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0409

第409章 前仆后继 (15)

刘顶将马迁安、张元等人接进了戒备森严的厂区,厂区矗立着十几栋建筑,最大的一座看建筑面积有两千多平米,还是楼房,刘顶解释是钳工车间,一楼干活,二楼宿舍。

马迁安由衷的赞叹,在这交通不便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如此规模的兵工厂,没有坚强的意志与巨大的人力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

看到马迁安看得入迷,刘顶作为主人也很自豪,他介绍说“这都是左参谋长的功劳,左参谋长为了建这个兵工厂,愣是在这里盯了半年,出了成效他才走的。”

当然,这里面也有刘顶不少功劳,从刘顶断断续续的介绍中听出,他对左参谋长推崇备至。当初,修建兵工厂的工程任务非常艰巨,从韩庄到这里,光路程就有50公里,而且全是盘山羊肠小道,起伏不平,坡度很大。所有的建筑材料与设备器材,只能靠肩扛人抬。左QUAN戴着草帽,顶着烈日,不仅指挥工程建设,而且和工人们一起攀崖越岭,抬土扛石,和泥拌灰,砌石奠基,样样都干。施工中途,碰上连日阴雨,山洪暴发,道路阻塞,他坚持与大家一起,踩着泥泞的道路搬运机器。

正是有刘顶、左参谋长这样的实干家,兵工厂才快速建成并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

为了了解兵工厂的技术力量与设备,马迁安、张元在相关人员陪同下,仔细的将厂区各个厂房及机器设备检查了一番。

刘顶与贾永根则商讨兵工厂防御问题去了。

兵工厂共有从全国各处搜罗来的机器40多台,三节锅炉一台,蒸汽机2台,切削机床20多台套。当然这点机器实在是不够用,不仅落后,还很陈旧。但就是仅凭这么点机器,兵工厂愣是一年生产出来能装备16个团的武器,实在是令人感慨与钦佩。

当天,马迁安与张元就立刻投入到了改进火箭筒生产工作中,前线反馈来的消息表明,原先制造的火箭筒寿命存在严重问题,磨损严重,各个零件不时出现问题,前线用得太狠了,致使可用的火箭筒越来越少,不断催促兵工厂加快生产。

与刘顶沟通后,刘顶忍痛从不多的原材料存货中拿出了大部分“较好的钢材”,分给了张元用以改进模具及生产,在马迁安的建议下,兵工厂又拿出了一部分力量和原料生产1913型多破片高爆手榴弹。

几日夜忙下来,火箭筒及火箭弹生产情况大为改善。

贾永根也来过两次,软磨硬泡的搜刮走15支火箭筒外带200枚火箭弹。几天功夫,贾永根就拥有了一支“炮兵”,好不高兴,嗷嗷叫唤着要让那支给他吃了败仗的鬼子好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