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0880

第880章 大叔误会了 (37)

同样,哈尔滨住屯军司令山岗也被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骂了一个狗血喷头,昏头涨脑的山岗最后只记住了两句关键的话:到底是一种什么思维使你认为抗联容易对付的?什么原因使你轻视铁路畅通的?

他把这两句话原封不动奉送给了吉松,又加了一句:吉松君必须回答。

自从6月2日铁路桥被炸毁后,北满方向赶往东宁前线增援的力度大降,只能依靠公路运输,而公路运输的效率又低,远远比不上铁路的功效,哈尔滨方向好不容易拼凑了2千多辆汽车,运过去两个旅团的增援部队及装备,还有像野战重炮兵第7、22联队、阿城重炮兵联队、穆棱重炮兵联队等更多的后备部队堆积在哈尔滨,眼见得铁路桥马上就要修通,却不料二次被炸,不得已有一部分援军被迫改道吉林,会合辽宁吉林方向的援军改走长图铁路,但长图铁路的终点离东宁前线还有近200公里的山路要走,这条铁路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正如德国观察员所评论的那样,日本人的战略战术水平处于一战时期,他们这次作战前所确定的战略意图不合时宜,这使他们陷入了被动的苦战。大战略过小,眼光狭隘,根本未料到苏方的反应竟是如此激烈,苏方为此次战役先后动员了超过50万的军队,并能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使用,反观日本,除动员人数仅20万远远少于苏军外,陆海军还不能协同作战,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战略上失败,战术上更是臭不可闻,他们竟然愚蠢的采用了添油战术,一个旅团一个旅团的投入到战场上去,每次都被优势的苏军击破,如此增兵,他们以为对手是中国军队吗?

日本大本营方面乱成一团,朱可夫对东宁要塞的攻击力度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短短十天,东宁要塞全线失守,表面阵地易主,守军第3师团与第8师团的一个旅团及全部后勤部队损失惨重,残余约一万余日军龟缩在8个分散的地下要塞中惶惶不可终日,苦苦盼望援军的到来。

正在此地构筑要塞的约4万中国劳工基本损失殆尽,被苏军有组织有步骤的迁往苏境。

苏方攻击得手后并不撤离,而是开始有目的的破坏要塞设施和装备,在地下要塞守军的眼皮底下大肆破坏拆卸重型装备。守军的心在滴血。

在大本营内因为恐惧而不知所措的同时,身在莫斯科的松岗洋佑反倒松懈下来了,不仅不关心与苏方的谈判结果,甚至变本加厉要求苏方作出重大让步。

松岗洋佑的奇怪态度很快引发了近卫文麽的不满,再三来电申斥松岗的逆其道而行的行为,并威胁若再不认真谈判,将奏请天皇罢免松岗的特使职务,松岗依然不为所动,甚至连一天一次的谈判汇报内容都懒的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