爱自然主义的渲染人的卑下情感和事物的丑恶细节,经常用大段的“意识流”打断或代替故事的叙述。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他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

肖洛霍夫

肖洛霍夫是前苏联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一个得到东西方普遍公认的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作品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思想性上,他超越了时代的局限,高歌人道主义主题;在艺术性上,他坚持真正的现实主义,使作品具有不凡的魅力。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的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川端康成的作品中那种深刻的日式物哀之美,以及他在东西方文学调试上所作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在探索美的漫长道路上他是无愧的先驱与大师。

贝克特

贝克特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标签:现代隐者、荒诞剧作家、虚无主义者等,每一个标签都大名鼎鼎,每一个身份都吸引人们。贝克特的文学生涯始于两部非小说作品和几首诗歌,而最终则以小说和戏剧创作著称。贝克特在其文学生涯的早期就声明,他没有什么要表达的欲望,没有表达的缘由,也没有表达的对象;但是对他这样又不能不表达的人来说,结果表达得不仅丰富,而且深沉。贝克特的作品一再以人的堕落为主题,而他所表现的生命态度,更强调了生命存在的背景犹如闹剧般的既怪异又悲哀。

索尔仁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