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0999

第999章 中国速度 (35)

马迁安将自己的猜测说了说,周玉成很感兴趣,建议马迁安问问总部,如果是这个人岂不更好,可以调拨到自己纵队使用,建立单线联系。

一调查,果然是。鉴于广毅现在在铁骊县城,属安滨纵队作战范围,杨靖宇同意将此人归于安滨纵队指挥。

听到这个消息,周玉成搓着手欣喜道:“这可好!部队正闲的难受,应该去捅捅鬼子的屁股,打一打县城也好打击鬼子的部署,顺便抢点给养棉花布匹回来,眼见得冬天就要来了,棉衣还不够呢。”

唔!这倒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是时候打一个漂亮的袭城战了,让周边的老百姓知道我们抗联回来了,争取民心,要不然百姓就会被鬼子越来越严厉的统治吓唬住,更加不敢支持抗联。

不过局部战斗始终要配合整体战役的意图,什么时间发起,作战目标是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总要有个规划。原先抗联极为分散,彼此联系不上,各自为战不能相互支援,零星战斗不能给敌人以重创,现在这种状况已改,安滨纵队的战斗也需纳入总体战的范畴中去。

不待马迁安请示,总部就已经发来了作战命令,经东北局领导充分研讨,决议发起一次大规模袭扰作战,打响抗联的名声,给东北各族人们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总体要求作战时间为一个月,以袭破敌兵力薄弱防守不严的驻屯点为主,解放大批部落化的民众,相应将愿意跟随抗联的民众带入山中,也即与敌争夺人口建立强大的山区根据地,只有山区人员增加了,才能进行一些粮食物资的自给自足生产,减少对外界的依赖,利于抗联长期立足。

抗联要长期作战,吃穿问题要解决,不可能总是要抽出作战士兵搞生产,而没有后勤基地也是不行的,武器弹药可以得到接济,粮食布匹棉花还是要依靠自己。

总体命令是这样的,要求主要目标是鬼子驻屯点和部落集团,但马迁安与周玉成却有另外的打算,现在放着广毅这样的卧底不用,岂不是浪费?说不定什么时候广毅又被鬼子调到其他地方去了,现在不用何时用?破一座上万人的大城?想想就激动。

两人连夜召集了几个主要头目研究方案,将意图刚一说,李凤山就连连拍手表示同意,“早就应该这么干了,铁骊、庆城这俩城就像俩把锁头,锁住了我们外出的道路,砸碎它!我同意!”

第313章都在研究对方(1)

马迁安的安滨纵队包括两个支队,如果仅凭人数来论,整个纵队人数新兵老兵全算上不过2500人。其中十二支队是完全新组建的部队,以原十支队的第二大队为基础,近几个月又发展了200余人入伍,主要活动在青冈望奎一线,初时很艰难,后袭击了一个军马场,又花钱买了上百匹蒙古马,全支队变成了骑兵,机动能力大为提高,情况才好转过来,凭借机动在半山区半平原的地方生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