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1
11321100000065

第65章 克里特文明的发生与衰落

20世纪初,英国学者伊文思在东西长260公里、南北宽55公里的狭长型克里特岛上进行了考古发掘,令人惊叹的出土文物使昔日灿烂的文明重新为世人所知。伊文思的宏篇大作《米诺斯王宫》第一次对克里特文明进行分期,以后约翰·彭德布斯又出版了《克里特考古学》。这些巨著为人们勾勒出一幅公元前4500—前1400克里特文明的轮廓:约公元前4500—前3000年克里特文明处于新石器文化时期,其居民可能是来自小亚细亚南部和叙利亚的非希腊语人。

到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岛进入城邦时期。学者们根据这一时期王宫建筑的特点,将其分为早王宫和后王宫时代。早王宫时代(公元前2000—前1700),王宫成为城邦的政治、经济、宗教中心,尤以克诺索斯王宫为典型。这一时期政治形式是国王专制,国王集政治、军事、宗教权力于一身。经济上以精美的手工艺品著称,其代表是卡玛瑞斯陶瓶。城邦内有宽阔的道路,把王宫和其他贵族邸宅、居民小屋连在一起,加上青铜短剑广泛使用,成为这一时期文明的突出特征。据估计,当时克诺索斯可能有10万居民。公元前1600年王宫被毁灭,原因尚不清楚,人们推测可能是阿卡亚人入侵所致。但不久克里特文明复兴,进入后王宫时代(公元前1700—前1400),这是克诺索斯王宫的鼎盛时期。它已把全岛置于自己的管辖之下,并向外扩张。此时出现了犁耕农业,高头低舷的远航大船成为手工业方面的突出成就,并已产生了线形文字(以后称之为线文A)。这一时期王宫建筑高大雄壮,曲径通幽,扑朔迷离,其南海迷宫更令人叹为观止。公元前1450年,出现了另一种线形文字(称为线文B)。1952年文特里斯释读了线文B,证实泥板上所写的是希腊人的语言,这说明此时克诺索斯王宫已被希腊人征服了。约公元前1400年,克诺索斯王宫再度降临厄运,其原因晦暗不清,至此克里特文明迅速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