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11315000000166

第166章 奥地利推行系列改革

在德意志诸邦中,奥地利是最为强大的,它是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皇帝的世袭领地,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到17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帝国境内农奴制更为加强了,这就激起了农民的反抗斗争。与此同时,奥地利在17世纪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分散的手工工场,到18世纪,进入集中以手工工场阶段。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8世纪上半叶,奥地利连续进行了两次战争,暴露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财政混乱不堪,军队软弱无力。统治集团感到改革刻不容缓。在玛丽亚·德利莎(1740—1780在位)和她的儿子约瑟夫二世(1780—1790在位)统治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首先实行的是军事改革,实行新的征兵制度,军官职业化,军队编制统一,设立军事学院以培养军事人才,军队人数大增。在1760年重新改组了高级政府机构,成立了由6个委员组成的国务院,全部国家管理权都集中在他们手里。1749年开始了财政金融改革,颁布了征收所得税法令,取消从前贵族、僧侣不纳税的特权。为促进工商业的发展,规定新工厂主一般免税10年,鼓励纺织业自由发展,招收外国技术工人,建立新工业部门。在国内贸易中,废除国内关卡,统一关税制度,发行统一货币,国库一度盈余。司法改革也占有重要地位,1766年制定新的民法和刑法,1776年废除刑讯。在教育改革方面,把学校从教会控制下摆脱出来,由国家统一管理。1773年,维也纳大学转归国家管理,开设许多专科学校以培养人才。进行全国人口普查。为了缓和农民与地主的阶级矛盾,取消了农民对地主依附关系的一些规定,确定农民的劳役和代役租额,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玛丽亚·德利莎和约瑟夫二世所进行的改革,是在“开明专制”的招牌下进行的,它对奥地利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