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成功之道
11310000000050

第50章 不要放弃新奇的想法

让我们果敢地打碎陈旧的思维习惯,及时让你的创意放射出动人的光彩吧!以下是敢于激发创造力的十种方法:

首先,确立你的目标。明确的目标,是激发创造力的原动力。只有先有目标,然后围绕目标,具体一步一步地做下去。任何事情都充满着奇思妙想的胚芽。关键不在于这些胚芽,而在于如何让它们萌发。搞创新会占用你的日常工作时间,但你必须知道,务实需要有创新。

其次,相信自己。激发创造力最大的绊脚石,是认为自己缺乏创造力。很多人有这种观念,完全源自父母、师长错误的灌输。他们以为创造力是不可企及之物,应该以敬畏之心看待发明家。但是,即使是最伟大的创新点子,也并非无计可循、难以琢磨的。以电视游乐器发明人诺南·巴希奈为例,他的灵感即来自游戏与电视这两项最受人喜爱的东西。经他一结合,平常的东西变成了价值5亿美元的点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联想。

再次,灵感来临,随时记下来。当意识进入睡眠状态,或沉浸在其他事情时,潜意识仍会继续思索。诗人雪莱曾说:“伟大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都曾经证实自己作品的灵感来自于潜意识。”

你可以尝试,在灵感来时,放下手边的事,立即捕捉它。富有创造力的人都宣称,他们的灵感通常是在入睡之前,或者刚睡醒时产生的。事实上,他们所说的话是有科学依据的。创造力和脑波阀有关,而脑波阀控制着人熟睡前这段时间的意识知觉。

不妨将便纸条、录音机放在床边,以便灵感来时能尽速记录下来。即使睡意正浓,也别吝于起身整理突如其来的构思,这样所得到的回报,将远远超过加班加点致使睡眠不足所获得的效果。

第四,敢于打破安于现状的束缚。创新,就是要敢于对现状不满,敢于质疑,敢于追求你更高的目标。

不妨以画画的方式,把问题“记”在纸上。画画和右半脑的活动有关,它能触发影像、观念及直觉;写字则和主控知识、数字、逻辑的左半脑息息相关。让思潮随着信手乱画飞扬,画出你所想的问题,并从各种角度来描述它,进一步在脑中将它转变成动画。逐步习惯以视觉和脑部知觉来处理问题后,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激发灵感是这么容易。

第五,创造一个事业而不只是一项生意。在“知识经济”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把自己从事的工作当作一项事业,切实感受到自己为他人、为社会正在作出贡献,从而内心充满自豪感。正如伟大的奥地利心理学家ViktoFrankl所说:“成功就像幸福,是不可被追求的,它必须是一个人献身于一项比自身更伟大的事业时接着而来的、非故意的副效应。”

第六,思考多种方案。平常我们多养成“只找一种答案”的习惯。很多商界人士只要发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马上就会松口气,说:“这个办法不错,我们就这么做。”但是更富创意的主管却会说:“方法是不错,不过再想想,看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找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法需靠不断地思考,一有难题,便将它记录在备忘录上,并写出所有你能想到的相关事件及解决方法,然后再向那些你认为可能会提供好建议的人询问解决之道。

第七,经常诘问自己。这种定期反省的方法,可以帮你确信自己的创造构思。问问自己:“不提出工作计划对我有什么好处?我非得在下属面前扮演指挥者的角色吗?”常常诘问自己,能使你更肯定、或矫正、或全然放弃原先的构思。不论使用何种诘问的方法,你都在开启着新点子的大门。

第八,相信自己有可行之道。这种想法可以使你摆脱压力,让思潮自然涌现。如果遇到问题时,老是问自己:“我做得来吗?这点子行得通吗?”因担心做不好、做不成而畏缩不前,反而会阻碍创造力。坦然接受自己、相信自己采取的每种方法、步骤,才能激发你找到解答。

第九,组织“脑力激荡”小组。“脑力激荡”是一群人(最好5~8人),针对一个问题,各尽所能地提出任何可以想到的解决方案。组成这种工作小组的关键,在于必须暂时抛却批评争辩,不论别人提出多么离奇,古怪的点子都要认同,使每位员工的思绪在完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尽情发挥想象力。当大家的点子都掏空时,小组便可以就记录开始讨论了,但为了节省集体讨论的时间,必须先让每位员工把记录内容过目一遍,再进行辩论。

这个有趣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动员更多的脑袋构思寻找解决之道。

最后,化创意为行动。所有的构思都必须付诸实行,才能真正具有价值。不要吝于将创意付诸行动。试试看哪些点子行得通,哪些行不通,然后你就会自己想象出点子,而且对这个世界很有帮助。肯定自己的创造能力,并付诸实践,你也能成为创意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