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2220

第2220章 艰难任务 (22)

最好的办法就是抗联主力移师边境线,以方便取得大量补给。将他们武装成一支打不烂的钢铁屏障。就在此时美国人也来雪中送炭,答应可以分担一部分对抗联的补给,让史大岭喜出望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罗斯福的提议,允许美军进入外蒙,并允许美国人使用海参崴港口与铁路,参与对抗联与外蒙美军的补给。

经过几轮磋商,双方代表伊万诺夫与杨靖宇达成了移师协议。

马迁安能够理解战略的转变,他也知道打通中苏边境线后抗联所获得的好处,最起码不至于缺乏粮食弹药而导致全军溃散了,如果遭受日军重兵连续攻击,他们也可成建制退入苏境得到休整。

马迁安高兴的是史大岭终于不再小心翼翼,不再担心激怒曰本人而答应开放边境线了。

他和周玉成不担心兴安北省边境线上的那个边境守备联队,如果二、四路军联手猛攻日军边境守备联队,曰本人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的。

应该马上通知马占山做好向北开拔的准备,抗联主力一旦离开这块地域,马占山一定吃不消,关键时刻需要抱团取暖。

马迁安与周玉成担忧的是能否顺利完成总部交办的第二项任务。从电文中获悉小兴安岭中的抗联也打的非常艰苦,他们已经无力保护陆续从鬼子手中解救出来的那些劳工了。

从四月份起二十万劳工就在鬼子的枪口下拼命修路,恶劣的环境、残酷的虐待使劳工大量死亡,道路修了大半的时候,野副昌德忽然发现自己手中的劳工已经所剩无几,十几万人埋骨荒山。

在与鬼子不断的战斗中,小兴安岭抗联解救了不下五万的劳工,除先期被解救的劳工加入了抗联队伍外,后期解救的这些劳工骨瘦如柴,严重的营养不良与各种疾病缠身,抗联虽拼命挽救他们的生命,直到药品与食品所剩无几,劳工死亡率依旧居高不下。

鬼子重兵围剿的情况下,这些劳工不仅不能成为战士,反倒成了一、三路军的拖累,基于这种情况,杨靖宇决定趁苏联人开放边境的机会送他们过境调养,留在小兴安岭就是死路一条。选择的路线就是日军守备薄弱的兴安北省,这条路线较长,需要部队护送。

马迁安的部队被责成护送这支劳工队伍的后半段行程。

他们必须不断击退围绕在劳工队伍周边的日军,保护道路通畅。护送的劳工多达两万人,要让这些人安全的走到苏联境内,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任务。

第714章为了大多数

遮天蔽日的密林中,大队的劳工在铺满白霜的草丛中缓慢行进着,体力不支者随处可见,不时会见到一些奄奄一息的劳工躺在队伍两侧,绝望的望着身边经过的同伴艰难的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