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2249

第2249章 四清挨尅 (5)

夜深了,马迁安还在思索。信步走到走到一处宿营地,见两个值夜看守火堆的战士正头对头聊着家常,一阵阵低语传入马迁安的耳中。

“俺看到俺老乡嘞,瘦的不成样子,我给了他两个馍馍,唉!能走到老毛子那就好了,就怕路上倒了。”

“你还行呢还能看见活的老乡,俺村里的那些,半年前就差不多死绝了,俺要不是抗联救了俺,现在也完了。”

是河南话,抗联部队里有大量的河南劳工出身的战士,听两人的话语,这俩被解救的时间较早,已成为抗联战士。

河南?马迁安不由得身体一颤,两个词汇迅速跳入了脑海中:水旱黄汤、三百万。

随着词汇的跳入,马迁安眼前浮现出一幅惨景。

在灾害与横征暴敛双从挤压下,河南大地上出现了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情景,无数河南人携带着可怜的家当,踏上了西去求生之路,陇海路上沿着铁路线,尽是由灾民组成的,单一的、一家一户所组成的成群结队一眼望不到头的行列,灾民的队伍在寒冷的气候中行走。不论到哪里,只要他们由于饥寒或筋疲力尽而倒下,他们就再也起不来了。独轮车装着他们的全部家当,当爹的推着,当娘的拉着,孩子们跟着。缠足的老年妇女蹒跚而行。在路轨两旁艰难行走在行列中,没有人停顿下来。如果有孩子伏在他的父亲或母亲的尸体上痛哭,他们会不声不响地从他身旁走过。没有人敢收留这啼哭的孩子。

逃荒者所带的不多的粮食很快就会被吃光。接着就吃树皮、杂草和干柴,许多人在用刀子、镰刀和菜刀剥树皮。卖儿卖女、易子而食,死亡随处可见,人们早已漠然。

没有人管他们,没有任何一级政府赈灾,没有一粒粮食发到灾民手中。只有吃饱了尸体的野狗,睁着猩红的眼睛望着下一顿美餐。

死了三百万!

只有一个办法可以稍稍阻止他们的悲惨遭遇。马迁安想道,抗联缺人,灾民却由于饥饿而失去生命。

招兵,上陇海路去招,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事,办妥了,不仅抗联解决了兵源问题,河南灾民也可以少死不少人。

可是粮食、通道、理由、史大岭、史迪威、马占山、延安中央,这些条件如何才能结合起来呢?

有利的条件很多,不利的条件也有,马迁安整整盘算了一整夜。

很快,杨靖宇收到了马迁安发来的绝密电报。

“书记同志,对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我有几点想法和建议……”

第725章谁是大爷

马迁安的“几点想法与建议”长到使人目眩的地步,数千字的电文、长时间的拍发让电报员手指都微微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