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0337

第337章 司令安排 (24)

马迁安的语言令伊万很受用,远东王?好词,好意境。

笑呵呵的伊万还是禁不住马迁安一浪接一浪的马屁,警觉性大大降低,“马,今天你必须要给我搞出来一个计划,有多详细要多详细,我来看看这到底能不能成。”

成,怎么不成?您老人家放宽心吧,我知道你们双方都要什么,哪有不成的道理?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如何说服两国的领导人,苏方担心的是几十万劳工会不会成为远东不安全的隐患?而老蒋担心的是几十万劳工到了红色帝国,会不会被****?只有打消史大岭与老蒋的疑虑,这事十有八九会成。

疑虑?疑虑?嗯,对史大岭可以这么说,30万劳工是来干活的,不是来捣乱的,没有武装又被看管甚严,分成十几处,而远东有上百万的军队,难道还怕手无寸铁的劳工吗?笑话。

老蒋那边也必须要给他吃定心丸,可以允许蒋政府派出管理劳工的管理者,参与管理,把苏方可能的宣传阻挡在外部。况且现在两国处于蜜月期,老蒋急于得到SL的再次强力支援,用点人力换武器应该不在意,大不了将这些人永久送给史大岭,那又算得了什么,反正老子有的是人,仅半壁江山就能随意凑出几千万的青壮,30万?九牛一毛。

还有,马迁安想到了一个关键点,这是一笔贩卖人口的大买卖,必须给游说老蒋的相关人等留出一大笔钱,还有,也应该给参与这件事的几个主要人物行个贿赂,利益均沾,笑脸相迎,到处放行,事成!

马迁安在心里默默计算30万劳工一年的工钱是多少,这个工钱要定的合理,既要比国内平均工资高,又要比SL的普通劳动力价格低许多,这才能达到双方满意。

这个问题倒是极容易解决,两国的工资水平差距巨大,中国工人平均一年也就120块大洋,合40美元,而俄国重体力工人的年平均工资高达5000卢布,折7500美元,刨除汇率不合理高估的地方,怎么的也有2000美元吧?这样如果苏方开出每个工人每年100美元的工钱,估计就差不多了,双方都会感觉到自己占了便宜。

老蒋一年就能收入3千万美元,要是合成银元,就是9千万,很大一笔数字,要知道此时老蒋一年的军费也只不过十几亿银元的样子,这些劳工一年就能给他带来9千万,省着点花足可以维持一支20万人的军队一年费用,这买卖有啥不可以做的?可以。

而这30万劳工在远东干一年活,不说这些人能创造出多少效益,就是在工资方面就可以给伊万省下14亿卢布的费用,这?不是发财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