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激励(马斯洛现代成功心理经典)
11310600000023

第23章 克服消极的心态(1)

铲除自卑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自卑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力和品质评价偏低的一种消极情感。自卑感的产生,往往并非认识上的不同,而是感觉上的差异。其根源就是人们不喜欢用现实的标准或尺度来衡量自己,而相信或假定自己应该达到某种标准或尺度。如“我应该如此这般”。“我应该像某人一样”等。这种追求大多脱离实际,只会滋生更多的烦恼和自卑,使自己更加抑郁和自卑。自卑是人生成功之人敌。自古以来,多少人为自卑而深深苦恼,多少人为寻找克服自卑的方法而苦苦寻觅。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需要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为克服自己生理上的缺陷或心理上的自卑,而发展自己其他方面的长处,优势,赶上或超过他人的一种心理适应机制。正是这一心理机制的作用,自卑感就成了许多成功人士成功的动力,成了他们超越自我的“涡轮增压”

,而“生理缺陷”愈大的人,他们的自卑感也愈强,寻求补偿的愿望不愈大,成就大业的本钱就愈多。

在补偿心理的作用下,自卑感具有使人前进的反弹力。由于自卑,人们会清楚甚至过分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就促使其努力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不的足,从而使其性格受到磨砺,而坚强的性格正是获取成功心理基础。

自卑能促使人走向成功。人道主义威特·波库指出,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灵性,凭借这一灵性,人们得在以完成许多丰功伟业。这种灵性是潜在于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股力量,即维持个性,对抗外来侵犯的力量。它就是人的“尊严”和“人格”。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就要求自己克服自卑,战胜自我。因此,令人难堪的种种因素往往可以成为发展自己跳板。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道德取决于能否从自我设置的陷阱里超越出来,而真正能够解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即所谓“上帝只帮助那些能够自救的人”。

不管你承认与否,自卑者面对生活缺乏勇气,不能与强大的外力相抗衡,致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挣扎。有谁愿意成为一个自卑的人呢?大概没有。所有在实际生活中说自己为某事而自卑的朋友,都认为自卑不是好东西。他们渴望着把“自卑”像一棵腐烂的枯草一样从内心深处拔出来,扔得远远的,从此挺胸抬头,脸上闪烁着自信的微笑。

自己瞧自己不顺眼,自己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这就是自卑。当然这“不顺眼”、“矮一头”都是以别人为参照系的:“我皮肤黑”,是和别人比而显得“黑”;“我个矮”,矮是相对于高而言的;“我眼睛小”,世界上有许多大眼睛的人,才衬托出了“小”。这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实实在在摆在那里,让你藏不了躲不了否不了忘不了,于是你有了自卑的理由。你可怜自己又恨自己,于是耗费大量的心理能量和时间精力,企图去改变那些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但却常常成效甚微。

杰克也曾经是个自卑的人。但自从他开始从事心理咨询这个工作以来,他变得越来越自信了,这一点可以从参加会议时他坐的位置来证实——过去,他总是坐在旮旯里,即便对某些问题有看法也不轻易发言;而现在他更经常的是坐在前面,即使对会议主持人也敢发表不同看法。这种变化,当然是得益于心理咨询,在为别人排解心理困扰的同时,杰克获得了观察、了解、认识人的许多新角度和方法,从而也更深刻地了解了自己和周围的人。

有个小女孩的事情有点好笑,但它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自卑是自找的。

有个女孩儿为了自己耳朵上的一个小眼儿非常自卑,于是便去找心理医生咨询。医生问她眼儿有多大,别人能看出来吗?她说她梳着长发,把耳朵盖上了,眼儿也只是个小眼儿,能穿过耳环,不过不在戴耳环的位置上。

医生又问她:“有什么要紧吗?”

“哦,我比别人少了块肉呀,我为此特别苦恼和自卑!”

现实生活中像她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这种人诉说他们因为某种缺陷或短处而特别自卑。把这些缺陷或短处集中起来,几乎无所不包:什么胖啦、矮啦、皮肤黑啦、汗毛重啦,什么嘴巴大、眼睛小、头发黄、胳膊细啦,什么脸上长了青春痘,统统都是自卑的理由。

一个自信的男人,会使女人获得安全感;一个自信的女人,会使男人感到温暖安详。

自卑的人并不是自己想自卑,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内心安全感。他们总是特别“善于”发现自己的缺陷、短处和生活中不利于自己的方面,然后把它们放到放大镜下去看,结果是吓坏了自己——既然自己是如此糟糕,怎么能去和别人比,和别人竞争呢?为了保护自己不被可能遭受的失败所打击(仅仅是“可能”),他们躲避竞争,回避交往,结果是越来越多地失去了发展的机会。不断遭受的挫折似乎又在证明:瞧,你就是不行!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只有打破自卑的恶性循环才能逐渐建立自信。但“打破”需要有点决心、有点勇气,还要讲究点科学——要求一个不自信的人去做一件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只能增加他的焦虑。

“打破”是一个从认知到行为的过程。没有认知上的改变,很难有行为上的突破;没有行为上的突破,就不会产生新的体验。

相信自己

很多人不是首先因为别人看不起而垂头丧气,而是因为自己总是爱贬低自己,所以变得无精打彩,毫无斗志。这些人只看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和毛病。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缺点和毛病;如果你自认为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是面临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你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我贬低而失败。

如果你总是显出一副狡黠的神色,就好像你捡了他人丢失的东西一样,那么,你将会被人们视作小人。的确,其他人对我们的评价与我们自身的状况、成就有很大的关系,而我们不可能摆脱这种关系。

有这样一位公司负责人,他身为董事长却总是蹑手蹑脚地走进董事会议室,就好像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就好像他完全不胜任董事长的职位。作为董事长的他竟然还感到奇怪,自己为什么只是董事会中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自己为什么在董事会其他成员中威信这么低,自己为什么很少受人尊重。

他没有意识到他应该好好反思一段时间。如果他给自己全身都贴满无能的标签,如果他像一个无足轻重的人那样立身、行事、处世,如果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并不了解自己、相信自己,那他怎么能希望其他人好好地对待他呢?

如果我们对自己的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如果我们对自己有更大的信心,那么,我们将取得更丰硕的成果。只要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身上的潜力和高贵的一面,那么,我们将会对自己充满更大的信心。我们都受制于这一古老的教义,即认为人类本质上是堕落的。但实际上,上帝创造的人类一点也不卑劣,一点也不堕落。我们身上卑劣和不好的一面都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上帝创造的人类是完美无缺的。我们面临的问题便是,我们许多人只是上帝所造的人类的一种滑稽的仿制品。由于我们总是往坏的方面、差的方面想,因此,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渺小、无能和卑劣。如果我们想达到高贵杰出的境界,那我们应该向上看,应该多想想我们好的、崇高的一面。

古代神学最不幸的一方面便是认为,人类在不断地堕落,不断地从最初高极的地位堕落。而事实却是人类一直在进步,一直在发展,但是,人类的进步受到这种自贬观点的严重束缚。

要知道,上帝创造的人类绝对不会堕落,使人类走向堕落的仅仅是人类看待自我的低劣方式,仅仅是人类错误的自我贬损的思想本身。

古老的神学总是教导我们要自我贬低。在这种神学中,有一种卑躬屈膝、乞求宽恕的意味。而在《圣经》中,则丝毫也没有要人类在他的造物主面前像一个鬼鬼崇崇的人或一个奴隶一样卑躬屈膝的意思。上帝创造人类并非要人卑躬屈膝,而是要他展现崇高的一面和神圣的一面。上帝之所以要人类直立,就是要他挺直脊梁,正视他面前的任何事物,甚至包括造物主——上帝在内,因为人是按照上帝的模样被创造出来。

如果人类本身就是一个贵族群体,如果他的血管里流着贵族的血液,如果他继承了上帝的崇高道德品质,那么,他就应该用庄严和肯定的口吻勇敢地、充满英雄气慨地宣布他与生俱来就应该享有的权利。

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我们并没有充分保持那些优秀品质,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如果我们反过来想的话,我们自然会有更好的表现,我们将在言行举止中处处表现出崇高的一面。

如果我们以征服者的心态对待人生,我们会留给人们这样的印象,即我们相信自己将来会有所成就,而且这种信心是坚强有力的,是充满必胜信念的;如果我们以屈服者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就会以悔恨、自我贬损和逃避他人的心态出现在世人面前。正是这两种不同的心态造成了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

为什么我们要哭哭啼啼、畏首畏尾地追随别人,做人家的跟屁虫呢?为什么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去模仿他人,而不敢求助于我们本身的灵魂或思想呢?挺起胸来,昂起头来,学会善待自己,好好评价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做成自己决心从事的任何事业。

在西方一些国家中,工薪阶层之所以贫困和缺乏社会地位,大部分原因在于他们有自己低人一等的感觉。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而不是以勇敢和独立的心态站立于人们面前。如果说有一种做法任何明智的雇主都会轻视,那它肯定就是雇员对他的唯命是从、唯唯喏喏、百依百顺和卑躬屈膝的讨好心态。明智的雇主常常更喜欢他周围那些能以平等身份接近他的人。他会本能地蔑视那种点头哈腰、卑躬屈膝和唯唯喏喏的人。他绝不可能去尊重那些自我贬低的雇员。他喜欢那些有骨气的人、使他觉得具有人格尊严的人和渴望获得尊的人。

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绝不可能完成自信心所不能承受的事情。

通常,一个人最大的缺陷就是缺乏自信心。

绝大多数人的自信心都不足。许多失败者如果在年轻时使自信心得到适当的调整和加强,那么他们是完全能够成为成大事者的。

就拿一个胆怯、害羞、敏感和畏缩的人来说,如果不断地教导他相信自己,开导他不要陷入自我贬低的泥潭,让他相信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那么他一定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对他进行不断地训练、调教,就可以使他充满坚强的自信心。这种坚强的自信心不仅能增加他的勇气,同样也能加强他其他方面的能力。

其实,我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的理想图景,一直都在复制我们心中为自己描绘的画像。没有哪一个人会超越他的自我评价。如果一个天才相信他会变成一个佛儒,并且一直那么想,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侏儒、一个人目前的整体能力是不是很强这一点倒不大重要,因为他的自我评估将决定他的努力结果,将决定他是否能取得成大事者。一个对自己信心很强但能力平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卓越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要大很多。

低劣、平庸的自我贬低所产生的有效力量远没有伟大、崇高的自我评价所产生的有效力量强大。如果你形成了伟大、崇高的自我评价,那么,你身上的所有力量就会紧密团结起来,帮助你实现理想,因为人生总是跟随你确定的理想走,我们总是朝着人生目标确定的方向走。

一定要对自己有一种高尚而重要的自我评价,一定要相信自己有非同一般的前途。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实现越来越高的理想,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越来越高的要求,那么,由此而产生的精神动力就会帮助你去实现你的理想。

信心能极大地鼓舞一个人的所有其他能力,勇气则是人的生命中一股极有力的力量。我们信心越大,我们享有生命的荣誉、掌握真正力量的日子就离我们越近。

自卑情结每一个神经病患者

都有自卑情结。想要以自卑情绪的有无来将某一个神经病患和其他病患分开,是绝对做不到的。我们只能从使他觉得无法继续其有用生活面临的情境种类,以及他加于其努力和活动的限制,来将他和其他病患分开。如果我们只告诉他:“你正遭受着自卑情结之害”,这样根本无法帮助他增加勇气,因为这就等于告诉一个患头痛的人:“我能说出你有什么毛病,你患着头痛之疾!”

有许多神经病患者如果被问以他们是否觉得自卑时,他们会摇头说:“否”,有些甚至会说:“正好完全相反。我很清楚:我比我四周的人都高出一筹!”所以,我们不必问,我们只需注意个人的行为。在他的行为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是采用什么诡计,来向他自己保证他的重要性。例如,假使我们看到一个傲慢自大的人,我们能猜测他的感觉是:“别人老是瞧不起我,我必须表现一下:我是何等人物!”假如我们看到一个在说话时手势表情过多的人,我们也能猜出他的感觉:“如果我不加以强调的话,我说的东西就显得太没有分量了!”

在举止间处处故意要凌驾他人的人,我们也能怀疑:在他背后是否有需要他做出特殊努力才能抵消自卑感的存在。这就像是怕自己个子太矮的人,总要踮起脚尖走路,以使自己显得高一点一样。两个小孩子在比身高的时候,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种行为。他不会自觉地承认自己的矮小,只是下意识地路起脚走路。怕自己个子太矮的人,会挺直身子并紧张地保持这种姿势,以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高度要高一点。如果我们问他:“你是否觉得自己太矮小了?”我们却很难期望他会承认这件事实。

然而,这并不是说:有强烈自卑感的人一定是个显得柔顺、安静、拘束,而与世无争的人。

自卑感表现的方式有千万种,也许我能够用三个孩子初次被带到动物园的故事来说明这一点。当他们站在狮子笼面前时,一个孩子躲在他母亲的背后,全身发抖地说道:“我要回家。

”第二个孩子站在原地,脸色苍白地用抖动的声音说道:“我一点都不怕。”第三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狮子,并问他的妈妈:“我能不能向它吐口水?”事实上,这三个孩子都已经感到自己所处的劣势,但是每个人却都依他的生活样式,用自己的方法表现他的感觉。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我们希望加以改进的。如果我们一直保持着我们的勇气,我们便能以直接、实际而完美的唯一方法——改进环境——来使我们脱离掉这种感觉。没有人能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它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