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籍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容斋随笔)
11327600000055

第55章 民不畏死

《老子》曰:“民常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人常畏死,则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读者至此,多以为老氏好杀。夫老氏岂好杀者哉!旨意盖以戒时君。世主视民为至愚、至贱,轻尽其命,若刈草菅。使之知民情状,人人能与我为敌国,懔乎常有朽索驭六马之惧。故继之曰:“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矣。”下篇又曰:“人之轻死,以其生生之厚,是以轻死。”且人情莫不欲寿,虽衰贫至骨,濒于饿隶,其与受僇而死有间矣,乌有不畏者哉?自古以来,时运俶扰,至于空天下而为盗贼。及夷考其故,乱之始生,民未尝有不靖之心也。秦、汉、隋、唐之末,土崩鱼烂,比屋可诛。然凶暴如王仙芝、黄巢,不过侥觊一官而已,使君相御之得其道,岂复有滔天之患哉!龚遂之清渤海,冯异之定关中,高仁原之平蜀盗,王先成之说王宗侃,民情可见。世之君子,能深味老氏之训,思过半矣。(《续笔》卷十)

“点评”

现代人读《老子》所说“民不畏死”的话,倒不会误认为老子喜欢杀人,他的话明明是在告诫君主或是统治者们:百姓不怕死,用死来恐吓他们没有用,百姓如怕死,谁犯法抓来杀掉,就没人再敢犯法了。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是个永恒性的命题,纵观历朝各代百姓莫不如此。而君主呢?明智者靠施仁政教化百姓,可以国泰民安;愚蠢者把百姓视为愚蠢、卑贱,动辄施以淫威残害百姓生命。老子便把百姓的状况告诉统治者:百姓是人人可以与他们为敌的,所以做国君的人应当小心谨慎,要像用烂绳子驾驭六匹马那样,否则最终受伤害的必是他们自己。

百姓为什么看轻死,只是因为统治者过分看重保养自己的生命,所以百姓就看轻死。但是,人们的心思是一样的,都想长寿,好死不如赖活着,忍饥挨饿与受刑戮而死毕竟不同。自古以来,国家动荡,官逼民反。其实,哪个百姓不求安定呢?如果君主和宰相对百姓驾驭得法,就不会出现秦、汉、隋、唐末年那样的土崩瓦解、摧枯拉朽之势。洪迈依着老子的话,把世道看得很透,就像王仙芝、黄巢为首起事,也不过是想求个一官半职,而众百姓造反为乱,又会有多少不可以满足的要求呢?对付来势犹如洪水滔天的灾祸,洪迈举出汉唐五代的龚遂、冯异、高仁厚、王先成几位,他们都不采用抵挡、反击、镇压的方法,而是采用疏通、引导百姓和说服、惩治首恶的做法,使他们有路可走,动乱自然平息。洪迈一再提醒世上君子应深刻领会老子的教训,寓意亦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