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最好的风景在路上
11317000000054

第54章 少女峰

传说天使来到凡间,在一座美丽的山谷里居住下来,她为山谷铺上了无尽的鲜花和森林,镶嵌了银光闪烁的珠链,还为它许愿说:“从现在起,人们都会来亲近你、赞美你,并爱上你。”

——因特拉肯少女峰(Jungfrau)

我的家乡是个四面环山的地方,山下有条小河。

小时候爬山摘野果下河摸小鱼,没少跟着小伙伴们调皮。后来随着一次次搬迁,离得大山越来越远,喜欢做的事情却越来越偏向安静,直到今天我所在的城市水倒不少,只是最高的地方也不过一个一百多米的小山包,真正意义上的山完全看不到。

山沉稳水灵秀,照理说离山远了水近了整个人应该越来越灵动才是,可是恰好相反,一个同学说我给他的第一印象是安静,第二印象是安静,第三印象还是安静。

也许是因为我心里一直住着一座沉静内敛的山吧。

对山的喜爱是与生俱来没有因由的,而且这种喜爱更甚于水。

由于在莱芒湖边的惊鸿一瞥,对隐于重云后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阿尔卑斯山便甚为期待。

瑞士的第四站,我们去了因特拉肯,为的便是去看凌驾于这座小城之上名列阿尔卑斯山最高峰的少女峰。

至于为何这座海拔4158米的雄峰会有如此柔婉的名字,据说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山上经常云遮雾罩,正如我在莱芒湖边远远所见,有着如此袅娜羞赧的姿态,可不像极了一位身着白裳的绝色少女;第二则又是一个相望不能相守的悲伤故事,据传旁边的艾格峰为这位美丽的少女倾倒,但中间的僧侣峰一直阻挡他们见面。

不巧的是那天天气并不好,淅淅沥沥下着小雨,打算上山的人好多都是雪地靴羽绒服帽子围巾,相比而言我和Helen绝对算是轻装上阵。

买好票抬头仰望,美丽的少女今天看来是要把羞涩进行到底了,只是高山巍巍,纵使云雾缭绕也依然美不胜收。

绿底黄皮的火车带着我们沿着山谷一路上行。

许是受了雨水滋润的缘故,透过大片的车窗只觉外面山坡上的草地格外翠绿。小小的房子一幢不挨着一幢,零星散落在绿色的草地上,都是很规整的几何结构,侧面望去下面长方形房顶三角形,或青色或暗红,上面再立一个小巧的烟囱,门前或者门后种几棵树木,也许阳春三月还会花朵飘香,多美。

这样的小房子图片之前用作过电脑屏保,而今真正出现在眼前,不禁有种美梦成真的感觉,并且随着火车越行越高,上面成片的或者单独的小房子已经有一半笼罩在氤氲的雾气中,远远望去美轮美奂,绝对的世外桃源之景。

住在这样的小屋子里该有多幸福,清晨伴着甜美的鸟叫声睁眼,推开窗前薄纱,窗户一开清新的山风迎面吹来,带着浓浓的青草香和雪山少女清新凉爽的气息,瞬间早起的迷蒙散去,裹紧身上宽大的衣服,眼前朦朦胧胧,如梦似幻,起雾了,也许待会儿便会有彩虹了。

沿途小房子不少,有的地方密集有的则零散,据说是很多小村落。不管看多少次,这些漂亮的小屋子总也看不厌。

建在山上的小房子中国也有,是我亲眼所见,远远望去,石头小路蜿蜒向上最终与暗色调的小房子相接,院子是土黄色的,外围有时候会用不规则的木柴围一圈篱笆,又或者是石头垒砌的围墙。

总觉得那些密密匝匝、高高低低的小院落朴素得一心想要融入山中似的。走近了还能听到谁家凶猛的大黄狗狂吠的声音。这是中国北部的农村,最艰苦最朴素的地方,村民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全无浪漫可言。

它们都有一样的名字——山间小村,只是却是天差地别。胸中有些酸楚,不由得感慨万千。

雨下得大了,车窗外密密的雨丝斜斜地划过,前路变得越来越陡,进入林区,只觉前面弯弯曲曲的路像是从高山中劈裂出来的,山上郁郁葱葱,林木茂密,细雨汇聚成溪流潺潺而下。

再往上路途趋于平缓,雨已经变成了雪,外面荒草万里,一点点由枯黄变灰白,远方已经只剩下模糊的影子了。

应该是天气的缘故,车厢里人很少,我和Helen东边走走,西边看看,像是瞬间穿越了空间时间与季节,自然神奇如斯,片刻都不想错过。

最后火车在一片白雪皑皑中驶入长长的隧道,于黑暗中奋力向上攀爬,车内视频上开始用各种语言介绍少女峰,听到中文的时候顿觉亲切无比。

这段隧道开凿在花岗岩中,很陡,历时十四年才完成。

天地造物虽钟灵毓秀,让人叹为观止,但毕竟茕茕巍峨飞鸟难渡,只可远观不能亵玩,非人力不可达,正是有了这样开山凿石的巨匠工程才使得我们今天能够一饱眼福。

等到最后真正到达欧洲之巅,游走在名为阿尔卑斯震撼的环形长廊中看着那些开山伐石的图片时我们才更加明白人类的力量当真可畏可叹,竟能做到这种地步。

从巴塞罗那的哥特区走过你会震惊于人类想象力的丰美,俯瞰沐浴在夕辉中波光粼粼的莱蒙湖时你会惊艳于造物主的神奇,而此刻,坐在漂亮的火车内感受身体25度倾斜时你只能折服于人力的伟大。

当时毁于一旦的巴别塔会不会就是因为让神看到了如此足以开天劈地的力量才让他决心制造混乱,亲手制造了一个纷杂的乱世?

若是平凡的人力汇聚一处,诸神都要害怕颤栗。

终点下车,暗淡的光线中灰垩色的岩石切口清晰可见,我们跟随其他游客进入景点。

之前看介绍说山巅有隧道通往户外,可以远眺欧洲最长的阿莱奇冰川,我们趴到大厅玻璃上望了一眼,痛悟:还是先去看冰雕的好。

长长的隧道里面是个神奇的童话世界,巨大的水晶球流光溢彩,穿着工兵装的人物雕塑高高地举着铲子憨憨地笑,还有坐在木质长椅上的白胡子老爷爷惬意地把双手搭在椅背上,目光专注地看着什么,周遭的墙壁上均是色泽明亮的彩绘,墙壁各处缀满金色的星星。

水晶球前跟它合个影,相信在离天如此近、繁星如此多的地方许几个愿望一定会实现。

闭眼,一愿家人常康健,二愿亲朋工作顺,三愿,额,那个……关于自己的就不搬上来娱乐大家了。

童话世界前方便是阿尔卑斯震撼,拐弯转到冰道中。

绝对名副其实的冰道,前后左右都是冰川,我们互相扶持着前行,鞋底与冰壁摩擦发出吱吱的响声,小时候冬天河水结冰,去冰上打滑便是这样的感觉。

进入冰洞,几只活灵活现的冰雕熊映入眼帘,它们都是人立而起的样子,姿态各异,最高大的一只双臂合拢,竟然端了不少钱,看来后面跟着的小熊是个富二代了。

我搓搓冻得通红的手进入冰洞深处,里面并不开阔,算个难度系数很低的迷宫,周围的墙壁上每隔几步就是各种各样的冰雕。看它们晶莹剔透的样子实在喜爱,只是洞内温度太低,我们匆匆过了一把爱斯基摩人的瘾就退了出来。

大名鼎鼎的史芬克斯观景台上大雪纷飞,冒着被冻死的危险出去观看,除了近处一些裸露在外的岩壁之外什么都看不见。在这里天地都是一片凉薄的白,唯一的温暖只是自己。

据说晴空万里的时候,从观景台上甚至可以眺望到德国的黑森林以及法国的Vosges山。我去过少女峰的朋友中只有两个遇上了晴天,要想看到传说中的美景,那几率低得堪比黄山上等日出,实在得看造化和缘分。

不过什么都没看到也不觉遗憾,无执着便无烦恼。

晴天来到这里的人也错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美景。

山河辽阔、明珠坠地、翠绿艳红是美,天地苍茫、万里冰封、白雪皑皑也是美。

无非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原打算徒步下山,天气原因只得作罢。吃过午饭我们赶着点上火车,积雪已经很厚了,同乘一节车厢的人很多,是一个来自韩国的旅游团,途经松树林的时候车厢内惊叫声此起彼伏,我和Helen面面相觑。

这些韩国大伯大妈们好给面子,抽气声欢呼声一路都没停过。因为实在是太美了。

凝结在松树尖尖枝头上的不单单是雪,温度很低,估计已经结成了冰,隔着车窗望去一片银装素裹,真正是冰雪的世界。

不同的地段雪景还不一样,再冷定的人在这里也无法安然静坐。

半山腰的时候已经可以看到绿色了,云蒸雾笼中隐隐有一角圣洁的白,等到到了山下才算看清。

玉骨冰肌、明眸善睐的少女终于肯稍露姿容送别来客了。

离开前最后一眼回望。少女慵懒地横卧山巅,如烟玉带飘飘,不觉流泻出大片水绿色的裙裾,那是她的子民牵念爱恋的家园。

如果哪天老了,找个山明水秀的地方盖一座红顶的小房子吧。

房子四周种满桃树,院子里种些向日葵,春暖花开,馨香遍地,安宁美好。

只是现在,还不要停下奔走的脚步,若是你疲了累了,就地找个干净的地方坐坐,告诉自己心中若有安宁,俗世也是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