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民间饮食宜忌大全
11312300000013

第13章 饮品类饮食宜忌(3)

这是因为:牛奶中加糖过多,会造成高渗奶液,人饮用了这种奶液后,会引起不良反应。特别是婴幼儿,若长时间喝这种多糖的高渗奶液,会使其体重增长缓慢,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呼吸道感染和出血性肠炎。因此,喝牛奶时加糖不宜过量,一般加糖以不超过奶量的5%为宜,否则就会引起不良反应。

煮牛奶忌用文火

用文火煮奶,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会遭到破坏,从而降低了营养价值。

因为用文火煮奶,煮热的时间长,奶中的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易受空气氧化而破坏,因此,煮奶不宜用文火。科学的方法是用旺火煮奶,奶开后离火,至不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3~4次,既能保持牛奶的养分,又能有效地杀死奶中的细菌。

夏季忌饮冷牛奶

炎热的夏天,不少人贪图方便和凉快,喜欢喝冷牛奶,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当的。

牛奶中营养成分丰富,所含蛋白质以酪蛋白为主,其次是乳白蛋白和乳球蛋白。由于夏季气温高,牛奶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煮沸后的牛奶降温数小时,就会被细菌污染并繁殖,饮用后引起肠道疾病。因此,夏季不宜饮冷牛奶,还是饮热牛奶为好。热牛奶不仅细菌被杀死了,而且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变性,更有利于人体的消化吸放。

忌用牛奶煮奶糕喂养婴儿牛奶和奶糕都是较好的婴儿食品,但是将两者混合煮成糊状食物喂养婴儿,则是不利于婴儿健康的。实验证明:如将两者同时煮,因牛奶的煮沸温度是90℃,为保证奶糕也能煮热,势必要延长牛奶的煮沸时间,这样会破坏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长期用它来喂养婴儿,会造成婴儿的营养不良。同时,婴儿的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又缺乏消化淀粉酶,对奶糕中的淀粉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所以,不宜用牛奶煮奶糕来喂养婴儿。

忌用牛奶送服药品

牛奶及奶制品中均含有许多钙、铁等离子,一般每升鲜奶含钙1300毫克,铁0.4毫克。这些离子和某些药物(如四环素类等)能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难溶性的盐,使药物难以被胃肠吸收,有些药物甚至被这些离子所破坏。如果用牛奶送服药物,就会大大降低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影响治疗效果。所以,药品不宜用牛奶送服,食用牛奶及其制品,应与服药时间相隔1个半小时为宜。

老年人不宜多喝牛奶

老年人如喝了过多的牛奶或奶粉,会引起小肠胀气、腹痛、肠鸣及腹泻等一系列症状,医学上称为“成人原发性乳糖吸收不良症”。此外,过量摄入牛奶及长期服用过量钙盐或碱性药物(如小苏打)的人,还可能引起高血钙、碱中毒的综合征,医学上称为“乳一碱综合征”,患者有头痛、眩晕、恶心、呕吐、乏力、畏食、口渴、多尿和肾绞痛等症状,严重的还可有精神抑郁或错乱的表现。

老年人喝多少牛奶适量呢?这与每个人体内的乳糖酶活性高低有关。但一般来说,每人每天不应超过200毫升(奶粉约200克),对老年人来说,最好吃酸奶和奶酪,它们的营养价值并不比牛奶低,而乳糖的含量减少了许多,不仅可口,而且易消化吸收,尤其适宜于病后的老人。

喝豆浆4不宜

1.不宜喝才煮“开花”的豆浆生豆浆中含有皂角素和抗胰蛋白酶,皂角素遇热膨胀,产生泡沫浮在上面,形成一种“开花”的假开现象,这时豆浆只有80℃左右,是半生半熟的,吃后对人体有害。因此,才煮“开花”的豆浆不宜喝,一定要继续加热,只有把豆浆真正煮沸,使有毒物质分解,喝了才有益于健康。

2.豆浆中不宜加红糖红糖含有多种有机酸,能与豆浆中的蛋白质结合,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不易被人体吸收。加白糖则无此现象。

3.喝豆浆不宜过多喝豆浆过多,会发生腹胀,胃部不适,严重者还可出现腹泻。因此,喝豆浆应适量,老人、婴幼儿更要注意。

4.不宜用保温瓶保存豆浆保温瓶保温有利于细菌繁殖,豆浆中的皂角素也可溶解保温瓶内的水垢,食后对身体有害。

喝酸牛奶对人体更有益

酸牛奶是用鲜牛奶加入乳酸菌经过发酵制成的,除具有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还具有以下特点:

1.促进消化乳酸菌能把鲜牛奶中的乳糖转变为乳酸。乳酸能刺激人的消化腺,使它分泌更多的消化液,加强消化能力,促进食欲。缺少胃酸的人,吃酸奶能增加胃酸,促进消化。

2.抑制肠道内细菌繁殖酸奶中的乳酸能产生抗菌物质,抑制肠道中腐败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对人体有一定保健作用。

3.不会发生腹胀腹泻有的人体缺乏乳糖酶,而不能分解乳糖,喝鲜牛奶容易腹胀腹泻。而酸牛奶在发酵过程中,乳糖已被乳酸菌分解而形成乳酸,不再需要乳糖酶的分解。所以酸奶对缺乏乳糖酶的人来说,是理想食品。

4.酸奶中的蛋白质和钙易消化吸收乳酸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凝乳,能增加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乳酸往往和钙结合,生成乳酸钙,而乳酸钙比鲜牛奶中的钙更易消化吸收。

5.能增加维生素C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因此酸奶中维生素C的含量增加。

6.能降低胆固醇酸奶中的胆碱含量较高,有降低人血液中胆固醇的作用。

从酸奶的特点看,它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酸奶忌加热后食用

酸奶是用新鲜牛奶加入活性乳酸菌经过发酵制成。它保存着鲜牛奶中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钙等营养素。酸奶中的蛋白质由于受到乳酸菌的作用,成为微细的凝乳,变得容易被消化吸收。

酸奶中的钙在乳酸的作用下,形成乳酸钙也更易为人体吸收。酸奶中的维生素含量比鲜奶高。有人担心酸奶太凉,冷天吃了怕闹肚子,想煮后再吃,这是很不科学的。酸奶经过煮或蒸后,它的物理性状就会发生变化,使其特有的风味消失,营养价值相应下降,起特殊作用的乳酸菌也会全部被杀死。

蜂蜜水宜经常饮用

蜂蜜水,又称蜂糖水、蜜水或蜜汁,即用蜂蜜加温开水冲调而成的饮料。

蜂蜜主要成分为葡萄糖和果糖,二者占65%~80%,蔗糖占8%,还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苹果酸、酶等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K等及各种矿物质,如健脑的磷质,强骨的钙质,补血的铁质,以及镁、硅、锰、铜、钾等,是一种营养全面而丰富的食品。中医认为蜂蜜味甘性平,有清热、补气、润燥、解毒和止痛的功效。常饮蜜水,有利于贫血、肝炎、心血管疾病、胃酸过多、神经衰弱、气管炎、高血压、失眠、便秘等症的预防和辅助治疗。

不宜用热开水冲服蜂蜜

蜂蜜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其中葡萄糖占30%~50%,果糖占40%左右,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蜂蜜中还含有多量的脂酶、淀粉酶、氧化酶等。这些维生素和酶参与人体的许多重要代谢过程,也与维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食用蜂蜜的正确方法有两种:一是用冷开水冲服,这样做蜂蜜中的维生素C和氧化酶不会被破坏,夏天冲服还具有消暑解毒作用;二是用温开水冲服,这样做能起补中益气作用,也不会破坏各种营养素。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却有不少人习惯于用温度较高或滚开水冲服蜂蜜,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这样做,会使蜂蜜中的酶类物质和部分维生素遭到破坏,从而产生过量的羟甲基糖醛,使蜂蜜的营养成分大受破坏。另外,用热开水冲服蜂蜜,还会使蜂蜜的甜美味道被改变,产生出酸味。

因此,蜂蜜是不宜用热开水冲服的。

冒泡的蜂蜜忌久存

蜂蜜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葡萄糖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如存放不当,蜂蜜的含水量便会逐渐增多,当含水量超过20%时,酵母菌将会大量繁殖,从而分解蜂蜜中的营养成分,引起蜂蜜变质。因此,蜂蜜冒泡忌久存。

日常宜多喝茶水

喝茶有益身体健康,应养成平时喝茶的习惯。现代医学发现茶叶具有抗衰老、抗幅射、抗癌症、降血压和强心杀菌、利尿明目等一系列无与伦比的优点。

1.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以绿茶为例,每100克含蛋白质33.7克,含维生素A原(胡萝卜素)3.8毫克,维生素B10.02毫克,维生素B20.38毫克,尼克酸7.1毫克,维生素E18毫克,还含有维生素P、维生素C。所以饮茶可以降低血脂和脂固醇,因而可降低高血压、血管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

2.茶叶中含有茶多酚,具有收敛、杀菌作用,多喝茶对霍乱、痢疾、慢性肾炎和肺炎有一定的疗效。

3.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能起提神、活经络的作用。

4.喝茶能使胃的黏膜上皮收得更紧,并能镇静肠胃蠕动,起保护胃肠黏膜和助消化的作用。

5.喝茶能防止血液和肝脏中的烯醇和中性脂肪的积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对预防动脉硬化与脑溢血有一定作用。

6.喝茶能促进心脏活动和微血管扩张,有降低血压和利尿的作用。

7.茶中含有比较丰富的氟素,每人每日饮用6~9杯茶,就能防止牙龋病。

不宜饮用长时间泡的茶

茶叶中含有100多种化合物。一般说,这些化合物对人体无害,茶水泡后4~6分钟饮用较为合适。而沏好的茶放置几小时后,特别是放在暖水瓶式保温杯内的茶,不仅味道会变差,失去原有的香味,而且茶水呈褐色,并变得浑浊,此时,茶叶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都遭破坏。

据研究,新沏的茶水对神经和心血管系统可产生兴奋作用;而茶水泡得时间过长且浓,茶叶中的咖啡因积聚过多,则会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人们喝了这种茶就会感到不舒服。至于茶水冷后再泡的茶,由于鞣酸大量增加,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而新泡的茶水内鞣质较少(因为鞣质较难溶于水)。所以,长时间或冷后再泡的茶,不宜饮用。

忌用茶水送服药物

茶叶中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成分,能与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在服用鲁迷那、安定、眠尔通等镇静安眠药物时,不宜饮茶。因茶叶中含有具有兴奋作用的咖啡碱,能减弱药效。

服用碳酸氢钠时,不能用茶水送药。因茶水中含有鞣酸,能与碳酸氢钠互相作用,使其失效。

服用活番丁时切忌饮茶,因茶中咖啡因有对抗药物的作用。

痢特灵、优降灵等药物,不能与茶水同服。这些药物进入大脑内抑制儿茶酚胺的降解作用,促进脑内环磷腺苷代谢,两者的相互作用,使病人出现严重失眠或高血压。

另外,其中茶鞣酸还会与黄连素、乳酶生、多酶片、胃蛋白酶、次碳酸铋、硫酸亚铁、土霉素、红霉素等药物作用,形成难溶解沉淀物,影响药物吸收。

茶叶忌嚼食

当前,空气和土壤受化肥和农药的污染非常严重,茶叶在加工制作过程中碳化物的热解作用,使茶叶也受到一定的污染而含多环芳香烃物质——苯并芘。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致癌物。

如果嚼食茶叶,致癌物质苯并芘就会在人体内留下并形成隐患。所以说饮茶之后,应将茶叶倒掉,不管茶叶多么好,也应记住,茶叶忌嚼食。

饮茶15忌

中国人习惯饮茶,正确饮茶对人体有保健作用。但是在饮茶中要禁忌以下几点:

1.忌多饮新茶新茶是指鲜茶叶加工成干茶后不足一个月的茶。新茶由于存放期短,茶叶中含有较高的未氧化的多酚类物质,醇类、醛类也较多,这些物质对人体的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还会引起慢性胃炎、胃痛、腹胀。

2.头遍茶不宜喝茶叶在生产、贮存过程中,很容易受到霉菌的污染,即便是用滚开水冲的头遍茶,霉菌虽死,“尸体”犹存。实际上用滚开水冲茶并不妥,一般都以80℃水冲茶,而80℃的水会使霉菌生存下来。所以,头遍茶实际上是洗茶水,最好不喝,倒掉后冲二遍茶饮用最好。

3.不要用沸水冲茶沸水冲茶会加重茶的苦涩味,清香味受损,而且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C容易被破坏。一般用沸水降温到70℃~80℃冲茶最好。同理,不宜煮着喝。

4.忌用放置过久和受潮发霉的茶叶冲茶茶叶放置过久,蛋白质会受损。茶叶受潮发霉会含有毒素和毒菌,对人体不利。

5.茶叶忌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茶叶的吸附力较强,容易串味,与其他物品放在一起,会产生异味,冲后失去茶香味。

6.冲茶忌放佐料有的人冲茶加糖,这样会使茶水失去清香味,破坏营养成分,降低茶的品质。

7.忌睡前饮茶茶叶对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平时饮茶可提神,睡前饮茶会使大脑兴奋,导致失眠。

8.患某些疾病的人忌饮茶铁是制造血液红细胞的主要原料之一,茶可影响铁的吸收,故患有缺铁性贫血者忌饮茶。脑动脉硬化者不宜饮茶,茶叶可以使大脑血管运动中枢在兴奋运动之后引起脑血管收缩,脑部小血管收缩可加重供血不足,使脑血流缓慢,有发生脑血栓的可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应忌饮茶,因为饮茶可以使血压稍稍增高,心跳加快,对降血压、预防冠心病发作不利。尿路结石患者忌多饮茶,因为茶叶含草酸较多,与钙结合能加重尿路结石病情。便秘者忌饮茶,茶中含有鞣酸,有收敛作用,可使肠道蠕动减慢,加重便秘程度。胃溃疡患者忌饮茶,因为茶可以使胃酸分泌量显着升高,使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作用增强,且茶叶中的咖啡碱对胃溃疡也有刺激作用,饮茶可使胃溃疡面扩大。

9.忌空腹饮茶茶叶中含有咖啡碱成分,空腹饮茶肠道会过多地吸收咖啡碱,会产生一时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尿频、心慌等。另外,茶水到空胃中,会冲淡唾液和胃酸使消化功能减弱,扰乱消化器官的功能,影响对维生素B的吸收。

10.忌喝隔夜茶茶叶中含有丰富的儿茶素和维生素C,它们都是天然的致癌物质抑制剂。在温度较高的夏天或冬季温暖的室内,放置时间过长,容易变质,所含营养素会受损,茶水会被污染,其抑制致癌物质的作用受损。

11.忌饮浓茶浓茶中含有大量的鞣酸,喝浓茶可使胃黏膜收缩、蛋白质凝固沉淀,从而影响胃的消化功能;喝浓茶能够减弱胃肠对食物中铁的吸收,久而久之,会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患高血压病、心血管病、糖尿病、肾炎及肝炎的病人,空腹饮浓茶会使病情加重;晚上饮浓茶,会使人兴奋,造成失眠;产妇哺乳期饮浓茶,由于茶有收敛作用,会导致乳汁分泌减少。因此,喝茶宜清淡,不宜过浓。

12.茶叶忌多次冲泡冲泡茶叶以3~4次为好,如冲泡次数过多,会将茶叶中的无用物质冲泡出来,这些物质既对人体无益,又会使茶水的味道大为降低。

13.忌喝冷茶喝冷茶,特别是在炎夏季节暴饮数大碗,喝起来很痛快,实际上却无清热化痰之功,反而会有滞寒聚疾之弊。

14.忌饭前、饭后立即饮茶饭前饮茶,会使唾液变淡,造成饮食无味,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饭后立即饮茶,茶中鞣质会与食物中的蛋白质、铁质发生凝固,影响人体对其的吸收。

15.忌煮茶叶喝在我国农村,有些地方有煮茶喝的习惯。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不当的做法。因为茶叶在高温烧煮时,会过多地把鞣酸溶解出来,增加茶水的苦涩味道,同时,高温烧煮,会把茶叶的维生素破坏殆尽,使其营养价值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