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男人吃什么才健康
11312200000029

第29章 男人饮食营养与食疗(3)

6.应注意补充钾及钙、镁:因慢性心力衰竭均有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用排钾利尿剂和洋地黄等,使胃肠淤血,食欲减退,钾盐摄入量减少,故应当选择含钾较多的食品,如香菇、紫菜、红枣、香菜、菠菜、苋菜等绿叶蔬菜,以及谷类等含钾丰富的食物。

7.要低盐、无盐、低钠饮食:低盐饮食即烹调时每天食盐2克,或相当于酱油10毫升;无盐饮食即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全天主副食品含钠量<700毫克;低钠饮食即除烹调时不添加食盐及酱油外,全天主副食含钠量<500毫克。大量利尿时,应适当增加食盐量以预防低钠综合征。

胆固醇增高患者的饮食调理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过高,与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冠心病有密切关系。胆固醇这种人体内的脂类物质,一部分来自食物,一部分是身体自制。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吸收的胆固醇,仅占体内胆固醇总量的1/3,大部分的胆固醇,还是由体内自行合成。正常情况下,从食物中摄取和由身体自制的胆固醇,二者总是保持平衡的,使体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胆固醇。一旦由于健康上的某种原因而使胆固醇的平衡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由小肠吸收过多的胆固醇,或者人体内合成胆固醇的机能亢进,或者因排泄胆固醇的量减少,这便会使血中胆固醇的含量增高起来。

防止血胆固醇增高,除减少进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增加具有使血胆固醇含量下降作用的食物外,饮食中还可采取以下措施:

1.控制碳水化合物及总热量的摄入:众所周知,长期摄入过多的食物高热量的食物就会导致肥胖。而热量低的食物可以防止肥胖,所以也就间接地减低了胆固醇的合成。膳食中应减去多脂肪的肉类、全乳制品、蛋黄及含蛋黄多的糕点等。平时活动量少者不宜吃得过多过饱,这可避免身体发胖。要限制糖摄入过量,动物试验中果糖可合成肝脏中的脂肪而形成脂肪肝,实际上肥胖症患者即使不再食用糖,如果不通过治疗,血中的胆固醇和脂肪也在增加。

2.增加摄入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医学研究表明,饮食中有丰富的纤维素摄入,正常人的血液中的胆固醇自然保持平衡。纤维素在肠内可与胆固醇代谢产物胆酸结合,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富含纤维的食物会对脂类食物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产生抵抗。所以,保持一定量纤维素的摄入,对降低血中胆固醇十分有益。

3.增加含维生素C食物的摄入量:现代科学研究证实,当人体内维生素C中度缺乏时,可导致:血和肝的胆固醇含量升高;胆固醇转化成胆汁盐的速率降低,增加胆固醇的积累;即使食物中未含胆固醇,也容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由于人体内没有自行合成维生素C的功能,因此,主要靠食物来供给。

4.应注意含磷脂、铬、碘食物的补充:磷脂在血浆中起着乳化剂的作用,影响胆固醇与脂肪的运输和沉积。多吃些含磷脂丰富的豆制品等食物,有利于维持血液中磷脂与胆固醇适宜的比例;人体内缺铬,不只可致糖代谢紊乱,而且可促使血胆固醇增高;而适当补充铬,可使血清胆固醇显着下降。含铬食物有苹果皮、香蕉、牛肉、啤酒、面包、粗制糖、红糖、黄油、人造奶油、奶酪、蛋、面粉及全麦、肝、牡蛎及土豆等。碘作为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一个重要原料成分,当缺乏时会导致这种激素水平降低,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高血胆固醇,在某些病例中,伴随动脉粥样硬化。补充碘能起到防止脂质在动脉壁沉积的作用。碘在海带中含量较高。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要求

肝硬化是致病因素长期反复损害肝脏所形成的肝脏细胞变性、坏死、失去再生能力,进而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到了晚期便形成肝硬化。

为了促进肝组织与功能的恢复,改善肝硬化的症状,阻止和延缓病情发展,应通过合理的饮食加强营养,进行膳食调理。由于肝硬化患者多有程度不同的营养障碍,故适当补充营养,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健康很重要。

饮食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蛋白质的摄入量: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摄入量不低于1克,若肝硬化病人血浆蛋白低,有腹水和水肿时,每日供给蛋白质100~120克;有肝功能衰竭、肝昏迷倾向、血氨偏高时,蛋白质量应减少,给予低蛋白或无蛋白饮食。

2.适当增加高糖饮食:由于肝硬化病人调节血糖能力降低,容易出现空腹低血糖,所以,除正常三餐外,中间应添加两餐点心,且应是细软易消化、少纤维、产气少的食物。

3.适量摄入脂肪:每人每日摄入脂肪40~50克比较合适,除因胆汁因素应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外,都不宜摄入脂肪过多或过少。

4.要限制食盐量:有轻度腹水者应采用低盐饮食,每日供给量不超过3克;严重水肿时,采用无盐饮食。

5.膳食的烹调应尽可能多样化:做到量少而富于营养、品种多而易于消化,味道鲜美,促进其食欲,保证营养全面。

6.可食食物有:瘦猪肉、牛肉、鱼、蛋类、乳类、豆制品(豆浆、豆腐、豆干)、新鲜蔬菜、水果、果汁等。应限制的食品有:洋葱、韭菜、大豆、核桃、葱、蒜、胡椒、辣椒、芥末等。严禁饮酒。

据报道,有些鱼中含有一种叫廿碳五烯酸的物质。廿碳五烯酸的代谢产物之一前列环素,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肝硬化病人凝血因子生成障碍,血小板数本来就较低若进食含廿碳五烯酸的鱼后,血小板凝集作用减低,就容易引起出血,出血后难以止住。

廿碳五烯酸在不同鱼类中的含量大不相同。如沙丁鱼、青花鱼、秋刀鱼和金枪鱼,含量较多,而真绸鱼、比目鱼、鲤鱼等的含量就少得多。所以有些肝硬化病人,为了增加体内蛋白质以消除腹水,食用鲤鱼汤,不会诱发出血。但是,对含廿碳五烯酸较多的鱼不宜食用。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饮食调理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甲型肝炎大多以发热、食欲不振开始,伴有恶心、疲乏,继之肝肿大出现肝功能异常,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后为多。常见于儿童与青少年。乙型肝炎多由血液传染,以接种方式进入体内。由于肝脏是人体的代谢中心,肝有病将使正常代谢功能受到影响。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各型肝炎除卧床休息以保持肝血流量,确保肝细胞的氧和营养供给外,主要应适当注意营养代谢中的功能,膳食治疗的原则为:

1.高蛋白:蛋白质为肝细胞再生所必需,还可提供抗脂肪肝因子如甲硫氨酸和胆碱,以使脂肪转化为脂蛋白,并从肝脏移出,防止脂肪浸润。蛋白质以按每天每千克体重供给1.5~2.0克为宜,即每天供给约90~120克。可选用肉类、家禽、鱼类、蛋类及豆制品。但蛋白质摄入量并非愈多愈好。因肝病时胰液和胆汁消化酶分泌不足,常可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同时病人食欲不佳,也不可能大量摄入;此外,高蛋白还可增大肝血流量,引起门脉压升高。

2.高碳水化合物:可提供足够的葡萄糖,以恢复肝原的贮存,并满足病程中对能量的需求。足量的葡萄糖还可发挥节约蛋白质的作用,以保证蛋白质用于重要组织的再生。碳水化合物的每日供给量宜为300~400克,此量在日常饮食中即可获得,无需另外口服葡萄糖或食用大量糖,否则会使食欲下降,还可出现腹胀、嗳气等不适症状,反而加重病情。此外,吃过多的食物或摄取能量过多还会增加发生脂肪肝的可能性,甚至诱发糖尿病。

3.适量的脂肪:可使食物美味可口,以引起厌食者的食欲。脂肪的每日供给量宜为50~60克,约占总热量的20%。可选用素油、奶油、全乳等。

4.高能量:每日提供10.5~12.6兆焦耳,即可满足组织再生的能量需要并补偿因发热和周身虚弱所致的损失。

5.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肝病时,维生素的需要量增加,其利用则可能有障碍。故患者应每天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酶反应中的辅酶和所需的微量元素,且起疏通大便的作用。硒有助于保护肝细胞膜,可用硒酵母以增加硒的摄入量。

6.应对症选用有利于消退黄疸、肝肿功能异常、肝痛、腹胀、腹水、出血倾向等病的疗效食品。饮食应定时定量。

上述营养原则不应片面强调,以适度为宜。此外,肝炎病人尚应戒酒。由于营养治疗是康复的关键,病人的膳食安排需要精心设计。例如病初,可选用一些富有营养的流汁如牛乳、蛋花等。一旦病人能吃固体食物,即要制备美味可口、特具吸引力的食物。

甲鱼含有极丰富的蛋白质,肝炎病人食用后,不但难以消化吸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使食物在肠道中腐败,造成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现象。严重时,因肝细胞大量坏死,血清、胆红素剧增,体内有毒的血氨难以排出,会使病情迅速恶化,诱发肝昏迷,甚至死亡。实际上,凡是患有消化系统疾病,诸如肠胃炎、胃溃疡、胆囊炎患者,以及中医学上所说的热病,均不宜食用甲鱼。

脂肪肝的饮食疗法

脂肪肝是肝内脂肪代谢障碍而形成的,多是由于肥胖、营养过度、嗜酒、糖尿病、药物中毒等引起。如肝炎患者恢复期,过多食用甜食,可使肝内脂肪来源增多,脂肪运转障碍,导致脂肪肝。在脂肪肝的治疗中,饮食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控制热量摄入:脂肪肝患者必须严格控制总热量的摄入,以促使体内多余脂肪的氧化分解,从而减少肝内脂肪的堆积。控制总热量,主要是减少脂肪和碳水化物的摄入,每日每千克体重脂肪应控制在0.5~0.8克,碳水化物应控制在2~4克。例如,1个体重为80千克的患者,每日碳水化物应控制在160~320克,约相当于大米(面粉)200~350克;脂肪摄入量每日应控制在40~60克;蛋白质能帮助肝内脂肪的转运,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1.2克为宜。这些蛋白质主要从鱼虾、瘦肉、鸡蛋、脱脂牛奶和少油豆制品(如豆腐)中取得。

2.供给充足的磷脂和维生素:磷脂为肝内脂肪运转所必需的物质,故应该为机体提供丰富的磷脂和制造磷脂的原料。兔肉、虾米、干贝和小米、芝麻、菜花、油菜等,含有大量的在体内可以转化合成为磷脂的物质,在膳食中应增加上述食品的摄入。

脂肪肝患者宜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3.禁忌及其他:脂肪肝患者应禁酒,以免增加肝脏的负担。要忌食含碳水化物多的水果和有刺激性的辛辣调味品。食盐的摄取量应限制在每日4~6克,以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另外,为缓解因限制饮食而带来的饥饿感,膳食中应选食体积大、热量低的食物。如粗粮及含淀粉少的蔬菜等。

4.简易食疗:

①食醋500克,生姜50克。将生姜切成片放入醋中,密封1周后服用。每次服醋汁5~10毫升,每日1~2次;

②草决明和山楂各6克,放入保温杯中,用开水沏泡,代茶饮用。

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病人的饮食

胆囊炎和胆石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时这两种疾病可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发病的原因与胆汁淤积、细菌感染以及胆固醇代谢失调有密切关系。这两种疾病的饮食疗法,主要是控制脂肪摄入,以保证胆汁的正常分泌和代谢。

1.宜多饮水:有利于稀释胆汁、减少胆汁瘀滞、促进胆汁排出,每日饮水应不少于1500~2000毫升。也可用果汁、菜汤代替。

2.宜常吃能抑制胆结石形成的食物:胆结石患者除了治疗外,宜常吃能抑制胆结石的食物,以减轻症状,预防复发。能抑制胆结石的食物有生姜、青菜头、菠菜、青笋、莲花白、洋葱、西红柿、四季豆、玉米、大青椒、南瓜、白萝卜、莲藕等。其中生姜有很强的利胆作用。

3.宜重视早餐:不少人不重视早餐,经常不吃早餐,殊不知,这不仅会影响身体素质,还容易导致胆石症。为什么不进早餐容易患胆石症呢?是由于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汁中胆酸含量降低,而胆固醇含量不变,以致形成一种高胆固醇的胆汁;如果空腹时间过久,而且是经常性的,进而使胆汁中的胆固醇呈现过饱和状态,在胆囊里沉积形成结晶,产生结石。因此为了预防胆石症,也必须重视早餐,把早餐吃好。

4.宜常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胆囊上皮细胞的脱落会助长胆石形成。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全。含维生素A的食品很多,如黄绿色蔬菜、胡萝卜、玉米、鱼肝油等。特别是胡萝卜,既能利胆,又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慢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宜常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

5.宜少吃糖:日常生活中精制糖摄入过多,是导致胆结石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吃糖多使体内胰岛素分泌增多,而胰岛素促进肝脏合成胆固醇,进而增加了胆结石形成的机会。

胆石症是中老年胆道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研究发现,胆结石的形成大多与饮食有关。食物中的粘蛋白与人体胆汁中的钙离子和非结合型胆红素结合成胆石支架和晶核,便形成了胆结石。核桃仁中含有一种物质,能阻止粘蛋白和钙离子、非结合型胆红素的结合,并能使其溶解、消退和排泄。因此,胆石症患者宜多吃核桃。平均每天吃4个大核桃或十几个小核桃,不间断,3个月后症状会明显减轻。

6.饮食宜低脂肪、低胆固醇:胆道疾病患者,脂肪吸收障碍,胆固醇代谢紊乱。因此,在膳食中应减少富含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干果、籽仁等,以及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脑、脊髓、内脏、鱼子、蛋黄等。每日脂肪的摄入量,包括烹调用油在内,不宜超过40~50克,且烹调时宜选用植物油,因植物油有利胆作用。如果限制了胆固醇的摄入,可以调整胆固醇的代谢,有防止胆结石形成的作用。

7.供给足够的蛋白质:胆囊炎患者应选用既易消化、脂肪含量又低的优质蛋白食品,如脱脂奶、鸡蛋白、豆腐、豆浆、兔肉、牛肉、猪瘦肉等。因胆囊发炎时所产生的毒素,可通过胆道返流至肝脏,从而使肝脏机能受损。饮食中有足够的优质蛋白,可及时地修复被损害的肝细胞。因此,蛋白质的供给量,以每日每千克体重1~1.2克为宜。

8.几点注意事项:一是饮食烹制宜采用炖、烩、蒸、煮等方法,忌用油煎、炸等。因脂肪在高温下能产生丙烯醛,食用后可反射性引起胆道痉挛,使病情加重。二是多饮液体和增加餐次。多饮液体可稀释胆汁,增加餐次可刺激胆汁分泌,均有利于胆汁排出。

胆石症病人食用过酸食物,如山楂、杨梅、醋等,可以诱发胆绞痛。

因为酸性食物经胃进入十二指肠,能刺激十二指肠分泌缩胆囊素,从而引起胆囊收缩。因此,胆石症病人不宜食用过酸食物。

高脂肪膳食可使胆囊收缩,引起疼痛及加重病情。因此,慢性胆囊炎病人不宜吃肥肉、猪油和油煎炸食品以及油多的糕点。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及蛋黄、松花蛋、鱼子、巧克力等也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