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历史博览2
11315000000151

第151章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出版

孟德斯鸠是18世纪上半叶法国启蒙运动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生活于路易十四和路易十五王朝交替时期,距离1789年法国大革命还有将近半个世纪。青少年时代的孟德斯鸠,深受刚刚兴起的新思潮的影响,善于独立思考,醉心于科学研究。他于1721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孟德斯鸠丹,化名“彼尔·马多”,发表了他的第一部重要著作《波斯人信札》,这是一部文学体裁的、闪耀着启蒙思想的政治哲理著作。1726年,孟德斯鸠卖掉了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位,从此全力投入科学研究。1728年,他到奥、匈、意、德、荷等国作长期的学术旅行和考察。1729年10月,他到了英国,居住了两年,并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他通过实地考察,对欧洲主要国家的社会政治制度有了比较具体、深入的了解。回国后,自1731年起3年闭门不出,整理所搜集的资料,专事著述,这样《罗马盛衰原因论》于1734年出版。这是一本利用罗马有关历史来阐明作者政治观点的著作,它是《论法的精神》的前奏,在思想上和《论法的精神》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本书里,他根据罗马的史实证明:只有在公民得到自由和独立的地方,在共和的风俗习惯盛行的地方,社会才能顺利地发展;凡是公民没有自由思想并且受人奴役的国家,就一定会衰落下去,最后将导致一败涂地。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一书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源泉之一。这本书从1734年出版以来,曾有过多种版本,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