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知识博览1
11320800000013

第13章 神秘的生物世界(4)

孔雀双翅短圆,不太善于飞行,遇到敌害时多用双脚奔逃,但又因身体较重,尾羽太长,所以走起路来很不方便。有时尾巴被踏,就发出尖叫声,涉水时还得小心翼翼地翘起尾巴。因为不善逃跑,所以孔雀显得非常胆小,只在天黑时才飞翔。孔雀的巢往往建在大树的高处,它们听觉灵敏,目光尖锐,生性机警,常躲在树上引颈环顾,看到人或听到什么声音,就会惊飞。

世界上的孔雀可以分成三种:生活在中国云南南部和东南亚的绿孔雀、生活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的蓝孔雀、以及数量稀少的由蓝孔雀变种的白孔雀。

雄孔雀的尾部长有强健的肌肉,使它们能把华美的长尾展开。平时,雄孔雀的尾屏折叠着,拖在身后。但当它们发现雌孔雀时,就会把尾屏展开,形成由绿色和蓝色组成的耀眼的拱形,像打开了一把色彩华丽的大羽扇,并微微的抖动。雄孔雀这样做是为了博得雌性的欢心。

企鹅

企鹅不是鹅,而是一种不会飞的海鸟,它们身穿燕尾服,挺着雪白的大肚皮,摇摇摆摆,憨态可掬。世界上现有的企鹅约18种,其中著名的种类有小企鹅、王企鹅、帝企鹅等,但只有阿德利企鹅和帝企鹅栖息在南极。

企鹅祖先的翅膀并不是这样小的,但是为了生存的需要,翅膀小就可以减小潜水和游泳时产生的阻力,而且它们的食物来源于水中,不需要飞翔,两翼就变小演化成鳍状肢。

企鹅的身体大多是扁平的,腿较短,脚趾间有蹼,游泳时起到舵的作用,前肢变成鳍肢,能推动身体迅速前进,看起来像鱼雷一样在海洋中“飞翔”。而且它们还会像海豚一样跃出水面,起伏疾驶,以保证它们在不降速的情况下呼吸。

爬行动物

蟒蛇

蟒蛇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蛇类,在全世界也名列前茅。它们身躯粗大,属于无毒蛇,浑身覆盖着细小鳞片。身体背面为褐色至黄色,中央有一列棕红色、镶有黑边、近似多边形的大斑块,两侧又各有一列较小的斑块镶嵌排列,腹面为黄白色,有少数黑褐色斑。头颈分区明显,头部小,吻部扁而钝,有唇窝,眼小,瞳孔直立,呈椭圆形。

蟒蛇捕到猎物后,无论其体型大小,都是不经咀嚼就把猎物吞下。蟒蛇的这种吞食方式主要得益于它们下颌的特殊结构。它们的下颌由彼此独立的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可以交替运动。为了使巨大的猎物便于向胃部推进,蟒蛇在竖起身体前部的同时,把嘴张得大大的,咬住猎物,然后再闭合上下颌,依次地让每个半下颌交替地运动,此时,蟒蛇颈部和身体的皮也会大大地扩张开来,以便把猎物推进胃里。它们的消化是在吃下猎物1小时后才开始的。如果在进食时受到骚扰,它们就会吐出猎物。而这时,是蟒蛇反应最慢并且最容易受伤害的时刻。

响尾蛇

响尾蛇是毒蛇,对人类有危险。响尾蛇种类繁多,皮肤大多数为灰色或淡褐色,接近沙土泥石的颜色,上面带有深色钻石形、六角形斑纹或斑点,少数种类还有横条纹,有些种类为深浅不同的橘黄色、粉红色、红色或绿色。

响尾蛇的尾部有一排中空的角质环,在每次蜕皮后就会增加一个尾节,当尾节达到8节时,响尾蛇的尾巴就具有发声的功能。由于这是由蜕皮后残留下来的角质化皮肤围成的一个空腔,内部由角质膜隔成两个环状空泡,仿佛是两个空气振荡器。因此当响尾蛇的尾巴抖动起来的时候,在空泡内就形成了一股气流,随着气流一进一出地来回振荡,空泡就发出“嘎啦嘎啦”的阵阵响声。

响尾蛇的眼和鼻孔之间长有颊窝,其里面只有一层厚度为四十分之一毫米的薄膜,上面还分布着三叉神经的末梢。它是十分精巧的感觉温热的结构,具有惊人的灵敏度:它不仅能感觉到周围气温大约0003℃的变化,而且还能测到发出热量的温血动物的准确所在。科学家就根据响尾蛇颊窝构造的原理制成了人工“热眼”,用来探测红外线,导弹装上了它,就能准确地击中敌机,所以人们称之为“响尾蛇导弹”。

眼镜蛇

眼镜蛇是一种剧毒蛇,长着扁平的脖颈,经常昂首而立,口吐舌芯。它们的颈部背面长着两个白色圆环,看起来像戴了一副眼镜,故而得名。当遇到敌害或发起攻击时,眼镜蛇的颈部肋骨会向外张开,外皮也随着伸张,摆出它们特有的威胁姿态。

眼镜蛇拥有两颗令人生畏的外弯型毒牙,其长度约为7毫米,紧接在颌骨中3颗较短的牙齿后面。毒牙是空心的,能喷射出致命的毒液,这种毒素属于神经性毒素,一旦被注入,受害者的神经系统就会瘫痪。眼镜蛇正是依靠毒牙才能迅速而有效地将毒液注入猎物体内,使其死亡。因此,眼镜蛇与猎物的搏斗时间不会很长。

印度耍蛇人经常会用眼镜蛇来做表演。当悠扬的笛声响起时,它们就会随着笛声翩翩起舞。其实,它们根本没有耳朵,而是被笛子的运动所迷惑,做出时刻准备反击的动作。

壁虎

壁虎几乎生活在全世界的每个家庭中,帮助人类消灭蚊子。它们体型小巧,身体扁平,四肢短,脚趾长而扁,长有趾垫,上面有小钩。多数壁虎的眼睛上覆盖有一层透明的保护膜。通常它们的体色为黄褐色,带有灰色、棕色或白色调,但也有一些颜色为绿色或浅粉红色。

壁虎的脚趾是非常重要的攀附器官。在它们的脚趾上排列着一条条深沟,这就是吸盘。当壁虎趴在墙壁表面上时,脚趾与表面间的空气就被排出,便可以牢牢吸附其上。它们的脚趾上还长有长而细密的纤毛,每根纤毛上还有上百个微小的突起,这些纤毛和突起能增大脚趾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壁虎在光滑的玻璃上也能来去自如。

变色龙

变色龙的体色会随着其生存环境的光线、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光线强而热的时候,它们的体色为绿色;当光线阴暗时,就变为褐色,能起到很好的保护和警戒作用。而且当它们受到惊吓时,体色也会发生变化。

变色龙除了能变色外,还用其他本领来保护自己。当变色龙在陆地上遇到猛兽时,它们会立即猛劲吸气,使全身膨胀变大,同时嘴里还发出怪声来恫吓敌人。在敌人被吓得不敢接近的一刹那,它们立即乘机溜之大吉。当变色龙在树上遇到敌害而又无计脱身时,便当机立断地把所在的树枝折断,落到地上后逃跑。

变色龙的眼球大而且突出在眼眶之外,眼睑上下愈合成一个环形,中央只留下一个小孔,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到眼睛的灵活转动。它们的眼球能旋转180°,并且还可以各自独立转动,完全不受牵制,所以它们可以同时观察前后两个方向的情况,非常有利于捕捉昆虫。

因为变色龙的皮肤下有色素细胞,当外界环境的变化或者干扰刺激到它们的时候,皮下细胞就会经过一种复杂的伸缩过程,使肤色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各种色素细胞相互之间的作用也会使体表呈现不同的颜色。

鳄鱼

鳄鱼是鳄目动物的统称,目前全世界共有20多种。鳄鱼体型长大,看起来像巨型蜥蜴,躯干呈长筒状,是头长的5倍;四肢粗壮,后肢较长:尾粗,侧向扁,尾长超过头、躯干的总和,是在陆上支撑其身体和在水中游泳的平衡器,也是袭击猎物和敌人的武器。

现今的人们经常用“鳄鱼的眼泪”来形容一个假惺惺哭泣,其实心怀鬼胎的人。鳄鱼的确会经常流“眼泪”,只不过它们可没有那么复杂的感情,不过是在排泄体内多余的盐分而已。因为鳄鱼肾脏的排泄功能很不完善,体内的盐分就要靠位于眼睛附近的盐腺来排泄,经过把多余的盐分排出这一过程,它们得到的便是淡水,所以鳄鱼就要经常流“悲痛的眼泪”了。

这里有一个识别鳄鱼的好方法——看它们的头部。普通鳄鱼闭上嘴巴时,可以看见它们下巴上的第四颗牙齿;凯门鳄和短吻鳄的鼻吻部较短宽;而恒河鳄的鼻吻部很长,牙齿小而锋利,很容易识别。

鳄鱼将身体藏在水中时,就像一截枯木,或是突出水面的岩石,等待着猎物自投罗网。鳄鱼往往选择河岸边、水塘边,斜坡上或是猎物容易滑倒的泥岸边进行捕猎。在这些地方,猎物很容易得手。

在泥泞的河岸上,鳄鱼的腹部贴着地面左右摇摆前进,但在干燥的地面上,它们通常支起身体行走。为了捕捉猎物,一些鳄鱼还能够小步跳跃前进,时速可达18千米。

湾鳄是世界上最大、最危险的鳄鱼,其体重可达1000千克,体长一般为六七米,最长可达10米,真可谓是“鳄中之王”。与其他鳄鱼不同的是,湾鳄是鳄类中唯一生活在海水中的种类,所以又叫“咸水鳄”。湾鳄生性凶猛,其凶猛程度会随着年龄增大而逐渐升级。即使是年幼的湾鳄也会开杀戒,不过它们只会捕食一些小型动物。稍大一些的湾鳄,性情就变得凶猛异常,不但捕食水兽、其他鳄类、牛、马等,甚至还吃人呢!奇怪的是,它们还会吞食同种幼鳄。

短吻鳄的寿命比其他鳄鱼的寿命都长,一般在30—35岁左右。短吻鳄,顾名思义,其吻部比其他鳄鱼相对来说要短些,但是比较宽大。这种鳄鱼善于挖洞,在洞内躲避危险和进行冬眠,它们以鱼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其幼体为黑色,并带有黄色条斑,看起来比较漂亮,但是长大之后,就变成了浅褐色的丑陋模样。

海龟

海龟是棱皮龟科和海龟科的海栖龟类的统称。它们的身体比较扁平,四肢都特化成鳍状,长长的前肢像船桨一样,非常适宜在水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它们除了头、腿和尾巴以外,全身覆盖着硬壳。

海龟每两三年就要做一次海上远行,而且不做直线航行,只是迂回曲折地前进。浩浩荡荡的海龟队伍,每次的行程都不下几百千米,却不会迷路。科学家对此现象做了解释:生物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有一个自动计时的物质,借此来计算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时间,从而来决定航行的方位,好像一个微型电脑,指示着生命成长运动的全过程。

两栖动物

蝾螈

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它们的皮肤潮湿润泽,且有黏性,身体颜色异常鲜明,或长着明显的斑纹,或有鸡冠样的突起。蝾螈的四肢较短,无蹼。成体有眼睑而且能动,但幼体没有眼睑。

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肢十分缓慢地爬行。更厉害的是,它们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借助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的速度。

树蛙

树蛙四趾的末端都长有扁平的趾垫。具有吸盘的功能,它们可以利用这种吸盘的吸附作用,在树干上轻巧地上下爬行,而不致于坠落地面。它们的趾垫上充满着一种黏性物质,以致于能粘在一片垂直的树叶上,甚至可以沿一块垂直放置的玻璃向上爬。

白天的树蛙是很安静的,一般都会贴在树皮上睡大觉,养足精神。但是,到了夜晚,它们就会热情高涨,纷纷起床,鼓噪起来,在树干上或在树林间捕食昆虫和蜘蛛。

树蛙可以根据身处环境的变化来改变身体的颜色。春夏季节,树蛙的体色鲜嫩翠绿,与周围的树木浑然一体。而秋季来临,它们就会逐渐变成与树干、枯枝、落叶一样的黄褐色。这就是树蛙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生存而演化成的自我保护本领。

蟾蜍

由于蟾蜍的外表丑陋而招致人厌,所以被起了一个“癞蛤蟆”的俗名,其实这种“癞蛤蟆”比青蛙要聪明。比如说,青蛙只会跳跃,只有在保持蹲坐的静止姿态时,才会注意到飞行的昆虫,为人类除害。而蟾蜍即使在爬行时,也可以捕食到那些一动不动的虫子,由此可见,“癞蛤蟆”其实一点也不笨,它们才是真正的除害高手。蟾蜍背部生有毒腺,而且主要集中在突出于两耳后方的耳后腺内。每当受到刺激时,就会分泌或射出乳白色的液体,这种液体是有毒的,可以防御各种鸟类、蛇和食肉兽类对它们的吞食。当敌人把它们吞食后,会立即感觉到像火在燃烧一样辣辣的感觉,立即不能忍受而吐出。雌产婆蟾蜍产出一串卵后,雄产婆蟾蜍就把它们缠在自己的后腿和后背上,以此来保护卵不被食肉动物吃掉。雄产婆蟾蜍会经常把卵放在水里,使其保持湿润。在卵没有孵化出来之前,雄蟾蜍会把卵带在身边。

雄性蟾蜍通常用叫声来吸引异性。它们发声的方式因种类而不同,有的呱呱地叫,有的吱吱地叫,或是发出啸叫声,还有的鼓起喉囊,使叫声更加响亮。蟾蜍的皮肤有疣状突起,看起来疙疙瘩瘩的,而且后腿较短,不擅长跳跃。蛙的皮肤比蟾蜍的皮肤更加光滑,腿更长。大多数的蛙生活在水中或是靠近水的地方。蛙可以用长着蹼的脚在水中游动。蟾蜍则更喜欢在陆地上爬行。

节肢动物

蝴蝶

蝴蝶属于鳞翅目昆虫,体表颜色各异。蝴蝶通常体色艳丽,身体瘦长,触角呈棍棒状,一对翅膀较大,静止时竖立在背上,多喜欢白天活动。

蝴蝶根据散发出来的性激素来辨认异性,并在空中展露舞姿向对方示爱。若不想交尾的雌蝶同时被几只雄蝶追逐求爱、紧逼和绕圈飞舞时,雌蝶会突然挟翅而下,急速降落,使雄蝶如坠迷途,雌蝶则趁机而逃。雌蝶的这种“逃婚”方式极为有趣。

蝴蝶的美丽完全在于它们的翅膀。蝶类的翅膀均长有细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像房上的瓦片一样层层排列。随着鳞片的不同排列,每只蝴蝶的翅膀会呈现出不同的色泽与花纹。鳞片表面含有油脂,使雨水无法渗透,所以在雨天,我们也会看见蝴蝶翩翩起舞。

一般的蝴蝶都是单独栖息的,但也有些种类,例如各种斑蝶则喜欢群聚在一起栖息。其中褐脉棕斑蝶是著名的群栖种类。人们常可见到彩蝶“集会”的现象,如中国云南大理的“蝴蝶泉”和台湾的“蝴蝶谷”。

蜻蜓

蜻蜒在长有翅膀的昆虫中是最原始的一类。从距今28亿年前的标本中可以得知,在古生代后期,地球上曾有一种超大型的蜻蜒,它们的双翅展开可达70厘米左右,像鹰一样。

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它们的眼睛又大又鼓,占据着脑的绝大部分,且每只眼睛又由数不清的“小眼”构成,这些“小眼”都与感光细胞和神经连着,可以辨别物体的形状大小。它们的视力极好,而且还能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看而不必转头。它们的复眼除了能感受到物象外,还能测速,当物体在复眼前移动时,每一个“小眼”依次产生出反应,经过加工,就能根据连续出现于“小眼”中的形象和时间,确定出目标物体的运动速度。这使得它们成为昆虫界的捕虫高手。

蜻蜒有两对长而窄的膜质翅膀,在半透明的翅膀上布满着网状的脉络。蜻蜒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被称为昆虫界的“飞行家”,其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4023千米,有的飞行速度可高达每秒40米,而且能连续飞行几个小时。它们甚至能像人类制造的直升飞机一样在天空中做出各种各样高难度而又惊险漂亮的飞行动作,比如空中急停、随时起降等等。

蜜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