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铁血骠骑
1131100001184

第1184章 大战爆发 (19)

从杨靖宇那里,马迁安也了解到近期抗联采取的作战方式,相比以前有所不同。自马迁安部率队攻击铁骊县城成功之后,一些较为分散的队伍不从实际情况出发,盲目攻打拜泉、克东、赵光镇、塔河等县城。结果只有攻击塔河成功,消灭了日伪军2百余人,其余都是城未攻克,抗联小部队受到一定损失。

事实证明,这种强硬攻击县城的作战行动不是体现积极进攻思想的最好手段。马迁安部队之所以成功只是因为他既有内线,兵力又占据绝对优势,再其次他周边还有另两支抗联主力存在,可以通过铁路急速来援,这才勉强击败敌人大量援军。而其余地区的数百人小部队,甚至有一支只有100多人的一个中队都敢于攻击敌重兵防守之县城,显然不切合实际了。

这种情况的发生,使得抗联总部及时调整了斗争策略。杨靖宇在提出要采取积极进攻的同时,就一再强调:“应该坚决采取袭击”,“视敌人最弱的地方,予以致命的打击”,“袭击敌人的弱点、后方、迅速集中力量包围某小部分而消灭或袭击某一点或袭击其运输、辎重等等”。

抗联指挥员很快认识到袭击与一般进攻不同,袭击这种战斗模式更适应现阶段的情况,由于事前充分准备,攻击时的突然行动,快打快撤,出其不意,日伪军虽有优势不易发挥,抗联自然容易取胜。现在各部队都能自觉、灵活地运用各种袭击手段与日伪军作战。

抗联现在常用的袭击战法主要有四种:一是袭击,对驻守的日伪军,乘其不备,进行突然攻击。二是伏击,对运动中的日伪军,抗联预先将部队隐蔽埋伏在其必经之路的有利地形上,等待或诱其进入伏击圈,尔后突然发起攻击。这是抗联运用最多的作战方法。三是破袭,对日伪的公路铁路交通、通信设备、工程设施、建筑工地和后方仓库等目标实施破坏或袭击的战斗。四是诱袭,对尾追的日伪军,以部分兵牵制对方,诱使其做长距离运动,在运动中消耗、疲惫对方,尔后主力寻求战机,在有利地形上组织伏击。

除武装斗争外,抗联亦加强了对伪满洲****、兴安军的策反,至于对一些民间自发的武装团伙,抗联则对其进行系统的灌输民族大义的理论,以此种方式唤醒他们渐趋麻木的反抗心理。

自9月初到11月初两个月时间,为与日伪军争夺大、小兴安岭山区控制权,抗联与包围在山区外围的敌人共进行班以上规模战斗千余次,期间攻击数座县城,取得了击毙日军6千余人,击伤日军万余人,俘日军230人的战绩,策反伪满洲****、伪兴安军等正规军2千4百人,说服数十个民间武装团体保持地下接触,不再与抗联为敌的一系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