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处世哲理
11309900000122

第122章 切莫贪小便宜

早在1815年的一天,一位名叫丹尼尔·德鲁的美国人,从远方买回了一群骨瘦如柴的牛。怎样才能使牛膘肥体壮呢?他把许多盐撒在草里喂给又饥又渴的牛,又不让牛喝水。第二天,当他到纽约市与屠宰商谈生意时,才让手下给牛喝水,口干欲裂的牛喝了一桶又一桶的水,似乎比原来大了一倍,屠宰商便买下了这群“膘肥体壮”的牛。这种损招后来被称之“灌盐术”。当他到了华尔街,与有权有势的华尔街富翁范德比尔特较量时,又把“灌盐术”用在了股票的发行上。

当时范德比尔特是华尔街的风云人物,他财大气粗,控制着当时美国的轮船业以及铁路业中最大的中央铁路公司。在当时美国刮起的铁路热的浪潮中,他雄心勃勃地想收购另一家伊利铁路公司,以求在全美创建一个与航运业相应的现代化运输系统。

面对范德比尔特咄咄逼人的进攻,伊利铁路公司总裁丹尼尔·德鲁绝不示弱,他决定加印股票。为此,德鲁纠集了两个同伙,买了一架印刷机和几令纸,租了一个偏僻的印刷车间昼夜不停地赶印出面值总计700万美元的股票券。在范德比尔特对其手下的经纪人下达“购买伊利铁路公司股票”的命令之后,这些股票像一堆废纸一样被他买进,而700万美元现金则源源不断地流入德鲁等人的腰包。

事后,尽管范德比尔特动用各种手段,要回了700万美元的现金,但德鲁采用“灌盐术”泡制“掺水股票”的事从此却在华尔街家喻户晓。“掺水股票”后来也被许多股票投机商广泛运用,受害者当然不会是像范德比尔特这样的大户,而是广大弱小的投资散户。

解放前的上海,有个姓丁的商人,也采用过类似的把戏,开办钱庄来骗取巨款。

他先用祖辈留下来的三四万家产在福州路繁华地段买了一块地,盖了一栋房子,一面在门口贴上出租广告,一面又暗中将房子抵押给外国银行,得到2万多现款,然后再东借西贷,凑足原数,又在其他繁华地段买地皮盖房子,房子落成后也是一面出租,一面抵押给外国银行,这样倒腾了几个来回,他竟然有了许多房屋,信誉自然也提高了。

这时,丁某便在南京创设一个汇划庄号,资本号称10万,局面很大。同行探查他的家产,发现他有数百栋房子,数十亩地皮,便认为他是上海名声显赫的大富翁,于是纷纷前来存款,同行业的各个钱庄也都愿意同他进行业务往来。其实他的财产、资金,是靠他用一个鸡蛋的家当,采用吹泡泡的方法而膨胀起来的,是大量灌盐掺水的。

局面打开以后,丁某借口做出口丝茶生意,渐渐将钱汇往日本,寄存在日本正金银行,总共10万。他把家眷也偷偷迁往日本。过了几天,庄号突然倒闭。存款户都感到非常吃惊,丁某踪迹难寻,想变卖他的家产索回资金,发现他的房屋地皮都是抵押给外国银行的,不能动。此时,大家才知道中了丁某的圈套。

丁某诈骗,就是采用德鲁式的“灌盐水”使资金迅速膨胀,显示经济实力,提高“信誉”,然后以优惠的利息诱骗客户,以及多借入,少贷出,待大量款项到手后,携款而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