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你一定想知道:发明探索知识
11332700000015

第15章 军事武器科技(1)

战争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使武器装备不断出现巨大的飞跃,新发明、新品种竞相问世,而新兵器的出现往往对军队编成、战争样式,战略战术产生重大的影响。武器自古时就有,而且不断发展更新。到了近现代,武器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从短小精悍的手枪到原子弹的发明,这武器的发明让战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升级,现代高科技武器不断出现。

相信凭借人类的智慧,以后将会有更加先进精密、威力强大的武器不断出现。

轻武器

轻武器一般包括枪、手雷、枪榴弹、榴弹发射器、火箭发射器、轻型纵火武器和单兵导弹等。除枪械之外的轻武器常称为近战武器。主要装备对象是步兵,也广泛装备于其他军种和兵种。其主要作战用途是杀伤有有生力量,毁伤轻型装甲车辆,破坏其他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

轻武器的特点

轻武器的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体积小,可由单兵或战斗班组携行作战;能单独使用,配套设备少,后勤保障简单:使用方便,开火迅速,火力密度大;环境适应性强,可以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携带方便,人能到的地方轻武器就能到,特别适于在近战和敌后斗争中使用,品种较多,能适应多种作战任务:杀伤人员、毁伤装甲、打击低空目标、引火焚烧、施放烟幕、镇压暴乱等;轻武器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便于维护保养,成本低廉,适于大量生产、大量装备,是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

枪械发展简史

火器的产生源于9世纪初中国发明的火药。1259年中国制成的以黑火药发射于窠的竹管突火枪,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身管射击火器。欧洲枪械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以下过程:14世纪出现火门枪,15世纪出现火绳枪,16世纪出现燧石枪(又称燧发枪),19世纪初出现击发枪,19世纪中叶出现金属弹壳定装弹后装击针枪,19世纪下半叶出现弹仓枪,19世纪末出现自动枪械。

枪械

轻武器的主体是枪械,个国家枪械(尤其是步枪)的发展水平,可以看做是其轻武器发展水平的标志。枪械通常包括手枪、中锋枪、步枪、机枪和特种枪(霰弹枪、防暴枪、救生枪、信号枪)等。

性能的提升

在长达6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枪械本身由前装到后装,由滑膛到线膛,由非自动到自动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19世纪中叶以前,枪械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提高点火方法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方面,19世纪末开始在提高射速方面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枪械的品种由少到多,重量逐渐减轻,口径由大到小,射程由近及远,射速也逐渐提高才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

手枪

手枪是最常见的单兵武器。它在枪械家族中身材最小,适于携带和隐藏。多用于近战和自卫,使用专用的弹药,能够在50米范围内有效杀伤敌人,因而是最佳的防身武器。手枪自诞生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战争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手枪的演变

从火器史来看,手枪大致经历了火门枪—火绳手枪—转轮发火手枪—燧发手枪—击发手枪—转轮手枪—自动手枪的发展过程。

手枪的特点

手枪是一种单手握持瞄准射击或本能射击的短枪管武器,通常为指挥员和特种兵随身携带,用在50米近程内自卫和突然袭击敌人。现代手枪的基本特点是:变换保险、枪弹上膛、更换弹匣方便、结构紧凑、自动方式简单。

手枪的分类

手枪的种类繁多,大致可以分类如下:按使用对象分,包括军用手枪、警用手枪、特种手枪及运动比赛手枪等。

按作战用途分,包括自卫手枪、冲锋手枪和信号手枪等。按结构方式分,包括自动手枪、转轮手枪和气手枪等。自动手枪又可分为半自动手枪和全自动手枪。半自动手枪只能单发射击,而全自动手枪既可实施单发射击,又可实施连发射击,冲锋手枪即属于这种手枪。

燧发手枪

在15世纪,手枪由点火枪改进为灭绳枪,实现了真正的单手射击。到17世纪,燧发式手枪已具备了现代手枪的特点,它的保险机构、扳机机构和发火机构更加完备,当然全枪外形也紧凑多了。因而燧发手枪的出现是手枪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击发手枪

1814年,英籍美国人乔舒亚·肖发明了铜火帽使枪械技术有了突破现代枪械的雏形已经显现。1825年,着名枪械设计师亨利·德林杰发明了单管击发手枪,在1865年初,正在剧院观看演出的林肯被人刺杀,而凶手用的就是德林杰手枪。从此以后,美国海陆军一直拒绝使用这种手枪。

左轮手枪

左轮手枪是一种带多单膛转轮的手枪。公认的第一把左轮手枪是美国人塞缪尔·柯尔特于1835年改进前人的设计后发明的。由于左轮手枪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很快受到各国官兵的喜爱,19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枪更是风靡全球。

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和生产这种手枪,许多军官都以拥有一支左轮手枪而自豪。

自动手枪

所谓自动手枪是指在射击过程中能自动完成开锁、抽壳、抛壳、待击、再装填、闭锁等动作的半自动手枪,人们一般都习惯干将半自动手枪称为自动手枪。自动手枪使手枪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自动手枪包括半自动手枪和冲锋手枪,它是现代手枪的标志。

步枪

步枪是步兵的基本武器,其枪管内刻有膛线,故又称线膛枪。在现代战争中,步枪的主要作用是:在近战或夜战中,在解决战斗的最后阶段,杀伤敌人和轻型装甲目标;在山岳、丛林,城镇等特定条件下歼灭敌人;在敌后袭击敌人。

发展历程

步枪最早起源于中国发明的突火枪。其发展过程基本上和手枪类似都经过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前装枪—后装枪—线膛枪等阶段,以后又由非自动改进发展成半自动和全自动等。

步枪的分类

步枪的分类,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非自动,半自动(自动装填)和全自动三种现代步枪多为自动步枪。按用途分可分为普通步枪突击步枪(又称自动步枪)、骑枪(卡宾枪)和狙击步枪;按使用的枪弹分,又可分为大威力枪弹步枪,中间型枪弹步枪小口径枪弹步枪。

膛线

膛线是枪管的灵魂。早期的枪炮都是没有膛线的,因而射击距离近、精度差。

自从17世纪有了膛线之后,射击的距离和精度才有了明显的提高。膛线也叫来复线枪膛内呈螺旋形凹凸的线。凹下的部分称为阴膛线,凸起的部分称为阳膛线。

膛线的作用是使弹头旋转运动,以保持飞行稳定,提高命中精度和增大侵彻力。

燧发步枪

实际上,燧发枪在1550年就出现了一直用到1848年才消亡,大约装备了300年。时至今日,历史上还没有一个枪种大量使用这么长时间。燧发步枪具有射速快、口径小、枪身短、重量轻、后坐力小的特点。到17世纪末,燧发步枪普遍装上了刺刀,将冷兵器和火器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当时欧洲各国的主要作战武器。

前装枪

早期的枪都是前装枪,而且多是前装滑膛枪,虽然也有人试用后装的结构,但是因不能保证闭塞火药燃烧气体和操作不便而被放弃。前装枪就是从枪口装填弹药的枪,一般由身管,枪机和握把(或枪托)组成。

后装枪

1835年,普鲁士人德莱赛在军方的支持下发明成功后装式步枪,这种从身管后方装填弹药的枪由身管、枪机、发射机和枪托等组成,发射的是纸壳定装枪弹。后装枪只需操作枪柄,使枪机前后滑动,即可装弹与退膛,每分钟能发射6~7发子弹,而且能以卧、跪、立或行进多种姿势重新装弹和射击。

自动步枪是指借助于火药气体压力及弹簧的作用力完成推弹、闭锁、击发,退壳和供弹等一系列动作的连发步枪,又称突击步枪。

狙击步枪

狙击步枪是一种特制的高精度步枪,一般只能单发,配有高精度的光学瞄准镜或夜视瞄准装置,有的还有两脚架,用于杀伤400~1000米以内的重要有生目标,如指挥官,联络员、侦察兵、机枪射手等。大口径狙击枪主要用于对付技术装备一类的目标,如摧毁敌观察,搜索和指挥等仪器及支援火器,还可用来打击装甲运兵车、直升机和飞机,摧毁油库,弹药库、地雷和水面浮雷等,所以有人也称其为反装备步枪。最准的狙击步枪是现代美军要逐渐替代现役M82A3狙击步枪的XM107。

狙击步枪的特点

狙击步枪在结构设计上有许多与众多不同之处。首先,它的枪管由上乘的铬钼钢或不锈钢制成,内膛加工精度和光洁度都比一般枪管高。狙击步枪射击时枪机处于安全闭锁和静止状态,机匣所受的张力和弯曲力都很小。此外,狙击步枪还有复杂的膛口装置以减少后座力,并配有精度高,视野开阔的专用瞄准镜。

SCD

SVD是前苏联军队在1963年选中的由德拉贡诺夫设计的狙击步枪用于代替服役多年的莫辛纳甘狙击步枪。SVD实际上是AK—47突击步枪的放大版本自动发射原理与AK—47系列完全相同,但结构更为简单。1967年开始装备部队,现仍在俄罗斯、埃及、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等国服役。在车臣武装恐怖分子的心中,SVD永远是挥之不去的阴影。俄罗斯狙击手经常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给予恐怖分子以致命打击。

M40A1

M40A1是一种很精确的武器,发射M118特种弹头比赛弹,最大有效射程为800米,不过海军陆战队称其最大有效射程为915米,有人称专门用M24SWS在900米距离上与其进行对比试验,发现M40A1和M24SWS的精确度相差无几。美国人认为M40A1是现代狙击步枪的先驱。

狙击手的作用

狙击手已经成为今天特种战斗行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狙击手常常是特种战斗行动决定性的关键因素,甚至,各出色狙击手的行动本身,就可能是次特种作战的全部。据统计,二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要2.5万发子弹;越战时平均每杀死一名士兵需20万发子弹;然而同时期的一名狙击手却平均只需1.3发,几乎是一枪毙命。

狙击手的伪装

现代的狙击任务一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通常包括一名狙击手和一名观测员后者有时候也是第二狙击手。一般来说除了必备的狙击步枪外,狙击手的装备还可以包括手枪、伪装服、伪装油彩、望远镜、无线电通讯设备、红外或微光夜视仪、地图、指南针和食物等。为了保持长时间潜伏的隐蔽性大部分的狙击手们都使用水袋和吸管,甚至食用流质高热量食品。

冲锋枪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铁丝网和战壕构筑了坚固的防线,当时无论是同盟国阵营和协约国阵营的士兵,都在寻求一种能在狭窄的壕沟战斗环境中进行高射速射击的全自动武器。他们希望这种武器能够拥有如同机枪一般的连射火力,但在体积上比步枪要小,于是冲锋枪便应运而生了。冲锋枪是介于步枪和机枪之间的一种火力较猛的单兵近战武器。主要装备于步兵、伞兵、侦察兵、炮兵、摩托兵、空军、海军等。冲锋枪是冲击和反冲击的突击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本特点

冲锋枪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体积小,重量轻,灵活轻便,携弹量大,便于突然开火,射速高,火力猛,适用于近战或冲锋。

发展史

早在1915年,为了适应阵地战的需要,意大利人B,A,列维里设计了一种发射9毫米手枪弹的双管连发枪,从而奠定了现代冲锋枪的基础。1918年,德国人H,施曼塞尔设计的第一支适于单兵使用的伯格曼MP18式9毫米冲锋枪问世,同年,其改进型MP181式冲锋枪正式装备德国陆军使用。

波波沙PPSh41式冲锋枪

作为前苏联红军的标志性枪械波波沙PPSh41式冲锋枪共生产了500多万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的主要步兵武器,并为其他许多国家所采用。PPSh41式冲锋枪结构简单,动作可靠、性能优良、火力猛烈而且造价低廉,最出色的设计就是其71发的大弹鼓。在德军士兵眼中,一把配备71发弹鼓的PPSh41式冲锋枪实在是一种完美的武器,他们都想方设法要搞到一把PPSh41式冲锋枪及其弹药,给自己的生命增加几分保险。

二战中的辉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冲锋枪发展处于全盛时期。在1939年,全世界装备的冲锋枪不过6万支,而到1944年时,这个数字变成了1000万支以上。着名的型号有德国的MP38/40、前苏联的“西蒙诺夫”和英国的“司登”型冲锋枪。

MP38/40式冲锋枪

整个二战最具传奇色彩的冲锋枪当属德国MP38/40式,被誉为“二战德军士兵的第二生命”。MP38/40式冲锋枪的金属组件主要是冲压而成,采用简易的折叠枪托,传统木制组件都由塑料代替,这个设计理念影响了美国的M3,苏联的波波沙以及英国的司登。

MP38/40式冲锋枪一共生产了120万支。

这种枪在二战战场上出尽了风头,一时成为纳粹军队的形象标志。

汤普森冲锋枪

汤普森冲锋枪是以美国汤普森将军命名的,但实际上是由美国人佩思和奥克霍夫设计的。有“堑壕扫帚”之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汤普森冲锋枪生产量达140多万支,1945年停止生产,并逐渐被美国M3A1式冲锋枪取代。该枪的威力大,火力猛,但缺点是结构复杂,质量较大。该枪是美军装备的第一种冲锋枪。

单兵自卫武器P90

单兵自收武器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概念武器。它是为部队中越来越多的非一线作战人员,如驾驶员、无线电员、飞行员、操作人员、后勤人员等设计的武器。1992年P90正式投产,FNP90成了世界上第一支单兵自卫武器。它的设计与传统的手枪、冲锋枪有很大的区别,但由于其外形相当紧凑、小巧,很多人还是称呼它为冲锋枪。

乌齐冲锋枪

微型冲锋枪中,以乌齐冲锋枪最为着名。乌齐冲锋枪是以色列在1950年研制的微型冲锋枪。设计者是以色列的陆军中尉乌齐·加尔。该枪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尤其适应中东沙漠地区作战环境。经过中东战争的多次考验,其优良性能已经远近闻名,是举世公认的最可靠的冲锋枪。今天,乌齐冲锋枪已经遍布全世界,除作为以色列的制式冲锋枪外、美、英、德、比等国的特种部队都采用了它。

机枪

在步兵轻武器中,机枪是最年轻的枪种,如果从1851年算作其问世的时间,至今还不到150年。机枪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安在两脚架或三脚架上射击。

现代机枪一般有轻机枪、重机枪、通用机枪,坦克机枪与坦克并列机枪、航空机枪、大口径高射机枪等,其口径在15毫米以下。就陆军兵种而言,机枪是步兵连以下主要自动武器之一,其主要任务是在各种条件下用密集的火力杀伤敌人集结的或单个的目标,支援步兵战斗。

加特林机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