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做人学问
11309300000025

第25章 尽量从别人的角度看看问题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位老和尚和他的两个徒弟。

一次,两个徒弟看到屋里飞进一只蜜蜂,蜜蜂努力地朝窗外飞,却被窗上厚厚的玻璃挡住了,一次次徒劳地摔下来。

徒弟甲说:“这只蜜蜂真是愚蠢呀,既然知道这个方法行不通,为什么还要做努力呢?它这样做,即使飞一辈子也不可能成功。”

他从中得到领悟:世上有些事,不能强求,该放手时就放手。

徒弟乙说:“这只蜜蜂真顽强,它那么勇敢,失败了也不屈服。”

他也从中得到启示:做人就应该像蜜蜂那样,锲而不舍,败而不馁,百折不回。

于是,两人争执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最后,他们只好去找师父来评理:“我们的观点,究竟谁的才是正确的呢?”

老和尚说:“你们谁都没错。”

两个徒弟不解,心想,怎么可能两种观点都对呢?难道师父是故意做好人,不让我们再争执了?老和尚早就看出了他们的心思,他微笑着,拿出一块大饼,吩咐他们把大饼居中切开。徒弟二人照做了。

老和尚问:“两个半块饼,你说哪半块好,哪半块不好?”

他们回答不出。

老和尚说:“你们总是看到相异的地方,而没有看到相同的地方,形式上的差异,掩盖了质的相同。”

是的,生活中的事物都有两个方面,看问题不要只看一个方面。许多表面看似相同的,可能是相殊甚远;而表面相殊的,倒可能有质的相同。生活中的不少错误,有时就是因为看不到这一点而产生的。

尽量从别人的角度多想一想,能够全面地看问题,就能够避免许多错误。

和人相处,如果总是强调差异,你们就不会相处融洽。强调差异会使人与人之间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最终走向冲突。

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共同点上,与人相处就会容易一些。

要减少差异就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达成共识。为别人着想,就会产生同化,彼此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同化就是找共同点。和一个陌生人交谈,意外地发现两人是同省同县同乡的,而且一方放弃讲普通话,另一方马上也操起了老家话,那么两人就会倍感亲切,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

通常,我们总会在无意间询问别人好多问题,通过询问,我们发现双方有着共同的衣着习惯,共同的电脑品牌,都喜欢喝某种饮料,吃某种面包。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去掉戒备与生分,谈话变得非常投入、专注与忘我,把自己融进对方的世界。

谁也不会去和跟自己作对的人合作。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想:“这人是不是和我站在同一立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非常熟悉、要么非常冷漠、要么立场相同、要么南辕北辙,不管人和人多么不同,在这一点上,你和你眼中的对手倒是一致的。唯有先站在同一立场上,两人才有合作的可能。就算是对手,你也得先和他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方可走到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