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11309300000038

第38章 克制自己,避免与别人冲突

日常工作中容易发生争执,有时搞得不欢而散甚至使双方结下芥蒂。人是有记忆的,发生了冲突或争吵之后,无论怎样妥善的处理,总会在心理、感情上蒙上一层阴影,为日后的相处带来障碍。最好的办法,还是尽量避免它。

那么,该如何避免在生活中与别人发生分歧和冲突呢?

(1)克制自己

我们常用这么一句话来排解争吵者之间的过激情绪:“有话好说。”这是很有道理的。据心理学家分析,争吵者往往犯三个错误:第一,没有明确清楚他说明自己的想法,含糊,不坦白;第二,措辞激烈、专断,没有商量余地;第三,不愿以尊重态度聆听对方的意见。

另一项调查表明,在承认自己容易与人争吵的人中,绝大多数说自己个性太强,也就是不善于克制自己。

同事和朋友之间有了不同的看法,最好以商量的口气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语言的得体是十分重要的。应该尽量避免用“你从来也不怎么样……”、“你总是弄不好……”、“你根本不懂……”这类绝对否定别人的消极措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会引起对方反感。即使是对错误的意见或事情提出看法,也切忌嘲笑。幽默的语言能使人在笑声中思考,而嘲笑使人感到含着恶意,这是很伤人的。真诚、坦白地说明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让人觉得你是希望得到合作而不是在挑人的毛玻同时,要学会听,耐心、留神听对方的意见,从中发现合理的成分并及时给予赞扬或同意。这不仅能使对方产生积极的心理的反映,也给自己带来思考的机会。如果双方个性修养、思想水平及文化修养都比较高的话,做到这些并非难事。

如果遇到一位不肯合作的人,首先要冷静,不要让自己也成为一个不能合作的人。宽容、忍让可能一时觉得委屈,但不仅表现你的修养,也能使对方在你的冷静态度下平静下来,当时不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不妨把事情搁一搁,认真考虑之后,或许大家能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善于理解、体谅别人在特殊情况下的心理、情绪是一种较高的修养。有的人生性敏感,有的人恰恰遇到不顺心的事没处发泄怒气,也许对方正生病,这些都可能是造成态度、情绪反常或过激的原因。对此予以充分谅解,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2)尽量豁达

心胸开阔是非常重要的。谁能没有一点言谈上的失误和过错,别人无意间造成的过错应充分谅解,不必计较无关大局的小事情。法国的布鲁依尔说过:“两个都不原谅对方细小过错的人不可能成为老朋友。”如果以老朋友的态度进行合作,许多冲突是可以避免的。“人能成全他人,也能毁弃他人;互相帮助能使人奋发向上;互相抱怨会使人退缩不前。”只要想到为了和谐相处和彼此的发展,互相帮助,相互谅解,冲突完全可以缓解和避免的。

只要你有宽阔的胸怀,那么,你对别人的态度,就不会那么计较;你对自己的行为,就勇于承担责任,做到任劳任怨。你有温和的态度,有宽广的胸怀,有宽宏的“海量”,就会使本来发火的一方,火气消减,自感没趣,放弃争吵。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一般都有宽阔的胸怀。

遇到别人对你冒犯,有的应该严肃对待,有的可以置之不理。有时,瞪他一眼就够了,有时呢,一笑置之则可。这种一笑置之的做法,在大多数场合,可以帮助你摆脱尴尬难堪的局面,避免跟人发生争吵,又可以消除自己的恼怒,使自己容易下台,还可以显示出对方的不合理和不光彩。

(3)缓冲和冷处理

在不一定马上需要决定高低胜负输赢的场合下,为了不致伤害哪一方的自尊心和荣誉感,进而不至于影响和损伤朋友的情谊,可以采用缓冲和冷处理的策略。

几乎在所有意见冲突的场合,双方论点都有某些合理之处。所以,在“没有赢家的争论”中,各自保留意见是一种优雅的退却。在你显然不能转变对方,对方不能转变你时,应及时停止争论。

一种有效的避免僵局的策略是说:“我们都言之有理!”然后转向一个较安全的话题。例如,你和配偶讨论管教子女问题,不幸讨论激化成了争吵。但双方见解不完全一致并非意味彼此对立,你不妨说:“嗨,我们想的其实是一回事!”这可使双方摆脱对立情绪,重新携手配合。

(4)以幽默为武器,化解冲突

当双方因冲突争论而僵持不下时,不妨说个笑话,来个幽默,和缓一下紧张的气氛,一场冲突是会有避免的可能的。

一名国家税务局职员说:“几乎每个来上税的人都有种敌对情绪。我们并不见怪,反而在告示板上画一些自嘲连环漫画,把我们的机构戏称为‘收入裁减局’。”

其中一幅漫画画着一名审计员对一名缴税人说:“保持心理平衡的秘诀是不再认为你手上拿的是你的钱。”另一幅漫画上写着:“真抱歉,我们又赚了!”有趣的是,纳税人看见这些漫画,态度都有所好转。

(5)掌握分寸

你在与人交际的时候,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必须有分寸。有时一句过头话,就会成为一根引起争吵的导火线。每一个人心理都有一条界线,越过了这条界线,伤了别人的自尊心,揭了别人的伤疤,捅了别人的隐私,都容易使人恼羞成怒,引起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