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087

第87章 不要处处与人抬杠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的万世警训在今天依然见证着它的价值,不能说没有它的道理。

发生在台北县萧崇烈一家三口灭门血案,在警方锲而不舍的调查之后,已宣告侦破。犯罪嫌疑人邓笑文被捕后,坦承因受经营起重机生意的萧崇烈“讥讽”而萌生杀机,并在行凶后担心事情败露,而再杀其妻女灭口。

邓笑文表示:两个月前,死者萧崇烈用话刺激他、耻笑他,并用手指指他胸前,笑他“没什么用”,开起重机那么久了,仍然是“给人请(聘雇)”,不像他自己开起重机没多久就当了老板。对这样的“讥讽”,邓笑文怀恨在心,后来萧某只要与他碰面,就不断嘲笑他,以致使他萌生杀人泄恨之心。

据警方表示,犯罪嫌疑人邓笑文心智健全,但因受到对方不断地讥讽和嘲笑而杀人,这成为历年来灭门血案的特殊案例,虽然属于极端事件,但颇值得社会大众警惕。

古人早有明训:“言语伤人,胜于刀枪。”许多人常以“嘲弄”他人或者与他人“抬杠”为乐子,也有部分综艺节目的主持人,戏称未能在比赛中过关的来宾“笨”,或嘲笑比赛者的长相“丑”。有些虽然是属玩笑性质,但总让人觉得不妥,毕竟“尖酸刻北、“有失厚道”的言事批评,会使听者产生不悦。严重的,正如灭门血案的被害人一般,遭到杀身之祸,后悔莫及。因此,古人说:“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似有其道理,真是叫人不得不谨慎。

其实,言辞起冲突而萌生杀机的情况,不只是在中国会发生,国外亦有所闻。法国巴黎有一名“美食专栏作家”,经常在文章中不是特别赞誉某家餐厅,就是严词批评某些餐厅的菜肴。有一次,此专栏作家在专栏中对一餐厅的菜色做“像猪食”的评语,以致激怒了餐厅老板。该老板事后特别再请此美食专栏作家去试吃“精致美味的佳肴”,不料美食专家吃完后脸色大变,晕倒在地,送到医院时气绝死去。餐厅老板被警方逮捕收押后,坦承“设毒宴”下毒,他说:“批评我们的美食像猪食的人都该死!”

这真是叫人瞠目结舌,“专栏作家”们下笔时可得小心点,就像你说话一样,若言词过于尖酸刻薄,批评太过分,可能也会“惹祸上身”。

事实上,不管是男人或女人都一样,只要被一些不中听的话激怒,都可能会因情绪状态失控而口出狂言,大打出手,最后鼻青脸肿。宜兰县头城镇有两家相邻的家具行,因同行竞争而相忌,又因轿车被刮痕而引起言语冲突,于是两家除了动口怒骂、动手狠捶互殴外,又用口“互咬”。结果,四十一岁的林先生鼻子被咬落于地,他忍着疼痛拾起半截鼻子,赶至罗东博爱医院求救缝合,另一方是五十三岁的许先生,也在“口齿互咬大战”中,下巴被咬下一块肉,鲜血溅满脸孔和家具,也痛苦万分地赶赴医院缝了十多针。

上述因说话而遭到杀身之祸及打得鼻青脸肿、咬掉下巴的实例,似乎叫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些好笑,不过,也让人再次想到丧家亡身,言语占八分。

“大礼不辞小让”,做大事的人哪顾得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错矣!

不拘小节常被人看作是大度潇洒的表现,知道吗?大事全部是由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惟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业。更何况,许多生活、社交上的所谓小事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明显的财富收入,但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全部体现,是一个人潜在的形象及人际资源方面的投资。

给我触动很大的是一位同学的话,他说他不会同我们另一位同学合作。我很惊讶:大家都是同学,生意上又可互惠互利,为什么呀?他说:“这么多年了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我听着他嚼口香糖的声音就想吐。还有我拉他去跟人家谈判,出来后我真为有这样的同学而丢人,他的形体语言太夸张了,总是喜欢跟别人唱反调,一直到双方都十分尴尬的时候才住嘴。让对方觉着我们跟人家不在一个层面上,怎么做生意啊!”

这位同学人不错,也有不少其他优点,但修养、个性上的这些小问题竟然给他带来如此大的负面影响,真是出乎我的意料。

如果你抬杠、辩论、反驳,有时或许会取得胜利,但这种胜利是最为空洞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再也得不到对方的好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