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11310000000061

第61章 每个人都是自己心灵的主宰

在那片辖地中——

你可使地狱中有天国;

也可在天国里筑一座地狱。

拿破仑验证了弥尔顿的话。拿破仑独享了世人所渴求的——光荣、权力和财富。然而在圣赫勒拿岛时他却说:“终此一生,我幸福快乐的日子加起来还不到6天啊!”而另一方面,既盲又聋哑的海伦·凯勒却欣慰地说:“人生真的好美啊!”

以半世纪生涯的体验,我深深觉得:“想过幸福、快乐的日子,完全在于自身。”爱默生在小品文《独立自主》中有巧妙的表现:“政治的胜利、地价的上涨、疾病的痊愈等等,都不能带给你真正的平安,唯有发自内心的祥和才能使你得到真正而恒久的平安、幸福。”

斯多葛学派的哲学家耶皮告诫我们:“去除心中的错误思想,要比费心治疗肉体的肿瘤、脓疮重要得多。”现代医学也印证1900多年前所说的这段话。据罗宾松博士所言,霍普金斯医院的住院患者,百分之八十都是由于精神紧张的压迫所引起的。博士强调这一类患者还为数不少呢:“然而,我们仔细探索这些症状的原因,不外乎无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事情。”

法国大哲学家蒙田将以下这句话视为人生的座右铭:“外在的事物不会伤害到我们,只有自己,自己的心理障碍才是我们最迫切需要战胜的敌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所说的,对满怀苦恼,苦于生老病死又神经过敏的诸位来说,听起来未免像梦呓,但我所说的,不外是要诸位虽处逆境之中,仍要保持平静之心。不仅这样,我还打算传授诸位实践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付出一些努力,但请放心,它的秘诀相当简单。

心理学权威威廉·詹姆斯曾说:“一般认为行动是受感情支配的,其实两者是并行的。行为可以直接影响意志,然后再间接调整感情。”威廉·詹姆斯的意思是,并非心里下定决心要如何就能使情绪也随之变化,而是改变行为,由行为来影响情绪。

詹姆斯进一步说明:“所以,当我们不愉快、失意的时候,不依赖他人恢复心情的秘诀就是:不管什么时候都装作很快乐的样子,到处去活动、聊天,快乐很快就会回到你的身边。”

这样简单的秘诀,真的有效吗?你不妨亲自试试。脸上挂着笑容、昂首阔步、深吸一口气,一边唱着歌或吹口哨,不会吹口哨就用哼也无妨,这样一来,你就能立刻验证詹姆斯所说的效果——能够使你如沉醉于幸福般振奋精神,同时也不再心事重重、满腔忧愁。

这是基本的道理,但很多人就是不懂。我认识一个加利福尼亚的寡妇,如果她能了解这秘诀,24年来的烦恼必定一扫而光了。每当被问及近况时,她总是满面愁容的悲声回答:“我该如何表达悲痛的心情啊1一副嫉妒眼前幸福人世的样子。世界上比她不幸的女性多得很,而她却如此怨天尤人。她的丈夫甚至留给她一笔足够维生的保险金,孩子们也都是成家立业且都和她住在一起,但是我却从未看过她的笑容。她常抱怨三个女婿都很吝啬又任性,而自己却常去他们家添好几个月的麻烦;她又怪女儿不送她礼物,而自己却存了好多钱以便死时使用。她全然不知自己才是造成家庭不幸的罪魁祸首。

如果她能察觉我们所提的秘诀,她就能从一个命运悲惨又惹人厌的老太婆一变而成为备受尊敬与爱戴的长者。要有这样的转变,首先她必须做的就是——快活起来,马上注意到别人在自己身上的关爱。

印第安纳州的安格拉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道理,才得以活到今天。10年前他患了猩红热,稍稍好转之后,不幸又得了肾脏玻所有的名医、秘方都试过了,都没有什么效果。

他回忆说:“当我回到家里后,确定保险金都付完了,在神前忏悔自己所有的过错后,陷入痛苦不堪的沉思中,深悔给家庭带来不幸,而自己又是这般意志消沉。但经一个礼拜自怨自艾后,我突然惊醒,‘你的做法多笨啊!也许还有一年可活哩!何不快乐地度过有生之年?为什么要这般颓丧呢?’

“于是,我挺起胸膛,耸耸肩,满脸堆笑,好像一切都很顺利。刚开始时,还觉得不自然,所以要极力装出快乐的样子来振奋精神,恢复朝气与活力。很幸运地,家人和我自己都因此得救了。

“开始之时,我的心情比假装的样子快乐,然后情况逐渐变好,原本走向墓场的我,如今却过着幸福、健康的日子。我想如果当初我就此颓丧,一定会如医生所诊断的,不多久就要向死神报到;但是,我给了自己恢复意志的机会,在改变心情,面对现实后,却因此而获得新生。”

既然快活的心情以及积极的态度能拯救一个人的性命,你为什么还要郁郁寡欢、怀忧丧志呢?既然乐观行事能带来幸福,你为何还要陷自己和周围的人于不幸呢?

多年以前,有一段话令我感动不已:

“人类如果改变对事物或他人的态度,就会发现事物和他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试着改变自己原本的心思,如此你会惊讶地发现,外在的生活条件有了急剧的变化!我们所希望的神,自会在心中,而他是我们自己。人类所有的成就,都是自身思考所直接带来的结果,人类若提升自己的思考,生活层次自然提升,自然克服失意挫败之感;否则,人类就只有永远懦弱卑怯!”

创世纪上说,造物主给了人类支配全世界的权利,这是莫大的礼物,但是我却对那种特权毫无兴趣,惟一渴望的是主宰自己、超越自己——主宰自己的思考、凌驾自己的恐惧、把握自己的心灵。只要能控制自己的行动,那么,就能连带的调整自己的心绪。

在此,希望你牢记威廉·詹姆斯所说的:“我们经常所称之为‘魔鬼’的,事实上是自己的心理作祟。因为心态往往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也连带影响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这里有个实践和计划,我称之为:“只要有今天”,它蕴含的意义深远,而功效显著。这是36年前已故的席密尔所说的,照此计划实践,即可消除我们所有的烦恼,而如法国人所说的“生之喜悦”便可无限地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