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遇挫折父母怎么办:有效解决孩子问题的50个对策
11332800000011

第11章 朋友不诚信:等了半天,也没来赴约

教子箴言

“人无信不立”,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最大的财富。人与人之间一旦出现了信用危机,沟通就会变得很困难。要让你的孩子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家长自己本身就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诚信”的榜样。

欢欢从小就被父母教育要做一个守信用的人。

有一次,父母想带孩子们去亲戚家做客,弟弟都已经穿戴整齐准备出发了,欢欢仍然坐在钢琴前不停的弹琴。

妈妈喊道:“欢欢,我们快走吧!”欢欢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但很快又坐下去了。爸爸奇怪的问道:“欢欢,你怎么了?”欢欢有些着急地说:“今天我不能去伯伯家了。”“为什么不能去,孩子?”妈妈问道。“爸爸,妈妈,我昨天答应了娜娜,她今天来我们家,我要教她插花。”欢欢说。

于是,父母带着弟弟去做客了。父母回家后,却见欢欢一个人在家里。“欢欢,你的朋友娜娜呢?”爸爸问道。“娜娜没有来,她好过分,我以后再不等她了。”欢欢不高兴地回答。

看到女儿一脸失望的神情,爸爸叹了口气,温和的说道:“娜娜没来,可能被什么事给耽误了,好朋友之间要互相体谅。还有,如果今天你跟我们一起去了,心里就会老想着和娜娜的约定,玩的也不会开心呀。所以,我们的欢欢要继续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好不好?”

听了爸爸的话,欢欢恍然大悟,高兴地对爸爸说:“我知道了,我守信用是为我自己好,所以爸爸我以后还是要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的。”

爸爸赞许的对女儿竖起大拇指,连声称是。

延伸阅读教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

有一句关于诚信的名言说得好:“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所以,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做有“诚信”的人。

诚信,它能让人保持坚定的信念。要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就必须对自己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负起责任,认认真真地去实践自己的每一个诺言。在当今的社会里,只有拥有“诚信”的人才能让自己避免更多的挫折,得到更多人的信任,也得到更多人的帮助,才可以在前进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守信用,有担当的人。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朝这方面发展呢?

做孩子“诚信”的好榜样

外国有一句名言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也早有一句格言“言传不如身教”。所以,要培养一个有“诚信”的孩子,家长首先就要有诚信,以诚信培养诚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家长言行一致,模仿能力很强的孩子,就很容易受到某种行为的暗示。例如,家长如果答应了带孩子出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临时有事,也要先考虑事情重不重要,若不重要,就要坚守诺言;如果事情确实比较重要,也一定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并争取以后补上。总之,如果对自己许下的诺言没有把握,那就最好不要轻易许诺。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家长为了满足孩子,总是轻易地对孩子许下某些诺言,但是事后却无法兑现。孩子的希望落空后,就往往觉得家长是在欺骗自己,他就会从家长身上得到一种暗示,那就是不守信的许诺是允许的。于是,自己也就变得轻视“诺言”了。家长再要求他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就很难了。

让孩子明白“守信“的重要性

诚信是克服一切困难的重大法宝,因为只有赢得了别人的信任,才能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让自己前进的道路少很多阻碍。没有诚信的人,往往众叛亲离,再有能力也难以伸展抱负,只能黯然消沉下去,被困难给打到。

说话做事,信用第一。要让孩子明白“守信”的重要性,不妨借助实例,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这样才能让孩子少走很多的弯路,自发的去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有一段时间,电视里经常播放一些“打假”的新闻。路路的妈妈觉得这是一个教育自己那爱说大话的儿子的好机会。于是试探着对儿子说:“路路,你觉得那些卖假东西的人做的对吗?就像妈妈给你买了一件很贵的衣服,可没穿两天就烂了,那路路会高兴吗?”听了妈妈的话,路路歪着脖子想了想说:“那些卖假东西的人都是骗子,我讨厌他们。”“是呀,路路说得对,他们这样做让很多人都不喜欢他们,可路路愿意做他们那样的人吗?”妈妈问道。“我才不要做他们那样的人,我不要让别人都讨厌我。”路路马上摇头。“可是,你经常对小朋友们说,要给他们带很多新玩具玩,还说可以把自己的电动车借给小朋友骑。你每次都没有做到,他们会不会也觉得你是骗子呢,别忘了,骗子谁都不喜欢的呀。”妈妈很认真地说。听了妈妈的话,路路再也不随便向小朋友们许诺了。

路路的妈妈结合了孩子的心态,选择跟孩子生活很相近的例子引导孩子去明白不讲“诚信”的危害性,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这样一来,就让孩子自觉的思考起来,从而自觉地去纠正自身的坏毛病。

当孩子诚实守信时,及时给予鼓励

当孩子做到诚实守信时,如果父母给予及时的鼓励,可以帮助孩子巩固自己的这种好品质。很多家长只盯孩子的缺点看,对孩子的优点却熟视无睹,这样一来,对孩子的成长肯定不利。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而不是骂出来的,更是打出来的。家长只有明白这一点,理性的去评价孩子的优点,适当的给予表扬,才会让孩子更加的进步。

教子故事“诚信”赢得机遇

我国明代有一位叫宋濂的着名学者。他从小酷爱读书。但家里太穷,没办法供他上学,也没钱给他买书。于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愿,他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是按约定的时间把书还到书主人的手里,从不食言。

有一次,他借到一本很少有的书,他实在是太喜欢了,便决定把书给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上就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这个时候天气非常的冷,只穿单衣的他冻得嘴唇都发青了。他母亲说:“孩子,都这么晚了,还这么冷,明早再抄吧,人家又没催你还呢。”但是宋濂却说:“不管人家有没有催我,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如果说出的话可以不算数,随便失信于人,那我还怎么得到别人的尊重。母亲,您先去睡吧,我一定要抄完再睡。”于是,他连夜把书给抄完了,第二天按时把书还给了别人。

大家知道宋濂是一个讲信用的人,觉得把书借给他完全可以放心,就都很乐意把自己珍藏的书籍借给他。宋濂用自己的诚信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也用诚信为家境贫寒的自己赢得了学习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