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创新与发展:甘肃省博物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11312400000028

第28章 博物馆信息化建设(14)

(3)藏品珍集主要指在博物馆网站上,对本馆的藏品按级别、类别、年代、材质、出土年份、出土地点或特殊主题等进行介绍。博物馆的网站建设发展到今天,藏品的展示形式已经从图片和文字平面展示发展到视频、三维仿真、音频、可与用户交互的动画、虚拟空间展示和游戏等。藏品的图片质素更清晰、色彩更真实;文字资料更加详实、准确;视频、三维仿真和音频等的感官效果更好,参观者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博物馆输出的信息,与图片相比,这更能吸引参观者的浏览。交流互动或游戏则让网站与浏览者之间可以互动交流,突破了博物馆展览中单向输出信息的情况,从而调动起参观者的积极性,取得寓教于乐的效果。

(4)学术交流包括博物馆专家介绍、学术成果交流、学术交流、学术讲座、学术问题解答的内容。

(5)教育同地主要有博物馆知识、世界文化遗产、文物藏品知识、动植物化石知识等内容。

(6)网上商店则主要出售甘肃省博物馆出版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精品图集》等出版物、明信片和一些纪念品,提供网上订购服务。相比较国外博物馆在这方面做的是比较成熟的。甘肃省博物馆由于资金和人力有限,所以这部分内容还在试探性阶段。

(7)在线咨询,即网上留言论坛。它是博物馆网站的一个重要内容。参观者在参观博物馆网站时,对于博物馆、当前的文物市场、文化热点等,会有想要与人切磋、交流的需要,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或者疑问,也希望可以在上面得到答案。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开设留言板和论坛,便是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一个获取知识、解除疑问的地方。有些参观者的问题可能是比较专业的,因此,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管理人员会将这类问题转达给相关专业处室,另外还设有馆长信箱,以便更好地回答参观者的疑问或者问题。

(8)友情链接,即与其他网站的链接。参观者上网,往往不会只看一个站点。在参观完网上博物馆后,余兴未尽,还想看看其他的博物馆或者文化频道。博物馆设网站链接使参观者能够快捷地链接到其他网站。甘肃省博物馆友情链接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河南博物馆、浙江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江西省博物馆、北京文博信息网、中国考古网等50余家博物馆的网站。

四、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建设的创新点

在甘肃省博物馆网络建设中,我们认为有以下三个创新点:

(1)理念创新,细分服务对象。我们针对访问博物馆网站用户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对服务对象进行了划分,分别从“大众”、“专业人员”两类群体角度设置栏目和组建立了“普及区”和“专业区”两个个子站,从而使网站的可访问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网站以“简洁、实用、以人为本”的建设原则,两个子网站服务对象明确,功能清晰,内容丰富。

(2)内容丰富,满足不同需求。宣传文化、传播知识、教育大众的理念处处体现在网站规划和栏目设计中,并以人性化的方式提供服务。比如通讯方式(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件);交通路线(图片形式);参观需知包括参观时间、讲解收费标准及其它服务项目等以及博物馆提供给参观者的服务设施如咨询台、存包处、衣帽间、餐厅、茶座、书吧、艺术品商店、洗手间、残障人专用设施等。对于希望实地参观博物馆的观众而言,这一部分内容非常实用,应尽可能的详尽。

(3)功能齐全,服务方式多样。甘肃省博物馆网站提供了馆藏重点文物、标本藏品、基本陈列、临时展览等各种信息的展示,并支持各种分类和搜索,为大众提供更多的服务方式。另外,通过留言板和论坛,实现与网友的交流,进一步加大博物馆的文化传播功能。

五、对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维护和信息安全的思考

安全同样是网络博物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情况下,藏品管理工作要求妥善地保管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料,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而计算机藏品管理系统则关系到网络安全、黑客入侵及计算机病毒等问题。网站建设方案中的权限设定是实现网络安全管理的重要方法。不同级别的浏览者需要登记的用户信息不同,所浏览的页面内容不同,查询获取或供下载的资料不同,与服务器交互的行为也不同。博物馆领导和副研究员以上职称的专家可以具有较高的权限来共享资源,讨论或上传学术信息。而普通工作人员和一般浏览者则只具有普通权限来获取对大众开放的信息。日常的网络安全维护是必不可少的,系统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实时测试,来维护网站的正常运行。

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的安全性保障包括选用安全的操作系统、设置网络防火墙、安装网络版本防病毒软件、数据加密、信息工作制度的保密。安全性控制功能成为网站系统得以正常使用的先决条件。

六、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建设的不足

(1)缺乏与访问者的互动性。就目前而言,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的内容大多还是以输出信息的资料介绍为主,虽然对个别精品文物进行三维展示,让浏览者在浏览博物馆的展品时,可以随意地虚拟转动,从而看到文物各个方位的图像。但这些仍然是单向的信息输出,与访问者的互动显得不足。曾有学者在对国内的博物馆网站进行考察后,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仅通过平面手段展示展品,辅以相关的资料介绍。网站内容缺乏互动性,如同大多数现实中的博物馆一样,以向访问者灌输有关展品的知识为目的。第二类增加了展品的三维展示和博物馆展览的虚拟场景展示,但同样缺乏互动性。第三类博物馆则开始注重“互动性”。同时还指出,第一类网站仍然占据大多数,第二类、第三类还只是少数。到现在,甘肃省博物馆的网站建设虽然已经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依然没有摆脱这种局面,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的建设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甘肃省博物馆网站目前已经过了仅通过平面手段展示展品的阶段,今后的建设应当进一步丰富藏品和展览的展示手段和展示内涵,实现和加强网站与访问者之间的互动,这也是今后博物馆网站建设的重要方向。如何加强博物馆网站与参观者之间的互动性,则是博物馆网站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增加游戏成分和特色物品下载,进行会员管理等都是实现和加强互动性的有效手段。

(2)藏品背景和藏品内涵介绍不足。目前,甘肃省博物馆网站在藏品的展示上,大多还是以“物”论“物”,很少关注藏品的背景。加强对藏品背景的介绍,丰富藏品本身的内涵和信息量,让访问者了解更多的信息,这是今后应当加以改善的地方。另外,可以运用技术手段将文物制作成各种类型的影像,如三维立体的、动画的、平面连续的等等,生动地展示文物的原貌。根据考古研究资料和文献记载,模拟展示尚未挖掘或已经湮灭了的古文化遗存、遗迹、遗物的出土过程或是征集过程。然后将这些影像放到博物馆的网站上。这样对于信息的传播,改善参观者对于网站的印象等,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甘肃省博物馆网站从2009年3月1日正式开通,到现在已有约50人次访问,点击率之高,说明大家对我省文物事业的关注和对博物馆网站的认可。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网站建设,充实和完善网站内容,更好的服务于甘肃经济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网站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第十三节)博物馆信息安全

在社会向信息时代迈进的时候,信息化技术既给博物馆的科学管理工作的发展带来了生机,使博物馆的体系结构与职能的运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博物馆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的挑战。如果不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必将阻碍博物馆信息化发展的进程。

一、博物馆信息系统的安全技术

博物馆的信息系统与一般企业的信息系统在硬件构成上没有多大区别,在信息安全防范技术上也有共同之处,所以,在应用于保护信息上有一定的共性,但由于博物馆信息化的应用软件有所不同,所以博物馆的信息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其特殊的一面。信息系统都是南计算机、网络硬件设备、操作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现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使得信息系统越来越依赖网络化环境,所以应用软件的选择和运行构成了网络化环境。为了保证网络处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要想使信息系统不受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破坏,就必须在网络系统中接入防火墙、防病毒软件、入侵检测系统等与网络安全相关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系统。这些成为博物馆网络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安全的系数,博物馆的网络化、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加强相关的硬件技术,可以通过综合布线进行系统集成,将服务器、计算机、交换机等通过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博物馆内部局域网,在这样的基础上再通过防火墙、防病毒墙、入侵检测设备等网络安全设备接入互联网,使信息主要应用适合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软件进行软件建设。

二、博物馆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途径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共享信息资源成为可能,网络化给博物馆工作带来了便利,但由于博物馆的信息系统基本是Internet/Intranet网络环境下,因特网所具有的开放性使得信息系统更易受到病毒破坏、黑客入侵。所以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博物馆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上会涉及哪些问题呢?

1.文物藏品信息系统安保途径

博物馆的文物藏品信息系统主要是以文物藏品档案为内容,通过建立数据库将文物藏品的各类信息存档进行管理。文物藏品档案会有相关的文物的照片、铭文拓片及绘图等类图像文件,还会有相关的文字说明,甚至是有关文物的摄像文件等。文物藏品信息系统基本上都是以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平台下采用计算机高级语言编程工具开发的运行体系。为了充分保护文物藏品信息,使博物馆的科研工作安全进行,必须要设置文物藏品信息管理人员和一般研究人员设置不同的数据库访问权限,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所以文物藏品信息的安全问题,主要在于管理员对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与维护,通常采用硬件防火墙技术和软件技术确保系统安全;采用磁盘陈列和光盘塔存贮藏品数据库信息。此外,为防止数据受到各种紧急事件影响而损毁,还需要建立异地备份系统。

2.博物馆门户网站安保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