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藏拙的智慧
11322000000004

第4章 献丑不如藏拙

《阴符经》上说:“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诉我们,善于伏藏是事业成功和克敌制胜的关键。一个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强,智商再高,也难以战胜敌人。因此,你要藏住自己的弱点,不给对方乘虚而入的机会,露出自己的长处,给对方以有力的威慑。这便是藏巧于拙,糊涂做人的重要性。

有所为有所不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

所谓“有为”,就是有所作为,这是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许多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但为什么有的人却是事与愿违呢?为什么有的人拼命努力,吃苦耐劳,却枉费心机呢?

并不是你想有所作为就能有所作为的,想达到目的就能完全达到的。有时,反而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因此,老子主张“无为”。

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躺在床上,听天由命,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而是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更不要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反而会有所作为,最终达到“有为”的目的,或“有为”难以甚至不能达到的目的。

在生活中,有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一定聪明才智和专长的年轻人,一走进社会,就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或恃才傲物,或锋芒毕露,或猛打硬拼,结果大多力不从心。他们铩羽而归之后,便心灰意冷,收刀入鞘,再也无所追求,变得无所作为起来,这样的无为,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是一种消极的、悲观而没有出息的无为。真正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平静的进取,其攻势并不凌厉,但有着潜在的推动力量。

然而,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是否能够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有为,在什么时候无为呢?无为和有为的选择取决于双方力量的对比。当主体力量明显占优势,居高临下,以一当十,采取行动后,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时,应该有为。而当主体处在劣势的位置上,稍一动作,就可能被对方“吃掉”,或者陷于更加被动的境地,那么便应该以退为进,坚守“无为”方式。

无为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和求生手段,待时机成熟,成功条件已具备,便可由无为转为有为,由守转为攻,这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屈伸之术、快乐之道。为此,我们提醒人们,在人生大道的某一个点上,只有有为,方能无所不为。

年少时常州人张史和孟州人何仁可在同一个学堂读书,并且经常在一起研究经书。后来张史先做了官,但他总是比不上何仁可的名誉好,内心里就开始嫉妒何仁可的才能,在和别人谈话时,总是不说何仁可的好话。世上没有不漏风的墙,何仁可听说到这件事,就想出了一个应对的办法。

张史有一个爱好,就是经常召集门生,讲解经书,以促进门生的发展。一到这个时候,何仁可就要自己的门生到他那里去非常虔诚地请教疑难问题,并且一心一意、认认真真地做笔记。一来二去,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史明白了,这是何仁可在有意地推崇自己,为此心中十分惭愧。后来,在同僚们的交往中,再也听不到他贬低何仁可的声音了,而是不断地赞扬何仁可的人品和作为。

何仁可的这种无为化有为的做法,明代时的王阳明也用过,正是这种无为才使他免去了杀身之祸。

中国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及其以后的唐太宗等,都受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影响,而且把它作为治国之策,取得了明显成效。

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很是警惕,他要士人陆贾总结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陆贾写了十二篇论文,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逾设,敌人愈多。秦非不欲而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因此,他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后来“无为而治”成了吕后、文帝、景帝的政治指导思想,并由此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

在人生中,有时候,你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你若采取“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反而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预定的目的。

三国时的刘备一直胸怀振兴汉朝大业的鸿鹄之志。但他在没有形成气候时,不像杨修、张松、祢衡他们那样心气浮躁,只想有所作为,结果反而没有什么作为,而是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安心做自己的菜农,不给人以加罪的口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如蛟龙腾渊,成为一代豪杰。

英国有一家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其负责人是一位名叫赵玉成的教授。他是一个英籍华人,长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特别是对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十分推崇。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无为而治”的条幅,下面加了一段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者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他说:“领导者的能力表现,就是在领导别人的时候,使别人感觉不到领导的干预;研究所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你的领导下迈进,但所里的人又不能感觉到你的存在。”可见,无为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有的人一心想有所作为,喜欢正面进攻,喜欢暴露自己,因而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进取的阻力当然要大得多,而一旦有所作为之后,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所作为,四处夸耀,确实令人讨厌,也容易遭人嫉恨。

有的人也一心想有所作为,但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喜欢另辟蹊径,不愿暴露自己,即使已经有所作为了,也不炫耀卖弄。

其实,一个人有所作为,并不在于表面形式,主要在于实质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有所作为;表面上平淡无奇的人,反而可能有所作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事业我们应该孜孜以求,而对于那些名利之事,我们大可不必计较,还是随遇而安的好。

小事糊涂,大事聪明

聪明难,糊涂更难。——徐兰州

“小事糊涂,大事聪明”,是说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糊涂是经常的,聪明是偶尔的。

一味糊涂,不是个事,也会让人瞧不起;一味聪明,只怕“聪明反被聪明误”。

由此可见,“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培根曾经说过:“炫耀于外表的才干徒然令人赞美,而深藏不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这需要一种难以言传的自制和自信。”因为人们大多喜欢表现和卖弄自己的才干,而不愿露些“傻气”,若没有一定的自制、自信,是很难做到大智若愚的。

大智者常常笑容满面,宽厚敦和,平易近人,虚怀若谷,不露锋,不显艺,有时甚至显得有点木讷,有点迟钝,有点迂腐。但我们需要切记:若愚者,即似愚也,而非愚也。所以“若愚”只是一种表象,只是一种策略,而不是真正的愚笨。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大学问。而正是真正具有大智慧大聪明的人往往给人的印象总是显得有点愚钝,所以中国才有了“大智若愚”这个带有很深的哲理意义的成语。

“大智若愚”,不是故意装疯卖傻,不是故意装腔作势,也不故作浅显,故弄玄虚,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方式,一种态度,即心平气和,遇乱不惧,受宠不惊,受辱不躁,含而不露,隐而不显,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实实在在,普普遍遍,从从容容,看透而不说透,知根而不亮底,凡事心里都一清二楚,都明镜儿似的,而表面上显得不知不懂不明不晰。

“聪明难,糊涂更难”,聪明是一种艺术,然而聪明过头反而会招致不必要的损失,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即是此理。而装傻却不仅是一种艺术了,它更是一种真正的人生大智慧。

“汉初三杰”之一的萧何算是一个很精通儒家勤政、谦抑谨慎的窍门的人了,事奉大杀功臣的刘邦多年而得以善终。

萧何在刘邦论功行赏时,被列为第一,许多将军都不服气。

当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少人都登门向他道贺,唯有一个叫召平的人提醒萧何:你的灾祸可能会从此发生。现在皇上离开京城,率兵打仗去了,增封你为宰相,加派护卫兵,一方面是为了讨好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戒你。如果你现在辞退增封,献出自家的财产做军费,皇上一定会很高兴,也会减少心中的疑虑。

萧何觉得是这个理儿,于是把自己的子弟送到军中随刘邦作战;又把自家的资财捐输前方,做军费,高祖果然很高兴。

黥布叛变的时候,高祖也是带兵亲自去讨伐。留在后方的萧何则勤勤恳恳,全力抚慰百姓,巩固民心。有人见他这样投入,非常担心,就劝他说:“相国小心一家人遭杀身之祸啊!自从你入关十多年来,收揽民心,人们打心眼里敬重你,陛下知道你是众望所归,所以常常派人打听你的动向,惟恐你忘恩负义背叛他。你如果想保全家人的性命就要破坏形象,把声望压下来,才能让陛下安心。”

萧何仔细一想真是这么回事,便大肆没收百姓土地,扰民、乱民。百姓怨声载道,萧何的威信当然也下降了。萧何还故意在小事情上斤斤计较,贪图小利,使刘邦看到他胸无大志而放心。

历史上能做到萧何这等难得糊涂的能有几人。世事无常,过犹不及。你封侯拜相也好,做了君王当了皇帝也好,也不敢保证你会永远辉煌,永远平安。无常的世事可能随时惊醒你的美梦。早上你为王为侯为相,难保不到晚上就被打入大牢或早已身首异处了呢!

当身处高位,位极辉煌之时,要说无一点骄傲之心,也许并不可能,但骄奢之心愈盛,则危险愈大,因为这样常会遭人嫉恨,因此难免被心怀叵测的主人所陷害,暗箭难防啊!

装傻是一种境界,并不是谁都能达到的。除非具备了相当旷达的品性,你才能达到那种境界。

装傻不等于真傻。有很多外表看上去聪明得很,做事也很精明的人实际上是真傻,因为他已把自己的优劣长短暴露得一览无余。装傻的人实际上很多是极聪明的。尽管他们也许比那些公认的聪明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但他们深知不必要的锋芒毕露有害无益,因此也就深藏起自己,装起傻来。所谓“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就是这个意思。

说装傻不是真傻,在于一个“装”字。在这个“装”字上就可以大做文章了。如果装得让人看出来你是装的了,会适得其反,这样的话倒不如不装。只有装得自然、装得自如、装得跟真的一样,才会产生预想的效果。

藏起你的锋芒来

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

杨修之死,既因操公狭隘,更是修之狂妄。古史鉴今,锋芒毕露,结局悲惨。

锋芒,刀剑等器的刀口和尖端,引申为人的才干显露在外表。一个人的才智过高,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也会使人产生逼人的感觉,如刀如锋,会使人油然生出一种距离感,或产生回避、逃遁的心理意识,甚至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因为人从根本上讲是趋弱去强的,所以当人处在少壮年轻的时候如锋芒太露,就会丧失掉一些机会和朋友,就会延长成功的距离。等到你明白这种道理时,已经事过境迁,悔之晚矣。正应了“万事古难全”、“盈则损、直则折”这些话,弱者有弱者的不幸,强者有强者的不幸,而人生就在这幸与不幸之间。

汉代贾谊,名篇《过秦论》的作者。因才华横溢被河南太守吴廷尉召至门下,很是喜欢他。后来孝文帝继位,闻河南太守政绩显赫,而且此人曾经和李斯是同邑,并且师从李斯,于是征召他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之为博士。”

贾谊此时才年及弱冠,雄姿英发。每次朝议大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谊尽为之应对。诸生于是乃以为能力不及贾谊,纷纷不敢插话。孝文帝悦之,便越级提拔他,一年之内就官至太中大夫。

贾谊以为此时天下太平,汉朝稳固江山了,因而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他草撰了新的仪规法礼,自以为是地认为汉代的颜色以黄为上,黄即土色,土在五行位第五,故数应用五。还自行设定官名。此举惹得朝廷上下,一片哗然。虽然孝文帝刚即位,不敢一下子都按贾谊的意见去办,但却以为贾谊可以担任公卿。大臣周勃、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御史大夫冯敬时等贵族都因此而嫉恨贾谊,认为贾谊的存在给了他们很大的威胁,于是常常在文帝面前说贾谊的坏话:“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文帝为了平众愤,不再采纳他的建议,便让贾谊当长沙王的陪读太傅。后来,文帝召见贾谊,但是“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不能自陈政见。后又以贾谊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是“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文帝又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谊数上疏谏,以为祸患从此起矣。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过了几年,梁怀王学骑,坠马而死。贾谊悔恨自己没有尽到老师的责任,哭泣而死,年仅33岁。

贾谊本来才高八斗,锐智英煌,前途无量,得到皇帝的重用也理所当然。但是,贾谊毕竟太年轻,不知道什么叫“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成功之时看不到周身的巨大威胁,也不知道少而举高,已成众矢之的,不仅不预设保护,反更强求,致使自己力尽而寡助,落得少年悲哀。

石奋,汉初时人。时年十五岁,做到了一个小官,侍候高祖。高祖和他谈话的时候,没有发现他什么突出之处,只是说话恭敬,问他说:“你家里还有什么人?”石奋回答说:“我只有母亲,不幸失明。家里贫穷。还有一个姐姐。”高祖说:“你能跟随我吗?”他说:“愿意尽力效劳。”于是高祖召他姐姐来封为美人,让石奋任中涓,并且把他家迁到长安城里的中戚里,高祖这样看得起他,都是因为他姐姐做了美人的缘故。他做官靠积累功劳当上了大中大夫。石奋为人没有文才学问,对谁都是恭敬有加,礼仪待人。到孝景帝即位,石奋的长子石建,二子甲某,三子乙某,四子石庆,都因为品行优良,善良孝敬,办事谨严,做官做到了二千石。于是景帝说:“石君和四个儿子都是二千石官员,作为臣子的尊贵荣宠竟然集中在他一家。”称呼石奋为万石君。

万石君年老回家时,每年参加朝会的时候。经过皇宫的门楼,一定下车快步走,恭恭敬敬地拜上大礼。看见皇帝的车驾,一定跪下按着车前横木表示敬意。他的后代也都做官。回家时,万石君一定穿着朝服来接见,不呼其名字。皇上时常给他家赏赐食物,他一定跪下叩拜俯伏着吃,尊敬的程度好像就在皇上眼前,他的子孙也都遵循他的教导,也和他一样。万石君一家凭着孝敬谨严而闻名于各郡各国,即使齐、鲁那些家世显赫,而且家法严明的官宦也都很佩服他。

石奋长子石建官拜郎中令,小儿子石庆任内史。石建有时有事要向皇帝说,都是在没有外人的情况下,畅所欲言,说的恳切,到了上朝的时候,就好像不会说话一样,因此连皇帝也尊重他。上书奏事,奏章经皇帝阅后发回。石建读它,说:“写错了‘马’字下面脚连尾应该五笔,如今只有四笔,少一笔。皇帝会谴责我,我活不成了。”他的谨慎,即使是别的小事也这样。有一次小儿子石庆喝醉了,回家的时候,进入外门没有下车。万石君听说了,又害怕,又生气,不吃饭。石庆开始害怕,负荆请罪,没有许可。全族的人和哥哥石建都去衣露体请罪,万石君责备说:“内史是显贵的人,进入乡里,乡里的长辈都走开回避,而内史坐车中很自在,正是理所当然!”于是让石庆走开。石庆任太仆,有一次为皇帝驾车,皇上问驾车的马有几匹,石庆不敢大意,用鞭子一匹一匹地把马数完。举起手说:“六匹马。”石庆在儿子中是最马虎的了,尚且这般谨慎。他任齐国相,全齐国的人都知道他的德行好,因此很仰慕他。没有什么成绩,齐国就感化而很太平,因此,齐国给石庆建立生祠。

孔子有句话说“君子言语要迟钝,行动要迅速”,说的大概是石奋的家族吧?因此他的教化不焦躁而沉稳,不严厉却有效。这可以说是行为忠厚的君子了。

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

由衷的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佚名

赞美别人是一种关心他人的方式,也是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的表现。你给别人传递一个真诚的赞美,不但给对方心灵带来光明,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心灵!

有一位富翁,新聘了一个手艺高明的厨师。这个厨师有口皆碑,但每次端上全鸭大餐时,鸭子总是只有一条腿,富翁怀疑另一条腿可能被厨师偷吃了。

一天,富翁又发现菜盘上只有一条腿的鸭,他非常生气,就把厨师叫来,厉声问道:“鸭子有几条腿?”

“老板,鸭子只有一条腿。”厨师坦然回答。

富翁震怒,斥责厨师:“就是三岁的小孩也知道鸭子有两条腿,为什么你还强辩?”

“如果你不相信,那你就跟我到后院去看看吧,老板。”

于是,富翁跟着厨师来到后院,只见鸭子们都睡着了,一只脚藏在下腹,另一只单足伫立。富翁见状,以双手大力地鼓了几次掌,鸭子被惊醒,缩在下腹的腿也自然垂下了。

“你好好看看,鸭子不是有两条腿吗?”老板怒气未消地说。

厨师淡淡地说:“没错啊!是因为你鼓掌才有两条腿。我平时做菜,从没见你说过好,所以鸭子才只有一条腿。”

小小的亲切可以推动世界,轻轻的掌声足以温暖人生。厨师渴望鼓励的心情,我们深表同感。的确,再也没有比赞美更便宜而又更能激励人心的了。

由衷的赞美,是人生中最令对方温暖却最不令自己破费的礼物。当然,它的价值也是难以估量的。当你用心观察到对方的优点,并且发自真心地表达赞美,友善的关系便在一言一语中逐渐建立、累积。情人间的赞美,让爱情更加滋润;亲人间的赞美,让家庭更加幸福。许多实验证明:在充满赞美的环境中长大的人,比较有自信。经常受到老师赞美的学童,课业成绩比较好。甚至,连农夫在牧场上赞美一头母牛,都能使它产出更多、更好的牛奶。千万不要忽视赞美的力量。

每一个人都喜欢听好听的话,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讲得出好听的话。就算能讲出好听的话,也不见得就等于是“赞美”。赞美,必须发自真诚的内在,并且有事实的根据,才能感动人。否则,很容易流于肤浅,变成阿谀谄媚,效果适得其反。

“赞美”和“谄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所陈述的内容是否属实,有没有过度的夸张或扭曲;其次,就是动机是否单纯。由衷地赞美,是不求回报的,并没有想要从对方身上获得什么好处,所以绝对不会沦为“逢迎拍马”。

对自己缺乏自信的人,讲不出赞美的话。他过度担心对方会以为他的赞美里有别的企图,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他宁可保持缄默。生性自卑的人,更吝啬于赞美别人。他误以为夸赞别人的优点,会把自己比下去。

其实,赞美别人,就是肯定自己。由衷地表达对别人的欣赏,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在别人的特色中,肯定了自己的气度;在别人的优点中,肯定了自己的眼光;在别人的表现中,肯定了自己的观察。

不要以为赞美别人是一种付出。从“生命能量”的观点来说,这其实是一种能量的转换。对别人赞美的时候,你已经获得了更多的力量。你从嘴里吐出字字赞美的话,一如粒粒珍珠,挂在胸前,它令你充满喜悦的心,更加光华耀眼。

很多人都知道怎样去奉承,但却不知道如何来赞美。赞美是种欣赏与喜悦的惬意,称颂要在真心,嘉许要出善意。过分的赞美,则是虚伪;赞扬不值得赞扬的人,等于变相的诽谤。夸奖像醉人的芳香,浓淡适中,清雅宜人;赞许又像黄金钻石,只有稀少,才有价值。最机灵的喝彩,就是让人多说,而自己用心倾听。

人比人,气死人;人捧人,出伟人。赠给别人钱财,他很快就会花光;如果你给别人鼓励,那他永远也不会用完。更何况,欣赏别人就是认同自己,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请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使人温馨和感激;请不要小看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火种,它可以点燃心中的憧憬与希望。赞美也是照在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种子播在你我的心田,愿赞美的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谚语

人生在世,免不了磕磕绊绊。沧海桑田,风霜雨雪,生活中你有时会遇到“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辉煌,有时你也会遇到喝凉水也塞牙,吃盐也生蛆的潦倒。面对错综复杂的大千世界,难怪有人感慨而叹:“生都不怕,还怕死吗?”一句平凡但极富哲理的话道出了活着不易的艰辛和坎坷。

在生命的历程中,也许你想活得像凤凰涅槃般壮烈,但每一天都平平淡淡;或许你想成为腰缠万贯、一掷千金的大亨,但你却挣扎在温饱线上;也许你想仕途如日中天,但你只能成为普通的一员;也许你想堂堂正正做人,但命运却和你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你沮丧、苦闷、彷徨,但最终还是无奈,因为你无法诠释清楚你所面对的世界。

其实,面对人世间诸多的惶惑和无奈,你不妨心静如水。

不是吗?心静如水,你就会感到险壑也是滩涂,峻岭也是平原,沧海也是一粟。心静如水,虽然你暂时蒙受冤屈,但心里坦荡安然;心静如水,虽然你活得平淡,但有滋有味;心静如水,虽然你囊中羞涩,但有苦有乐;心静如水,你虽然这辈子注定普普通通,但也惬意和轻松。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只要你心静如水,什么荣辱得失、沉浮笑骂、是非曲直,一切都视为斯夫。

老子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不管世事怎样反复无常,只要你心静如水,襟怀坦白,就不会愧对他人。

人都是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上,又手握空拳,一无所有地离世而去,并且终将化为尘土。因此,你不必渴求生活的至善至美,凡是生活赋予你的,你都要欣然接纳,不要去追求那些可有可无,并不影响生命内涵的东西。

心静如水,你可以感悟到“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悠然;心静如水,你还可以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洒脱;心静如水,你就可以玉树临风,泰然自若。

然而,心静如水,不是消极遁世,也不是逃避现实、漠对人生,而是在纷杂的尘世里,为自己留下一片纯净的心灵空间,不管是潮起潮落,也不管是阴晴圆缺,你都可以进退自如,轻松自如地走好人生路。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懂得进退之道的人并不是很多。很多时候,屈而让人,在历史上许许多多英雄人物的眼里,是以退为进的一种策略。

晋文公重耳,可谓是这方面的高手。运交流亡的重耳,身为晋国公子,在成为晋文公之前,曾辗转到了楚国,楚成王待他如同国君。重耳言行举止,莫不细致小心,在楚王面前,更是谦恭有加!因为重耳深知,自己的处境十分微妙,稍有不慎,回晋之愿,或许就是南柯一梦了。

有一次,楚成王设宴招待重耳,在宴席上问重耳道:“公子回到晋国,有朝一日当上晋王该怎么谢我?”

重耳沉思良久,答曰:“托你的福,如果我返回晋国,有朝一日若有两国不幸交战的局面发生,我将后退九十里回避楚王,以报答楚王的款待之情!若这样做还不能令楚王满意的话,重耳也就无话可说了。”

公元前632年,已当上晋国国王的重耳,采纳中军大将先轸的意见,成功地离间了楚与齐、秦的关系。楚王恼羞成怒,派大将尹子玉率大军北上,旗帜鲜明地征讨晋国。晋文公重耳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撤退九十里。很多将领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楚军远道而来,已十分疲惫,晋军以逸待劳,应该迎头痛击才对。

大臣狐偃见许多部将都心存疑惑,就对他们解释说:“国君后退九十里,是履行以前许下的诺言,倘若一国之君说话不算数,是会被天下人笑话的。”

其实,重耳正是用后退之法,激起晋军将士的愤懑,从而增强斗志、达到鼓舞士气的目的!同时,避开楚军锋芒、提升楚军骄傲自大之气,然后选择有利的天时地利条件同楚军会战。

楚军统帅尹子玉见晋军不战而后退,认为是望风而逃的懦弱之军,于是率领楚军紧追不舍,且一直追到城濮。等他反应过来,早中了晋军的埋伏。城濮一战,晋文公重耳大获全胜。

由此可见,退虽然为屈,但在屈后,可能会有大获全胜的伸。

常言道,逢桥须下马,过渡莫争船,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一样,无论是谁,身处该退该让该屈之境,就不能急进急争急伸。

今天的人们,在各行各业之中,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不同,屈伸之道自会各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在“伸”起来困难,并还可能出现危险与祸患的时候,就得先屈。

在可伸也可屈的时候,我们的主张是避伸而就屈。从某一方面说,伸是显,屈是隐。显则招人注意,招人注意则容易遭受到攻击,遭受到攻击就存在失败的可能。而隐则易让人忽视,被人忽视就有宁静,在宁静之中,修身养性,积蓄能量,在日后可能会有大伸。

一般说来,深事深谋,大事大谋,差不多皆成在屈中,而人在伸时,大多只谋一些小事浅事。自古及今,谋计谋略,贵在此人想得远想得深!己之所想,是人之所想不到的;己之所看,是人之所看不见的;己之所谋,是人之所谋不到的,这才是大计大略。

有屈而先有退,有退而先有让。在特定的情况下,让就是智,让就是勇,让就是伸!当然,让,更是一种忍。

面对高位,常存平常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平日间所要面临的,只不过是一次出国旅游观光的机会,只不过是一次由科员升为科长的机会,只不过是一次由助理升为经理的机会,只不过是一次由临时工升为长期工的机会,等等,细想一想,为了此类的“伸”机,有必要与同事争得脸红脖子粗吗?有必要与朋友打得鼻青脸肿吗?遗憾的是,如此的事情经常地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二步利己利人,退三步与世无争。无争不是无能,无争是一种大屈,在大屈之后,就会有成功的大伸。

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其意思是:一点点的小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自己眼前,若不能忍让,肯定会搞乱大的计谋。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只不过是可怜的匹夫之勇,结果往往会铸下大错,原因就在于不懂得让和忍。

《水浒传》里的黑旋风李逵,心地善良耿直,却就是暴躁的性情不改,头脑易发热,芝麻点大的小事该让不能让,结果自吃苦果不少。比如说在浔阳江中,他被浪里白条张顺灌了一肚子的江水,就是因他不能忍让一点小事并一味逞凶引起的。

事实上,对于今天的许许多多的人来说忍与让的字眼在其行为的字典里,早已无法找到,这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若不尽快将这两个字补进我们行为的字典里,并掌握与运用,矛盾冲突、难以自我平衡的日子就会到来。

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

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佚名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随时都会碰上激流和险滩,如果我们低下头来,看到的只会是险恶与绝望,在眩晕之中失去了生命的斗志,使自己坠入地狱。而我们若能抬起头来,看到的则是一片辽阔的天空,那是一个充满了希望并让我们飞翔的天地,我们便有信心用双手去构筑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堂。

失意是生活乐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有了它,生活的乐曲才会抑扬顿挫,才会华美。英国的伟大诗人弥尔顿,最杰出的作品是在双目失明后完成的;德国的伟大音乐家贝多芬,最杰出的乐章是在他的听力丧失以后创作的;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个用苦难的琴弦把天才演奏到极致的奇人。被称为“世界文化史上三大怪杰”的三个奇人,居然一个是瞎子,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他们之所以有那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们有一颗平常心,处于逆境而不屈服。

不要感叹命运多舛。命运向来都是公正的,在这方面失去了,就会在那方面得到补偿。当你感到遗憾失去的同时,可能有另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但是,前提是你必须有正视现实、改变现实的毅力与勇气。

一位成功者说:苦难本是一条狗,生活中,它不经意就向我们扑来。如果我们畏惧、躲避,它就凶残地追着我们不放;如果我们直起身子,挥舞着拳头向它大声吆喝,它就只有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走。只要你拥有对生命的热爱,苦难就永远而且只能是一条夹着尾巴的狗!

哈得森23岁时因车祸失去了左腿之后。他依靠一条腿精彩地生活,成为全世界跑得最快的独腿长跑运动员;30岁时,厄运又至,他遭遇生命中第二次车祸。从医院出来时,他已经彻底绝望——一个四肢瘫痪的男人还能干什么呢?

哈得森开始吸毒,醉生梦死,可是这不能拯救他,一个寂静的夜晚,痛苦的哈得森坐着轮椅来到阿里赛道,忽然想起自己曾在这里跑过马拉松。前路还远,生命还长,他就这样把自己放逐?不!他惊醒过来:“四肢瘫痪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我只能选择好好活下去!我才33岁,还有希望。”

哈得森坚定意志,开始了他的下一步人生。现在,他正在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并且一直帮助困苦的人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以乐观的笑容,给那些逆境中的人们送上温暖和光明。

在一本名为《二十多岁的青年必须尝试的50件事》的书中,作者中谷章钊忠告日本二十多岁的新生族们为了30岁时事业的成功,40岁时便能登上事业的巅峰,要从现在开始做一个“勇往直前、经历无数次失败而百折不挠的人”。他认为,在人生的道路上,为追求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竭尽全力、饱尝辛酸和痛苦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人生失意的时候,切莫自暴自弃,只看到失败,却听不到咫尺之遥成功正在向你大声呼喊,自己打败自己才是最彻底的失败。而在人生得意之时,切忌得意忘形,盲目乐观,而忘记了日中则仄,月满则亏的道理。当功成名就,显赫日盛之时,我们更需要从意气风发中清醒地退出,由辉煌趋于平淡。

“鸿未至先援弓,兔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处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高手功夫。”古人早已将把握时机、当机立断之举讲得明明白白,聪明人何须重锤敲打?

张良原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大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熟悉兵法,一生以谋略见长,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若没有他,刘邦能否建立汉朝也得打上问号。是他设计攻占秦国首都咸阳;是他设计帮助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杀身之祸;是他英明决断火烧栈道;及时阻止了刘邦准备封赏六国后代的计划;也是他力排众议,在楚汉议和后彻底消灭了项羽;还是他帮助刘邦在得天下后镇抚各将士,建都长安,稳固了汉朝的江山社稷。可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却没有居功自傲,不仅拒绝了封赏给他的三万户领地,还身体力行了老子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不倚仗功劳让自己成为显赫家族,而是闭门不出,潜心学道,以引退的方式来表明他的人生哲学。那么,张良此举是否就是在逃避人生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他晚年为使汉朝免于宫廷内战,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帮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事例中即可见其是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来参与朝中大事的。这位早年在下邳向黄石公学习《太公兵法》的隐者,深深明白“达士知处阴敛翼,而岩晦亦是坦途”的道理,亦懂得“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才是“天之道”。

《史记·越王勾践》中载,越王勾践将吴王夫差打败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在重臣范蠡和文仲的鼎力相助下,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消灭了吴国,成就了霸王之业。按照正常心态,作为重臣且劳苦功高的范蠡,这个时候应该是等待越王加官晋爵,享尽荣华富贵。然而,范蠡却深知月盈则亏,更懂得“福兮祸所伏”的道理。于是,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乘一叶小舟而去。临行,他还特为好友文仲留下一封“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信。范蠡深知,越王是那种可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的人,他劝文仲尽快归隐。文仲没听范蠡的话,最终被越王赐死。

进有时便是退,退有时便是进。常言道:“进一程风高浪急,退一步海阔天空。”懂得和善于功成身退,见好即收的道理,会使你终生受益。

总之,不管是激流勇进还是激流勇退,都只是一种形式,只是让我们以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处世,用宁静淡泊的心看世间万事万物。

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激流勇退者却不仅仅是聪明人就能做到的。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激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为?

吃亏未必是坏事

吃亏是福!——郑板桥

郑板桥一生书画墨宝无数,但他留给后人最深刻的还是两句话,一句是“难得糊涂”,另一句是“吃亏是福”。对于修身养性的人而言,无疑是两句醒世恒言。

古人云:用争夺的方法,即使你得到了,也不可能会是你最想要的结果;但用让步的办法,你可以得到比期盼的更多,会有更大的惊喜。换言之:吃亏是福!

李士衡,宋朝时人。一次出使高丽要回来的时候,高丽方面赠送了许多礼品财物,李士衡并不在意,只是把它交给副使放置。出发前,副使发现船底有缝隙,还有渗水。于是,副使也没报告,只是不动声色地把李士衡得到的丝绸细绢垫放在船底,然后把属于自己的礼物放在上面,避免自己的东西受潮。

船到大海之中,由于回来时负载太重,而且风浪汹涌,有可能倾船的危险。船员要求把装载的东西全部扔掉,否则船翻人亡。副使也吓坏了,就急急地把船上的东西抛入大海。大约东西丢了一半时,风浪平息,航船稳定了。过后检点一下,丢掉的都是副使的财物,而李士衡的物品由于放在船底,除了受点潮湿,没有丢失一样。从这个故事就可看出,李士衡原先吃了亏,结果却是得益者。

人与人相处,如果怀着从不吃亏的心态,只知道占便宜,到最后,他很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吃亏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中吃亏和受益就像我们常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道理是一样的,互为因果。天地轮回,得失交替,平衡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相互转化,相互循环,没有谁能永远吃亏或占便宜。

人生是一个多元的人生。很多事情,无法从表面看出其本质。就像有些贪官、有些偷盗者,看似得到的或许很多,其实藏在他们内心的损失谁能看到呢?有些见义勇为者,为了拯救别人的生命,看似牺牲了自己的利益甚至是生命,可是谁又能看到他们内心的满足呢?谁也不能否认他们已经实现了最崇高的生命理想。更有为艺术、为文学、为科学、为社会献身的那些生前吃尽了亏,却流芳百世的人们。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数十年伏案写作,终于英年早逝,但是留下了不朽的作品;居里夫人整日做着辛苦而又危险的工作,为人类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却生活实验在一个黑暗潮湿的地下室。有人说她吃亏吃大了,叫她将提炼出的放射元素镭申请专利,去享受几辈子的荣华富贵,可是居里夫人说:镭,是属于全人类的,我没有权利占有它,也没有权利出卖它!依然一如既往吃亏,心甘情愿地吃亏,直到她发现的东西夺去了她的生命。但是居里夫人却永远成为人们追求崇高的偶像。鲁迅和居里夫人没有遗憾,他们是甘于吃亏、乐于吃亏、勇于吃亏的人,他们已经获得了永远的幸福。

人们常说,吃亏的都是些傻子,但是我们相信,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口中的“傻子”肯定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当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人人都不怕吃亏,个个乐于奉献,都愿意为了他人或者集体利益宁愿自己吃些亏的时候,这个社会必定日渐和谐向上,这个国家的民族凝聚力将会很强很强。

吃亏,对于个人来说,无非是自己小的利益损失,失去的大多是物质的和暂时的。如果我们能够从容地面对,不去计较这些,在所谓的“吃亏”之后,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得到了别人的感激和自己的坦然,我们培养了自己的宽厚与大度,我们还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这难道不比损失的那一点利益划算吗?这就是福!因此,无论是什么事情都要往好处想,往宽处想。佛教中有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人称“大肚能容,容天下之事;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郑板桥说得好:“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做人也要学会吃亏。

吃亏,在现在看来,是一种智慧、一种精神、一种大度、一种情操。如果一个人不择手段地得到钱财,追名逐利,那么,他在物质上很满足的同时也必将失去自己的良知。贪心的人,在其热情、仗义与关切的伪装背后,总是无休止的算计和猜疑,更多的是肆无忌惮地对别人的进攻与伤害。不怕吃亏的人,总是怀着美好的性情去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在其看似可能天真、迂腐、软弱的背后,是一个扩大、宽容的不设防的世界。不怕吃亏的人,才会在一种平和自由的心境中感受到人生的幸福。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贪婪的行为都要付出代价,爱占便宜者迟早要吃亏。有的人见好处就像苍蝇闻见了腥臭,也像飞蛾遇火,不顾什么尊严面子、礼仪道德,也不管前面的暗道机关,拼了命地往上冲。这种人每占一分便宜,便失一分人格;每捞一分好处,便掉一分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说,乐于吃亏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人格上的升华,是一种道德的弘扬。在物质利益上不是锱铢必较而是宽宏大量,在名誉地位面前不是先声夺人而是先人后己,在人际交往中不是唯我独尊而是尊重他人,抬举他人。如此这般以吃亏为荣为乐,势必赢得人们的尊重和抬举。

有远大志向的人,都是在岁月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是在吃亏中成熟起来的,并从而变得更加聪慧和睿智。倘若有谁一吃亏便愁肠百结,如同失了魂一样,郁郁寡欢,甚至懊恼咒骂,一蹶不振,受伤者只能是自己。这种伤害,服用任何宫廷秘方都无济于事,诊治的特效药方只有四个字:吃亏是福!

不争锋芒,越安全越好

阅青锋无数,评剑一生,求干将莫邪堪敌;识匣中秋水,不露锋芒,乃是紫气定乾坤。——权九江

不争锋芒,势弱先忍,势强当起,不失为做大事之人的本色,汉高祖刘邦退据汉中,终成楚汉相争之势,偏安一隅。与后世南宋赵构偏安汴京,不图北上不可同日而语,刘邦忍为蓄势待发,赵构忍为苟且偷生。

项羽分封诸侯时,封刘邦为汉王,并拨给汉王三万兵马(原来汉王有十万兵马,现在只给三万),随同他前往汉中。在秦末起义军的众将领中,汉王刘邦毕竟是一位声望甚高、宽厚仁慈、有长者之风的人。当他前往汉中时,楚与各路诸侯中因仰慕而甘愿随从他前往汉中的,竟有数万人之多。这对于汉王来说,无疑是精神上的一大安慰。

汉王率所部人马前往汉中,所经过的路线是从杜县南,进入蚀中。一是可走直南通往汉中的重要谷道,即子午谷,南端的谷口是汉中的南康县;一是可以向西到达眉县西南,走斜谷,再入褒谷。从《史记·留侯世家》“良送至褒中”的记载来看,汉王是从杜南,经蚀中,然后西行到达眉县,由眉县西入斜谷,经斜谷由关中到达汉中。

在进入斜谷之前,汉王所率领的将士们一路西行。途中,这些来自东土的士卒,仰望南面那横亘东西的秦岭,远方那层峦叠翠、耸入云端的高山,听说山峦的那边便是汉中,心中顿生迷茫之感,真不知自己所要奔往的去处究竟是天下的何方,离家乡又有多远,会是怎样的一个世界。不消说,在这一段西行的路上,将士们的心情是低沉的,人人少言寡语。

到达眉县西南,大军进入斜谷,斜谷道路狭窄,几万大军一字穿行于峡谷之中,蜿蜒有十余里之长。自进入斜谷,穿越秦岭,又是一番景象。脚踏谷底的碎石,两侧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飞鸟哀鸣,猿猴啼叫,亦是一片凄凉的气氛。唯有头顶上的那一线天空,它既给士卒们以希望,又有几分令人恐惧,但终归还是觉得自己的生路只能系在这一线天空的前方。途中,有时要行进在峭岩陡壁的栈道之上,这种栈道是在峭岩陡壁上的险绝之处,傍山岩凿出洞孔,施架横木,铺上木板,以通行人马,而栈道下面又是万丈深渊。第一次走上这种栈道的士兵,他们一般不敢往栈道下边观看。即便如此,也难免胆战心惊。

当将士们将要走出斜谷时,人们回首顾盼,都深深地出了一口长气,经受了他们跟随刘邦转战南北以来所未经受过的洗礼与考验。

至于汉王刘邦,一路上也是思绪万千。他总是用萧何的劝谏,来驱散时时袭来的无名烦恼;又幸亏有张良等人一路陪同,或指指点点,谈笑风生;或倾听张良讲述兵法,谈古论今。在部下将士们冷眼看来,他们的汉王如此神态自若,真是他们的安危和希望所系。

不争锋芒,只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无进取之心的态度;偏安一隅,只是蓄势待发的准备过程,而不是苟且偷生地活着。刘邦做到了,他成功了,这也实为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那就是:暂且忍耐一时,自然会风光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