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11309300000074

第74章 不可锋芒太露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就是为人不可太露的道理,《庄子》中的“直木先伐,甘井先竭”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挺拔的树木容易被伐木者伐去,甘甜的井水最容易被喝光。才华横溢、锋芒太露的人也最容易受到伤害。聪明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学会保护自己。

有些人认为,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也许你很欣赏这种说法,但若细细看看周围的同事,若是处世已久,颇有经验的人,他们往往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棱角,言语发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其实他们的才,颇有位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其实其中颇有善辩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上露锋芒,在行动上露锋芒,这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旁人,被得罪了的旁人便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锋芒,便要惹旁人的妒忌,旁人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阻力,便也成为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情形下,你的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能实现你扬名立身的目的?

对此,宋朝的贾玄不愧是一位为人应事的高手:

一次,宋太宗召贾玄陪同下围棋,贾玄心中感到很不好办,赢也不是,输也不是。开棋时,太宗让贾玄3子,结局时,贾玄输了19子。

宋大宗知贾玄有意让自己,就有点不高兴,说:“再下一局,你再输了,就该杖罚了。”

这一局,贾玄用尽了全身的功夫,下了个不输不赢,其实,围棋要做到不输不赢是很难的,甚至比赢棋还难。贾玄未输,自然不能杖责。

宋太宗看贾玄仍没有用足真本事,就说:“你这一局,仍有假,再下一局,你胜的话,就赏你官做,要是输了,就把你扔到水里。”

待到下完了,又是不输不赢,太宗说:“我让你先走一子,可是仍下成平局,就是你输了!”说完,下令把贾玄扔到水里。

贾玄被人抬起将要被扔到水里时,他大叫:“我手中还有一枚棋子啊?”说完,他伸开手让大宗看,这样贾玄就赢了一子。

宋太宗很为贾玄的机智而开心,哈哈大笑,真的给贾玄封升了一个官职。

在贾玄的心中,深悟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下棋赢也不是,输也不是,这类官场应酬,实在难以对付,亏得想出个妙法。

相反,锋芒直露,尽显其耀者,因不知收敛,其结果的命运就与上述迥然不同了。下面朱元璋诛杀沈万三,便是一个鲜明的案例。

沈万三是金陵的巨富。朱元璋攻下金陵后,打算扩大它的外城。当时正值战乱,国库空虚,难以完成这项工程。他便找到了沈万三。

沈万三愿意承担工程的一半,他们同时开工,结果沈万三比朱元璋早三天完工。

朱元璋斟酒慰劳他说:“古代白衣天子,号日素封(无官无爵而有资财的人),你就是埃”其实他心里并不高兴,不过沈万三丝毫没有觉察。

不久,沈万三因田靠近湖边,就修了一道石岸用来保护自己的田地不受水淹。太祖讨厌他太富,就单独对他的田地抽税,每亩九斗十三升。想杀他,一时没有理由。恰好沈万三又用茅山石铺苏州街的街心,朱元璋藉此故作文章,说他谋反而杀了他,又查抄了他的家产,没收入官。其结果实在惨矣!

沈万三死得好冤枉,没有犯法,为皇帝出了力,反而被杀,是何原因呢?切实而言,鉴于当时社会的弊玻沈万三不懂官场权谋,缺乏官场应酬的基本常识,一个商人,无论多么富有,生死都操在有权势的人手中,怎么可以与皇帝比富斗富呢?怎么可以比皇帝早三天完工呢?他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把金钱献出来,让朱元璋自己修,这样必能讨好朱元璋,也许还能得个一官半职。

就今天而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为人做事方面,我们大可不必那样谨小慎微,但掌握锋芒毕露的“度”还是必需的。由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锋芒太露,易遭嫉妒和挫伤,这一点也是客观的。对此,懂得不可太露锋芒的方圆之道仍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