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2313

第2313章 没正经的 (23)

1929年尼赫鲁当选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运动迅速发展,独立要求愈加强烈,194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1947年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

如果陈嘉申没有与马迁安谈过尼赫鲁这个人,那么陈嘉申还会按原来的观点来看待尼赫鲁,会认为尼赫鲁是个坚定地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士,理应得到尊重。

但陈嘉申现在已知道尼赫鲁当了总理后,会对中国做出什么,现在的他当然不会对尼赫鲁有过多热情。

尤文婷不明所以,点点头很郑重的出去了。在她的心目中,尼赫鲁是一位可亲的老头,虽然有时会找陈嘉申借点钱去搞印度独立运动。

陈嘉申静下心接着翻译下面的电文。

下面的电文有很多涉及到马来亚的历史和现状的问题,这使陈嘉申回忆起自己曾在病房与马迁安讨论过的一些看法。

马迁安曾说像陈嘉申这样有威望有能力的爱国者,就应该是爱护本国绝大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平等、自由的权利,现阶段来说就是打垮侵略者,协同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在这个阶段,每个爱国者都应该奉献自己的生命财产,捍卫中国的国家利益。

远阶段呢,当打走了侵略者,人民会渴望安定祥和的生活,此时老百姓会选择一个能实现自己愿望的政党,来带领大家共同奋斗,过上好日子。如果有人阻止老百姓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他们将会用脚投票,投奔光明推翻黑暗统治。

在这次讨论中,马迁安已经很明白说明蒋政权必败,因为这个政权不代表当时绝大多数老百姓的心意,藐视绝大多数人的正治诉求,所以更代表他们意愿的延安会取得胜利,这是历史的必然。

陈嘉申当时深以为然,也为将来能出现这样的结局而高兴。但是马迁安语风一转,对他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令陈嘉申感到肩膀上重如千钧,当时是看在马迁安快要死了的份上,才没好意思说自己干不了,以免刺激到马迁安的心情影响他的伤势。

马迁安的“要求”是要陈嘉申领导马来亚的华人,联合可以合作的土著苏丹和印度裔马来人,成立政党,以便在二战后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风潮中,领导马来亚独立,提升华裔的正治地位。

陈嘉申之所以感到为难,是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是像马迁安说的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