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096

第96章 使用权力要三思

古往今来,世事复杂多变,险象环生,危机四伏;封建社会的宦海官场中,更是难有宁日,任何时候,都有善于钻营、巴结奉承而受到重用的“能臣”。如何在官场中长盛不衰,左右逢源,洞悉人情世故,对官场里的“猫腻儿”极精通的《厚黑学》给你开出的妙方是:“小心使用权力,不得罪大人物。”战国时期,以“变法”而名垂青史的商鞅,就是因为犯了此待人处世厚黑之大忌,而在功成之后被五马分尸。

商鞅是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姓公孙氏,所以叫卫鞅或公孙鞅。他原本在魏国宰相公叔痤手下任中庶子,帮助公叔痤掌管公族事务。

公叔痤很欣赏商鞅的才华,曾建议魏惠王用商鞅为相,但魏惠王瞧不起商鞅,便没有答应;公叔痤又向魏王建议,魏王也没有起用商鞅。

公叔痤死后,失去了靠山的商鞅便投奔到了秦国。通过宠臣景监的荐举,秦孝公多次同商鞅长谈,发现商鞅是个难得的治国奇才,便“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秦孝公之所以看重商鞅,是因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认为封建生产关系已经登上政治舞台,社会正处于新兴的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商鞅变法正好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同时秦孝公也是一位奋发有为的君主,商鞅提出的一整套富国强兵的办法,也正好符合他的愿望。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废除井田制,从法律上确认封建土地所有制,“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商鞅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鼓励垦荒以扩大了耕地面积;建立按农、按战功授予官爵的新体制,以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奴隶制的分封制,普遍实行法治,主张刑无等级。

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都是促使社会发展的进步措施,当然会受到许多守旧“巨室”的反对。变法之初,专程赶到国都来“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少数”,甚至太子还带头犯法。为了使变法顺利实施,商鞅毫不留情,“刑其傅公于虔,黥其师公孙贾”,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结果,新法实行十年,秦国便国富兵强,乡邑大治,最后使秦孝公成为战国霸主。

然而,正当商鞅在秦国功勋卓著的时候,他的心情却反而感到孤寂和迷惘,为什么会这样呢?他自己也弄不懂。于是,商鞅便去请教一个名叫赵良的隐士。他对赵良说:“秦国原本和戎狄相似,我通过移风易俗加以改除,让人们父子有序,男女有别。这咸阳都城,也由我一手建造,如今冀阙高耸,宫室成区。我的功劳能不能赶上从前的百里奚呢?”百里奚是秦穆公时的名臣,现在商鞅和百里奚比,当然颇有一点委屈的情绪。谁知赵良却直率地说:

“百里奚一得到信任,就劝秦穆公请蹇叔出来做国相,自己甘当副手;你却大权独揽,从来没有推荐过贤人。百里奚在位六七年,三次平定了晋国的内乱,又帮他们立了新君,天下人无不折服,老百姓安居乐业;而你呢,犯了轻罪,反而要用重罚,简直把人民当成了奴隶。百里奚出门从不乘车,热天连个伞盖也不打,很随便地和大家交谈,根本不要大队警卫保护;而你每次出外都是车马几十辆,卫兵一大群,前呼后拥,老百姓吓得唯恐躲闪不及。你的身边还得跟着无数的贴身保镖,没有这些,你敢挪动半步吗?百里奚死后,全国百姓无不落泪,就好像死了亲生父亲一样,小孩子不再歌唱,舂米的也不再喊着号子干活,这是人们自觉自愿地敬重他;你却一味杀罚,就连太子的老师都被你割了鼻子。一旦主公去世,我担心有不少人要起来收拾你,你还指望做秦国的第二个百里奚,岂非可笑?为你着想,不如及早交出商、於之地,退隐山野,说不定还能终老林泉。不然的话,你的败亡将指日可待。”

后来的事实不幸被赵良所言中,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是他能够抑制上层保守派的反抗,例如刑及太子的老师。试想,太子犯法尚且不容宽恕,老百姓当然只有遵照执行了。但这同时,也就给商鞅埋下了致命的败因。“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恨者。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一旦有机可乘,上层保守派肯定会合而攻之。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王,公子虔等人立即诬告“商君欲反”,并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走投无路,最后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商邑,秦发兵攻打,商鞅被杀于渑池。秦惠王连死后的商鞅也不放过,除了把商鞅五马分尸外,还诛灭其整个家族。一个为秦国强大建立赫赫功勋的人,最后竟然落得个如此悲惨的下场,真应该仔细想想“旁观者”赵良对商鞅的意见和批评。商鞅和百里奚都据有大权,但一个高高挥舞权力棒,不可一世,另一个却谦卑清廉,小心使用权力,与“巨室”和百姓关系都非常融洽,因而结局也就完全不同。

李宗吾在《厚黑经》中说:“人皆曰子黑,驱而纳诸煤炭之中,而不能一色也;人皆曰子厚,遇乎炮弹,而不能不破也。”他进一步解释说:“厚黑学博大精深,有志此道者,必须专心致志”。因为最初步的厚黑只是“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到了这个地步,只能算是初步功夫。因为城墙虽厚,用大炮轰击,还是有打破的可能;煤炭虽黑,但颜色讨厌,众人都不愿意挨近它。”即使做到了这样的地步,也还只能算是初步功夫,离真正的厚黑高手相差甚远,还必须努力上进,更何况是黑不如煤炭,而厚不足以抵挡炮弹的“半瓶子醋”呢?

商鞅本来可以算得上是个厚黑之士,黑起来甚至连太子老师的鼻子都敢割掉,可他厚黑学的修养毕竟不深,功夫尚欠火候,仅凭着“半瓶子醋”一般的厚黑术,竟敢堂而皇之地大行厚黑之道,岂能不自讨苦吃,最后落得自寻死路也只能说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