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0966

第966章 中国速度 (2)

SL人民委员会下达《关于转移人员和贵重物品的命令》,命令中规定了转移的程序和办法,马迁安看到的景象就是SL军民执行这一命令的具体体现。

“真壮观!”马迁安不由自主低声发出了感叹,说完后心虚的看了看对面坐着的伊万诺夫,幸亏说的是中文,如果对方听懂了自己的话,心里会不会有别的想法?说不准。确切的说,下面滚滚铁流和人流只不过是逃难的,无论如何是不应赞叹的,应该表示同情。

伊万诺夫正在盘算这些东迁的人能有多少“流落”到远东边疆区,他那里的人力还是不够用,从中国来的劳工只有9万多人,由于苏德战争的爆发,一切都乱了套,SL现在已经不能给老蒋提供武器支援了,老蒋自然而然断了劳工输出的合约。

伊万没有听明白马迁安说什么,下意识问了一句,“什么?”

马迁安指着飞机下面那无边无际的队伍,很有些钦佩,“我说,只要人民的爱国热枕被激发出来,他们就会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伊万同意马迁安的说法,他捋了捋后梳的头发,也发出了感慨,“是啊,我们马上就要投入军工生产了,我们要造出无数的飞机大炮坦克枪支,要造出堆积如山的炮弹子弹,而这些都要靠他们来完成了。”

时间紧迫,飞机直飞哈巴罗夫斯克,在此地停留了1天。马迁安不想在此停留过久,说服伊万诺夫启程再飞共青城,在飞机上他就了解了共青城的江岸码头可以停靠6千吨江海通用型大船,又仔细询问了6千吨级海船可不可以从阿穆尔河入海口上来,得到一个数据,5千吨以下的可以,心中大喜,他已经了解到陈嘉申船队中有3艘船是低于5千吨的,这3艘船可以不用在海参崴卸货,直接可以驶达共青城。

伊万原本不想去,禁不住马迁安吓唬他,马迁安说,史大岭同志对这个基地抱有很大的期望,您老人家不去布置一番,这不是不给伟大领袖面子嘛,唬的伊万诺夫急忙答应,在哈巴罗夫斯克机场加了油又马上起飞直奔共青城。

共青城位于阿穆尔河(黑龙江)下游,与哈巴罗夫斯克市相距400公里,人口10多万,是俄国远东地区第三大城市,也是俄国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量最大的城市之一。

共青城由SL共产主义青年团于1932年按照工业中心的规划而建造起来的,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工业产品生产总量占该市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总量的80%,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有良好的工业基础。

机械制造是阿穆尔共青城的经济基础,大型企业有“阿穆尔斯克造船厂”、“共青城航空生产联合企业”、“阿穆尔钢厂”、“共青城石油加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