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1327600000009

第9章 三传记事

秦穆公袭郑,晋纳邾捷菑,三传所书略相似。

《左氏》书秦事曰:“杞子自郑告于秦曰:‘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出师。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公羊》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怒曰:‘若尔之年者,宰上之木拱矣,尔曷知!’师出,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尔即死,必于殽之嵚岩,吾将尸尔焉。’子揖师而行,百里子与蹇叔子从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尔曷为哭吾师?’对曰:‘臣非敢哭君师,哭臣之子也。’”《穀梁》曰:“秦伯将袭郑,百里子与蹇叔子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也。’秦伯曰:‘子之冢木已拱矣,何知?’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送其子而戒之曰:‘女死必于殽之岩唫之下,我将尸女于是。’师行,百里子与蹇叔子随其子而哭之,秦伯怒曰:‘何为哭吾师也!’二子曰:‘非敢哭师也,哭吾子也,我老矣,彼不死,则我死矣。’”

《穀梁》:《穀梁传》,又称《春秋穀梁传》。战国时穀梁赤撰。是阐释《春秋经》义例的专著。与《左传》、《公羊传》合称“春秋三传”。

其书邾事,《左氏》曰:“邾文公元妃齐姜,生定公,二妃晋姬,生捷菑。文公卒,邾人立定公。捷茁奔晋,晋赵盾以诸侯之师八百乘纳之。邾人辞曰:‘齐出貜且长。’宣子曰:‘辞顺而弗从,不祥。’乃还。”《公羊》曰:“晋郤缺帅师,革车八百乘,以纳接菑于邾娄,力沛然若有馀而纳之。邾娄人辞曰:‘接菑,晋出也。貜且,齐出也。子以其指则接菑也四,貜且也六,子以大国压之,则未知齐、晋孰有之也。贵则皆贵矣,虽然,貜且也长。’郤缺曰:‘非吾力不能纳也,义实不尔克也。’引师而去之。”《穀梁》曰:“长毂五百乘,绵地千里,过宋、郑、滕、薛、夐入千乘之国,欲变人之主,至城下,然后知,何知之晚也!捷菑,晋出也;貜且,齐出也。貜且,正也;捷菑,不正也。”

予谓秦之事,《穀梁》纡馀有味;邾之事,《左氏》语简而切,欲为文记事者,当以是观之。(《随笔》卷三)

齐姜:春秋时齐桓公同宗的女儿,文公为公子时曾出逃至齐国,桓公以齐姜妻之。

赵盾:晋文公功臣赵衰子。

齐出貜且长:此句说齐姜生的貜且年长。

宣子:赵盾。

郤(xì)缺:春秋时晋献公大夫郤芮之子,文公用为下军大夫。

“点评”

洪迈选《左传》、《公羊传》、《毂穀梁传》三书记述相同的人与事,用比较法分析,认为《穀梁传》写秦穆公袭击郑国之事,曲折有滋味。读后感到洪迈所论颇有见地。穀梁赤先写百里子和蹇叔子谏止秦穆公不要攻打郑国,只用了一句话:千里之外去袭击别人,没有不败亡的。秦穆公非但不听,反说他们坟上长出的树都该双手合抱了。言下之意,秦穆公风华正茂,根本不把老家伙看在眼里。通过双方的对话,把三个人物的情貌栩栩如生地勾勒出来。

事情还在进展,秦穆公派军队出征了,百里子、蹇叔子去送他们的儿子并告诫说:“你必定要死在殽山峻岭之下,我将在那里收你的尸。”这是诀别的话,与前面谏止攻郑的话是一个意思,所以,一边送行一边哭起来。这情景被秦穆公看到,责问他们为什么哭出征的军队,两位老者回答得极妙:“不敢哭军队,哭我儿子,我老了,他不死,我得死了。”也是与前面谏止的话遥相呼应,意在暗示远道出征必败无疑。

秦穆公的态度前后一致,不听谏言;两老的态度也前后一致,围绕着谏言三番曲折地表现,繁简得当,委宛有滋味。特别是描述人物对话入情入理,生动自然,作者能设身处地,根据历史人物的思想去代言,所以洪迈称赞写得好。

引三传写晋国送邾国公子回国做国君的事,洪迈说《左传》写得简洁明白,人物对话切中要害。左丘明先是介绍人物:邾文公正室生长子定公,二妃生次子捷菑。事态进展了,文公死,邾国人拥立定公为国君,捷菑逃奔晋国。然而突生变故,出现波澜。

晋国赵盾非要兴师动众率八百辆战车,护送捷菑回邾国做国君,声势浩大,大有成功之望。可是邾国人说:“齐国女子生的年长。”一句简洁有力、切中要害的话说出来,赵盾回答:“这话合乎情理,如不依从,就不好了。”于是,知趣识礼而返。从介绍人物关系,进而写事情发展,又进而写事态,都活灵活现。相比之下,三书记事优劣一目了然。前人的名篇佳作,要在比较之下增进认识,以便于吸取其艺术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