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各种原因引起肠梗阻发生急性便秘外,凡小儿有两天以上不排便,大便干燥,排便困难,都称为便秘。便秘是儿科较常见的症状。
病因
引起便秘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饮食不合理、肠道运动功能失调、缺乏按时排便的训练和肛门直肠一些疾病等。
1.婴幼儿如饮食量不足经消化吸收后剩余食物残渣少,自然大便量和次数减少。饮食成分不合理,如婴儿不及时加辅食单纯吃奶,蛋白质成分多,大便易干燥,幼儿和年长儿如果偏食,只爱吃肉食,很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缺乏纤维素也容易引起便秘。
2.肠道功能失调:早产儿、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患儿腹部肌肉和肠壁肌肉松弛,收缩力和反应力差,易发生肠道功能失调致便秘。
3.从小缺乏按时排便的训练,未能形成排便的条件反射。或有“憋大便”的坏习惯,大便在结肠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分吸收致大便干燥便秘。
4.一些肛门、直肠疾病如肛裂、肛门炎、肛周脓肿、直肠肿瘤压迫或先天性无肛门、直肠狭窄、闭锁、及先天性巨结肠都可发生便秘。
预防和治疗
1.调整饮食:母乳喂养儿如有便秘加润肠辅食,如加糖水、蜂蜜水,或鲜果汁。4个月以上可加菜泥。人工喂养者牛奶加8%的糖,以后随年龄加辅食。年长儿适当吃粗粮和富有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等),并多喝水。
2.训练良好的排便习惯:最好早晨起床后或吃饭后定时排便。坐盆时间不要太长,不可边坐盆边玩。这样训练半个月至一个月可养成排便习惯。
3.腹部按摩:护理者手掌平放小儿腹上,做顺时针方向按摩10~15分钟,每晚睡前进行一次,可促进小儿肠蠕动。
4.药物辅助:可在大夫指导下,口服些缓泻药物和镁乳、酚酞,或用开塞露、甘油栓、软肥皂条塞入肛门滑润刺激排便。