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11312300000028

第28章 婴幼儿饮食宜忌(3)

如果婴儿试用了新食物之后,发生皮疹、哮喘或排便习惯的改变,一星期内应避免再喂这种食物。如果再试食时,反应再度发生,那么婴儿就是对这种食物过敏,至少在6个月内不能再喂这种食物。等将来婴儿的消化道更成熟时,您可再试试。

更重要的是,即使您已经开始给您的宝宝喂固体食物,因为他只吃几种极少量的固体食物,所以也不可能单从此等食物中获得完整均衡的营养。因此您最好继续以母奶或营养均衡的婴儿奶粉来喂您的婴儿。因为母奶或营养均衡的婴儿奶粉才能提供婴儿健康发育所需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

母奶或营养均衡的奶粉是您的婴儿在第一年内所吃有限的固体食物的理想辅助品。

小婴儿忌吃鸡蛋清

不足6个月的婴儿为小婴儿。小婴儿不宜吃鸡蛋清。

这是因为,小婴儿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肠壁很薄,通透性很高,而鸡蛋清中的蛋白为白蛋白,分子小,可以直接透过肠壁进入小婴儿的血液中。这种异体蛋白为抗原,可使小婴儿体内产生抗体,再次接触这种异体蛋白时,则出现一系列过敏反应与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湿疹、荨麻疹、喘息性支气管炎等。所以,小婴儿只宜喂蛋黄,不宜喂蛋清。

婴儿忌多吃蛋类

鸡蛋、鸭蛋营养丰富,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益处,但食之过多,会给婴儿带来不良的后果。

营养专家认为,婴儿最好只吃蛋黄,而且每天不能超过一个:1岁半到2岁,可以隔日吃一个(包括蛋黄和蛋白);年龄稍大些后,才可以每天吃1个。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长得壮些,就千方百计地给孩子多吃蛋。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吃蛋过多,因为婴儿胃肠道消化机能发育尚不成熟,分泌各种消化酶少。如果周岁左右的婴儿每天吃3个或更多的蛋,就不易消化了,还会引起消化不良,并发生腹泻。有的小儿由于吃蛋过多,使体内含氮物质堆积引起氮的负平衡,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疾病。还有的婴儿因吃蛋过多会引起维生素H缺乏症。

另外,如果婴儿正在发热、出疹,暂时不要吃蛋,以免加重肠胃负担。

婴儿辅食忌太咸

食盐是婴幼儿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也是辅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辅食中适当加点盐,可使味道鲜美,增进食欲。但由于婴儿的肾脏发育尚不成熟、排钠能力弱,不能像成人那样浓缩尿液以排出大量溶质,如果吃的食物太咸,就会使血液中的溶质含量增加。肾脏为了排出过多的溶质,就要汇集体内的大量水分来增加尿量。这样一来,不仅加重了肾脏的负担,也会导致身体脱水。同时,婴儿长期吃过咸的食物,使体内钠离子增多,会造成钾离子随尿排出过多,从而易引起心脏、肌肉衰弱。

此外,食盐过多,可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美国某医疗组织调查学龄儿童,发现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多吃罐头装的咸食品,他们之中有11%的人在10~13岁就患了高血压病,故为了预防疾病的发生,婴儿食物不宜太咸。

婴幼儿饮食忌缺锌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少,只有1.4~2.3克,但其功能非常重要。婴幼儿缺锌会引起严重的后果,不仅会导致生长发育的停滞,而且会影响婴幼儿智力的发育。婴幼儿缺锌最常见的症状是厌食、异食僻癖和生长停滞。若在胎儿和乳儿期缺锌,就会造成智力发育障碍。

为给婴幼儿补充锌元素,乳母的膳食必须注意平衡,多摄入含锌较多的食物,如除鱼以外的海产品。不同月龄阶段的婴幼儿对锌的需要量有所不同,出生至半岁婴儿每日需要锌1.25毫克。除吃奶的孩子外,不吃奶的孩子还必须合理调配膳食。多吃含锌较多的食品,如肝泥、肉泥及强化了锌的婴儿营养米粉等。

婴儿忌多食味精

一般说来,成人适量食入味精是有益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以内的婴儿(以母乳为主食),如果母乳内含有过量的味精,就会使谷氨酸钠进入婴儿体内。谷氨酸钠对婴儿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它能同婴儿血液中的锌发生特异性结合,生成不能被机体吸收的谷氨酸锌,随尿排出体外,从而导致婴儿味觉变差、智力减退、厌食、生长发育迟缓及性晚熟等。

科学家告诫,分娩3个月内的母亲及婴幼儿所食的菜肴内不宜放过多的味精,最好不放味精。提高婴儿的食欲,应从辅食多样化着手,做到菜肴色、味、香俱全。

婴幼儿忌多食甜食

多数家长怕孩子的热量不足,经常给他糖果、巧克力、甜点心吃,给他喝葡萄糖水、橘子水、白糖水及各种甜饮料,有的还给孩子吃甜粥、奶中放糖较多等,以为这样可以增加孩子的营养和抵抗力。另外多数孩子从出生开始,所给饮食就是带甜味的,养成了从小爱吃甜食的习惯。对于婴幼儿来说,不只是需要足够的热量,更重要的是需要多种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有些孩子由于过多或长期吃甜食,常常食欲不好,吃饭不香,外观长得胖乎乎的,体重有时还超过正常标准,实际上是虚胖,肌肉松软无力,身体并不强壮。这是因为身体所需的热量几乎均由糖来供给了,总的热量虽已足够了,但蛋白质和脂肪分担产热部分极少,热量来源比例发生了严重失调,这种孩子还常常有龋齿。由于乳牙生长不好,将来的恒牙也受影响。中医也认为甜食容易伤脾胃,以致胃纳不佳。因此,孩子多吃甜食并不好,不要给孩子养成吃甜食的嗜好。

忌控制婴儿摄入脂肪

中老年人少吃些脂肪,以减少胆固醇过高引起心脏病是非常必要的。但有的家长认为,婴儿饮食也应像大人一样控制脂肪摄入,这是不妥的,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婴儿的生长对脂肪的需求量比一生中其他任何时候都多,一般婴儿每公斤体重每日约需脂肪4克。人体内所需热量主要来自脂肪。婴儿生出后头24个月是生长最快的时期,也是需要热量最多的时候。人体内每一个细胞的生长都需要胆固醇,同时,婴儿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也需要脂肪。

专家指出,小儿如不吃母乳,应多吃肉食及适当吃蛋类,不能喝低脂肪奶,以保证脂肪的摄入。

婴幼儿忌多吃动物油

婴幼儿长期食用过多的动物脂肪,会影响钙的吸收,并可造成成年后血脂与血中胆固醇不正常,导致心血管疾病。

脂肪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提供机体热能最主要的来源。对婴儿来说,脂肪可提供35%左右的热量,同时,脂肪还是脂溶性维生素的介质,如维生素A、D、E、K均溶于脂肪。因此,脂肪有促进这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的功能。

脂肪可分为油与脂两大类,凡是在室温(20℃)呈液体状称为油,如豆油、菜子油、麻油等;呈固体状的称为脂,如羊油、猪油等。无论是油或脂,均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植物油所含的脂肪酸多是不饱和脂肪酸,这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而动物性脂肪所含的脂肪酸,多数是饱和脂肪酸。

营养专家认为,植物性脂肪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是婴幼儿神经发育、髓鞘形成所必需的物质。食物中不饱和脂肪酸供给不足,既可影响神经发育,也会导致婴幼儿体重下降,婴幼儿脂肪的摄入量,对质的要求比对量的要求更高。因此,在哺喂婴幼儿时,不宜多吃动物油,应以植物油为宜。

婴儿忌过量吃西瓜

西瓜能消暑解渴,是人们非常喜食的水果之一,特别是小儿百食不厌。西瓜还可以防病治病,但若食用不当也会影响健康。

婴儿在短时间内进食较多西瓜,会造成胃液稀释,再加上婴儿消化功能没有发育完全,会出现严重的胃肠功能紊乱,引起呕吐、腹泻,以致脱水、酸中毒等症状,危及生命。如果婴儿有腹泻,更不要让他吃西瓜。

另外,婴儿吃西瓜时一定要把西瓜籽弄净,以免产生便秘或瓜籽误入气管,发生危险。

忌让婴儿喝成人饮料

婴儿喝成人饮料,对婴儿的发育成长有害。

1.兴奋剂饮料如咖啡、可乐等,其中含有咖啡碱,对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影响脑的发育。

2.酒精饮料酒精刺激小儿胃黏膜、肠黏膜乳头,可造成损伤,影响正常的消化过程。酒精对肝细胞有损害作用,严重时可使转氨酶增高。

3.汽水内含小苏打,可中和胃酸,不利于消化。胃酸减少,易患胃肠道感染。汽水还含磷酸盐,影响铁的吸收,也可成为贫血的原因。

婴儿忌夏季断奶

婴儿由吃母乳或牛奶过渡到断奶,这意味着婴儿的胃肠道要容纳许多还不适应的食物,即要向原来只靠奶汁喂养的婴儿提供各种半固体食品,并逐渐增加食品的硬度、数量及种类,使婴儿达到能吃固态食品的能力。婴儿要适应这种变化,除了他自身健康、强壮,具备良好的消化能力外,外部条件也是很重要的,如气候就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春天和秋天是断奶的最好季节,婴儿容易适应因断奶带来的变化,不会因吃新的食物而造成消化不良。而在夏天,特别是七、八月份,天气炎热,人的食欲一般都下降,如果这时断奶,让孩子改吃其他食品,容易影响孩子的食欲,也容易发生腹泻等,从而影响孩子健康。

因此不要在夏季断奶,可适当延长一两个月,等天气凉爽了再断奶为宜。

婴儿忌吃蜂蜜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葡萄糖、果糖、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因此它是一种很好的滋补品。一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饮用的牛奶或开水中加些蜂蜜,为孩子增加营养或为了使其大便通畅。但是现已证明,1岁以下的婴幼儿食用蜂蜜及花粉类制品,可能因肉毒杆菌污染而易引起食物中毒,不能不引起重视。

灰尘中和土壤中常常含有一种叫做肉毒杆菌的细菌。蜜蜂在采花粉酿蜜的过程中,有可能把被污染的花粉和蜜带回蜂箱。婴幼儿抗病能力差,易使食入的肉毒杆菌在肠道中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肉毒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的小儿先出现持续1~3周的便秘,而后出现迟缓性瘫痪,哭声微弱,吸奶无力,呼吸困难。因此,为了小儿的健康成长,最好不要给1岁以下的小儿吃蜂蜜。

婴儿忌喝茶

有的父母给婴儿喝茶叶水以助消化和提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婴儿不宜喝茶。

小儿对茶中所含茶碱较为敏感,可使小儿兴奋、心跳加快、尿多、睡眠不安等。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茶可以影响牛奶、蔬菜中铁的吸收,饮茶后铁元素的吸收下降2~3倍,从而引起缺铁性贫血。婴儿正处于发育阶段,需要的铁要比成人多几倍,所以婴儿饮茶要比成人更容易造成缺铁性贫血。据专家调查,以色列有让婴儿喝茶的习惯,其中32.6%的婴儿有贫血症,而不喝茶的婴儿患贫血症只占3.5%。奉劝年轻的父母,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请不要给婴儿喝茶。

婴幼儿忌多吃奶糖

有些年轻父母认为奶糖有营养,孩子又爱吃,所以经常给孩子食用,其实这对孩子没有好处。

人的一生要长两次牙,先出来的是乳牙,后换的是恒牙。婴儿4~6个月就出乳牙,2岁时乳牙长齐。乳牙的骨质比恒牙脆弱得多,最怕酸类物质的腐蚀,而奶糖一般是发软,孩子们在吃糖的时候,往往会在牙齿间缝或沟缝内留存一些残糖,这些残糖经过口内的细菌作用,很快就会转化成为酸性物质。另外,奶糖本身就有酸性物质,粘在牙缝中残存多了会使牙的组织疏松、脱钙、溶解,严重的还会形成龋齿。

另外,奶糖中含脂肪量较多,多吃后不易消化,而且影响食欲,不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婴幼儿腹泻的饮食禁忌

婴幼儿腹泻又称“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临床表现可分轻、重两型。轻者,大便次数增多,每日数次到十余次,呈黄色或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酸味,有时伴少量黏液,排便前啼哭不安,腹部咕噜咕噜响,排便后多转为安静。大多不发热,无脱水症状。重者,伴有发热,精神萎靡,大便每日十余次到数十次,多伴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对婴幼儿的健康威胁很大,因此积极防治和饮食忌口不可忽视。

根据临床观察,婴幼儿腹泻直接致病因素多与肠道感染、饮食、气候变化有关,其中又都与饮食有明显关系。如:肠道内感染往往是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将细菌、病毒真菌等带入胃肠而致腹泻;饮食不当、喂食过多或过少、不定时、食物成分不适宜,或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都会引起消化功能紊乱而致腹泻;气候寒冷或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增强,气候太热使消化液分泌减少,又因口渴而多喂乳汁、冷饮,增加消化道负担而致腹泻。所以本病的防治首先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和限制,减轻胃肠道负担,健脾消化,即强调饮食的忌口。

婴幼儿腹泻可分为暑湿泻、伤食泻、虚寒泻等三种。根据不同的病情而决定饮食的忌口。暑湿泻,一般指肠道内感染和消化液减少,又饮过多的乳汁和饮料而致。多暴注下利,如筒吊水,倾泻而出,其气臭秽,并见发热、口渴等。此时饮食应忌乳食(如牛奶、奶制品)、冷饮、生冷果瓜、瓜子、果仁、巧克力、油腻之品(如肉类、油煎食物等),其中特别要严忌不易消化和不洁食物,否则会明显加重病情。即使蔬菜也应忌粗纤维和炒菜,应以菜汁为主。伤食泻,一般指饮食不节制,暴饮暴食,或过多食入不易消化之品所致。临床多见脘腹胀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如蛋花,或如豆渣,气味酸臭,也可伴暖气,泛恶酸腐之味,舌苔白厚腻。此时一般要禁忌不易消化的食物摄入,如油煎食品、油腻刺激之食物,凡荤腥之品均属忌食之列。临床可采用半流质为主喂食,如粥汤、葡萄糖水;也可加入少许消化药,如伤食于油腻的肉类,可用鸡内金焙干研粉口服。一般2~3天可愈。但必须忌食上述食物,尤其是坚硬不洁的饮食。虚寒泻,多因患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感受风寒或喜食冷食所致。

多见大便溏薄,食后即泻,便色白而不臭,并见食欲不振,面色无华,精神倦怠等。患者必须严格掌握食物的禁忌,首先禁忌冷食(包括冷饮)和不易消化的食品,如粗硬香脆的食物和油腻厚味之品(像煎炒的花生米、蚕豆、熏鱼、虾等),同时还要注意少吃或不吃海腥,因为该类水产多为性寒。即使平时腹泻停止,也要注意上述食物的忌口,以免损伤脾胃,导致腹泻反复或加重。

总之,婴幼儿腹泻是小儿的常见多发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也更需要注意食物的忌口,否则容易导致长期腹泻,急则可致阴阳两竭,酿成慢性,甚则引起死亡;缓则可引起疳积、五迟、五软等缠绵难愈疾病。千万不要因为小儿腹泻后,给予大量的“营养品”,而忽视食物忌口。

婴幼儿患湿疹的饮食禁忌婴儿湿疹是婴幼儿期最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俗称“奶癣”,又名“胎症疮”。是一种以皮肤发生丘疹瘙痒、破后糜烂、滋水淋漓为特征的有遗传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发于2岁以内婴儿期。常见于红臀和继发感染、迁延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年长后常易患支气管哮喘、食物或药物过敏反应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