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11309300000084

第84章 进什么庙,念什么经

进什么庙念什么经,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样的处世态度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没有做人主见的庸人所为,实则不然,这既符合传统的藏锋露拙的技法,又符合现实中实事求是的办事原则。

我们办事时的直接对象,即事的主体是人,没有人的存在,就谈不到事。虽然每个人的个人品质,也就是嗜好、想法都不一样,但不管是哪种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易满足。我们要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们的一举一动,从他们的言行中,寻找出他们所真正关心的事来。我们可以随便和他们闲聊,只要能够使他们回答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也就好办了。接下去,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话题,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有令他感到兴趣、关心的事,只要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下去,他的态度也会随着他自己的谈话而变得和蔼起来。

对于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举止无礼、态度傲慢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才行,最好不跟他啰唆,所谓“多说无益”。

最好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言辞尽可能“简时。

我们周围有许多深藏不露的人,他们不肯轻易让人了解其心思,或让人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

当我们与之打交道时,要注意不要揭穿他们的“伪装”,即使从中洞察了他们的全部心思,也不宜当面点破,而是将自己“包装”好了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决断。

还有一种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而实际上,他们性子急、决断草率。他们常常在交涉进行到最高潮时,忽然做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是性子太急了,因此,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这样的人经常会“错误地领会别人的意图”,也就是说,由于他的“反应”太快,每每会对事物产生错觉和误解。其特征是:没有耐心听完别人的谈话,往往“断章取义”,自以为是地做出决断。如此,虽使交涉进行较快,但草率做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招致意料不到的枝节发生。

对于上述这种人,最好能替他想一想,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同意,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总之替他避免一些错误的发生。

顽强固执的人是比较难相处的,因为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坚持自己的意见。跟他交手,是最累人且又浪费时间的,结果往往徒劳无功。因此,在你和他交往的时候,千万要记装适可而止”。抱定“早散”、“早脱身”的做法,随便敷衍不得罪他。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最需要耐心。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的预定计划的。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尽可能配合他的情况去做。

遇见自私自利的人能忍则忍。这种人心目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自己无利的事,他是断不会考虑的。

当我们不得不与其接触、交涉时,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姑且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就会表示满意,如此,交涉就会很快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