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外敷偏方(偏方三书)
11312700000009

第9章 药物外敷治疗内科疾病偏方

1.感冒

感冒是指以发热恶寒,头身疼痛,鼻塞喷嚏,喉痒咳嗽等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疾病。如病情较重,在一定时期广泛流行,称为时行感冒。感冒最常见的两个类型有风寒型感冒和风热型感冒。风寒感冒以恶寒重,发热轻,头痛身痛重,无汗,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为特征;风热感冒以发热重,恶寒轻,口渴,鼻塞流涕黄稠,咳痰黄稠,咽部红肿,舌苔黄等为特征。

偏方一

[组成]银花、连翘各4克,桔梗3克,荆芥2克,薄荷3克,牛蒡子3克,淡豆豉2克,甘草2克,竹叶2克。

[用法]研末,取适量药粉,用纱布包裹,敷于肚脐,固定。每次4至6小时,每日2次,连贴3至4天。适用于风热型感冒。

[出处]《中医外治集要》

偏方二

[组成]羌活10克,苍术、白矾各6克。

[用法]上药研末,取药末适量外敷脐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4至6小时,每日2次,连贴3至4天。适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经验方》

偏方三

[组成]胡椒、丁香各7粒,葱白适量。

[用法]前2味研末,和葱白共捣为膏状,敷于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即颈后从上往下数第一与第二突起高骨间),胶布固定;药膏涂于双手劳宫穴(握拳时,中指尖所指的掌心处),合掌放于两大腿间,夹定,盖被侧卧,取汗即愈。适用于风寒型感冒。

[出处]《伤寒蕴要》

偏方四

[组成]羌活、防风、川芎、白芷、白术、黄芪、桂枝、白芍、甘草、柴胡、黄芩、半夏各15克。

[用法]上药麻油熬,黄丹收膏,冷却备用。用时蒸软,贴心口(鸠尾穴),每次4~6小时,每日2次,连贴3天为一疗程。适用于风寒型感冒。表实无汗者去黄芪、白术、桂枝,禁止内服。

[出处]《理瀹骈文》

偏方五

[组成]鲜蚯蚓10条,白糖、面粉适量。

[用法]将鲜蚯蚓放入碗中,撒上白糖,待蚯蚓体液外渗死亡,和如面粉,制成直径3厘米的药饼,分别贴在囟门和肚脐上。每次贴4~6小时,每日2次,连贴2~3天。适用于小儿风热型感冒。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偏方六

[组成]白芥子100克 鸡蛋清适量。

[用法]白芥子研末,与蛋清调成糊状,贴敷于肚脐、脚心(涌泉穴)、大椎穴上,盖以纱布,胶布固定。盖被取微汗即愈。或芥末适量,将药填脐内,外以热物隔衣热熨,取汗。适用于风寒感冒。

[出处]《穴位贴药疗法》

偏方七

[组成]橘子叶30克 老姜12克 葱头10克 薄荷叶20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外贴大椎、眉心(即印堂穴)、太阳穴。

[出处]《中国民间敷药疗法》

偏方八

[组成]苍术、羌活各30克,枯矾10克,葱白3握。

[用法]前3药为粗末,炒热,捣葱白取汁,和药,趁热敷脐;另取涂两手掌,一手掩脐,一手兜阴囊。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

偏方九

[组成]桑叶10克,菊花10克,薄荷10克,连翘20克,生姜10克,桔梗10克,芦根30克。

[用法]将药打碎,分2份,装入布袋,水煎20分钟,先取一袋敷颈、项、肩、背等处,稍冷则更换药袋,交替运用,每次30~40分钟,每日2次,3日一个疗程。适用于风热感冒。

偏方十

[组成]苍术6克,羌活10克,荆芥9克。

[用法]共研细末,以生姜汁为丸,握手心,令微汗出,每日3次。

偏方十一

[组成]木香2克,檀香1克。

[用法]共为末,清水调和,涂囟门上,余药内服。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头痛。

2.咳嗽

咳嗽是促使痰液或气道异物排出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频繁或剧烈的咳嗽则属病态。咳嗽属于中医常见病,一般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多伴有感冒症状,发病时间短,可分为风寒型、风热型和风燥型。风寒型和风热型咳嗽多伴有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症状;风燥型咳嗽,多为干咳,咳痰少粘,伴有口咽干燥等症状。内伤咳嗽多见于久病患者。现代医学中,咳嗽按病因可分为呼吸系统疾患(如喉、气管、支气管、肺组织等部位的炎症,气道异物,支气管肺癌,胸腔积液或气胸等)、心血管疾患(如急性肺水肿,肺梗塞,肺瘀血等)、物理化学因素(如空气过冷或过热,煤烟、油烟、氨气、二氧化碳及强酸蒸发的气雾对呼吸道的刺激,异物吸入,呼吸道被压或牵拉等)、过敏反应(如过敏物质的吸入,患者咳嗽的同时多伴有喘息)、精神性咳嗽等。

偏方一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将大蒜捣成泥状,取豆瓣大一团,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每晚洗足后贴于双足足心,次晨揭去,连贴3~5次。

偏方二

[组成]大蒜适量,醋少许。

[用法]把大蒜捣成蒜泥,加少许醋调成糊状,涂抹在纱布上,外面再包一层纱布敷在胸口上。注意不要将大蒜泥直接敷在皮肤上,以防损伤皮肤。

偏方三

[组成]罂粟壳30克,五味子30克,蜂蜜适量。

[用法]将前2味药研成细末,放入瓶中备用。用时取适量药末和蜂蜜调成膏状,贴脐部,外用纱布盖贴。适用于久咳。

偏方四

[组成]鱼腥草15克,青黛10克,蛤壳10克,葱白3根,冰片0.3克。

[用法]将前3味药研成细末,取葱白、冰片与药末共捣烂如糊。敷脐部,外用胶布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直至病愈。适用于咳嗽,咳痰黄稠者。

偏方五

[组成]胡椒7粒,桃仁10粒,杏仁4粒,栀子仁3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用鸡蛋清调成糊状,置于双足足心,纱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久咳伴痰多、喘息者。

偏方六

[组成]附子片、肉桂、干姜各20克,山柰10克。

[用法]上述药物共研成细末,备用。先用拇指按摩双侧肺俞穴半分钟左右,使局部皮肤发红,再取适量药粉放在该穴位上,用胶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适用于急、慢性咳嗽。

偏方七

[组成]白芥子5克,半夏3克,麻黄5克,肉桂5克,细辛3克,丁香0.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取适量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适用于风寒型咳嗽。

偏方八

[组成]吴茱萸5克,肉桂30克,丁香15克,冰片1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粉末,装入有色瓶内密封备用,北方患者于白露节后,南方患者于寒露节后,取适量药粉填满肚脐,外用胶布贴封。2~3天换药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每疗程之间间隔5~7天,连贴4~6个疗程,直至次年春暖花开。适用于慢性咳喘,咳痰多,遇寒易发者。

偏方九

[组成]蓖麻子6克,闹羊花6克,白芥子3克,细辛3克,甘遂6克,明矾0.6克,冰片0.3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温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肺俞、天突穴,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或隔日1换。敷药前,应将局部皮肤清洗干净,敷药后局部有灼热感为佳,有刺痛感时则去掉药物。

偏方十

[组成]麻黄12克,桂枝10克,石膏10克,枳实6克,紫菀8克,苏叶20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用麻油或凡士林调成膏。先在肺俞、膻中、大椎、曲池穴处拔罐,然后敷上药膏,用纱布或胶布固定。适用于外感咳嗽。

3.哮喘

哮是一种发作性的,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的疾病。喘即气喘、喘息,以呼吸困难、急迫为主要特征。因为哮必兼喘,所以常常哮喘并称。哮喘多呈发作性,发时痰鸣有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发作时间或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者持续数天。发作时,如天冷或受寒则发,咳痰少或色白清稀,患者肢冷怕寒,口不渴或口干喜热饮,尿频色白,舌苔白滑者,多属于寒性哮喘。如咳痰色白或黄,粘浊稠厚,或痰中带血,口苦,口渴喜冷饮,不恶寒,汗出,面赤,小便黄,大便坚硬,或便稀而排出不爽,舌苔黄腻者,多属热性哮喘。中医治疗遵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

偏方一

[组成]天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姜汁适量。

[用法]将前2味药粉碎成末,用姜汁和药粉调成糊状,涂敷与涌泉、中脘穴上,干后另换,1日3~5次。适用于痰喘气急。

偏方二

[组成]白凤仙花、白芥子各90克,白芷、轻粉各9克。

[用法]白凤仙花根、叶熬浓汁,擦背至发热,再用白芥子、白芷、轻粉、蜜调做成饼,贴背心第3胸锥处,虽局部热痛勿揭去,连贴数饼。

偏方三

[组成]丁香6克,老姜6克,菖蒲根20克,松香3克,樟脑0.3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用凡士林调膏,外贴膻中、肺俞穴。

偏方四

[组成]桑皮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黄芩10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用凉水调成直径约2.5厘米的药饼8个,分别贴于华盖、膻中、膈俞、肺俞穴,包扎固定。每次贴4~5小时,1日1次,连贴10日为1疗程。适用于热喘。

偏方五

[组成]杏仁、木鳖子、花椒、大黄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储于瓶中备用,每晚睡前用麻油调敷于双足心(涌泉穴),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次晨去掉,连用3~7天为1疗程。

偏方六

[组成]黄芩30克,大黄30克,麻黄20克,葶苈子24克,细辛6克,丹参15克。

[用法]上药共研成细末,将药粉用姜汁调成糊状,制成约0.5厘米厚,1×2厘米大小药饼,贴大杼、定喘、天突、膻中穴,胶布固定,8~12小时取下,每日1次,6次为1疗程。

偏方七

[组成]白芥子20克,甘遂15克,元胡25克,细辛15克,干姜10克。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时用姜汁调成小药丸,贴敷双侧肺俞、心俞、膈俞。贴敷前,用手指在穴位上按压,使局部有酸胀感后,再把药丸放在穴位上,用胶布固定。敷24小时,有痒酸沉感后,将药丸取下,儿童敷贴时间一般不超过20~30分钟,不宜时间太长。用药时间为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第1天,各敷贴1次,3年为1个疗程,一般1个疗程即可取得满意效果。适用于“慢支”及哮喘

偏方八

[组成]麻黄、桂枝、细辛、五味子、杏仁、远志、半夏、黄芪、白芥子、甘遂等适量。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姜汁和丸如弹子大,贴敷于华盖、膻中、膏肓(双侧)、膈俞(双侧)。适宜于寒型哮喘。

偏方九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黄芩、桑白皮、白芥子、甘遂各适量。

[用法]共研成末,用猪胆汁和丸如弹子大,用膏药将其固定在华盖、彧中(双)、肺俞(双)。伏天的夏至至大暑,腊月的冬至至大寒两个时节,每1时节贴敷3次,每次间隔1周,连敷2年以上为1疗程。

偏方十

[组成]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

[用法]共药成细末,装塑料袋备用。每次用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外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初伏、二伏、三伏各贴1次,一般连贴3年。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均可适用。

偏方十一

[组成]生姜120克。

[用法]煎汤,洗浴。

4. 呕吐

呕吐是指食物或痰涎等由胃上逆而出的病证,伴有或不伴恶心。可见于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急性胰腺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痉挛,幽门痉挛或梗阻,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癌,肠梗阻等;中枢神经及有关疾病如:脑外伤,脑脓肿,脑肿瘤,脑血管意外,癫痫,青光眼,偏头痛,屈光不正等;全身性疾病如:各种感染,感染性休克,尿毒症,糖尿病酸中毒,各种原因引起的低血压等;药物中毒及乘车船性呕吐,妊娠反应引起的呕吐等。各种疾病的呕吐特点不同,餐后60~90分钟呕吐多见于胃十二直肠溃疡;喷射性呕吐多见于颅内疾病;顽固性呕吐,吐后无舒适感,甚而胃内容物排空后仍有干呕者,多见于腹膜炎、胰腺炎、胆囊炎等。

偏方一

[组成]伤湿止痛膏一贴。

[用法]于乘车前贴脐部。适用于乘车晕动的呕吐。

偏方二

[组成]蓖麻仁30克。

[用法]捣烂敷两足心。

偏方三

[组成]生姜12克,半夏10克。

[用法]共捣烂,炒热外敷胃脘、脐中处。

偏方四

[组成]吴茱萸20克,醋适量。

[用法]将吴茱萸研细末,加醋调,外敷于涌泉穴上。

偏方五

[组成]藿香、陈皮、苍术、厚朴、半夏、大腹皮各适量。

[用法]将上药煎成膏,贴于胸口、脐上。

偏方六

[组成]南星适量。

[用法]研末,醋调敷贴足心。治疗吐泻不止。

偏方七

[组成]生姜数片。

[用法]用伤湿止痛膏贴于双侧内关穴。

偏方八

[组成]鲜葱白20条,鸡蛋2只。

[用法]把葱白洗净,切碎捣出汁,放入碗内与鸡蛋搅拌。放油锅中煎成7厘米大饼1块,用纱布包裹乘热贴敷肚脐部。

偏方九

[组成]鲜蚯蚓数条。

[用法]捣烂敷两足心,用布包扎。适用于热吐,患者多伴见口燥、舌红。

偏方十

[组成]白矾适量。

[用法]研细末,加面粉适量,用醋或水调成膏状,敷足心1小时。适用于热吐。

偏方十一

[组成]佛手、明矾各适量。

[用法]先用生姜擦胸口,用佛手、明矾为末,掺金仙膏上,贴胸口、脐上。

偏方十二

[组成]田螺数个。

[用法]去壳,加食盐少许捣烂,敷脐下石门穴1小时。适用于温热病呕吐。

偏方十三

[组成]胡椒10克,绿茶3克,酒曲2克,葱白20克。

[用法]共捣糊状,分摊于直径3厘米的圆形塑料布或油纸上,敷贴于中脘、膻中、期门(双侧)穴处,外以胶布固定。每次敷贴6~12小时,每日1次。适用于肝气犯胃型呕吐。

偏方十四

[组成]酒炒白芍9克,胡椒1.5克,葱白60克。

[用法]前两药为末,和葱白共捣成膏,贴心口窝(剑突下)处。每日1次。适用于受寒呕吐。

5. 胃痛

胃痛指胃脘部(剑突下,心口窝处)疼痛。可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病。中医根据胃痛的临床症状,将胃痛分为寒邪客胃、饮食停滞、肝气犯胃、肝胃郁热、瘀血停滞、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类型。如胃痛遇寒加重,得温热则痛减,患者觉形寒喜暖,口不渴,喜热饮,舌苔白滑者,多见于寒邪犯胃和脾胃虚寒型胃痛;如胃部灼热疼痛,患者烦躁易怒,泛酸,口干口苦,舌红,舌苔黄,多见于胃热型胃痛。

偏方一

[组成]青黛30克,雄黄15克,密佗僧30克,铅粉15克。

[用法]共研成末,用鸭蛋清调匀,外敷胃部热痛处。适用于胃热作痛,胃部灼热痛。

偏方二

[组成]连须葱头30克,生姜15克。

[用法]共捣烂,炒热,布包趁热敷胃部。适用于胃寒胃痛。

偏方三

[组成]郁金12克,大黄8克,元胡粉6克,栀子6克,香附6克,黄芩6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外敷于胃脘部,绷带包扎,胶布固定。1日1换。

偏方四

[组成]鲜毛莨适量。

[用法]将鲜毛莨根须洗净,阴干,切碎,加入红糖少许,共捣成泥,装入空青霉素瓶盖的凹内,敷于胃俞、肾俞穴,约15分钟左右,患者局部有蚁行感进而产生灼热感时,即可将药取下。适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如局部起泡,勿刺破,待其自行吸收。

偏方五

[组成]当归30克,丹参20克,乳香、没药各15克,生姜汁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粉碎为末,加姜汁和成糊状,分别敷在上脘、中脘、足三里穴。1日3~5次。

偏方六

[组成]川椒、丁香、吴茱萸、细辛各等份。

[用法]研末,纳入脐中,另取盐250克炒烫,分装几个布袋,趁热敷脐部及胃痛处,盐袋冷则更换。适用于寒邪犯胃型胃痛。

偏方七

[组成]高良姜、干姜各45克,荜茇25克,枳实15克。

[用法]共为末,加酒适量拌炒,分装数袋,趁热敷肚脐、中脘、气海、涌泉等穴。适用于寒性胃痛。

偏方八

[组成]香附8克,陈皮6克,三棱3克,乳香3克,小茴香6克。

[用法]共研成细末,熬成膏状,热敷胃脘部,冷后贴于中脘、胃俞穴。

偏方九

[组成]川椒15克,干姜10克,附子片10克,檀香10克,苍术20克。

[用法]上药粉碎成末,用姜汁调和如膏状,分别贴于中脘、胃俞、脾俞处,外盖纱布,胶布固定。

偏方十

[组成]吴茱萸、桂枝、元胡、川椒、乌药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每晚敷中脘、肚脐、气海穴处,上盖纱布,再敷以热水袋。适用于胃脘痛,遇寒或食冷则发者。

偏方十一

[组成]艾叶1把。

[用法]揉碎,加酒炒热,纱布包裹,敷脐,外加热水袋覆盖,直至痛缓。适用于寒性胃痛。

6. 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以上范围内发生的疼痛。腹痛大多由腹腔内脏疾病引起,也可由腹腔外和全身疾病引起,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腹内病变有:腹腔内脏的炎症、溃疡、穿孔、肿瘤、寄生虫等;腹腔外或全身性病变有:腹壁感染、脓肿、肌纤维组织炎、静脉炎、外伤等,大叶性肺炎、胸膜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包炎等循环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其他如铅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神经官能症等。

中医根据腹痛病因、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等将其分为寒、热、虚、实等类型。如腹痛按压后疼痛不减甚而加重者多属实证,按压后疼痛减轻多属虚证;得热疼痛减轻者多属寒证,得寒疼痛减轻者多属热证。

偏方一

[组成]吴茱萸30克。

[用法]研成细末,加适量生姜汁、黄酒煎熬成膏状,敷贴于腹痛处。

偏方二

[组成]吴茱萸、小茴香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成人每次用0.2~1.5克,热酒调和,干湿适度,纳脐中,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寒性腹痛。

偏方三

[组成]大葱、食盐,或用大葱、生姜、小茴香适量。

[用法]切碎捣烂,炒热贴于肚脐或腹痛处,上覆热水袋热敷。适用于寒性腹痛。

偏方四

[组成]枯矾6克,胡椒10粒,葱白15厘米,大枣1枚。

[用法]前2药研末,大枣去核,葱白连须用,共捣如膏状,取药膏约5分钱大,贴于肚脐、天枢、关元穴处,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寒性腹痛。

偏方五

[组成]血竭、乳香、没药各3克,大黄、冰片各1克,葱白15克。

[用法]共捣如泥,贴关元穴,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0天换药,20天为一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治疗放置节育环后引起的小腹疼痛。《北京中医》1988

偏方六

[组成]雄黄、朱砂各60克,川椒、桂心、芫花各15克,巴豆仁、藜芦各7克,附子、葛根各22克。

[用法]共研成末,布包,敷脐。

偏方七

[组成]胡椒10克,干姜8克,雄黄3克,吴茱萸12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调拌,敷贴两侧腹痛处。

偏方八

[组成]大黄、栀子、芒硝各10克。

[用法]共研细末。加入75%的酒精10毫升,蓖麻油30毫升,调成糊状,平摊于两层纱布之间,中心处稍厚,将四边缝合,敷贴痛处,外用胶布固定,上盖塑料薄膜,以防药物渗出。每日1次。

偏方九

[组成]赤芍2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木香6克,元胡12克,香附6克,官桂6克,乌药6克,干姜3克。

[用法]共研细末。或煎后取药汁,调拌面粉或凡士林,制成饼状,加热后敷贴腹部。

偏方十

[组成]胡椒25粒,丁香20粒,木香6克,丹皮6克,明矾15克,食盐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米醋调和成糊,涂敷于肚脐、劳宫(双侧)穴处,上盖纱布,胶布固定后两手掌合放于阴部,盖被子卧睡,取微汗即愈。

偏方十一

[组成] 当归、吴茱萸、肉桂、细辛适量。

[用法]研末,水煎两次,取煎液浓缩成稠厚状,混入溶于95%酒精的乳香、没药液适量,烘干后再研成细末,加入樟脑末适量。敷于腹部。用于痛经。

偏方十二

[组成]煅牡蛎、高良姜(炒)、川乌头(炮)、白芍各3克。

[用法]共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次取3克,用唾液调涂乳上,得汗即愈。

7. 腹胀

腹胀是指脘腹及脘腹以下的整个腹部胀满的一种症状。见于胃肠道梗阻:如幽门梗阻、肠梗阻、急性胃扩张等;肠内气体吸收障碍:如肝硬化、低血压、肠炎、心力衰竭等;肠管运动障碍:如肠麻痹、急性胰腺感染、阿托品等药物中毒、脊髓炎、低血钾等;腹腔内积气:如腹腔镜检查或剖腹术后、慢性胰腺炎等;其他如心律失常、B族维生素缺乏等。

偏方一

[组成]厚朴、枳实各等份。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60%的酒精调和成糊,取适量放入肚脐中,外用胶布固定,7天换药1次。

偏方二

[组成]巴豆霜、木香、甘遂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混合粉碎为细末,每次取药末5~10克,放入肚脐,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偏方三

[组成]猪肝半个,鸡内金9克,香橼9克,砂仁3克,沉香3克,生姜60克,大蒜3瓣。

[用法]上药共捣碎,做成饼状,贴脐中。

偏方四

[组成]炒艾叶30克,木香、乌药、松节、川椒、大黄、芒硝、胡椒、蓖麻子各9克,丹参12克。

[用法]上药加水500毫升,煎至150毫升,用纱布缝成口袋,将煎好的中药渣装入纱布口袋,敷在整个腹部,用煎好的中药水随时浸湿纱布口袋,热敷2~3小时。

偏方五

[组成]白芥子、苏子、香附、萝卜子、山楂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炒,研成细末,调匀,敷贴于脐部,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

偏方六

[组成]鲜橘叶100克,小茴香30克,麸皮30克,食盐50克。

[用法]将橘叶、小茴香捣粗末后,加入麸皮、食盐,炒热,装入纱布口袋,外敷脐部3~4小时。适用于中毒性肺炎,小儿肠炎,小儿中毒型菌痢所至肠麻痹之腹胀。

偏方七

[组成]冰片1克,葱白50克,生姜50克。

[用法]将冰片碾成碎末,放于脐孔中,葱白、生姜捣烂,炒热,布包,敷于脐腹部。适用于小儿中毒性肠麻痹之腹胀。

偏方八

[组成]竹叶、防风、吴茱萸各适量。

[用法]上药捣烂,敷脐上。治疗腹胀痛。

偏方九

[组成]灶心土适量。

[用法]和鸡蛋清调,敷于腹胀痛处。适用于寒气入腹,腹胀满者。

偏方十

[组成]生田螺1枚,盐6克。

[用法]共捣烂,敷石门穴。

偏方十一

[组成]白芷10克,花椒15克,苦楝子50克,葱白、韭菜花各20个,白醋50毫升。

[用法]将白芷、花椒研成细末,再将韭菜花、葱白、苦楝子捣烂如泥,后用白醋把上述药物调和成膏状,敷中脘穴周围,外用塑料薄膜覆盖,胶布固定或用腹带固定更佳。每日换药1次,可连贴2~4次。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胆囊摘除术后肠粘连所致的急性上腹部疼痛。

偏方十二

[组成]蓖麻子仁10克,升麻粉2克。

[用法]将蓖麻子仁捣烂如泥,拌入升麻粉,固定于百会穴处,然后让患者仰卧,放松裤带,用热水瓶熨升麻饼。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每块药饼可连续适用5天,休息1天后换新药饼,如上法贴敷,10天为1疗程。用于胃下垂所致胀满。

偏方十三

[组成]蓖麻子仁50克,五倍子1克。

[用法]制成药饼,贴敷百会穴,每日早晚在药饼上热熨10分钟左右。

偏方十四

[组成]蓖麻子仁2份,五倍子1份。

[用法]共捣烂,制成药团敷脐部,外以关节镇痛膏6~8张固定,每日早、中、晚各热熨1次。一般第4天去掉。

8. 腹泻

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有脓血、粘液相杂的病证。腹泻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秋季更多见。可见于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官能症,食物中毒及肠道变态反应性腹泻(如食虾、乳类、菠萝等物品后)等情况。

中医常将腹泻分成寒、热、虚、实等类型。如泻下物清稀如水,或夹有未消化的食物,不甚臭秽,舌苔白等症,则多为寒证;如泻下急迫,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或小便黄赤,或伴身热口渴,舌苔黄腻等症,多为热证;虚证多病程长,腹痛不甚,喜温喜按,身冷无力者,多属虚证,脾胃虚弱型多见大便稀,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反复发作,稍进油腻则大便次数增加,食欲不佳,进食后常有腹胀不适的感觉;脾肾阳虚型多见黎明前脐下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即安,大便稀薄,粪便多夹有未消化的食物,患者怕冷,腰膝酸软。

偏方一

[组成]吴茱萸50克,食盐100克。

[用法]吴茱萸捣碎,和盐放在锅内炒热,用布包,趁热敷脐,冷则再炒再敷。适用于寒性腹泻。

偏方二

[组成]吴茱萸30克,丁香6克,胡椒30粒。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装瓶备用。每次用药粉1~2克,与适量凡士林调成膏状,敷脐部。每天换药1次。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腹泻。

偏方三

[组成]枯矾50克,面粉20克,米醋适量。

[用法]将枯矾研为细末,加入米醋、面粉,调和成糊状。取药糊适量,分别敷在两足心、脐部,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3~5次。适用于久泻不愈者。

偏方四

[组成]车前子、肉桂各等量。

[用法]共研细末,敷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偏方五

[组成]丁香、肉桂、木香、吴茱萸、薄荷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捣成粉末,密封备用。用时,取10克药粉调生姜汁、酒成糊状,炒热后贴穴位,每次取两个穴位,每日换药1次。急性腹泻取天枢、足三里;慢性腹泻取脾俞、中脘;肾虚腹泻取命门、关元。腹泻伴恶心者,配内关;水泻重者配阳陵泉。

偏方六

[组成]葛根50克,白扁豆100克,车前草150克。

[用法]水煎20~30分钟,取药液,倒入浴盆中,对入适量温开水,水面以能超过足踝为度。水温保持在30℃左右。浸泡足部30~60分钟,每日2~3次。如属于伤食泻加莱菔子20克,脾虚泻加凤仙花根30克或桂枝50克。

偏方七

[组成]胡椒粉适量。

[用法]填满肚脐,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隔日更换1次。适用于寒证腹泻。

偏方八

[组成]炮姜、附子、益智仁、丁香各等份。

[用法]共为细末,用水或鲜生姜汁调成糊状,敷满脐眼,外敷纱布,然后用热水袋热熨其上,冷后更换。每日1~2次,每次40分钟。适用于脾肾阳虚的腹泻。

偏方九

[组成]大蒜适量。

[用法]捣烂,敷脐中,或贴足心。适用于寒泻。

偏方十

[组成]五倍子6克。

[用法]用醋调成糊状,摊在纱布上,盖于脐。如泻止,即取出药。适用于久泻。

偏方十一

[组成]木鳖仁5个,丁香5个,麝香0.3克。

[用法]上药研末,米汤调作膏,纳脐中,外以膏药护住。适用于水泻不止。

偏方十二

[组成]白芷、干姜各3克。

[用法]共研细末。以蜂蜜调成膏,先用酒洗脐,微热后贴药膏,再点燃艾条灸烤药膏。适用于脾肾阳虚之腹泻。

偏方十三

[组成]无花果叶60克。

[用法]洗净,加水2000毫升,煎至1500毫升,趁热洗脚。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钟,15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5天。适用于湿热泻。

偏方十四

[组成]茜草45克。

[用法]煎水洗足,每天3次。适用于暑湿或湿热泻。

偏方十五

[组成]补骨脂、吴茱萸、煨肉豆蔻、附子、五灵脂、炒蒲黄、罂粟壳各30克,五味子、白芍各20克,乌药60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装入布兜袋中,护住脐部及下腹部,日夜不离,1~2个月换药1次,病愈为度。用于慢性腹泻。

偏方十六

[组成]白胡椒粉与醋适量。

[用法]共调为糊状,敷脐,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适用于寒泻。

偏方十七

[组成]六一散(滑石、甘草)适量。

[用法]醋调为糊状,敷脐,外用麝香虎骨膏固定,适用于热泻。

9.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但排之艰涩不畅的一种常见病证。可见于习惯性便秘,肠道炎症恢复期,手术后排便困难,产后排便困难,药物引起的便秘等。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由于胃肠燥热,津液耗伤;情志失调,气机郁滞;年老体弱,气血阴津不足;阳虚阴盛,阴寒凝结等因素所致。将本病分为虚实两大类,实证有热结、气滞型;虚证有阴血虚,阳气虚型等。热结便秘的主要特征是大便干结,小便黄赤,口干口臭或口舌生疮,心烦面赤,腹胀或痛,舌色红赤,舌苔黄燥。气滞便秘的主要特征有大便秘结,欲便不得,肛门坠张,两胁及腹部胀满或胀痛,食欲不振,舌苔白等。阴血亏虚便秘的主要特征有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多在生产、劳累后发生,患者多伴有心慌心烦,头晕无力等症状。阳气亏虚便秘多以大便排出困难,大便或燥结或软,虽有便意但排之不下,临厕努挣无力,多伴汗出气短,便后疲惫不堪,患者多面色苍白,手足不温,喜热怕冷,小便频、色淡、量多等为主要特征。

偏方一

[组成]葱白(连须)50克,生姜30克,食盐15克,淡豆豉37粒。

[用法]将上药混合捣绒,制成圆饼,放火上烘热,敷于脐部,绷带固定,冷后再换,一般12~24小时气通自愈。

偏方二

[组成]芒硝9克,皂角粉末1.5克。

[用法]将芒硝溶入水中,再加入皂角粉末,调敷脐部。适用于热结便秘。

偏方三

[组成]附子15克,苦丁茶、炮川乌、白芷各9克,胡椒3克,大蒜1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捣成饼,敷贴脐部。适用于寒结便秘。

偏方四

[组成]商陆10克。

[用法]为末,用开水调成膏状,敷贴在鸠尾穴上。每日1次。适用于热结便秘。

偏方五

[组成]大葱125克。

[用法]捣烂做成饼状,外敷脐部,以热水袋置葱饼上。适用于阳虚便秘。

偏方六

[组成]丁香、附子各25克,川乌、白芷、皂角各15克,胡椒5克,细辛3克。

[用法]共为细末,再取独头蒜10克,捣碎,和上药炒热,装入药袋中,放于小腹上,上面再覆盖热水袋。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阳虚便秘。

偏方七

[组成]当归60克,大黄30克,芒硝、甘草各15克。

[用法]将上药熬膏,贴脐上,或煎成药液,沾药液摩腹。

偏方八

[组成]蜗牛连壳5~6个,麝香0.15克。

[用法]将蜗牛捣烂,压成饼状,用温水清洗患者脐部,待脐部干后,把麝香研成细末,放入脐中,再把蜗牛饼盖在麝香末上,上盖一层塑料薄膜,外盖纱布,胶布固定。隔日1次。适用于热结便秘。

偏方九

[组成]大黄12克,麻子仁8克,枳实6克,巴豆6克,麝香0.3克,芒硝8克。

[用法]将上药研成细末,和凡士林或油脂做成饼,敷贴脐部、八髎穴。

偏方十

[组成]甘遂3克或巴豆1克,肉桂1克,吴茱萸3克。

[用法]实证用甘遂研末,调姜汁敷支沟、天枢穴;虚证用巴豆、肉桂、吴茱萸研末,调姜汁炒热,贴足三里、肚脐部。

10. 痢疾

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疼痛,肛门坠胀,泻下脓血或粘液便为特征。可见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急、慢性阿米巴肠病,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中医常将本病分为虚、实、寒、热等型,本病初起,腹痛,肛门灼热,便下脓血粘液,舌苔黄腻者,多为实证、热证;若下痢日久,多为虚证;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色粘冻,伴有腹痛,舌色淡,舌苔白腻者,多属寒证。

偏方一

[组成]吴茱萸20克。

[用法]研细末,醋调成膏,敷肚脐和双侧足心穴。每日1次。一般3~5天即可见效。适用于湿热痢、疫毒痢。

偏方二

[组成]皂角6克,细辛27克,大葱100克,田螺2个,神曲12克。

[用法]将皂角、细辛、神曲烘干,研为细末,再和大葱、田螺肉共捣为膏,用药膏适量,纱布包裹,压成饼状,敷脐部,胶布固定,药干即换。

偏方三

[组成]白术、厚朴、陈皮、甘草各32克,木香、槟榔各15克,桃仁、黄连、茯苓、党参、当归、生姜各15克。

[用法]以香油2500毫升,炸枯上药,去药渣,加入黄丹熬搅成膏,贮存于瓷器中备用。用时取适量,平摊于纸或纱布上,贴于脐中,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7~10次为1疗程。

偏方四

[组成]生大黄60克,黄连30克,黄柏30克,绿豆3粒,去壳巴豆3粒。

[用法]共研细末,取适量凡士林软膏与之混合调匀,取药膏适量贴敷于脐部、大肠俞,固定。每日1次,连续7天。适用于湿热痢。

偏方五

[组成]胡椒10粒,绿豆3粒,去壳巴豆3粒。

[用法]共研细末,与红枣2枚,共捣成膏。取适量药膏贴敷于肚脐、脾俞、足三里处,固定。每日1次,连续2~3次。适用于寒湿痢。

偏方六

[组成]马钱子3个,丁香24粒,麝香0.3克(可用冰片或樟脑代替)。

[用法]将马钱子放锅中炒黄,冷却后与丁香共研细末,再和麝香混合研极细粉,开水调膏,如豌豆大,敷于肚脐、脾俞等处,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一般7~10次即可见效。适用于虚寒痢、休息痢。

偏方七

[组成]吴茱萸6克,六一散9克。

[用法]吴茱萸研末,和六一散水调成糊状,涂于干净的纱布上,敷脐,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寒湿痢疾。

偏方八

[组成]滑石50克,车前子50克,黄连10克。

[用法]上药制成粉末,每次取1~2克填脐中,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重者每日2次。适用于急性菌痢。

偏方九

[组成]苍术、藿香、陈皮、半夏、青皮、桔梗、枳壳、苏叶、厚朴、甘草各15克,生姜、葱白各9克,晚蚕沙60克。

[用法]上药打碎和匀,炒烫后装入布袋,扎紧口,趁热将药袋置于肚脐,冷则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5~7天为1疗程。适用于虚寒痢、寒湿痢、休息痢。

偏方十

[组成]大葱(连根须)24克,芝麻油200毫升,铅粉120克。

[用法]将麻油放入锅中,加热沸腾,葱切成小段,入油内炸枯滤去,再将油熬至滴入水成珠不散时,徐徐投入铅粉收膏,取药膏摊贴肚脐,止泻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2~3次为1疗程。适用于湿热痢疾。孕妇忌用。

偏方十一

[组成]大田螺2枚,麝香1克。

[用法]田螺捣烂,加入麝香做成饼,烘热后贴脐部。

偏方十二

[组成]木鳖仁6个。

[用法]研碎,分成2份,取1份放在脐部,上敷热水袋。

偏方十三

[组成]水蛙1个,肠肚适量,麝香1.5克。

[用法]水蛙及肠肚捣碎,烘热,加入麝香,作饼,贴脐上。

偏方十四

[组成]黄瓜根适量。

[用法]捣烂摊贴肚脐上。

偏方十五

[组成]官桂3克,枯矾3克。

[用法]共为末,用凉水调糊,摊脐上,固定,当觉大热时,以水润之。

偏方十六

[组成]盐适量,枳实60克。

[用法]炒热敷肛门。用于赤白痢日久,肛门疼痛者。

11.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指冠状动脉因发生粥样硬化而产生了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患者多有心前区疼痛,在激烈运动或劳累后可引起胸痛发作,但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疼痛常可迅速消失。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患者常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病证。

偏方一

[组成]南星、川乌各半。

[用法]共为细末,用黄醋融化,调为膏,摊于手、足心。每日1次,晚敷,晨起去掉。10次为1疗程。也可治疗心慌。

偏方二

[组成]硝酸甘油2~3片。

[用法]用水化开后置于胶布上,贴于心前区,外用纱布覆盖固定。

偏方三

[组成]檀香、细辛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用酒调成糊状,敷在脐部。

偏方四

[组成]檀香、乳香、没药、郁金、醋炒元胡各12克,冰片2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另加麝香0.1克,调匀备用。用时取少许,用二甲基亚砜调成软膏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贴膻中、内关(双侧)穴,每日换药1次。

偏方五

[组成]降香、檀香、田七、胡椒各10克,冰片0.25克,麝香0.1克。

[用法]将上药研末,密封备用。临用时取药末2克,用酒调成药饼,分成5小块,贴于膻中、双侧内关、双侧心俞穴。2天换药1次,5次为1疗程。

偏方六

[组成]栀子、桃仁各12克,蜂蜜30克。

[用法]前2味药研末,加蜂蜜或鸡蛋清调成糊状,将药摊在心前区,敷药面积约7厘米×15厘米,然后覆盖纱布。初用时,每3日1换,2次后,7日换1次,6次为1疗程。

偏方七

[组成]川芎5克,乌头、细辛、附子、羌活、川椒、桂心各15克。

[用法]共研末,炒热装布袋中,热熨背上,至胸痛停止。

12. 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发病与年龄、性别、职业及工作环境、家庭遗传有很大关系。一般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行高血压之分,高血压患者约80-90%是由于原发性高血压引起,所以又称高血压病。正常人的血压有一定的波动幅度,一般来说情绪紧张、活动时较高,安静休息时较低。一个人在安静休息状态,如血压经常超过140/90mmHg(18.7/12kpa)就是高血压病,判定高血压以舒张压(即俗称的低压)升高为主要依据,舒张压若持续超过90mmHg,不论其收缩压如何均列为高血压;舒张压持续在85—90mmHg,列为高血压可疑。正常人的收缩压(俗称高压)随年龄而增高,一般认为40岁至60岁,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递增10mmHg。

高血压病人的症状因人而异,差别很大,一部分人可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中或其它疾病诊断过程中发现。高血压病的早期症状,一般有头晕、头痛、心悸、失眠、耳鸣、心烦、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颜面潮红或有肢体麻木等。晚期可导致心、脑、肾等脏器的病变。高血压也可作为某种疾病的一个症状,如泌尿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颅内疾病等发生的高血压,成为症状性高血压或继发性高血压。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绪抑郁、精神过度紧张或饮酒过度、嗜食肥甘厚味等而致肝阳偏亢,痰浊壅盛,或肝肾阴虚、阴阳两虚。

偏方一

[组成]吴茱萸、菊花、肉桂各等份,鸡蛋1枚。

[用法]将前3味药研成细末,于睡前洗脚后,用10克药末用蛋清调和,敷两足心,外用纱布包扎固定,次晨去掉。连用5~19次。

偏方二

[组成]吴茱萸适量。

[用法]研为细末,每次15~30克,用食醋调成糊状,于睡前敷于两足心,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重症可连用3~5次。

偏方三

[组成]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胡椒7粒,糯米14粒,鸡蛋清适量。

[用法]前5味药共捣烂,加1个鸡蛋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于每晚睡前敷两足心,次晨去掉,连用6晚为1疗程。

偏方四

[组成]蓖麻仁50克,吴茱萸20克,附子20克,生姜150克,冰片10克。

[用法]将前3味药研末,生姜捣烂加入药末中,再加入冰片,调成膏状。每晚贴两足心,次晨去掉,7天为1疗程。

偏方五

[组成]肉桂、吴茱萸、磁石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密封保存。每次用药末5克,蜂蜜调成药饼,贴足心。再配上太冲或足三里穴,每次贴2穴,轮流使用。每天临睡前换药1次,胶布固定,再用艾条灸烤20分钟。

偏方六

[组成]吴茱萸100克,龙胆草50克,硫黄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小蓟根适量。

[用法]将前5味药粉碎,加入小蓟根汁,调成糊状,敷于脐及两足心,每穴用药10~15克,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2日换药1次,1个月为1疗程,一般7~10天见效,连用2~3个疗程。

偏方七

[组成]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

[用法]水煎洗脚。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10~15日为1疗程。

13. 失眠

失眠是以不易入睡或睡而易醒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既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头痛、眩晕、心悸、健忘等证同时出现。可见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及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贫血等病证。中医认为失眠与情志所伤、劳逸失常、久病体虚、饮食不节等有关,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虚证多见。失眠除用药治疗外,还须注意病人的精神因素,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免情绪激动,睡前不吸烟、不饮酒和浓茶,每天参加适当的体力劳动,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养成良好的规律的生活习惯。如果不注意精神治疗和生活调节,单纯依靠药物,往往影响疗效。

偏方一

[组成]朱砂3~5克。

[用法]研成细末,用干净白布,涂浆糊少许,均匀沾附药末,睡前敷足心,胶布固定。

偏方二

[组成]黄连15克,阿胶 9克。

[用法]黄连煎汤,加入阿胶化开,摊贴胸部,或加白芍、黄芩各9克,鸡蛋清1个,搅贴胸部。

偏方三

[组成]吴茱萸9克,米醋适量。

[用法]吴茱萸研末,用米醋调成糊,敷于两足心,上盖纱布,外用胶布固定。

偏方四

[组成]磁石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刺五加20克。

[用法]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块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趁热敷于患者前额及太阳穴处。每晚1次,每次20分钟。

偏方五

[组成]吴茱萸、肉桂各等量。

[用法]研末,密封备用。临睡前取药粉10克,酒调,炒热,敷于一侧神门、三阴交,每天换药1次,左右两侧穴位交替使用。

偏方六

[组成]珍珠粉、丹参、硫黄、冰片各等量。

[用法]研末,取适量药末放入脐中,胶布固定。5~7天换药1次。

偏方七

[组成]青皮一块。

[用法]置火上烤热,趁软擦上下两眼睑。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偏方八

[组成]磁石30克,菊花、黄芩、夜交藤各15克。

[用法]水煎,取药液,加热水洗足。每晚睡前洗1次,洗后入睡。

14. 黄疸

黄疸是指以巩膜(白睛)、皮肤、小便黄染为主要表现的疾患,其中,白睛黄染是本病最主要的特征。现代医学认为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产生过多,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或排泄三个过程的障碍,肝内肝外阻塞,引起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所致。可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胆囊炎,胆石症,疟疾,钩端螺旋体等病证。]婴幼儿黄疸多属先天性疾病,青少年与黄疸型病毒性肝炎多见,老年以肿瘤居多;疟疾、钩端螺旋体病等有一定的地区性;中毒性肝炎引起的黄疸与用药和长期过量饮酒关系密切。

中医将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阳黄起病急速,病程短,黄色鲜明,多因湿热所致;阴黄病程长,起病缓慢,黄色晦暗,多属虚属寒。

偏方一

[组成]茵陈、栀子、大黄、芒硝各30克,杏仁18克,常山、鳖甲、巴豆霜各12克,豆豉50克。

[用法]将药浓煎取汁,装瓶备用。用时纱布或棉花蘸药汁,涂擦脐部,并炒热药渣,敷脐部。每日2次,每剂药可用4次,10天为1疗程。适用于阳黄。

偏方二

[组成]丁香12克,茵陈50克。

[用法]煎汤取汁,擦胸前、四肢、周身。每日1~2次,10日为1疗程。适用于阴黄。

偏方三

[组成]砂仁30克,白糖50克,白矾10克,鲫鱼1条。

[用法]将砂仁研为细末,然后与白矾、白糖、鲫鱼共捣烂,纱布包裹,敷脐、至阳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次。适用于阳黄。

偏方四

[组成]胡椒3~5粒,麝香0.9克,鲫鱼1条(背肉两块)。

[用法]先把胡椒研末,和鲫鱼肉共捣烂,纱布裹之,分别敷脐、肝俞、脾俞,敷前先洗净皮肤,用麝香少许置于穴位上,外盖鲫鱼药饼,再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阴黄。

偏方五

[组成]茵陈30克,丁香20克,胡椒30粒,鲜鲫鱼(去头骨、内脏)1条。

[用法]将3味药研成细末,再和鲫鱼肉捣烂,并对入白酒调成糊状。用时取1/5份,分别敷贴于脐、肝俞、脾俞、阳陵泉等穴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阴黄。

偏方六

[组成]活青蛙2个,鲜仙人掌适量。

[用法]上药共捣烂,用绿豆面调成膏,贴肝区。

偏方七

[组成]半斤重雄鸡1只。

[用法]将鸡从背上破开,不去毛,带热血贴敷患者胸前,冷则换之,每日数次。

偏方八

[组成]大黄、黄柏、栀子各等份。

[用法]研末,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30克,蜂蜜水调成膏状,贴期门穴。每日1次,每次6小时,30次为1疗程。

偏方九

[组成]甜瓜蒂、秦艽各100克,紫草、黄芩、丹参各30克,铜绿15克,冰片6克。

[用法]除甜瓜蒂、冰片另研末外,其余药混合研末,再合在一起,分成15份,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备用。用温开水洗净脐部,将药粉倒入脐孔,约填满2/3,用胶布封紧。每人每次用量约0.15克,小孩每次约0.1克,每2天换药1次,直至病愈。适用于阳黄、阴黄。

15. 胁痛

胁痛是一侧或两侧胁肋部发生疼痛的病证。胁痛主要与肝胆疾病有关,可见于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肝硬化、肝脓肿、肝寄生虫病、肝癌以及胆道蛔虫病、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等。

中医认为胁痛与情志抑郁不舒或暴怒而伤肝,或强力负重而脉络受伤,或饮食不调,或久病、劳累过度致精血亏虚等因素有关。常分为肝气郁结、瘀血停着、肝胆湿热、肝阴不足等四型。胁痛以胀痛为主,痛处走窜不定,疼痛每每随情绪变化而增减,多伴嗳气频频者,属于肝气郁结型;胁肋刺痛,痛处固定,入夜更甚,胁肋下多有韧性或坚硬的肿块,舌质紫暗者,为瘀血停着型;胁痛口苦,厌食,恶心呕吐,黄疸,小便黄赤,舌苔黄腻,或伴发热者,属肝胆湿热型;如胁痛日久,隐隐作痛,劳累后加重,伴口干咽燥,心烦,头晕目眩,舌光嫩少苔者,属肝阴不足型。

偏方一

[组成]川芎12克,香附10克,柴胡、芍药、青皮、枳壳各6克。

[用法]将药物研细末,麻油调拌,贴于胁肋疼痛处。如胀痛明显,加入夏枯草30克,钩藤12克;如以刺痛为主,加入鸡血藤、桃仁;如以灼痛感为主,加地龙、木香、穿山甲。适用于胁痛固定者。

偏方二

[组成]白芥子、吴茱萸各等份。

[用法]研成细末,水调如糊状。取药糊敷于章门、京门穴处,干后换药。每日数次。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之胁痛。

偏方三

[组成]三棱12克,莪术10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凡士林调拌,贴在痛处。适用于胆囊炎所致胁痛。

偏方四

[组成]栀子、大黄、芒硝各10克,冰片1克,乳香3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蓖麻油30毫升,75%酒精10毫升,蜂蜜适量,调为糊状,敷于胆囊区。每日1次,保持8~12小时。用至腹胁疼痛缓解而按压时不痛为止。

偏方五

[组成]甘遂、牵牛子各6克,附子、肉桂各10克,生姜适量。

[用法]将前4味药共研细末,用生姜汁调成糊状,外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10日为1疗程。可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

偏方六

[组成]青黛4份、甜瓜蒂5份、冰片1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末,每次取1克,调大蒜汁,做成药饼,贴敷于一侧臂臑穴上,24小时后取下,2~3周1次,左右交替,3次为1疗程。一般治疗观察2个月。可用于慢性肝炎。

偏方七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各等份。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凡士林适量,调成膏状。取适量敷贴于痛点及其周围,外以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次取1~2处,每日换药1次。如胁痛游走不定,可取章门、期门、日月等穴。局部皮损者,不宜贴此药。适用于胁痛剧烈者。

偏方八

[组成]青皮适量。

[用法]打碎,拌醋炒烫,装入布袋,热敷胁痛处,冷则更换。每日2次,每次30分钟。适用于胁下刺痛,有包块者。

偏方九

[组成]生姜500克。

[用法]捣烂,布包热熨痛处,冷则炒热再熨,直至见效。用于心胸胁下胀痛者。

偏方十

[组成]盐适量。

[用法]炒热熨痛处。

16.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的并发症之一,一般预后不良。肝硬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弥漫性肝脏损害。患者多有肝炎、血吸虫病、黄疸、长期酗酒等病史。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损害的主要表现有:厌食、顽固腹胀,出血倾向及贫血等;肝硬化腹水是门脉高压症的表现,同时可见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曲张、脾肿大等症。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鼓胀”的范畴。

偏方一

[组成]甘草、甘遂各15克。

[用法]共为细末。分为8份,每次用药末1份,鲜姜9克,去皮,捣烂调和药末,分置于2块5厘米×5厘米胶布上,敷双侧曲泉穴,用药24小时后取下。可连续用药3次,然后间隔3~5天再敷。

偏方二

[组成]轻粉6克,巴豆霜12克,生硫黄3克。

[用法]共研为末,制成药饼,敷脐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待患者泻下5~6次后,除去药饼,然后服温粥调养。

偏方三

[组成]甘遂(可用商陆替代)适量。

[用法]研末,连须葱白5根,如患者畏寒怕冷,则加少量肉桂。上药共捣烂,将脐部先用醋涂擦,然后将药泥敷脐上,纱布覆盖、固定。一般2~4小时之内能自动排尿或排稀水便。

偏方四

[组成]大黄15克,巴豆、枳壳、沉香各5克,皂角、琥珀各8克,莱菔子10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姜汁调药末如泥,制成较5分硬币稍厚的药饼,敷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5日为1疗程。

偏方五

[组成]川椒100克,炙鳖甲、白术、阿魏各15克。

[用法]共研细末,加白酒适量,炒烫,装入布袋,置于肚脐,上覆热水袋以保持温度。

偏方六

[组成]芒硝15克,甘遂8克,水红花子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放在膏药上,敷于脐部,用热水袋覆盖上。

偏方七

[组成]肉桂6克,芒硝60克,研末。

[用法]将上药和匀,敷脐,外盖纱布,用胶布固定。

偏方八

[组成]水红花子500克。

[用法]水煎熬膏。每次1汤匙,每日2次,黄酒或开水送服。同时水红花子膏摊布上,以脐为中心外贴腹部,每日换药1次。

偏方九

[组成]败酱草适量。

[用法]和麝香少许捣烂。贴脐。

17. 淋证

淋证是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伴有小便色黄赤,或尿出沙石,或尿如米膏。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以膀胱湿热为主,如尿色深黄,小便灼热刺痛,则属热淋。尿色深红或夹血丝者,属血淋;尿有沙石者,称石淋;尿如米膏者,称膏淋。常见于泌尿系感染患者。

偏方一

[组成]地龙(即蚯蚓)1条,蜗牛1个。

[用法]共捣烂,用温水洗净脐部,将药敷脐。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膏淋、血淋,各型石淋。

偏方二

[组成]莴苣1把,黄柏100克。

[用法]合捣如膏,取药膏如枣大,放胶布中间,贴敷肚脐、小肠俞、膀胱俞,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热淋。

偏方三

[组成]生葱白3~5根。

[用法]和食盐少许共捣如泥。取药泥如枣大一块,放胶布中间,贴敷肚脐、小肠俞、膀胱俞,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各型石淋。

偏方四

[组成]鲜莴苣1把。

[用法]捣烂敷脐部,每日1次。适用于血淋。

偏方五

[组成]虎杖根100克,乳香15克,琥珀10克,麝香1克。

[用法]将鲜虎杖根和诸药混合,捣烂如泥;如无鲜虎杖根,可用干品粉碎为末,用葱白和诸药捣烂如泥。取药泥如枣大,放胶布中间,贴敷肚脐、肾俞、膀胱俞,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石淋、血淋。

偏方六

[组成]瓦松(屋上无根草)适量。

[用法]煎浓汤趁热熏洗小腹。用于砂淋。

偏方七

[组成]田螺7个,淡豆豉10粒,连须葱头3个,鲜车钱草3棵,食盐少许。

[用法]共捣烂,做饼,敷脐部,每日1次。用于泌尿系结石。

18. 癃闭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至闭塞不通为主要表现的疾患。患者尿道无疼痛感,病情严重时还可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喘促、水肿甚至昏迷等症。病变部位在膀胱和尿道,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尿潴留及无尿证,如神经性尿闭,膀胱括约肌痉挛,尿路结石,尿路肿瘤,尿路损伤,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尿毒症等。本病治疗以“通”为原则。

偏方一

[组成]生葱250克,或加食盐500克。

[用法]将生葱切碎,和盐入锅内炒热,然后取出,用布包裹,待温度不烫皮肤时,敷脐部及小腹,冷则再炒热敷。一般更替热敷数次,敷2~4小时。如无效,可连用2~3天。

偏方二

[组成]麝香虎骨膏。

[用法]剪成3厘米×3厘米小方块。取脐中、气海、关元、命门、肾俞、三焦俞、膀胱俞、三阴交等穴,每次选3~4穴。将药膏贴在所选穴位上,2天换药1次。可连用2周。

偏方三

[组成]麝香0.3克,血竭1克。

[用法]共研细末,敷于脐部,以胶布固定。适用于外伤后癃闭。

偏方四

[组成]党参30克,当归15克,川芎9克,柴胡9克,升麻9克。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加水炼膏,将膏贴肛门,便前取下。每日1次。适用于癃闭伴有小腹、肛门有下坠感者。

偏方五

[组成]大蒜1枚、栀子8个,食盐少许。

[用法]共捣烂,外敷脐部半小时。

偏方六

[组成]大蒜3瓣,蝼蛄5个。

[用法]共捣为泥,敷于脐部,约1小时

偏方七

[组成]蜗牛3个。

[用法]捣碎贴脐下,用手按摩脐下皮肤。

偏方八

[组成]食盐500克,生葱250克,田螺数个,麝香0.3克。

[用法]将葱切碎,加盐入锅中炒热,用布袋包裹在肚脐周围外敷;或用田螺和麝香共捣烂,敷脐下2寸左右处,如无麝香,可用麝香虎骨膏固定。

偏方九

[组成]连须葱白2根,生姜3~5片,淡豆豉20粒,食盐1小匙,面粉适量。

[用法]将上4味药捣烂,和入面粉适量,加少量75%的酒精,调成面团,烘热,待温度适宜时,贴敷于脐部,外盖纱布,胶布固定,凉后再热。每日数次。

偏方十

[组成]巴豆、黄连各15克。

[用法]上药做成药饼,先滴葱汁在脐内,再将药饼贴脐上,用艾条灸烤。

偏方十一

[组成]苎麻根适量。

[用法]洗净研末,摊在布上,贴小腹部连阴毛处。

偏方十二

[组成]鲜莴苣适量。

[用法]捣烂贴脐中。

偏方十三

[组成]栀子4克,食盐少许,独头蒜1枚。

[用法]共捣烂,摊纸上贴脐,或涂阴囊上。

偏方十四

[组成]葱泥250克。

[用法]煨熟捣烂,贴脐上。或带须叶之大葱3根,麝香0.15克。共捣烂,炒热,纱布2~3层包裹,贴气海穴处,包扎固定。一般10~20分钟即可排尿。

偏方十五

[组成]甘遂末适量。

[用法]用生面糊贴敷脐中及关元穴处,上用艾条灸烤,并饮甘草汤。

偏方十六

[组成]蚯蚓粪、芒硝等份。

[用法]水调敷脐下。

偏方十七

[组成]连叶葱白适量。

[用法]蜂蜜少许。共捣烂,敷肾区。

偏方十八

[组成]大蒜120~240克,芒硝30克。

[用法]共捣碎,外敷肾区2小时,为防止皮肤损伤,可在皮肤上隔1~2层凡士林纱布;大黄150克,醋200毫升,调和后敷肾区6小时。以上两种方法轮换,每日1~2次。适用于年老肾虚之癃闭。

偏方十九

[组成]荆芥、紫苏、艾叶各15克,葱5根。

[用法]煎汤,熏洗阴部。适用于产后小便不通各型。

偏方二十

[组成]陈瓜蒌30~60克。

[用法]煎汤坐浴约20分钟。适用于产后小便不通各型。

偏方二十

[组成]蝼蛄适量,麝香少许。

[用法]用蝼蛄后半截,和麝香共捣烂填脐中,胶布固定。

偏方二十一

[组成]白矾末适量。

[用法]填脐中,以凉水滴脐,觉冷透腹内即可。

19. 尿频、遗尿、小便失禁

尿频是指小便次数增多,1日超过10次以上。遗尿与小便失禁都是指小便不能控制而自行排出的一类病证。3岁以上的儿童,在睡眠中,小便不知不觉排出,醒后方知者,名遗尿;在清醒状态下,小便不能控制,自行排出者,名小便失禁。遗尿多见于儿童,尿频、小便失禁多见于产后、病后体虚及年老者,三者均排尿通畅,无尿急、尿痛的感觉。 三者病因多与脾肾阳虚、肺脾气虚有关。

偏方一

[组成]丁香、肉桂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用黄酒或水调成膏,纱布包裹,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次,5次为1疗程。治疗尿频。

偏方二

[组成]白芥子10克,肉桂、细辛各8克,冰片12克,鲜葱、鲜姜、大蒜适量。

[用法]前4味药共研细末,与葱、姜、蒜混合捣烂,取一小团放于双侧膀胱俞、肾俞、三阴交、足心处,盖上纱布,胶布固定。6~8小时取下。如局部热痒,可缩短时间。每日或隔日1次,1周为1疗程。治疗尿频。

偏方三

[组成]硫黄30克,大葱120克。

[用法]先将硫黄研末,再和大葱共捣如泥,烘热,装纱布袋,敷脐,外用纱布包裹,或用胶布固定。每晚1次,连敷7~10天。适用于脾肾阳虚之遗尿、小便失禁。

偏方四

[组成]甘草50克,白芍、白术各20克,硫黄50克,白矾10克。

[用法]前3味药水煎2次,每次1小时,2次药液混合,再浓缩成膏糊,后2味药研末后掺入搅匀,再烘干研细备用。用时取2~3克,放入脐中,上盖薄纸片,胶布固定,每3~7天换药1次。适用于脾肾阳虚之遗尿、小便失禁。

偏方五

[组成]覆盆子30克,硫黄、菟丝子、仙茅、补骨脂、麻黄、石菖蒲、桑螵蛸、益智仁各20克,肉桂10克。

[用法]共研细末,酒调后做饼,敷脐部。每日1次。治疗遗尿。

偏方六

[组成]麻黄、益智仁、肉桂按2:1:1比例配制。

[用法]共研细末,以瓷瓶或玻璃器皿盛贮,密封。每次3克,用醋调成饼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36小时后取下,间隔6~12小时再用1次,连敷3次,然后每隔2周填脐1次,连续2次巩固疗效。适用于脾肾阳虚型遗尿。

偏方七

[组成]五倍子、五味子、菟丝子按2:1:3配制。

[用法]研末装瓶备用。每晚睡前,加醋调敷脐部,次晨取下。适用于遗尿。一般敷3~5次即可控制症状。

偏方八

[组成]五味子12克,桑螵蛸10克,车前草20克,元胡12克,桂枝6克,青木香20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葱水或姜汁调拌成糊状,烘热后,外敷关元、水道穴。治疗遗尿。

20. 尿浊

尿浊是指小便混浊不清,但排尿时并无尿涩痛为主要特征的疾患。如初尿不混浊,留置时间稍长则沉淀成积粉样者,也属本证。本病男女均可发生。其发生多与过食肥甘之物、嗜酒过度、劳累、病后体虚、先天不足及感受湿热之邪等有关。本病初期以湿热多,属实;病久则脾肾亏虚,属虚。

偏方一

[组成]制牡蛎、大蒜头各适量。

[用法]共捣烂,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各种尿浊。

偏方二

[组成]椿根白皮90克,干姜、白芍、黄柏各30克,麻油适量。

[用法]麻油烧沸,将上药粉碎,炸至枯黄,捞出药渣,将药油熬成膏,敷脐部,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适用于赤白尿浊。

21. 水肿

水肿是指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潴留,引起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可见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失调,肝硬化及营养障碍等疾病。长期服用有些药物也可引起水肿,如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雌激素、胰岛素、萝芙木制剂、甘草制剂等。中医常将水肿分为阳水和阴水两大类。阳水属热属实证,阴水属寒属虚证。一般而言,青少年初病,或新感外邪发为水肿,多属实证;年老或久病之后,正气虚衰,发为水肿者,多属虚症。水肿患者常伴有咳喘、心悸、癃闭等症,必要时可参考有关病证的治疗。

偏方一

[组成]田螺、大蒜、车前子等份。

[用法]共捣成膏,摊贴脐上。

偏方二

[组成]鲜莎草适量。

[用法]捣烂如膏,贴足心及关元穴。

偏方三

[组成]吴茱萸适量。

[用法]研末,醋调,敷足心。每日1换。

偏方四

[组成]蓖麻仁70粒,石蒜1个。

[用法]共捣烂,敷于两足心,外盖纱布,胶布固定约8小时,去掉。每日1次,1周为1疗程。适用于急、慢性肾炎水肿而体质较好者。

偏方五

[组成]商陆、大戟、甘遂各等份。

[用法]混合研为细末,每次取药末5~10克,撒布于脐,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适用于急性期、急性发作期水肿。

偏方六

[组成]田螺1个,甘遂5克,雄黄3克,麝香0.3克。

[用法]前3味药混合捣烂,制成如5分硬币大小的圆饼,将麝香细末放入脐中,再以药饼盖脐上,覆盖纱布,固定。每日1次。

偏方七

[组成]牵牛子15克,煅皂角7.5克,木香、沉香、乳香、没药各9克,琥珀3克。

[用法]上药与砂糖共研为细末,外敷气海穴。

偏方八

[组成]白芥子6克。

[用法]研末,烧酒调之,敷小腹上,见局部皮肤起泡,将药去掉。

偏方九

[组成]针砂、猪苓、生地龙各9克。

[用法]为末,葱汁调和,敷脐中约1寸厚,纱布固定。小便增加为度。

22. 腰痛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的局部疼痛酸楚为主症的一类病证。中医认为,腰痛的病因有久居湿冷之地,或涉水淋雨,或出汗后受凉,或没有及时更换湿冷的衣物,致使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有因气候、环境而受湿热之邪,湿热之邪阻滞经络;有因跌打外伤,或体位不正、用力不当致闪挫伤,导致气血阻滞不畅;有因先天不足,加之劳累过度,或久病体虚,或年老体衰,或纵欲过度致肾亏。不论外感内伤,以肾虚为病本。常见寒湿腰痛、湿热腰痛、气滞血瘀腰痛、肾虚腰痛等证型,治疗时应辨析明了。

偏方一

[组成]肉桂30克,吴茱萸90克,生姜120克,葱头30克,花椒60克。

[用法]共炒热,布袋包裹,熨痛处,冷则再炒热敷。外用阿魏膏贴敷。治疗各型腰痛。

偏方二

[组成]川乌、草乌各20克,透骨草5克,元胡15克,红花10克,威灵仙10克,肉桂5克,吴茱萸5克,松香200克,樟脑50克。

[用法]将松香樟脑水浴熔化,余药压极细末,加樟脑、松香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制成稠膏,趁热摊于细帆布或薄人造革内面,制成一定大小形状,备用。用时微烘软,外贴患处,1~2天后觉皮肤发痒时,将药取下,隔一天再贴。7贴为1疗程。适用于腰部刺痛怕冷者。

偏方三

[组成]当归50克,红花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川牛膝15克,醋300毫升。

[用法]将诸药放醋中浸泡4小时,放锅中加热数十沸,将纱布放醋中浸泡,趁热湿敷腰部,冷则再换,适用于外伤劳损所致腰痛。

偏方四

[组成]吴茱萸、附子、肉桂、干姜、川芎、苍术、独活、威灵仙、地鳖虫、全蝎、羌活各10克,细辛6克,红花15克,冰片10克,皂角9克,川椒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穴取药粉10克,放胶布中间,贴敷腰眼、肾俞、脾俞穴。每日1次。适用于腰部冷痛,怕凉者。

偏方五

[组成]草乌1个,生姜1块,盐10克。

[用法]将药研细,加酒炒热,用布包,围敷腰部,冷后再炒再敷。适用于受寒湿所致腰痛。

偏方六

[组成]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乌头20克,木瓜25克。

[用法]上药加水2000毫升,煮30~40分钟,趁热熏腰痛处,待水温后用纱布蘸药汁热敷患部,反复2~3次。每日2次,7天为1疗程。适用于寒湿腰痛。

偏方七

[组成]生乌头150克,醋适量。

[用法]乌头用醋磨成糊状,入沙锅中熬至酱色,摊于布上,厚约0.5厘米,贴敷痛处。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寒湿腰痛。

偏方八

[组成]生姜捣汁120克,水胶30克。

[用法]共煎成膏,厚纸摊贴脐部,适用于寒湿腰痛。

23. 头痛

头痛是以头的局部或整个头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作为常见症状,头痛可以见于多种疾病中,如感染性发热,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偏头痛,一些眼(如屈光不正、先天性青光眼等)、耳(如急慢性中耳炎、乳突炎)、鼻(鼻窦炎、鼻炎等)、口腔(如龋齿、牙周炎等)、头颈部疾患(如三叉神经痛、颈肌损伤、颈椎炎症等),高血压,高血压脑病,一氧化碳中毒,高原反应、酒精中毒等。

中医将头痛按病因分成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大类。外感头痛一般起病急,痛势较剧烈,疼痛多持续,多因生活不慎,感受风寒湿热等外邪所致,多伴有感冒症状;内伤头痛多反复发作,起病缓慢,痛势绵绵,劳累后加剧,多时发时止,时轻时重。按经脉分布,头痛以前额部为主,为阳明头痛;以侧头面部为主,为少阳头痛;以枕部下连及颈部疼痛为主,为太阳头痛;颠顶疼痛为主,为厥阴头痛。

偏方一

[组成]白附子3克,葱白15克。

[用法]白附子研末,与葱白共捣为泥,取黄豆大一粒,摊在纸上,贴在痛侧太阳穴处,约1小时后取下。适用于偏、正头痛。

偏方二

[组成]蓖麻同乳香、食盐适量。

[用法]捣烂,贴太阳穴,治疗偏侧头胀痛者。

偏方三

[组成]鹅不食草30克,白芷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细末备用。发作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鼻孔。适用于偏头痛。

偏方四

[组成]吴茱萸、醋各适量。

[用法]吴茱萸研末,醋调敷足心。每日换1次,7日为1疗程。适用于颠顶或两侧头胀痛者。

偏方五

[组成]白砒霜、腾黄、斑蝥、红娘子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末,加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将1丸药放在胶布中间放太阳、列缺穴上,固定。每日1换,5日为1疗程。适用于颠顶或两侧头胀痛者。

偏方六

[组成]川芎12克,花椒20克,薄荷脑6克,葱白20克,面粉适量。

[用法]将葱白捣汁,前药研细末,和面粉调成药饼,外敷太阳穴、百会穴。

偏方七

[组成]酒大黄100克,冰片30克。

[用法]共研细末,装瓶备用,头痛发作时,用消毒药棉蘸药粉,塞入鼻孔。亦可将药粉用水调成膏状,贴敷两太阳穴。适用于头部热痛。

偏方八

[组成]蚕沙15克,生石膏30克,醋适量。

[用法]上药共为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前额,每日1次,3~5为1疗程。适用于风热头痛。

偏方九

[组成]全蝎21个,地龙6个,蝼蛄3个,五倍子15克,生南星30克,生半夏30克,白附子30克,木香9克;或地龙5条,全蝎20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0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加1/2的面粉,用酒调成饼,摊贴太阳穴。用纱布包裹固定。治疗三叉神经痛。

偏方十

[组成]当归12克,川芎6克,香附6克,食盐20克。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炒热,外敷头痛处。适用于头部冷痛怕风者。

偏方十一

[组成]生姜4片。

[用法]放火内煨热,分别贴前额及太阳穴,以手帕束之,凉则更换,每次15~20分钟。每日2次,3~5天为1疗程。适用于感寒所致的头痛。

偏方十二

[组成]斑蝥(去头足)3~5个。

[用法]研末,布包,贴痛处,起泡后用针刺破,使水流出。用于剧烈头痛。

偏方十三

[组成]胡椒、艾叶各等份,蛋清适量。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用蛋清调成糊状,敷百会穴。每日1换,5~7天为1疗程。用于感寒头痛。

偏方十四

[组成]大葱、细辛各等份。

[用法]研为末,敷太阳穴。用于感寒头痛。

偏方十五

[组成]川芎、白芷各3克。

[用法]研为末,与大葱5克捣烂,敷于太阳穴。适用于感寒头痛。

偏方十六

[组成]茉莉根、蚤休根各适量。

[用法]捣烂敷痛处。

偏方十七

[组成]生桃叶适量。

[用法]和盐少许共捣,敷太阳穴。

偏方十八

[组成]栀子适量。

[用法]研末,蜂蜜少许调和,浓敷舌上,吐即止。

偏方十九

[组成]决明子适量。

[用法]炒,研末,用茶调敷两太阳穴,干则易之。

偏方二十

[组成]黄铜片(103mm厚,2分硬币大小)3片。

[用法]在疼痛部位皮肤贴敷黄铜片1~3片,以胶布“十”字固定。5~7天为1疗程,疼痛未彻底消失者,间隔5~7天,再贴第2疗程。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

偏方二十

[组成]蚕沙 白芷 大黄各9克。

[用法]共研细末,葱汤调敷患处。适用于感冒头痛。

偏方二十一

[组成]人中白1匙,煅尿浸石膏粉少许。

[用法]混合研末,摊在长条纱布上,包头一周,勿使药从纱布孔隙与皮肤接触,再用绷带固定,1~2天换药1次。适用于外感头痛、发热者。

24. 眩晕

眩晕是头晕目眩的总称。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目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二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眩晕”。眩晕是机体对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是一种运动幻觉。可见于多种疾病,按病因分为:耳源性眩晕,又称周围性眩晕,如急慢性中耳炎、内耳眩晕病(美尼尔病)等;眼源性眩晕,如屈光不正、单纯性青光眼等;神经源性眩晕,又称中枢性眩晕,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颅内压增高、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等;全身疾病性眩晕,如动脉硬化病、高血压病、低血压,严重贫血、低血糖、甲状腺功能不足、糖尿病、尿毒症、绝经期综合征等。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虚证居多,如阴虚则易肝阳上亢,气血虚则脑失所养,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等。其次由于痰浊中阻所致。其中肝阳上亢和气血亏虚型较多见。眩晕患者应注意适当休息,避免精神刺激及不必要的头位、体位变动。中年以上的眩晕患者,平时应注意控制饮食(尤其是肥腻酒食及辛辣之品),维持正常体重,情绪戒急躁恼怒,节房事,适当增加体力活动,锻炼身体。

偏方一

[组成]吴茱萸100克,龙胆草50克,硫黄20克,朱砂15克,明矾30克,小蓟根汁适量。

[用法]先将前5味药粉碎为末,加入小蓟根汁,调和成糊,敷于肚脐、两足心,每穴用10~15克,上盖纱布,胶布固定。2日1换,10天为1疗程。

偏方二

[组成]白芥子30克,胆南星15克,白矾15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姜汁适量。

[用法]将前5味药研末,用生姜汁调成膏状,贴脐,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15日为1疗程。适用于痰浊中阻型眩晕。

偏方三

[组成]桃仁、杏仁各12克,栀子3克,胡椒7粒。

[用法]上药共捣烂,加1个鸡胆清调成糊状。分3次用。每晚睡前敷于足心,晨起除去。每晚1次,每次敷1足。两足交替敷药,6次为1疗程。用于高血压眩晕。

偏方四

[组成]伤湿止痛膏。

[用法]上车、船前用伤湿止痛膏封贴脐。适用于晕车、晕船者。

偏方五

[组成]白芥子30克,白酒适量。

[用法]将白芥子研末,取药末3克,用白酒调成2~3个药饼,分别贴敷百会、翳风穴。如有恶心呕吐,加敷内关、足三里;如痰多加敷丰隆穴。敷药后以纱布覆盖固定。3天换药1次。敷药后局部有麻痛感,应坚持1~2小时即可消失。局部起泡者,可挑破,涂龙胆紫。

偏方六

[组成]当归、羌活、藁本、制川乌、川芎、赤芍、红花、地龙、血竭、菖蒲、灯芯草、细辛、桂枝、没药、丹参、防风、莱菔子、威灵仙、乳香、冰片各适量。

[用法]装入枕芯内,睡时枕之,每日用枕不少于6小时,连用3~6天。

偏方七

[组成]夏枯草30克,钩藤20克,桑叶15克,菊花20克。

[用法]水煎洗脚。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10~15日为1疗程。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25. 中风

中风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未有神志不清而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由于大多起病很急,恶化很快,于自然界“风”的特征相似,所以人们称之为中风。常见于脑血管意外,大致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缺血的原因可以是脑血管内血栓形成,阻滞了供血,称为脑血栓形成;或流动的血液内有栓子,大多数栓子来自心脏,也有来自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等,它们在流动的过程中把相应管径的血管塞住,造成局部缺血,成为脑栓塞。出血性中风有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中风的原因很多,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中风病因,中老年人较多;脑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常见于较年轻的病人;各种心脏病、糖尿病、尿毒症等也可以导致中风发生。中风是亚洲第二号杀手,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中风。我国每年新发120~150万人,死亡者80~100万人,存活者中约75%致残,5年内复发率高达41%。中风患者除了本人痛苦,也给其家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因此应积极预防中风的发生。可以促进突发中风的因素有几十种,约60%中风病人发病有诱因,大致可以归纳为气候变化(冬秋季比夏季好发)、情绪激动、过度疲劳及用力过猛、饮食不节(饱餐及进食油腻)。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中风的发生,有中风家族史的人更应注意。

中医将中风分成中脏腑、中经络两大类,中脏腑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中经络则没有神昏的表现,直接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症状。中经络可包括面神经麻痹、面神经炎等。

偏方一

[组成]穿山甲、川乌头、海红蛤各60克,葱汁适量。

[用法]诸药为末,用葱汁调作药饼数枚,敷贴足心、肩髃、阳陵泉、曲池等穴,盖纱布固定,3日1次。适用于中风瘫痪、半身不遂。

偏方二

[组成]麝香1克,冰片5克,川牛膝15克,木瓜20克,樟脑50克,雄黄40克,桃仁15克,半夏6克。

[用法]共研细末,分成30份,另备大活络丸30粒,生姜末90克,每次用热米饭捶饼2个。每饼上放药末1份,大活络丸1粒,生姜末3克,敷患侧上下肢各1穴处(上肢取肩髃、尺泽,下肢取环跳、委中,交替适用),晚敷晨去,半月为1疗程。适用于中风半身不遂。

偏方三

[组成]天南星12克,雄黄6克,黄芪12克,胡椒3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用水调,湿敷脐部。用于中风之半身不遂。

偏方四

[组成]穿山甲3克,川乌、草乌各12克,葱汁20克。

[用法]山甲研末,与川乌、草乌、葱汁调拌捣烂,作药饼,贴双足心,然后用白酒浸湿。

偏方五

[组成]马钱子适量。

[用法]将上药放入清水中浸泡24小时后捞出,沿纵轴切成厚约1毫米左右的薄片,备用。用时取1片医用橡皮膏或风湿止痛膏,大小根据病人年龄和面部大小定,一般药能盖住面颊部。将马钱子片间隔0.5厘米,成片排列粘附与橡皮膏上,然后贴敷在患侧面颊部。7日更换1次。用药后,病人局部皮肤可出现瘙痒和蚁行感,无需特殊处理。用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偏方六

[组成]天南星末适量。

[用法]生姜汁调膏,摊纸上,贴患侧面颊。治疗口眼歪斜。

偏方七

[组成]蓖麻子仁77粒,巴豆19粒,麝香1.5克。

[用法]研作饼。口角歪向右侧,药饼贴左手心;歪向左侧贴在右手心。用于口眼歪斜。

偏方八

[组成]白芥子适量。

[用法]研末,醋煎,敷面颊处。用语中风语言不利。

偏方九

[组成]白附子、蝎尾、羌活、川芎、乌头、藿香各15克,荆芥、防风、天麻、僵蚕、炙甘草各20克,胡椒3克。

[用法]将上药共研细末,蜂蜜入锅加热,炼去浮末,离火,掺和药末,制成蚕豆大的丸药。取药1丸,用酒搅和成膏,贴穴位(颊车、承浆、地仓、牵正),每穴1丸,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1换。用于中风、口眼歪斜。

偏方十

[组成]麻黄60克,杏仁30克,甘草15克,肉桂15克。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用酒调成药饼,贴敷膻中、心俞。

偏方十一

[组成]蜈蚣1条。

[用法]焙干研末,猪胆汁调敷患处。用于中风口眼歪斜。

偏方十二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蝎子各20克,冰片10克。

[用法]先将前3味药共研为细末,后加冰片再慢研均匀,装瓶备用。用时,取药末的1/4加少许送节油调成块状,用干净的白纱布包成大约0.6厘米厚的片状包,置于患侧的耳垂后下,用暖水袋放在药包上热敷。每次1小时,每天更换药物1次,热敷数次。适用于血管神经机能紊乱所致的面瘫。

偏方十三

[组成]鲜鳝鱼血,乳香末适量。

[用法]上药拌匀,涂敷于患侧地仓、颊车、下关、大营、巨髎等穴,也可涂患侧全面部。每日1次,连用5~15次。用于各型面神经炎。

偏方十四

[组成]天麻、南星、地风、白僵蚕、白及各8克,巴豆5粒(去壳),鲜生姜500克。

[用法]将上药烘干,研成细末,生姜取汁调和成膏,纱布一层包裹,敷患侧7~8小时即可取下。用于面神经炎。

偏方十五

[组成]全蝎、僵蚕、川乌、草乌、半夏、白及、威灵仙、陈皮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用15克,用生姜汁调成糊状,敷患侧面部,外贴纱布固定,每日患药1次。用于面神经炎。

偏方十六

[组成]鲜蓖麻子仁30克,冰片1克。

[用法]将上药捣成膏,贴患处,每日1次。用于面神经炎。

偏方十七

[组成]斑蝥粉0.2克。

[用法]用清水调成膏,贴在患侧太阳穴,局部发泡后刺破,擦干渗出液,间隔2~3天再贴,直至痊愈。适用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26. 自汗、盗汗

自汗是以时时汗出,动则汗出更甚为特征的一种病证。盗汗是以睡中汗出,醒来汗止为特征的一种病证。自汗、盗汗作为症状可伴见于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亢、结核病、风湿热等,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参照本书提供的偏方治疗。

中医认为自汗、盗汗均为机体阴阳失调所致,自汗主要见于气虚、阳虚之人,盗汗主要见于阴虚者。自汗、盗汗不仅是病症,日久还可损耗气阴,耗伐正气。

偏方一

[组成]五倍子5克。

[用法]研末,加水调成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治疗自汗、盗汗。

偏方二

[组成]郁金20克。

[用法]研为细末,睡时用蜂蜜调涂于两乳头上。适用于各型自汗、盗汗。

偏方三

[组成]黄芪15克,麻黄根20克,白术10克,防风10克,白芷10克,艾叶20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块干净的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覆盖在肚脐、关元穴15分钟左右,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气虚自汗。

偏方四

[组成]乌梅10枚,生地10克,浮小麦15克,黄芪12克,大枣5枚,白芷9克,透骨草12克。

[用法]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将两块干净的口罩浸泡其中,温度适中后,将口罩覆盖在肚脐、关元穴15分钟左右,然后重新将口罩浸泡药汁,再敷于肺俞、大椎穴15分钟,每日1次。适用于阴虚自汗。

偏方五

[组成]五倍子、郁金各等份,蜂蜜适量。

[用法]将前2药混合研成细末,加蜂蜜调膏,取适量贴于足心、灵墟、肚脐,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7~10天为1疗程。适用于气虚自汗。

偏方六

[组成]旧蒲扇灰、滑石粉适量。

[用法]混匀,扑胸腹部,若汗出不止者,可将牡蛎粉30克扑在全身,每日1次。适用于各型自汗。

偏方七

[组成]五倍子、煅龙骨各等份。

[用法]共研成细末,每次10克,用温开水或醋调成糊状,敷于脐部,外用胶布固定,每晚睡前敷,次晨取下,第二天再敷,连续2晚。适用于小儿体虚出汗。

偏方八

[组成]何首乌20克。

[用法]研细末,用本人唾液调成糊状,敷脐窝,盖以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用于自汗。

偏方九

[组成]五倍子、枯矾各等份,人乳适量。

[用法]将2药研成末,加入人乳调成膏。每穴取药膏15克,选取肚脐、气海、肾俞贴敷。1日1换,一般10~15天见效。适用于盗汗。

偏方十

[组成]郁金粉0.24克,牡蛎粉0.06克。

[用法]上药和匀,以米汤适量调和,分为2份,放在患儿左右乳之间,用胶布或清凉膏贴好。24小时更换1次,连续3~4天即可。如皮肤接触胶布处出现红、痒或起泡现象,可隔日使用。用于小儿盗汗。

偏方十一

[组成]五倍子、赤石脂、没食子、煅龙骨、煅牡蛎各100克,朱砂5克。

[用法]前5味药与朱砂分别研成细末,然后和匀备用。6个月~1岁每次用10克,1~5岁每次用15克,5岁以上每次用20克。凉水、食醋各半调为糊状,每晚睡前敷脐,以纱布绷带固定,次晨取下,3~5夜为1疗程。

偏方十二

[组成]五味子、五倍子各100克。

[用法]共研细末,加入75%的酒精适量,调成糊状,用时将厚糊放在塑料薄膜或不透水蜡纸上,贴在肚脐正中,以纱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用于盗汗。

27. 癌性疼痛

癌性疼痛是指由于各种癌症所引起的疼痛证。往往程度剧烈,外敷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止痛手段。

偏方一

[组成]蟾蜍、生川乌、七叶一枝花、红花、莪术、冰片等适量。

[用法]做成膏,敷于疼痛部位,24小时患药1次,7次为1疗程。

偏方二

[组成]癞蛤蟆6克,雄黄3克,姜黄0.6克。

[用法]上药共捣烂,外敷痛处。

偏方三

[组成]穿山甲末100克,乳香、没药各20克,鸡矢藤挥发油0.5毫升,冰片少许。

[用法]将乳香、没药浸入酒精500毫升中20天备用。穿山甲研末,喷入乳香没药液70毫升,烘干,再加入鸡矢藤挥发油、冰片,食醋调敷脐部,5~7天换药1次。适用于肝癌疼痛。

偏方四

[组成]三棱、地鳖虫、天南星、王不留行、川乌、草乌各12克,樟脑3克,红花10克,桃仁8克,芒硝3克。

[用法]共研细末,醋调,外敷痛处。

偏方五

[组成]制乳香、没药各30克,龙胆草15克,煅寒水石60克,铅丹15克,密陀僧30克,干蟾皮30克,丁香15克,雄黄15克,细辛15克,大黄30克,姜黄50克,生南星20克。

[用法]共为细末,和匀,取适量药粉调入凡士林内,摊于纱布上,贴敷肿块部位,隔日1次。适用于肝癌、肝肿大、肝区疼痛。

28. 发热

发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散热减少或产热增多或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当腋下温度在37℃以上,口腔温度在37.3℃以上,一昼夜温度波动在1℃以上时,可认作发热。一般认为体温在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4℃为高热,40.5℃以上为超高热。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两大类。感染性发热由各种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如上呼吸道感染、肠炎、结核病等;非感染性发热常见有风湿热、类风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各种恶性肿瘤等等。用酒精或温水擦浴,冰袋放置于前额、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处,有一定的降温作用。

偏方一

[组成]大青叶60克,生大黄18克,牛蒡子、大蓟各15克,瓜子金12克。

[用法]共研细末,以低度酒调敷双足心,包扎固定,每日1次。

偏方二

[组成]干蓝、凝水石各等份。

[用法]为末,水调,敷头上。

偏方三

[组成]小公鸡1只。

[用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洗净肚脐,并作常规消毒。捉住鸡的头足,将公鸡肛门紧贴患儿肚脐眼,公鸡肛门不要洗涤或消毒,至热退方可拿开(一般需20~40分钟)热未退者,如前法换用1只。

偏方四

[组成]附子末适量。

[用法]唾液调和,涂足心。适用于体虚低热者。

偏方五

[组成]白芥子9克,鸡蛋清2个。

[用法]将白芥子捣烂,研为细末,用蛋清调匀,分成2份,敷在两足心,1小时后取下。适用于外感风热致轻度发热。

偏方六

[组成]朱砂15克,芒硝30克,姜汁、鸡蛋清各适量。

[用法]先将2味药研细末,加入姜汁、蛋清调成糊状,分别涂于上脘、中脘、膻中等穴,干后另换。适用于高热神昏者。

偏方七

[组成]绿矾5份,朱砂1份。

[用法]共研细末拌匀,密贮瓶中。用时以消毒药棉包取黄豆大1份,上端开口,塞在一侧鼻孔内,每小时换药1次,换药时塞另一鼻孔,共3次。塞后不久可有喷嚏、鼻涕,最后由血水流出。适用于高热头痛、神昏、手足拘挛、呕吐者。

偏方八

[组成]地龙5条,皂矾1.8克。

[用法]将地龙趁活加入皂矾,在磁钵中研碎后,外敷百会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3~5次,病愈止。适用于身热不退,神昏者。

偏方九

[组成]银花、菊花各30克。

[用法]水煎,滤液冷却,先浸泡毛巾,再用毛巾包好冰块,放置患者头部、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每日冷敷20~30分钟,5分钟左右更换1次,直至体温将至39℃,再去冰块,单用冷药液湿敷。适用于中暑高热者。

偏方十

[组成]地龙、吴茱萸各适量。

[用法]研细末,与适量面粉混合,醋调成饼,贴两足心,外用纱布包裹,每日1次。适用于中暑发热。

偏方十一

[组成]苦参适量。

[用法]煎汤洗浴。

偏方十二

[组成]苦参、白芷苗等份。

[用法]水煎,加盐少许,洗浴。

偏方十三

[组成]冬瓜、萹蓄各120克。

[用法]煎汤洗浴。

偏方十四

[组成]风油精适量。

[用法]加冷开水,擦浴。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小儿高热。

29. 中暑

中暑是夏季或高温环境下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是人体在高温影响下而发生的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心血管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一组疾病。患者有在高温环境中工作生活的过程,如有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心悸、乏力、注意力不集中,体温正常或略高,为中暑先兆,离开高温环境后,短时间即恢复。而轻证中暑者,除有先兆症状外,还有体温升高,面色潮红,胸闷,皮肤灼热等;重症中暑除以上表现外,可出现昏迷、痉挛或高热。

偏方一

[组成]冰1块。

[用法]置于腹上,使体温降至基本正常为止。用于中暑发热,由畏风寒者忌用。

偏方二

[组成]活蛤蟆1个。

[用法]剖开腹皮,然后将其直接敷在患者脐眼上,外以纱布绷带固定。2小时换药1次,用至症状减轻或消失。

偏方三

[组成]银花、菊花各30克。

[用法]水煎,滤液冷却,先浸泡毛巾,再用毛巾包好冰块,放置患者头部、颈部、腋部、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每日冷敷20~30分钟,5分钟左右更换1次,直至体温将至39℃,再去冰块,单用冷药液湿敷。适用于中暑高热者。

偏方四

[组成]地龙、吴茱萸各适量。

[用法]研细末,与适量面粉混合,醋调成饼,贴两足心,外用纱布包裹,每日1次。适用于中暑发热。

偏方五

[组成]清凉油1盒。

[用法]将清凉油半盒填入患者脐孔中,用手轻轻按之。另用清凉油涂双侧太阳穴,并轻轻按压穴位。一般敷涂半小时症状渐消。

偏方六

[组成]藿香、佩兰各30克。

[用法]水煎取液,用拇、食指沾药液,在患者背心、胸肋骨上掐压和推擦,然后提捏肘膝弯处的筋腱。适用于中暑各症。

偏方七

[组成]生石膏60克,知母30克,山药10克,生甘草10克。

[用法]水煎取汁,浸湿纱布或毛巾,温熨胸部募穴、背部俞穴及气海穴;药渣袋装,热熨脐腹部,以症状减轻为度。

偏方八

[用法]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上衣和裤带,暴露腹部,用草绳一根盘脐上,中间留一低凹,以热水(不至烫伤皮肤)注淋脐中,切不可以冷水浇淋。适用于中暑昏蒙,神识不清者。

30. 痹证

痹证是以肌肉、筋骨、肢体关节疼痛、酸楚、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灼热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可见于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质增生性疾病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中药外敷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的效果。中医认为痹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正气不足,在此基础上感受风、寒、湿、热等邪气所致。将痹证按病因分为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治疗时应先分清风寒湿痹和热痹的不同。热痹以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为特点,风寒湿痹则虽有关节酸痛重着,但无局部红肿疼热。如关节酸痛游走不定者,称行痹,又称风痹;痛有定处,疼痛剧烈者,称痛痹,又称寒痹;肢体酸痛重着,肌肤不仁者,为着痹,又称湿痹。痹证初起多为实证,日久则多有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的情况。

偏方一

[组成]蓖麻油30毫升、生乌头30克,乳香5克。

[用法]共为细末,加猪油调和成膏,烘热涂患处,并按摩患处。适用于寒湿痹,患处有冷痛、沉重感者。

偏方二

[组成]干姜60克,干辣椒30克,乌头20克,木瓜25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煮30~40分钟,趁热熏蒸患处,然后将药汁倒出,用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5~10天为1疗程。适用于湿痹,患处以沉重感为主者。

偏方三

[组成]川乌、草乌、茅术、当归各10克,鸡血藤6克,独活6克,牛膝10克,木瓜12克,川芎12克,郁金6克,生香附10克,细辛3克。

[用法]加水3000毫升,煮30~40分钟,趁热熏蒸患处,然后将药汁倒出,用毛巾蘸药汁热敷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5~10天为1疗程。适用于寒痹,患处冷痛明显者。

偏方四

[组成]生半夏30克,生栀子60克,生大黄、黄柏各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

[用法]共研细末,醋调敷患处。适用于热痹,患处灼热疼痛者。

偏方五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5克,肉桂、樟脑各10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40%的酒精调敷患处。适用于寒偏重的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六

[组成]食盐500克,小茴香120克,菖蒲120克。

[用法]同炒热,布包,外敷患处。

偏方七

[组成]川乌、草乌、松节、生南星、生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酒浸,蘸酒擦患处。

偏方八

[组成]吴茱萸适量。

[用法]研细末,根据疼痛部位大小,取药末适量,用黄酒拌匀炒热,敷于患处。

偏方九

[组成]芥末30克,醋300克。

[用法]将芥末用少量温水湿润,再加醋调成糊状,摊在布上,再盖一层纱布,贴在痛处,3小时后取下,每隔3~5天贴敷1次。

偏方十

[组成]斑蝥50克,血竭、重楼、肉桂各10克,梅片、炮山甲、细辛、雄黄、生川乌、升麻各5克。

[用法]共研细末,取药末用蜂乳调成糊状,外贴穴位。先按压肌表,找出痛点,在痛点处涂敷药膏,直径约1厘米,膏上再撒适量干药粉,防止膏剂粘在胶布上不易发挥药效,用备好的小方形胶布固定。一般24小时可形成发泡。若发泡后周围瘙痒或微胀痛,用消毒针刺破水泡,流尽内液,外涂龙胆紫,1周内不能沾水,保持局部清洁。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十一

[组成]甘遂60克,蓖麻子仁120克,樟脑30克。

[用法]捣作饼,贴麻木疼痛处。

偏方十二

[组成]生川乌头3个。

[用法]为末,醋调,涂布上,贴患处。

偏方十三

[组成]无名果15克,地骨皮10克,制乳香、没药各7克,麝香1克,黄酒、车前草汁各半。

[用法]前5药分别研细末,以黄酒、车前草汁调成糊状,视患处大小摊膏于布上,贴患处,绷带包扎。

偏方十四

[组成]斑蝥、大蒜汁适量。

[用法]斑蝥研末,取0.01~0.02克,用大蒜汁调和成饼,放于穴位:肩髃、天宗、肩井、巨骨、肩贞、肩前、曲池、条口。1次贴2~3穴。先贴肩部,后贴远端穴位,盖贴约8~10厘米的胶布。以发泡为度,1周发泡1次。治疗肩周炎。

偏方十五

[组成]黄蜂窠1个,独头蒜1碗,百草霜4.5克。

[用法]共捣,敷患处。

偏方十六

[组成]李树皮50克,生姜10克,大蒜100克,蜂蜜6克。

[用法]大蒜捣烂,李树皮用水100毫升煎取20毫升,生姜捣烂加蜂蜜调匀。同时,将配好的糊剂摊在塑料布上厚约0.2厘米,外敷关节周围,用绷带包扎固定,待局部组织发热、刺痛30~50分钟后,除去外敷药,将患部暴露。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十七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北细辛、白芷各等份。

[用法]共研细末。用时将药末用蛋清或白酒调成糊,敷于关节上,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偏方十八

[组成]葱头120克,老姜30克。

[用法]共捣烂外敷,红肿者加酒炒。用于关节炎、扭伤。

偏方十九

[组成]老泡桐树根皮500克,麸皮500克。

[用法]将泡桐根皮煎水,去渣,趁热与麸皮拌匀,热敷患处,凉了再换。用于神经性肩痛,昼轻夜重。

偏方二十

[组成]当归、红花、乳香、没药各10克,三仙丹3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加水调成糊状,慢火加热至80摄氏度,再加入粘合剂(糯米粉)少许,调匀。待冷却至40~50摄氏度时,将药膏敷于增生局部,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周围用胶布封牢,外用纱布薄棉垫扎紧。24小时后取下。7天后再用一次。治疗骨质增生。

偏方二十一

[组成]生川乌、生草乌、胡椒各30克,生半夏、生南星、荜茇各25克,蟾酥、细辛各10克,75%酒精500毫升。

[用法]将前8药粉碎,浸入酒精中密封浸泡,1周后可使用。用时,患者取适当体位,用清洁纱布3~4层,浸透药液,以无药液滴落为度。将纱布平铺于痛处,再用红外线灯或100~200瓦白炽灯照射至纱布干为度。连用7天为1疗程。治疗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肌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肥大性脊椎炎、慢性关节炎、腓肠肌炎等。

偏方二十二

[组成]栀子、生乳香、生没药、血竭各等份。

[用法]为细末,食醋调成稠糊状,敷患处,厚度约0.7厘米,范围超出病变2厘米以上。然后用绷带固定,热水袋或热水瓶热敷局部,每日1~2小时,时间长些更好,注意及时滴入食醋,保持中药湿度,3天换药1次。用于桡侧腕伸肌腱周围炎。

偏方二十三

[组成]川椒、木香、大茴香、升麻、川楝子、肉桂各30克,附子、丁香各1克,艾绒30克。

[用法]上药和匀,缝成腰围,围贴腰部。治疗风湿性腰痛。

偏方二十四

[组成]酒500克。

[用法]放锅中温热,倒桶中,浸泡脚至膝,不断加热,保持温热。用于下肢冷,行走不利者。

31. 肥胖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量致使身体净重增加。在小儿体重超过同年龄同身高正常值的20%者为肥胖。成人标准体重:身高165厘米以上者,体重(kg)=身长(cm)-100;身高165以下者,男性体重(kg)=身长(cm)-105,女性体重(kg)=身长(cm)-100.按此计算,成人体重超重20%以上者为肥胖。

肥胖分生理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两类。生理性肥胖又称单纯性肥胖,最多见,多有家族史及过多饮食史,并有遗传和环境因素。病理性肥胖见于各种疾病中:下丘脑病变(如下丘脑肿瘤、外伤或手术后、炎症等),内分泌疾病(如柯兴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胰岛素过多、胰岛素非依赖型糖尿病等)及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胰岛素,强的松、地塞米松等激素,三环抗抑郁药等)。肥胖治疗应首先明确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单纯性肥胖应控制饮食及热量摄入,并坚持锻炼。

中医根据患者表现将肥胖常分为胃热型、脾虚痰湿型、气滞血瘀型。

偏方一

[组成]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煎水趁热洗浴全身。每日1次,每20~30日为1疗程。适用于单纯性肥胖。

偏方二

[组成]丹参、五味子、决明子、山楂、麦芽、陈皮、连翘、茯苓、半夏等量。

[用法]提取制成霜剂。每次用1克,均匀涂腹部多脂肪部位皮肤,顺时针方向按摩5~1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1月为1疗程。适用于单纯性肥胖。

32. 鹤膝风

鹤膝风是以单侧或双侧膝关节肿大疼痛,股胫肌肉消瘦,形如鹤膝为特征的病症。包括现代医学风湿、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等。中医认为病由三阳亏虚,风邪外袭,阴寒凝滞而成。

偏方一

[组成]大戟、甘遂各100克,大黄15克。

[用法]共为细末,蜂蜜调敷双膝,并盖上鲜菜叶以保持敷药的湿润,每日2次。适用于鹤膝风湿热型。

偏方二

[组成]砒霜、轻粉各0.6克,冰片1.2克,独头蒜1个,千夫土(即行人经常踩踏过的土)1小撮。

[用法]共捣碎,做成2个铜钱大小的药饼,敷在肿起的内外膝眼上,敷后24小时即见起泡,肿随之消去,不要动水泡,1周后肿消水泡也消。

偏方三

[组成]酒糟120克,皂角1个(去子),芒硝、五味子、砂糖各30克,姜汁50克。

[用法]上药研成糊状,加少量烧酒,外敷患处。

偏方四

[组成]白芥子60克,大葱30克,生姜30克。

[用法]共捣烂,外敷膝部,包扎,2~3天后,患处起泡破皮即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