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11332800000038

第38章 粗心大意:看错了题目,落下了分数

教子箴言

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也不是一遍一遍地告诉他不要粗心就能解决问题的。家长可以从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开始,有意识地纠正孩子粗心的毛病,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细心谨慎、踏实稳重的有用之才,以胜任时代的需要。

豆豆看着刚发下来的数学试卷直掉眼泪,她就是因为太粗心大意,把一个除号看成加号,才白白丢了10分。如果她把这十分也拿到的话,年级第一名的宝座就是她的了,现在呢?她比第一名足足少了五分,真郁闷。

回到家,豆豆垂头丧气的把试卷递给爸爸,说:“爸,我就是看错了一道题目,扣了10分。”爸爸听了她的话,耐心地把试卷看完,心里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轻声问道:“你做这道题的时候有检查吗?”豆豆回答:“检查得不是很认真,这道题目太容易了,所以我根本没把它放在心上,那些难题才有挑战性呢!”“哦,是吗?那你们老师出的试卷一般是难题多,还是容易的题多呢?”爸爸温和地问。“那还用说,当然是容易的题多了,难题就一两道。”豆豆不假思索地回答。爸爸和颜悦色地告诉豆豆:“那你以后考试,就先做容易的题,多检查几遍,把自己稳拿的分拿到手,再去集中精力做难题。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了。”豆豆想了想,轻轻地点了点头,算是答应了爸爸。

有一次考试,豆豆虽然有一道难题没有做出来,但她仍然得了全年级第一名。因为大部分人都把精力放到了做那道难题上,容易的题却因为没放在心上,而出错很多。豆豆乐呵呵的把试卷拿给爸爸看,开心的说道:“爸爸,听你的果然没有错!”

延伸阅读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很多孩子和家长都反映,孩子在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很多失误都是因为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说,不管是从长远来看还是从目前孩子的学习状态来看,粗心的坏毛病都是应该及时纠正的。

松松,现在就读初中二年级,是校篮球队的队员。他球打得很好,可是,他的学习成绩总是让老师和父母不放心。他妈妈说,从小学一年级起,松松就从来没有考过一个100分。全班同学的成绩不是100分就是90分以上,而松松却总是七、八十分。每次试卷发下来,再让他把题全做一遍,他几乎全能答对。原来,他只是考试时过于粗心,尤其审题非常的不仔细。

其实,现在许多孩子都像松松这样,有粗心大意的坏毛病。不少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并不是听不懂课,也不是不会做习题,更不是智力差,而是在审题时三心二意,注意力不集中,或者题意还没有弄明白就急着下笔,根本就没有安心去做。应该如何纠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呢?家长可以试着参考下面的方法:

给孩子提供安静的环境

对于粗心孩子的家长应避免在孩子学习的时候,把电视声音开得过大,也不要打麻将或打牌。因为儿童的注意力是极易受到干扰的,你的这些做法只能让他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长久之后,孩子便养成了这种一心二用的坏习惯。

让孩子学会自检

孩子在考试中是否粗心完全是由平时的习惯决定的。很多家长都愿意为孩子检查作业,认为这是对孩子负责,殊不知这样就让孩子养成了不细心检查的坏习惯。有些孩子题目做错了,老师打了低分,家长问原因,孩子往往把责任推到家长身上:“谁叫妈妈检查错了,能怪我吗?”所以,要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检查作业,出了错,也由孩子自己去承担。这样孩子才能从中得到经验教训。让孩子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他就不至于犯相同的错误。

正确评价孩子的失误

对孩子的粗心,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以粗心为理由批评孩子,这样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压力,考试过程中会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类的心理要求上。这样反而更容易分散注意力,出现更多不必要的错误。家长可以运用正面强化的方法,孩子粗心时不去批评他,但是在孩子细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要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强化他的细心。这样孩子就会慢慢接受这种心理暗示,越来越向着细心的方向发展了。

适当休息,消除疲劳

心理学认为,长时间的持续活动会让人大脑疲劳,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孩子若不能恢复轻松的学习状态,粗心问题就难以避免。如果能够适当的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就无法再定下心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因此,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粗心问题,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好处。

让孩子不要依赖橡皮

孩子过于依赖橡皮等修正用品,认为错了擦擦就可以重写。这样一来,擦了错,错了擦,孩子对自己的失误就变得满不在乎起来,粗心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家长应该锻炼孩子不要滥用橡皮等修正用品,每次作业都要认真仔细地去写,争取一次做好。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心烦气躁的,在下笔前,会“三思而后行”。久而久之,自然就变得细心起来。

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

家长可以试着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得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再做一次。家长要让孩子正视粗心的坏处,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细心的好处,必要时可以让孩子承担因为“粗心”所导致的后果。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多做一些“细活儿”,如写毛笔字,缝纽扣等,锻炼孩子的细心程度。

总之,孩子的粗心并非罪不可赦,与其一味责备、给孩子施加心理压力,倒不如在平时加强对孩子的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用自己的细心去感染孩子,把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培养孩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有了责任心,孩子自然就能够小心谨慎地对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马虎。

教子故事小数点的代价

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速降落伞无法打开。前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两个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时,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台上,观众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只有12岁的女儿说:“孩子,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您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您,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距离宇宙飞船坠毁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这是一次惊心动魄的告别仪式。科马洛夫永远地走了,他留下了对亲人对祖国永恒的爱。但更震撼人心的是他对女儿说的那番话。它警示着人们:对待人生不能有丝毫的粗心大意,否则,即使是一个细枝末节,也会让你付出深重的甚至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