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031

第31章 把握好说话的尺度

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正直而坦率型的朋友,他们心里无私,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加以掩饰,这样话说出去,心里也很舒服,总觉得有一种问心无愧的感觉,这种自我感觉总是良好的。的确,坦率也是一种很可爱的性格,大家都喜欢对方坦率,但这也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彼此能遵守这一游戏的规则,任何一方若违背了这一规则就觉得自己良心受了极大的谴责而心理不平衡以致无法生活。显然,这一条件在目前的社会上是无法满足的。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为了生存,人们可以使用一切手段而丝毫没有良心上的自律,也没有宗教上的羁绊。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是人心自危,有些人更是居心叵测。坦率,看起来就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了。

坦率的人给人开始的印象总是比较好的,刚开始大家会认为你很老实和忠厚。可是,渐渐地他们会发现原来你头脑简单,思想简单,这样你便被定位是一个弱者,万一他们心怀不轨,那你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这种人在没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情况下,常常会吃亏的。另外,坦率的人还常常伤害别人。这种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毫无掩盖,直来直去而且不分场合,这就犯了一个人性的大忌。人是被包装起来的,谁不希望自己更漂亮、更完美、更出众?谁不愿意别人多选择自己?吹捧自己?而你的坦率却是会在连你自己也不知觉的情况下,就伤害了别人。这样,你在无形之中就形成了无数潜在的敌人,这种敌人比你知道的敌人更可怕,他们会寻找机会来向你发动进攻,趁你不备将你击倒,其结果,不是既伤害了别人又毁了自己吗?最后,坦率的人还会被别人利用,因为你坦率,所以你对事情的看法往往很浅薄,而且很容易被对方的话激怒,同时也很快做出承诺为某人抱打不平,这样你便是一位感情用事的人。而感情用事却是很危险的,你也许会为了一些不值得计较的所谓正义、道义而去牺牲自己,你甚至还可能为了所谓的感情、面子而去成全别人。其实,这些东西都是虚无飘渺的,它们注定是不会永恒的,时间和空间的转换,人物的变更终究有一天会使那一切化为乌有,而你得到的也是一场梦。所以,与其当你在梦醒后发现自己被人利用,倒不如早点醒悟过来,警惕自己多要求、告诫自己切不可过于坦率和感情用事,做事不是不要热情,但热情的背后一定要有理性和智慧支配。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不失为沟通的一大原则。因为与人沟通是要有个过程的。若一旦人鬼不分,那么反而坏事。无论是人是鬼,说话都只许抛出三分,而不可将自己的心思全盘抛出,即使是自己的亲朋好友也是如此。你说得太细、太多,不仅对自己不利,反而会让对方认为你这人好像小看他,连最起码的东西都给他解释,这也太低估他的能力了,这样你势必被误解、被扭曲。只有说出三分,你才可能收获很多。那么究竟该说哪三分呢?

首先,场面话必须要说的。所谓场面话,即是一种应酬而不负责任的话,比如老朋友相见的相互寒暄,表面上答应别人的客套说“我全力帮忙”,“我会考虑考虑的”等等。这种话在交际中常常有,而且非常模棱两可,但是说话者却不负什么责任。因此,场面话只不过是应付当时的尴尬局面而已。这时,你说了也无妨。

其次,双方都关注的话必须要说,谈话的双方必须都要对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时,不妨在适当的情况下,发表你的观点,争取主动权,同时要善听对方的观点,并随时提出反驳意见,不让对方占上风。

最后,关于自己切身利益的话要说。人活着都要追求个人利益的,个人利益并不是什么令人羞愧的东西。只要合理,就应该争取,属于你自己,就不应该让给别人。特别是在同一单位之中,同事之间不能推让个人合理的利益,你想,你推让一次可以,让你推让多次,甚至永远这样推让下去,你愿意吗?你会心理不平衡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万—别的同事迫于你的压力也这样干下去,那岂不是又害了大家,同样又使他们造成对你的反对?这样做,何苦呢?不如顺其自然,各人追求各人的合理利益,这样大家都心安理得,不是很好吗?所以,对于个人利益,不要闭口不谈,也不要故意推让,要大胆要求,合理取舍。

一个人只身闯荡社会,不仅需要大智大勇,而且需要谨慎的个性,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方能站稳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