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11310000000066

第66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泰国有个养鳄大王叫杨海泉,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华侨家庭。父亲杨水青早年前往泰国谋生,为人佣工,母亲做挑担小贩,育9子3女,杨海泉排行第四。由于经济收入的微薄,多子女的负担,使他们的生活总陷于艰难的泥潭。聪明好学的杨海泉只断断续续上过一年小学,从10岁起就做童工,先后做过照相馆佣工、客栈的店小二、金铺的伙计,还做过小生意。他小小的年纪就饱受了生活的煎熬……

15岁那年,杨海泉在别人的帮助下,开了一家小小的杂货店,主要收购当地的土特产转卖给商人,他本以为从此摆脱了打工的生活,自己可以做老板了。但是没有多久,杂货店就关门了,这是他生意场上的第一次失利。他总结出一条经营之道,即:在激烈的竞争中必须独辟蹊径,大胆开创冷门生意,这样才能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冷门在哪里呢?

一天,杨海泉遇到了一个以猎杀鳄鱼为生的旧相识,两人在一起谈起鳄鱼,谈出了兴趣。那人介绍道:鳄鱼的全身都是宝,捕杀鳄鱼的人发了大财,但是现在鳄鱼已越来越难捕了,就连小鳄鱼也在捕杀之列。

杨海泉灵机一动,立即想到:什么东西都有个完结。如果这样滥猎滥捕,即使是一座金山也会被挖空的,何况是动物呢?如果把鳄鱼的幼仔饲养起来,就像养羊养猪那样,长大了再杀,不就可以“无穷无颈了吗?

然而畜养鳄鱼自古未闻,家人和亲友对此都不屑一顾,对他冷嘲热讽。养鳄鱼?开什么玩笑,你是不是想发财想疯了?

可是杨海泉毫不动摇,说干就干。他一面扮作猎鳄者,到鳄鱼产区去廉价收购幼鳄;一面很快就在自家的地里修筑了一个养鳄鱼的池子。小鳄鱼不值钱,杨海泉是一个十分勤劳的人,得到了那些猎鳄人的好感,很多人就白白地把小鳄鱼送给了他。

小鳄鱼不断多起来,需要的费用也多起来了。但是杨海泉很穷,连很少的鳄鱼饲养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看到杨海泉的这种冒险引起的这种尴尬场面,就借机纷纷劝阻。

他的母亲更是反对,以“养虎伤人,养鳄积恶”责怪他,说他是异想天开,想钱想疯了……

这也不足为奇,古今中外,哪个听说过饲养鳄鱼的事情。

但是,杨海泉就是有一股“九头牛拉不回”的倔劲儿,一点儿也没有动遥他认为,别人嫌弃的,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

人工饲养鳄鱼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没有规律可循,没有老师可拜。这前进的路上充满了数不清的未可知因素,可是杨海泉根本不想回头了。他就是要把自己逼上“绝路”……

事实也正是如此,杨海泉发现喂养鳄鱼比喂养一个初生婴儿还要困难。

刚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缺乏饲养经验,有些小鳄鱼因此丧命。成年鳄鱼给人的感觉是十分凶悍的,但是小鳄鱼的生命却很脆弱,对气候反应很敏感,对小小的惊恐也会发生痉挛而生病,严重的还会残废或丧命。可是这一切并没有吓住杨海泉,他经过日夜认真观察,这个问题终于得以解决,成功地闯过第一关。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更大的问题在等着杨海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小鳄鱼喜欢吃鱼类或水中的小动物,有时还要吃肉,杨海泉很难拿出这么多钱去买饲料;二是随着鳄鱼的不断长大,原来的鳄鱼池已经不能容纳了,杨海泉缺乏必要的资金扩建。

沉重的经济负担使杨海泉喘不过气来。

眼看就要坚持不下去了,杨海泉只好含泪操刀宰杀部分基本达到出售规格的鳄鱼,卖掉去换取资金。就这样一面饲养一面宰杀,一面摸索一面实践,经过3年的时间才基本解决了经济危机问题,慢慢地经济有了一定盈余。

为了提高鳄鱼的价值,杨海泉购买了自己的屠宰设备,钻研独有的宰杀技术。当时,泰国的鳄鱼产品都是由捕杀鳄鱼的人在捕捉的时候宰杀的,设备很简单,加工很粗糙,鳄鱼皮的质量不高。杨海泉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希望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

杨海泉的这种举动是属于十拿九稳的,所以,很快他就生产出了高质量的鳄鱼皮产品。“海泉鳄鱼皮”很快就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售价比一般的鳄鱼皮产品高出了许多。

凭借着“海泉鳄鱼皮”的名牌优势,杨海泉很快就占领了先机,他很快就成立了一家“友商贸易行”,包揽了鳄鱼皮的生产出口业务,生意做到国外。杨海泉善于经营,讲求信用,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好,生意当然就更加红火了,实力也更加雄厚了。

到了20世纪70年代初,杨海泉的“北榄鳄湖”已经是举世瞩目的最大规模的人工养鳄湖了,率先进入了专业化养鳄鱼的行业。

1971年3月,在美国的纽约召开了世界保护鳄鱼大会,杨海泉作为泰国的惟一代表出席了这次大会。他就像一个技术权威一样,在大会上慷慨陈词,向世界顶尖级专家讲授他的养鳄经验,还讲述了泰国近50年来养鳄的情况,引起了大家的浓厚兴趣。但这其中蕴含着多少辛酸和磨难,恐怕只有杨海泉自己才知道……

他很自豪地宣布:“在我的养鳄池里饲养着15000头大大小小的鳄鱼!”

1973年,国际保护鳄鱼大会在泰国曼谷举行,会场就是杨海泉的“北榄鳄湖”,这是对杨海泉的事业的高度评价,是宣传杨海泉先进经验的绝好机会。

就是他这样一个穷人的孩子,几乎没有上过什么正规的学堂,只是凭着自己的胆识和眼光的独到现在居然走进了世界最权威的鳄鱼专家的行列,创造了一个神奇的“鳄鱼王国”,成为了泰国的巨富。

泰国人对杨海泉的成就大加赞颂,有一本杂志这样写道:“杨海泉的事业成就充分表现出了泰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杨海泉的成功告诉我们:做别人不做的事也是一条成功的途径。走冷门,烧热灶,大胆创意,善于坚持,成功的大门就会向你敞开,干别人不愿意干的,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走起来才会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